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性质活泼的氧气(专题训练)【七大题型】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共 3 小题)
二.氧气助燃性及实验(共 4 小题)
三.铁、硫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共 14 小题)
四.氧气与石蜡的反应(共 4 小题)
五.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差异(共 3 小题)
六.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共 6 小题)
七.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共 5 小题)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及贮存(共 3 小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解有氧气分子
B.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反应,但是一定不是分解反应
C.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 O2、N2、CO2
D.每个人都在参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食物在内发生缓慢氧化
2.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电线在夏天时会变长 分子的间隔受热时会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液氧为淡蓝色 液氧分子是淡蓝色的
D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水和过氧化氢里含有不同种原子
A.A B.B C.C D.D
3.工业上制取液氧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
(1)流程图中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空格①处的物质是 。
(2)首先蒸发出的气体是氮气,这是因为 。
(3)该生产过程最终得到的“液氧”是 色。
(4)请你设计实验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 (简要写出实验操作步骤、
现象)。
二.氧气助燃性及实验(共 4 小题)
4.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B.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D.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5.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氮气、空气、氧气,看到的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复燃、燃烧
更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烟
D.隔绝空气或清除可燃物或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7.现有 A、B、C、D 四种物质。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在 A 中
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D 是一种无
色的气体,把 D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 A、B、C、D 各是什么物
质,然后写出 A、D 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1)A , D 。(注意:必须用化学式填空才得分)
(2)请写出物质 B 在物质 A 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三.铁、硫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共 14 小题)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9.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白色烟雾
B.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1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立春”、“迎客松”、“漫天雪化”等璀璨的焰火表演让世界惊艳,
焰火药剂无重金属、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产品,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某同学根据
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其中不合理的是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火药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13.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 。
(2)实验二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在铁丝下端系火柴的作用是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实验三中,夹取木炭的仪器名称是 ,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木炭燃烧,发出
光,放出热量。
1
(4)实验四中,能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5 的实验现象是 ,请写出该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 。
(5)以下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可以用铁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要足量
C.没等集气瓶冷却即打开弹簧夹 D.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14.在氧气中点燃:①蜡烛 ②木炭 ③硫黄 ④红磷 ⑤细铁丝(填序号)。
(1)能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浓厚白烟的是 。
(3)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4)生成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15.类比归纳是学好化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引导我们总结规律,发现区别。
(1)在做一些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但作用各不相同。请根据
你所学过的化学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②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时,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2)经过学习我们还可以认识到:化学反应的快慢、反应时的现象与反应物的浓度等之
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你列举一个你所熟悉的例子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
不同。
16.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
究物质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1)实验一:木炭在图 (填“①”或②)中燃烧更剧烈,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2)实验二:图④中的火柴棒的作用是 ,图⑤中铁丝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图⑦中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 ,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17.根据下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A 图:为了证明燃烧后的产物,实验后应倒入的液体是 。
(2)B 图和 C 图:观察到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这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
与 有关。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 火焰。两图中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是 。
(3)D 图: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生成了黑色固体,并放出大量的
热。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瓶底预先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
(4)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燃铁丝不能燃烧,但轻轻震动 E 图的塑料瓶,掉下的极细的
铁粉却能剧烈燃烧,与D图现象相同。极细铁粉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的原因是 。
18.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安全。根据
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1 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目的
是 ;实验过程中集气瓶突然炸裂,可能原因是 。
(2)某学生用如图 2 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已知试管容积为
45mL)。
①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反应文字表达式 。
②选择图 2 代替实验图 3 的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③试管里的足量红磷充分燃烧后,等到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最终注射器活
塞将从 10mL 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mL 刻度处才停止(红磷体积忽略不计)。
④该实验中的红磷 (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1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硫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SO2。
(1)从 A 处先通空气,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硫粉熔化,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接着从 A 处改通 O2,观察到硫继续燃烧,产生 火焰
(2)该实验说明同一化学反应,因 不同(选填序号)而产生不同的现象
A.反应物种类 B.反应物浓度
20.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
(1)实验 1 中,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 。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为 。
(2)实验 1 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
(3)实验 2 中,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放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实验 2 中,为进一步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21.以下是初中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火焰。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实验时,系火柴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
式为 。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试剂及现象是 。
(4)实验四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 ,正确选择药品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中对药品的选
择合理的是 。
A.可以用硫代替红磷实验 B.红磷要足量 C.产物不能为气体
(5)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下面放少量的水,实验一中放水的作用是 ,由
此推测,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实验二中水的作用是 ,在实验一、
二中,可以把水换成细沙的实验是 。
(6)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相同点是______(填序号)。
A.都是分解反应 B.都放出热量
C.产物常温下都是固体 D.都是化合反应
四.氧气与石蜡的反应(共 4 小题)
2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2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25.不同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①碳 ②铁 ③石蜡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中,有火
焰的是 (填序号,下同);火星四射的是 ;放出热量的是 ;集气瓶里
事先铺一层沙或少量水的是 ,这是因为 。
五.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差异(共 3 小题)
2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8.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通过 (填字母)装置的两个实验对比,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可燃物在氧气里燃
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
(2)如图一,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色火焰,燃烧停止后,取出燃烧匙,用毛玻璃片
盖紧集气瓶,振荡,悬空倒置,发现毛玻璃片不脱落,其原因是 。
(3)如图二,装置 E 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装置 B 与 E 中集气瓶里都预先倒入少量水,其作用各不相同,其中可以用细沙子来
代替水的装置是 。
六.缓慢氧化与氧化反应(共 6 小题)
2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急促呼吸 B.钢铁生锈 C.米饭变馊 D.天然气燃烧
3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塑料老化 B.铁生锈 C.蜡烛在纯氧中燃烧 D.动植物呼吸
3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能燃烧
B.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时,总会发光发热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
D.人进行呼吸时,能提供氧气与体内物质反应放出热量
32.下列对于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都是化合反应
B.化合反应一定都是氧化反应
C.把糖放在水中形成糖水是化合反应
D.有些反应是化合反应,有些是氧化反应,有些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
33.许多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分析下列实验或事实,分别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1)同种食品在夏天比在冬天更容易变质 。
(2)硫在纯氧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进行的更快更剧烈 。
34.如图是部分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上述实验所涉及的反应,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其共同特点是 。
(2)实验甲中,若使正在燃烧的火焰快速熄灭,可采用的方法是 。实验乙中,
坩埚钳缓缓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 。
(3)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并不燃烧。实验丙中的铁丝燃烧了,是因为与空气中相比,增大
了 ;将少许铁粉撒在酒精灯火焰上,铁粉立即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这是因为铁粉
与铁丝相比,增大了 。
七.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共 5 小题)
3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烟
3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38.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I.现有①铁粉 ②清新的空气 ③氢气 ④五氧化二磷 ⑤冰 ⑥糖水 ⑦二氧化碳。
(1)如表请对上述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 对应物质(填序号)
混合物
②③⑦
Ⅱ.现有以下描述: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②食盐易溶于水 ③汽油挥发
④镁条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⑤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⑥氧化铝在通电的
条件下生成铝和氧气 ⑦在16.6℃以上时,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易溶于水⑧液氢和氢气都能燃烧⑨氢气降温加压变成无色液体。
(2)请分析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3)写出④⑥涉及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④文字表达式 ⑥文字表达式
39.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 Mg3N2,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步骤 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
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1)步骤 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观察到 。待充分冷却,观察
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左右。
(2)步骤 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
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待冷却后广
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讨论】步骤 2 的目的是 。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
燃烧时的符号表达式: 。
(4)【反思】根据上述实验,镁条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
量。因此,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药品选择要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