第十三章 内能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
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80 °C的水一定比30 °C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3.贵州美食很多,下列关于这些美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很远就能闻到酸辣烫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酸汤鱼烫嘴是因为含有的热量多
C.制作威宁火腿时要将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D.青岩豆腐在加热过程中,食材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4.关于q= 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燃料充分燃烧时,其热值会增大
B.某种燃料的热值大小与是否充分燃烧无关
C.若燃料燃烧不充分时,部分能源将浪费掉,热值将减小
D.热值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成正比,与燃料的质量成反比
5.下列是研究黑点标注的物体内能改变的情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B.把钢球放入炉火中烧一段时间
C.冬天,用热水袋对手进行取暖
D.水烧开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6.关于如图所示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图丁是做功冲程,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7.物理课后,小贵和小阳就所学知识进行了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通常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B.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C.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D.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2024年1月11日11时5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行一号02星发射升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火箭使用新型燃料,主要是因为新型燃料的比热容大
B.火箭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热值不变
C.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火箭升空过程中,外壳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9.贵港又称荷城,夏天满城荷花盛开,荷花花香四溢。当荷叶上的两滴水珠相遇时,能汇合成一滴较大的水珠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选填“引力”或“斥力”)。
10.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 冲程。
11.劳动课上,小毕学习了一道中国传统美食“拔丝地瓜”的做法。刚出锅的“拔丝地瓜”香气四溢,这是 现象;制作“拔丝”用的糖浆,需要不断地加热、搅拌,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糖浆的内能。
12.近海地区有一种现象:白天和夜晚,海洋和陆地间的风向是相反的。这是由于海洋和陆地间的温度差造成的,风由低温地区吹向高温地区。那么,在夏季晴好的白天,风是 (选填“从海洋吹向陆地”或“从陆地吹向海洋”)。
三、作图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3.用弹簧测力计拉玻璃板,玻璃板的下表面与水面接触未分开,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请作出此时玻璃板受力的示意图。
14.如图甲所示为汽油机的吸气冲程,请在图乙中画出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方向(用“↑”或“↓”表示)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
甲 乙
15.请在坐标图中定性画出酒精的热值与其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Q的关系图像。
四、简答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6.夏天,小明一家去滨海城市旅游,在烈日当空时,小明赤脚走在沙滩上,感觉沙子很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17.如图所示是一种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叶片的转动用来对外做功,同时带动抽水器从低处将水抽到高处,从而循环工作。请你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说明它为什么不能一直工作下去。
五、实验与科学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28分)
18.(8分)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甲所示。
甲 乙
(1)本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的。
(2)分析图乙可知,吸收相同热量, 液体升温更高;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若A、B两种液体从图乙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 ℃和35 ℃,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19.(10分)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所示),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加热过程中,用搅拌棒搅动的目的是 。
(2)给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更强些。
(3)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 。
20.(10分)如图所示,小李用装有少量煤油和酒精的两盏灯,分别给两杯相同质量和初温的水加热。待煤油和酒精燃尽时,根据水温的变化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请根据小李的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装入灯中的煤油和酒精的 必须相同。
(2)在燃料燃尽前,如果两个烧杯中的水均已沸腾,则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小李的目的。
(3)燃料燃尽后,甲温度计的示数比乙温度计的示数高,由此判断 (选填“煤油”或“酒精”)的热值大。
(4)该实验也可以粗略测出燃料的热值,与标准热值相比,该实验测得的热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
六、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个小题,共16分。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1.(6分)一辆新式战车以72 km/h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6×104 W。(q汽油=4.6×107 J/kg)求:
(1)战车此次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2)战车此次共行驶23 min,若汽油机的效率为30%,消耗汽油的质量。
22.(10分)小华家使用的是天然气热水器,他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效率,以核对铭牌上的数值是否准确。当只有该热水器使用天然气时,把50 kg的水从20 ℃加热到54 ℃,天然气表的示数由1 365.05 m3变为1 365.17 m3,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 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消耗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该热水器的效率。
第十三、十四章素养评价
1.C 2.D 3.D 4.B 5.A 6.C 7.ACD 8.BD
9.引力 10.压缩 11.扩散 热传递
12.从海洋吹向陆地
13.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
16.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小,吸收相同的热量,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快,所以小明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是凉凉的。
17.此“永动机”中,高处的水流冲击叶片转动对外做功时,因为摩擦等原因,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从高处流下的水不可能全部被抽回原高度,根本不会“永动下去”。
18.(1)加热时间 (2)B A (3)3∶2
19.(1)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2)等于 水 水 (3)2.1×103 J/(kg·℃)
20.(1)质量 (2)不能 (3)煤油
(4)偏小 燃料不能完全燃烧并且热量有散失
21.(1)3 000 N (2)6 kg
22.(1)7.14×106 J (2)8.4×106 J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