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九下第六单元总结
01
大单元结构导图
02
微专题知识归纳
03
小切口专题
1.20世纪世界格局演变历程(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项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
形成时期 一战后 二战后 冷战结束后(1991年苏联解体后)
特点 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 美、苏之间冷战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影响 (评价) 帝国主义列强在一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威胁世界和平,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两强互相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国际关系趋于缓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历史的一个进步
决定 力量 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国际形势等
中国的地位与作用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引发了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华盛顿会议签署《九国公约》后,中国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由于综合国力弱小,国际地位依然低下,任人宰割,成为帝国主义战胜国相互妥协的牺牲品 中国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力量 在两极格局下,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成为美苏双方极力争取的政治力量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壮大了第三世界的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影响了美苏冷战对峙事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多极化趋势中的重要“一极”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2.四个重要国际组织的比较(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名称 创立时间 参与国 主张/宗旨 特点 意义/影响
国际 联盟 1920年 美国倡导但没有参加,英法主导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第一个政治性的世界组织 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维护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1946年宣告解散
欧洲 联盟 1993年 德、法、英、意等欧洲国家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 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经济联盟 加速了欧洲的发展,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标志着欧洲走向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联合国 1945年 五大常任理事国与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 在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
世界贸 易组织 1995年 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通过市场开放、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 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3.三次科技革命下的中国(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项目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对中国的影响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派开始向西方学习,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积极推进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没能充分 利用机遇的原因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方的正常交流 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半殖民地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动荡;顽固派势力的阻挠;统治者的愚昧无知;没有适时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中国处于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破坏和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先进科技的社会环境;“文化大革命”造成动乱,失去发展机会
(2023长春改编)世界史上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830年,在英国出现了第一条现代铁路。铁路拓展了市场,降低了经济成本,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一体化。
——摘编自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铁路出现对英国产生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条铁路出现的背景。(4分)
作用: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2分)背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2分)
材料二 到1850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英国20年间里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铁路系统……英国商人1876年在上海擅修了中国境内第一条营业铁路,但清政府长期对铁路持有排斥的态度,到甲午中日战争前的近20年间,中国修筑的铁路总里程只有400多千米。
——摘编自《教师教学用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2)根据材料二,中英两国铁路发展结果的不同之处,依据材料归纳其原因。(4分)
不同:英国形成比较完整的铁路系统;中国铁路总里程短。(2分)原因:英国政府支持修建铁路,清政府排斥铁路。(2分)
材料三
中老铁路(中国—老挝)是第一条采用中国标准、中老合作建设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
截至2022年12月2日
——摘自《人民日报》(2022.12.03)
(3)依据材料三,写出“中老铁路”体现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并分析此线路的开通给两国带来的共同影响。(6分)
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2分)共同影响:①带动经济发展;②促进人口流动;等等。(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共36张PPT)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通过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说出网络技术在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搜集南极臭氧洞、气候变暖等材料,认识当今世界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搜集世界和中国人口材料,认识人口膨胀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沉重压力,说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 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
“ ”。
信息时代
互联网
电子计算机
3.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4.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得选举权。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妇女的 增强。
3.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女性 持续增长,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
就业率
独立意识
4.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 ,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完全平等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1.环境恶化:(1)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污染和浪费也使有限的 面临短缺危机。
(3)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越来越严重。
(4)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 。
生态平衡
土地荒漠化
淡水资源
温室效应
2.人口问题:(1)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 问题日益凸显。
(2)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3.生态与人口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粮食
图1 进入 世纪,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 技术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技术基础。 图2 日本政府批准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排进大海,导致 扩散,威胁人类生存,提醒人类应关注
恶化问题。
生态环境
核污染
计算机网络
21
回答人口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
A.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B.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C.儿童地位日益降低
D.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2023镇江)某班在举办“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主题探究活动时,收集到下面统计图表,它所反映的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压力是( )
A
根据图片可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人口过快增长首先带来的就是粮食问题及人地矛盾尖锐的问题,A项正确
反全球化现象阻碍了经济全球化,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
材料说明人口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不能说明儿童地位日益降低
人类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与材料无关
1. [课标要求:通过社会信息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征。]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计算机网络……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依据材料概括计算机网络普及产生的影响。
抓住问题关键词,将材料分解提炼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关注句读,全面总结,避免遗漏知识点。
影响:①互联网在全球的普及,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②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③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④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2. [课标要求: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材料 美国以世界5%的人口消耗着世界1/3的资源,汽车等消费使美国消耗了全球1/4的原油。美国年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全球平均水准的9倍,人均生产垃圾量是全球平均水准的3倍,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平均水准的8倍,大量的自然资源为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所消耗。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如果向着美国方式变化,那么,无论是对于中国国内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还是对于世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将是一个灾难。好在实际结果并非如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
——据周天勇《中国梦与中国道路》等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如果向着美国方式变化”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其“实际结果”彰显了中国怎样的精神?
根据材料的“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如果向着美国方式变化,那么,无论是对于中国国内的生态环境和资源,还是对于世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将是一个灾难”可知,“中国居民的生活消费如果向着美国方式变化”,对于中国国内和世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将是一个灾难。根据材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这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对人类负责的精神。
结果:对于中国国内和世界的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将是一个灾难。精神:大国担当(或对人类负责)。
(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工具、电子图书馆、在线支付等使人的活动超越了许多时空限制。这主要是基于
A.交通工具革新 B.互联网的发展
C.空间技术兴起 D.电子商务普及
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B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B项符合题意。题干现象的出现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与交通工具革新、空间技术兴起无关,排除AC两项;电子商务普及也是以互联网的发展为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A.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
B.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
C.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 )2.下面这组图片可以用于研究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类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换,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邮驿通信”再到工业革命后的“有线电话”,最后到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互联网”,人类的交流与沟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A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化,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力量是否增强,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化,无法得出“生态环境的日益改善”的结论,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人类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化,与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 )3.当今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并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这一现象主要缘于
A.劳动强度相对减轻 B.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
C.性别歧视现象消失 D.妇女教育程度的提升
妇女地位的提高
D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社会工作。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行业中,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女性就业率持续增长,以往男性独占的领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女性。但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影响着男女完全平等的实现,D项符合题意。劳动强度相对减轻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B两项;性别歧视现象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A.男女性别获得同等权利 B.男性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C.妇女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女性
( )4.下表反映了不同年份美国成年妇女在户外工作人数所占成年妇女总人数的此重,据此可知
C
年份 比重(%)
1890 18.9%
1940 25.8%
1945 35%
1984 54%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社会妇女地位的变化。由表格内容可知,妇女在户外工作的人数比重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妇女地位不断提高,C项正确。男女性别获得同等权利,从表格中无法得出,排除A项;男性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从表格中无法得出,排除B项;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女性,是对表格内容的错误解读,排除D项。故选C项。
( )5.20世纪,人类用水量增长到原来的9倍,当前,人类使用蓄水层水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10倍。几十年之内,世界许多巨大的蓄水层会干涸。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环境污染加剧 B.自然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 D.生态问题严峻
生态与人口问题
D
【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人类用水量增长到原来的9倍,当前,人类使用蓄水层水的速度,是其再生速度的10倍。几十年之内,世界许多巨大的蓄水层会干涸。”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蓄水层干涸,这说明当今世界生态问题严峻,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水资源问题,体现不出环境污染,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自然灾害,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人口增长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
( )6.《时代》周刊统计,到2014年,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病毒提供了援助;中国援非医疗队坚守到底,与西非人民患难与共,为战胜灾害倾尽全力。材料主要说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
A.国际合作来应对 B.发展经济来应对
C.靠大国主导解决 D.用科技手段解决
A
【解析】
材料中“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病毒提供了援助”,说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靠国际合作应对,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发展经济来应对,排除B项;材料中“共有6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为抗击非洲病毒提供了援助”,说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靠国际合作应对,不是靠大国主导解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用科技手段解决,排除D项。故选A项。
7.人口问题是全球性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是当代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29年,西方出现了大量的失业技术人员,他们被招聘到苏联工作。1932年,在苏联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 919人,技术人员10 655人,分别比1928年增加了5倍多和20多倍。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达到了6 800人。在全球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居然先后有10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申请移居苏联……1933年,苏联的官方媒体宣布:“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摘自《苏联:大萧条中的大赢家》
——摘录自百度词条《妇女选举权》
1.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出版《女权辩护》一书,提出妇女选举权。
2.1890年,美国18.9%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3.1897年,“妇女选举社团国际联盟”在英国成立。
4.1902年,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妇女同时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国家。
5.1960年,世界上接受教育的妇女比例上升为59%。
6.截至现在,除少数伊斯兰国家外,世界各地的妇女均享有选举权。
材料二
201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含预测)
材料三
我国2016—2022年人口净增长数量统计表
年份 2016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净增人口 数量(万人) 936 530 467 204 48 -85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人“移居苏联”的背景。材料中苏联产生的“巨大的效果”指的是什么?(6分)
背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2分)效果:①苏联经济迅速发展,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②苏联国防力量大为增强。(一点2分,共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妇女地位发生的变化,并依据材料分析引发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变化:妇女地位有所提高。(2分)原因: ①男女平等(或女权主义)思想的传播;②在工业革命推动下,女性成为独立的工业劳动者;③妇女联盟的成立(或女权运动的推动);④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等等。(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2分)
主要问题: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口出现负增长(出生率降低)。(言之有理即可,2分)(共31张PPT)
第六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搜集联合国的有关材料,知道联合国的建立;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例,说出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和宗旨,认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知道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结合中美贸易摩擦,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成立: 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 。
2.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纽约
1945
3.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处等。
(1)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3)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
安全理事会
4.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
,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5.作用: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武装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与 成为时代主题。
(2)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 的趋势加强。
经济全球化
发展
和平
2.世界贸易组织:(1)成立时间: 年1月1日。
(2)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 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3)主要职能:制定和规范 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4)作用:①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②与
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联合国
多边贸易
公平
1995
图1 图1联合国旗帜正中是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记。徽记是一张以北极为中心的_______ 等距离方位投影,由橄榄枝组成的花环相托,象征
。 图2 图2反映
______________ 出现波折等问题。当今全球经济发展形势 ,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于全球贸易环境好转,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严峻
经济全球化
世界和平
世界地图
A.促进合作与进步
B.发展教育与科技
C.维护和平与安全
D.保障卫生与健康
★(2023武汉)下图是20世纪80—90年代联合国参与非洲地区部分事务示意图。由此可知,联合国在非洲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是( )
C
材料无法反映进步
材料无法反映教育与科技
根据示意图可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C项正确
材料无法反映卫生与健康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宗旨第一项是: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
关注问题关键词“首要宗旨”,根据标点符号将材料进行分类,再提炼总结主要涵盖的内容即可。
首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根据材料,归纳联合国在哪些方面发挥了作用。(至少答出两个方面)
2.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联合国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材料 联合国大事记(部分)
时 间 事 件
1946年1月24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决议。它的主要关注点:和平使用原子能和消除原子能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8年12月10日 联合国大会在巴黎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言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1954年 联合国难民署因其对欧洲难民事务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这是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中的第一次
1956年11月7日 联合国大会第一次紧急特别会议讨论苏伊士运河危机问题,并决定建立第一支联合国维和部队
1972年6月 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会议促成了总部在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
1975年6—7月 在墨西哥城举行了第一届联合国妇女问题会议,妇女权利的提高开始纳入议程
根据材料中每一栏的事件进行归纳,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分别说了核武器的处理、人权、难民、维和、世界环境、妇女地位,根据这些关键点进行归纳,得出答案。
作用:①防止核扩散和和平利用核能;②反对军事侵略和占领;③防止武装冲突和推动地区性和平;④提高妇女地位;等等。
( )1.法西斯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引起了反法西斯国家领导人和广大人民的深刻反思。他们日益形成一个共识:在未来国际社会中,必须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这一“共识”得以实践的表现是
A.成立国际联盟 B.建立北约组织
C.成立联合国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C
【解析】
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必须创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来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C项正确;成立国际联盟是1920年,被英法操纵,与题干维护世界和平不符,排除A项;北约组织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军事上的表现,与题干维护世界和平不符,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A.严格管制枪支 B.消除军备竞赛
C.期盼世界和平 D.促进共同富裕
( )2.下图反映了人类的共同愿景是
C
【解析】
该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反映出世界人民厌恶战争,呼唤和平的共同愿望,C项正确;雕塑并没有反映出严格管制枪支,排除A项。雕塑并没有反映出消除军备竞赛,排除B项;枪管打结与共同富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 )3.“联合国建立后,开展了50多项维和行动,维和开支超过190亿美元,参与维和行动人员共计80多万人。”这说明联合国
A.消除了地区矛盾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C.改变了国际格局 D.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
【解析】
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在全世界冲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为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据“联合国建立后,先后开展了50多项维和行动,维和开支超过190亿美元,参与维和行动人员共计80多万人。”可知,这说明联合国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选项D符合题意。联合国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不能消除地区矛盾,A项排除;经济职能不时联合国的主要职能,排除B项;联合国无法改变世界格局,C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 )4.(2023潍坊)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 这体现了
A.经济全球化 B.文化多样化
C.区域一体化 D.社会信息化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而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可知,各国家间的经济政策会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带来影响。正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因此A项正确。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与题干中的“补贴”“工人失业”“高利率政策”“经济活动”等经济领域的内容不符,排除B项;区域一体化,通常指在一定范围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这与题干“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C项;社会信息化,是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传输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和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这与题干“欧洲各国政府对欧洲钢铁制造商的补贴,会造成美国的钢铁工人失业”“美国的高利率政策也可能会限制他国的经济活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A.两极格局的发展变迁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C.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D.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 )5.某同学在历史课后设计了知识卡片(见下图)。据此判断本课的主要内容是
B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有关知识的识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联系密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全球化,没有体现政治格局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贸易增长,跨国公司增多,世贸组织成立,这都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 )6.据联合国的标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71年最不发达国家为24个,1981年为39个,2006年为50个。 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扩大了经济差距 B.推动了国际合作
C.提高了妇女地位 D.消除了霸权主义
A
【解析】
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71年最不发达国家为24个,1981年为39个,2006年为50个”可知,经济全球化扩大了经济差距,不发达国家越来越多,A项正确。“国际合作”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提高了妇女地位”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C项;“消除了霸权主义”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共38张PPT)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01
目标导航
02
思维导图
03
知识要点
04
历史图片
05
解题技巧
06
课堂探究
07
课堂过关
课程标准 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1.以南斯拉夫、伊拉克战争为例,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及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掌握当今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知道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成立和意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而作出的努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美国为实现 的野心,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如:1999年对 的轰炸;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等等。
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 不断,恐怖主义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如:“9·11”事件等。
宗教纷争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称霸世界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 ”。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 方向发展。
多极化
单极世界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不结盟运动:
(1)发起: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 。
(2)成立: 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3)意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
。
两极格局
1961
不结盟运动
2.在国际中的中国:
(1)中国始终不渝地走 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和平发展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1 图1示意图反映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 ”的政治格局,世界政治格局朝着 方向发展。 图2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举行,宣告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在反对 、维护 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世界和平
霸权主义
多极化
一超多强
★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在许多地区进行军事干预和经济扩张,而亚非拉国家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不少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这反映出,冷战后( )
A.欧洲政局剧烈动荡
B.贸易保护已经不复存在
C.不结盟运动刚成立
D.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
回答冷战后的历史阶段特征
D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不结盟运动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时空概念错误
冷战后欧洲政局没有剧烈动荡,与史实不符
“不复存在”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出
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加速
发展,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D项正确
1. [课标要求: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材料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
你怎样认识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读材料,抓住关键词“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总结与之相关的认识。
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时代之问、世界之问的中国答案。这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着眼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符合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这是人类社会走向光明的唯一正道。
2. [课标要求:通过世界多极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
材料 苏联解体后,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试图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巩固和加强美国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但美国的企图遭到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的挑战。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材料说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
研读材料抓关键词,注意出现的多个国家及地区名字,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能与美国对抗的原因,进而形成认识。
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认识:经济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 )1.冷战后,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对古巴、伊朗实行经济封锁,还经常举起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制裁大棒。这反映了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是
A.霸权主义 B.民族矛盾
C.地区冲突 D.恐怖主义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美国发动对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对古巴、伊朗实行经济封等,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体现了影响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是霸权主义,A项正确。民族矛盾,与题干信息“美国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南联盟开展军事打击,对古巴、伊朗实行经济封锁,还经常举起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制裁大棒”不符,排除B项;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都与“对古巴、伊朗实行经济封锁,还经常举起砸向自由贸易的‘301’制裁大棒”没有联系,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 )2.俄乌战争不仅使得交战双方损失惨重,也加剧了国际粮食危机和欧洲的能源危机。同时俄乌战争还导致了多个国家间的合作项目受到影响。由此可知,威胁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粮食问题 B.环境问题
C.北约东扩 D.地区冲突
D
【解析】
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如俄乌战争,由俄乌战争可知,威胁当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地区冲突,D项正确。由题干可知粮食问题是俄乌地区冲突引发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环境问题,排除B项;北约东扩是诱发俄乌地区冲突的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B.局部热战影响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 )3.漫画有时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影射时事。下图是一幅讽刺漫画,对其所隐喻的国际政治局面理解正确的是
D
【解析】
漫画中美国遭到带有全球地图的牛的攻击并说“怎么又不听我的话了”,说明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美国单极世界的目标难以实现,故D项正确。美国遭到牛的攻击,显然美国不是世界霸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热战,排除B项;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华约”成立,这明显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 )4.下面是李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展示的课件。它反映出
A.一战前的欧洲局势 B.一战后初期国际形势
C.二战前的国际关系 D.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D
【解析】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建立“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 )5.“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上述材料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B.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一超多强”局面的冲击
C
【解析】
由材料“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可知,造成上述材料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一超多强局面的冲击。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政治方面的变化,排除A项;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题目中提及的新的政治形势的一部分而不是形成原因,排除B项;题目材料不能体现“一超”,排除D项。故选C项。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 )6.有学者认为:1955—1975年期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极体制’的现象,或者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宰制,逐步让位于新的全球格局。”体现当时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A.苏联的解体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B
【解析】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极体制’的现象,或者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宰制,逐步让位于新的全球格局”体现了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冲击了两极格局,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苏联解体发生在1991年,排除A项;欧盟于1993年成立,排除C项;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两极格局”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两极体制”的一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 )7.近些年继“金砖四国”之后,又出现“展望五国”(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灵猫六国”(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新钻11国”(巴基斯坦、埃及、印度尼西亚等)的提法。材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受挫
B.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C.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
D.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
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展望五国、灵猫六国、新钻11国,这些集团的发展表明它们力量的增强和发展,成为重要的力量,反映出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C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政治经济秩序仍以美国为主导,这些集团内部是互惠的,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 )8.进入新时代,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引导促成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推动南苏丹问题的政治解决。2023年推动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
A.捍卫战后雅尔塔体系 B.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
C.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D.坚决维护全球一体化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引导促成伊朗核问题六方会谈,推动南苏丹问题的政治解决。2023年推动沙(特)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及所学可知,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因此,这些活动反映了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C项正确。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上的瓦解,也象征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与题干“进入新时代、2023年”不符,排除A项;材料旨在强调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维护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9.国际格局,风云莫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不会被传染 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床脚是:意大利腮腺炎。)
全国以赴,摧毁日本
材料二 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地缘政治因素不仅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还给多国民众生活带来严重冲击。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显现,与美国不断煽风点火密切相关。美国及其盟友还施压其他国家选边站队,逼迫更多国家加入对俄制裁的行列,大有借乌克兰危机在全球掀起一场阵营对立“新冷战”的架势。
——摘编自人民网《美国无权让世界为其战略私利埋单》
材料三 当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20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投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展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大格局、大胸怀。
——摘编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前后有何转变? 为什么会发生转变?(4分)
转变:由保持中立转为对日宣战。(2分)原因:日本偷袭珍珠港。(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乌克兰危机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4分)
影响:①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②冲击多国民众生活;③可能会掀起一场“新冷战”。(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面对当前风云变幻的时局,中国是怎样展现大国格局的?(4分)
途径:①中国是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态度和行动,展现出大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任答两点即可,一点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