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时2 时间的测量 误差 课件 (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课时2 时间的测量 误差 课件 (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16 15:0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第3节 课时2 时间的测量 误差
1.知道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2.知道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知道如何规范测量时间。
34.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一张纸的厚度
圆锥的高度
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
思考:一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那应该如何测量?
知识点一: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注意: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一张纸的厚度
累积法: 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测量
注意:直尺零刻度线,与桌面平齐,不可以把直尺放在桌面上测量
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
测量铁路的长度:
注意:
化曲为直法(等效替代法):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方法
2、一定要记得在两端做上记号
1、所用的细线不能具有收缩性
滚轮法: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环形跑道的长度
轮子的周长 × 滚动的圈数 = 跑道的长度
1.累积法: 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累积”起来测量
2.平移法: 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测量
3.化曲为直:把曲线转化为直线来具体测量的方法,也称“等效替代法”
4.滚轮法:用轮子代替刻度尺,可以测量跑道的长度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甲 石英钟
乙 机械秒表
丙 智能手表
丁 手机秒表
1. 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min)等
2. 测量时间的工具:钟、表;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
知识点二: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工具
启动、暂停键
停表的使用
归零键
秒针一圈:60s
秒针一圈:30s
停表的读数
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秒数
t = 5min20s
★ 停表读数不需要估读
停表的读数
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秒数
大表盘有两组数据: 0~30 31~60
秒针转一圈: 30s
分针指前半分钟
秒针读0-30以内的数值
分针指后半分钟
秒针读30-60之间的数值
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
t=4min44.2s
=4×60s+44.2s
=284.2s
284.2 s
时钟是人们根据自然界物体运动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图 1-24)。
古代,人们发明了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计时的时钟——日晷;利用细沙、水的流动规律来计时的时钟——沙漏、水钟等。后来,人们发现了物体的摆动规律,发明了摆钟。随着对物质运动认识的深入,人们又发明了利用分子、原子运动规律来计时的石英表、原子钟等。
时钟的演变
知识点三:实验:时间的测量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实验器材
秒表
在读数时,先读出小表盘上指针所通过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有没有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若不超过,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若超过,则大表盘按照31~60s读数。
1. 将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在左手手腕内侧的动脉处,感受脉搏跳动。
2. 准备好停表,清零并开始计时。
3. 默数脉搏跳动次数,当达到 30 次时,停止停表计时。记录3次数据写入你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步骤
实验次数 脉搏跳动30次的时间/s
1
2
3
实验结论
将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写出你的实验结果。
1. 不同状态(如运动后、紧张时、睡眠后等)下脉搏跳动的频率有何变化?
2. 个体之间脉搏频率的差异可能由哪些因素导致?
3. 如何提高测量脉搏跳动时间的准确性?
1.紧张时脉搏也会加快,这是因为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了更多的激素,促使心脏加速跳动。
2.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也会影响,经常锻炼的人心脏功能较好,脉搏可能相对较慢且更有力。
3.按压动脉的力度要适中,既不能太轻感受不到脉搏,也不能太重影响血液流动。
思考
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实验中,都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是为什么呢
知识点四:误 差
2.误差的来源: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估读不可能十分准确
(2)仪器本身不够精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4)测量方法
3.误差不可消除
(2)改进测量方法
(3)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减小误差的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不可消除!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一、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2.平移法;3.化曲为直;4.滚轮法。
二、时间的测量
1.单位:s、h、min等
2.测量工具:停表、钟、表等
三、误差
1.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2.误差的来源
3.减小误差的方法(工具、方法、平均值。)
1. 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单位:
(1)某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4.2 ;
(2)一节课的时间约为40 ;
(3)一场电影的时间约为2 ;
(4)校运会上,某同学跑完1 000 m所用时间约为4 。
s
min
h
min
2. 下列不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D )
A. 日晷
B. 沙漏
C. 原子钟
D. 游标卡尺
D
3. 小明利用秒表测量自己脉搏跳动45次的时间。
【认识表盘】
(1)小表盘是 (填“分钟”或“秒”)盘,其指针转一圈为 ,1个小格为 ;大表盘是 盘,其指针转一圈为 ,1个小格为 。
分钟
15 min 
0.5min 
秒 
30s 
0.1s 
【使用秒表】
(2)在使用时应使秒表调零,读数时先读取 ,然后
读取 ,最后将它们相加。
【读数】
(3)小明利用秒表测量自己的脉搏跳动45次所
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该秒表可以精确到 __,秒表的读数为 s。

秒 
0.1s 
35.8 
4. [多选]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B. 进行实验时,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 实验过程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
D. 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B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