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6 15:51:53

文档简介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说:“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
A.强烈的民族意识 B.勇敢的担当意识
C.自觉的创新意识 D.明确的民主意识
2.中国近代某次事件之后,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东南互保”
3.在八国联军被义和团截击于京津之间的时候,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霍必澜于1900年6月14日电告本国政府,指出长江流域的任何骚乱,必将对英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建议“立即与汉口及南京的总督达成一项谅解”,如果刘、张(刘坤一、张之洞)想要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他们需在所辖地区尽力维护和平”。为此,他们(  )。
A.策划“南北议和” B.支持“维新变法”
C.决定“干涉还辽” D.洽商“东南互保”
4.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了一幅有关中国的漫画。漫画中站在中国长城外的美国、英国、俄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在近代中国,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将条约制度体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强由攫取特权推进到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和奴役,这是半殖民地最为突出的特征。此处的“它”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拓展提升】
6.1888年,康有为进京上书指出中国面临的危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但“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这种局面反映了当时(  )。
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 B.中国变革内政的艰难性
C.学习西方条件尚不具备 D.光绪帝因大臣阻挠被蒙蔽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是1898年7月24日创刊于上海的中国第一份女性刊物《女学报》。该报刊任用女性作为主笔,内容涉及女性的教育、家政知识、科学、语言、绘画、音乐等,提倡女学。《女学报》的创刊有利于(  )。
A.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C.实现女子参与国家政权
D.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8.康有为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公车上书”之事,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据当代史学家考证,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根本没有去送。这说明(  )。
A.回忆录的使用需与其他史料互证
B.一手史料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时代环境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评判
D.当代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更为客观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1900年,梁启超发表散文《少年中国说》,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少年中国”的提出和传播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
A.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望
B.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开始了维新变法的实践
D.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孙中山评价义和团运动:“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的这一评价说明义和团运动(  )。
A.促使列强改变了对华政策
B.延长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C.使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11.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之时,囿于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章太炎称之为“匪”;后来,他又称“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章太炎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主要基于(  )。
A.知识分子的觉醒 B.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民主革命进程的加速
12.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认为:义和团在“仇外运动”中,之所以首要对付牧师,是因为牧师在一切外侨中,最易被义和团捉获。这些牧师大都结为小群,散居中国各地,换言之,毫无防御之力。瓦德西的观点(  )。
A.成为列强向清政府宣战的借口
B.说明西方教会在华势力较弱
C.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节选自 1901 年 2 月 14 日颁布的《上谕》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史料价值。(12分)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说:“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些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
A.强烈的民族意识 B.勇敢的担当意识
C.自觉的创新意识 D.明确的民主意识
【解析】材料“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维新人士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民族意识的核心是民族认同,是在各民族文化特点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心理状态,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创新意识,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维新人士的责任意识,而非民主意识,排除D项。2.中国近代某次事件之后,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该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东南互保”
【解析】据材料“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并结合义和团运动给予列强沉重打击的有关知识可知,这次事件应是义和团运动,故选C项;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其反对的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排除A项;戊戌变法是晚清自上而下的一场改革运动,并未与列强发生冲突,排除B项;“东南互保”反映的是南方各省督抚与外国列强的合作,并非冲突,排除D项。
3.在八国联军被义和团截击于京津之间的时候,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霍必澜于1900年6月14日电告本国政府,指出长江流域的任何骚乱,必将对英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建议“立即与汉口及南京的总督达成一项谅解”,如果刘、张(刘坤一、张之洞)想要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他们需在所辖地区尽力维护和平”。为此,他们(  )。
A.策划“南北议和” B.支持“维新变法”
C.决定“干涉还辽” D.洽商“东南互保”
【解析】据材料“如果刘、张(刘坤一、张之洞)想要得到英国的有力支持,‘他们需在所辖地区尽力维护和平’”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减少损失,与东南各督抚洽商“东南互保”,D项正确。
4.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了一幅有关中国的漫画。漫画中站在中国长城外的美国、英国、俄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依据材料“20世纪初”“站在中国长城外的美国、英国、俄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
5.在近代中国,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将条约制度体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强由攫取特权推进到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和奴役,这是半殖民地最为突出的特征。此处的“它”是指(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将条约制度体系由攫取特权推进到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和奴役的新阶段,D项正确;《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与“将条约制度体系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不符,排除A项;《天津条约》扩大了列强侵华特权,此时列强并未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与奴役,排除B项;《马关条约》仍属于列强攫取特权阶段,排除C项。
【拓展提升】
6.1888年,康有为进京上书指出中国面临的危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但“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这种局面反映了当时(  )。
A.救亡图存成为社会共识 B.中国变革内政的艰难性
C.学习西方条件尚不具备 D.光绪帝因大臣阻挠被蒙蔽
【解析】康有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说明他主张变革内政,对中国面临的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但是“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又说明了当时的变革阻力非常大,所以变革内政非常艰难,故选B项。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是1898年7月24日创刊于上海的中国第一份女性刊物《女学报》。该报刊任用女性作为主笔,内容涉及女性的教育、家政知识、科学、语言、绘画、音乐等,提倡女学。《女学报》的创刊有利于(  )。
A.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
B.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
C.实现女子参与国家政权
D.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
【解析】《女学报》注重对女性的教育,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破封建思想束缚的作用,故D项正确;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是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是宣传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女子参与国家政权,故C项错误。
8.康有为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公车上书”之事,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但据当代史学家考证,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根本没有去送。这说明(  )。
A.回忆录的使用需与其他史料互证
B.一手史料不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
C.时代环境影响对历史事件的评判
D.当代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更为客观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康有为的回忆录属于一手史料,作为事件的当事人,其回忆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同时也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在使用时,要注意与其他史料互证,A项正确;一手史料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反映历史事实,排除B项;当代历史学家的评判来自对史料的考证,与时代环境无关,排除C项;“当代史学家的史学研究更为客观”这一说法错误,排除D项。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1900年,梁启超发表散文《少年中国说》,提出:“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少年中国”的提出和传播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
A.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期望
B.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开始了维新变法的实践
D.掀起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解析】据材料可知,20世纪初,梁启超提出“少年中国”,之后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这反映出近代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期望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1898年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推翻清政府统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10.孙中山评价义和团运动:“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孙中山的这一评价说明义和团运动(  )。
A.促使列强改变了对华政策
B.延长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C.使中国民族意识普遍觉醒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传播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并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对于帝国主义的激烈反抗,使得西方各国意识到它们不可能通过直接侵略的方式来统治中国,继而转为在中国扶植代理人,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遭到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且义和团运动延长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中国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始于甲午中日战争,而非始于义和团运动,故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并没有传播民主革命思想,排除D项。
11.在义和团运动高潮之时,囿于义和团的“扶清灭洋”,章太炎称之为“匪”;后来,他又称“自亡清义和团之变,而革命党始兴”。章太炎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主要基于(  )。
A.知识分子的觉醒 B.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C.民族危机的加深 D.民主革命进程的加速
【解析】据所学可知,章太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他对义和团运动态度的变化实际上是当时社会形势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因此章太炎对反对帝国主义的义和团运动持肯定态度,故选C项;知识分子的觉醒早在义和团运动开始之前就已出现,排除A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并未发生转变,排除B项;仅根据章太炎个人态度的变化无法说明民主革命进程加速,排除D项。
12.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认为:义和团在“仇外运动”中,之所以首要对付牧师,是因为牧师在一切外侨中,最易被义和团捉获。这些牧师大都结为小群,散居中国各地,换言之,毫无防御之力。瓦德西的观点(  )。
A.成为列强向清政府宣战的借口
B.说明西方教会在华势力较弱
C.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
D.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瓦德西意在强调义和团运动的反洋教斗争特征,并未指出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压迫和西方传教士的文化侵略与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关系,抹杀了义和团运动反帝斗争的正义性,D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借口,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得出西方教会在华势力较弱的结论,排除B项;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变化,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节选自 1901 年 2 月 14 日颁布的《上谕》
提取材料信息,并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历史的史料价值。(12分)
【答案】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来源 材料选自 1901年2月14日颁布的《上谕》 该材料属于原始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材料 内容 “拳匪构乱,开衅友邦”反映出清政府将战争责任推卸给义和团 可用于研究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
“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反映了光绪和慈禧仓皇西逃、指定奕劻和李鸿章与列强议和 可用于研究《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卖国求生、丧权辱国,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 可用于研究清政府治理能力的丧失、清政府统治覆灭的必然性
综上,这段文献史料是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走向末路的缩影。(12分)
【解析】本题为史料价值类题目。史料价值类题目可按照“总——分——总”的答题格式进行作答。首先,从材料来源的角度,在整体上把控材料信息,明确史料的价值类型,根据材料“选自 1901 年2月14日颁布的《上谕》”可知,其为原始的文献史料,对研究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次,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提炼,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于研究某些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材料“拳匪构乱,开衅友邦”可知,清政府将战争责任推卸给义和团,其可用于研究清政府对义和团态度的转变;根据材料“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作为全权大臣……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可知,光绪和慈禧仓皇西逃,并指定奕劻和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其可用于研究《辛丑条约》签订的背景;根据材料“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知,清朝统治者卖国求生、丧权辱国,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其可用于研究清政府治理能力的丧失、清政府统治覆灭的必然性。最后,对材料进行再次总结并说明材料对历史研究的影响或意义,如:这段文献史料是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统治走向末路的缩影,对研究近代以来民族的屈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类题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