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知识解读+达标检测)(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知识解读+达标检测)(含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解读·题型专练》(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9-17 08:59:15

文档简介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
【考点 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考点 2 利用相似求坐标】
【考点 3 在网格中画与已知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
【考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考点 5 相似三角形--动点问题】
【考点 6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知识点 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
性质 2: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注意: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
性质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一: ∽ ,则
由比例性质可得:
图一
性质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如图二, ∽ ,则 分别作出 与 的高 和 ,
1
S BC AD
1
× k × B C ×k × A D
则 △ABC = 2 = 21 1 =k
2
S △A B C B C × A D B C × A D
2 2
图二
注意: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
知识点 3 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如图,Rt△ABC,∠C=90 ,CD⊥AB
则,1.CD2=AD·BD C
2.BC2=BD·AB
b
h a
AC2=AD·AB
A
BC 2 BD q D p
B
很容易推出: 2 = .
c
AC AD
AC·BC=AB·CD.
BC2+AC2=AB2.
1 1 1
2 = .BC AC 2 CD2
AC+BC<AB+CD.
用图中小写字母 a、b、c、p、q、h(常称为勾股六线段)表达以上关系:
a2 p
① h2=pq ;② a2=pc ;③ b2=qc ;④ 2 = ;⑤ ab=ch ;b q
⑥ a2+b2=c2
1 1 1
;⑦ 2 2 = 2 ;⑧ a+b<c+h;⑨ c=p+q.a b h
利用上述关系式, “知二可求四” ,即在 a、b、c、p、q、h 这六个量中,已知两个量就可求
出其余四个量来。同学们自己可任意设出两个量,练习求另外四个量(在设的时候,要注意构成直角
三角形的基本条件:斜边大于直角边
【考点 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典例 1】如图, △ ∽△ , = 2, = 3, = 4,那么 的值等于( )
A.5 B.6 C.7 D.4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根据 △ ∽△ ,得出 = ,然后再代入数据求值
即可.
【详解】解:∵ △ ∽△ ,
∴ = ,
3 2
即 = 4,
解得: = 6.
故选:B.
【变式 1-1】如图, △ ∽△ ′ ′ ′, 和 ′ ′分别是 △ 和 △ ′ ′ ′的高,若 = 2, ′ ′ = 3,
则 △ 与 △ ′ ′ ′的面积的比为( )
A.4:9 B.9:4 C.2:3 D.3:2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可直接得出结论.
【详解】解:∵ △ ∽△ ′ ′ ′,
和 ′ ′分别是 △ 和 △ ′ ′ ′的高, = 2, ′ ′ = 3,
∴ 其相似比为2:3,
∴△ 与 △ ′ ′ ′的面积的比为4:9;
故选:A.

【变式 1-2】若 △ ∽△ 2 1 1 1,且 =3.若 △ 的面积为 8,则 △ 1 1 1的面积是( )1 1
8
A.3 B.6 C.9 D.18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知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
键.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直接得出结论.

【详解】解:∵ △ ∽△ 2 1 1 1,且 = .1 1 3
2
∴ △ =
= 4
△ 1 1 1 1 1 9
∵ △ 的面积为 8,
∴ △ 1 1 1的面积为 18,
故选:D.
【变式 1-3】如图, △ 和 △ 1 1 1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点 在线段 1上,若 : 1
= 1:2,则 △ 和 △ 1 1 1的周长之比为( )
A.1:2 B.2:3 C.1:3 D.3:1
【答案】C
【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概念得到 △ ∽△ 1 1 1, ∥ 1 1,得到 △ ∽△ 1 1,根据相似

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1 1
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记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 ∵ : 1 = 1:2,
∴ : 1 = 1:3,
∵ △ 和 △ 1 1 1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 △ ∽△ 1 1 1, ∥ 1 1,
∴ △ ∽△ 1 1

∴ 1 =1 1 =1 3,
∴ △ 和 △ 1 1 1的周长之比为1:3,
故选:C.
【考点 2 利用相似求坐标】
【典例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0,6)、(8,0),连接 .动点 P 从点 A 开
始在折线段 上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O 移动,同时动点 Q 从点 B 开始在线段 上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A 移动.设点 P、Q 移动的时间为 t 秒,当 △ 与 △ 相似时,点 P 的坐标
是 .
36 28【答案】 0, 或 11 0, 13
【分析】由题意易得 = , = 10 2 ,然后可分情况进行讨论:①当∠ = ∠ 时,有
△ ∽△ ;②当∠ = ∠ 时,有 △ ∽△ ;进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
【详解】解:∵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0,6)、(8,0),
∴ = 6, = 8, = (0 8)2 + (6 0)2 = 10,
∴ = , = 10 2 ,
当 △ 与 △ 相似时,则可分:
①当∠ = ∠ 时,有 △ ∽△ ,如图所示:
∴ =
10 2
,即6 = 10 ,
解得: = 3011,
∴ = 3011,
∴ = = 3611,
∴ 360, ;11
②当∠ = ∠ 时,有 △ ∽△ ,如图所示:
∴ =
= 10 2 ,即10 6 ,
50
解得: = 13,
∴ = 5013,
∴ = = 2813,
∴ 280, ;13
△ △ 36 28综上所述:当 与 相似时, 0, 或 ;11 0, 13
36 28
故答案为 0, 或 11 0, .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 ,点 A 的坐标为( , ),点 B 的坐标为( ,0).若
a,b 的值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5 + 6 = 0的两个根,且 > .
(1)直接写出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若点 P 在 y 轴上,且 △ ∽△ ,求点 P 的坐标.
【答案】(1)2,3
(2) 80, 3
【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
(2)先求出 , 的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
【详解】(1)解: 2 5 + 6 = 0,
因式分解,得( 2)( 3) = 0,
解得 = 2或 = 3,
∵ , 的值是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5 + 6 = 0的两个根,且 > ,
∴ = 2, = 3,
故答案为:2,3.
(2)解:由(1)可知, (2,2), (3,0),
∴ = 22 + 22 = 2 2, = 3,∠ = 45°,
∵△ ∽△ ,
∴ = ,∠ = ∠ = 45°,

∴ = 2 2,
2 2 3
8
解得 = 3,
又 ∵ ∠ = ∠ = 45°,且点 在 轴上,
∴ 80, .3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点坐标,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
关键.
【变式 2-2】如图,点 (0,3), (1,0),将线段 平移得到线段 .若∠ = 90°, = 2 ,则点
的坐标为(  )
A.(7,2) B.(7,5) C.(5,6) D.(6,5)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换—平移,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过点 作 ⊥ 轴于点 ,先
△ ∽△ = 证明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 ,求出点 的坐标,构造相似三角形是解
题的关键.
【详解】解:过点 作 ⊥ 轴于点 ,如图所示:
则∠ = 90°,
∵点 (0,3), (1,0),
∴ = 3, = 1,
∵∠ = 90°,∠ = 90°,
∴∠ + ∠ = 90°,∠ + ∠ = 90°,
∴∠ = ∠ ,
∵∠ = ∠ ,
∴ △ ∽△ ,
∴ = = ,
∵ = 2 ,
∴ = 2 = 6, = 2 = 2,
∴点 坐标为(7,2),
故选:A.
【变式 2-3】如图,点 、 、 、 的坐标分别是(1,0)、(5,0)、(3,2)、(4,1),如果以点 、 、 为顶点
的直角三角形与 △ 相似,则 点的坐标可能是下列的( )
①(2,1) ②(3,1) ③(4,2) ④(5,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
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
【详解】解:在 △ 中, = 4, = = 2 2,则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90°,
①、当点 的坐标为(2,1)时,∠ = 90°, = = 2,则 △ ∽△ ,故符合题意;
②、当点 的坐标为(3,1)时,∠ = 90°, = = 1,则 △ ∽△ ,故符合题意;
③、当点 的坐标为(4,2)时,∠ = 90°, = = 1,则 △ ∽△ ,故符合题意;
④、当点 的坐标为(5,2)时,∠ = 90°, = = 2,则 △ ∽△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 3 在网格中画与已知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
【典例 3】已知图 1 和图 2 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 个单位,请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格点三角形:
(1)在图 1 中画 △ 1 1 1,使得 △ 1 1 1 ∽△ ,且相似比为2:1;
(2)在图 2 中画 △ ,使得 △ ∽△ ,且面积比为2:1.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作相似三角形,
(1)根据相似比得出各边均扩大 2 倍,通过计算求出扩大后三角形三边长再连接各点即可;
(2)由面积的比得两三角形相似比为 2:1,画出所有对应边为原来 2倍的三角形即可.
【详解】(1)解:如图: △ 1 1 1即为所求.

(2)解:如图: △ 即为所求.

【变式 3-1】如图在4 × 1的方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其中三个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
称为格点三角形,△ABC 就是一个格点三角形,现从 △ 的三个顶点中选取两个格点,再从余下的格
点中选取一个格点联结成格点三角形,其中与 △ 相似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进行求解即
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由网格的特点可知 = 2, = 12 + 12 = 2, = 12 + 32 = 10,
= 1, = 12 + 12 = 3, = 12 + 22 = 5,
∴ = = ,
∴ △ ∽△ ,
同理可证明 △ ∽△ , △ ∽△ ,
∴从 △ 的三个顶点中选取两个格点,再从余下的格点中选取一个格点联结成格点三角形,其中与
△ 相似的有 3 个,
故选 C.
【变式 3-2】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
(1)将图①中的格点三角形 平移,使点 平移至点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在图②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 ,使 △ ∽ △ ,且相似比为 2:1.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作 ′ ′和 ′ ′,使 ′ ′ = = 1, ′ ′ = = 2. ′ ′ ∥ , ′ ′ ∥ ,再连结 ′ ′即得;
(2)作 和 ,使 = 2 = 2, = 2 = 2,∠ = ∠ ,再连结 即得.
本题主要考查了画格点三角形,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
【详解】(1)由平移知, ′ ′ = = 1, ′ ′ = = 2.
作 ′ ′ = 1, ′ ′ = 2,使 ′ ′ ∥ , ′ ′ ∥ ,
再连结 ′ ′即可.
如图①, △ ′ ′ ′即为所求.
(2)当相似比为 2:1时, = 2 = 2, = 2 = 2,
作 = 2, = 2,使∠ = ∠ ,
再连结 即可.
如图②, △ 即为所求.
【变式 3-3】如图,在7 × 4方格纸中,点 , , 都在格点上,用无刻度直尺作图.
(1)在图 1 中作一个 △ ,使 △ 与 △ 相似(相似比不为 1,只需作一个即可);
(2)在图 2 中的线段 1上找一个点 ,使 = 2.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作图—相似变换,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灵
活运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用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出∠ = 90°, = 2 ,从而即可得出 △ ;
1
(2)构造相似比为2的相似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解:如图, △ 即为所求,
, ∵ 2 = 5, 2 = 20, 2 = 25,
∴ 2 = 2 + 2,
∴ ∠ = 90°, = 2 ,
∵ = 1, = 2, = 5,∠ = 90°,
∴ = 2 ,
∴△ 即为所求;
(2)解:如图,点 即为所求,

由图可得: ∥ ,
∴△ ∽△ ,
∴ = ,
∵ = 1, = 2,
∴ =
1
2.
【考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典例 4】已知:如图在 △ 中, = 16cm,高 = 12cm,它的内接矩形 (点 E 在边 上,
点 H、G 在边 上,点 F 在边 上), 与 边之比为1:2,求 的长.
48
【答案】 = 5 cm
【分析】设矩形 的长 = = 2 ,则宽 = = ,易证四边形 是矩形,则 = ,根
据矩形的性质得出 ∥ ,推出 △ ∽△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解:设矩形 的长 = = 2 ,则宽 = = ,
∵ 四边形 是矩形,
∴ ∠ = ∠ = 90°, ∥ ,
∴△ ∽△ ,
∵ 是 △ 的高,
∴ ∠ = 90°,
∴ 四边形 是矩形,
∴ = = ,
∵△ ∽△ ,
∴ =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相似比),
∵ = 16cm, = 12cm,
∴ = (12 )cm,
∴ 12 2 12 = 16,
24
解得: = 5 ,
∴ = 2 = 485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
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注意: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等于相
似比.
【变式 4-1】如图, △ 中,点 D 在 上,∠ = ∠ ,若 = 2, = 6,求 的长.
【答案】2 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 △ ∽△ ,故,即可得到∴ = ,求出
的长.
【详解】解:∵∠ = ∠ ,∠ = ∠ ,
∴ △ ∽△ ,

∴ = ,
∵ = 2, = 6,
2 = ∴ 6 ,
∴ = 2 3或 = 2 3(舍去).
【变式 4-2】如图,在 △ 中, 平分∠ 交 于点 D, = .
(1)求证: △ ∽△
(2)若 = 2, = 1,求 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3.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题意证明∠ = ∠1,即可证明三角形相似;

(2)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得到 =

,计算即可.
【详解】(1)证: ∵ 平分∠
∴ ∠1 = ∠2
∵ =
∴ ∠ = ∠2
∴ ∠ = ∠1
∵ ∠ = ∠ ,∠ = ∠1
∴ △ ∽△
(2)解: ∵ △ ∽△
∴ 2 = 即1 = 2
∴ = 4
∴ = = 4 1 = 3
∴ = = 3
【变式 4-3】如图,四边形 为菱形,点 E 在 的延长线上,∠ = ∠ .
(1)求证: △ ∽ △ ;
(2)当 = 18, = 8时,求 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12
【分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先由菱形的性质得出∠ = ∠ ,再根据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证明即可;
(2)直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 ∵ 四边形 为菱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解: ∵△ ∽△ ,
∴ = ,
∵ = 18, = 8,
∴ = 818 ,
∴ 2 = 144,
∴ = 12负值舍去.
【考点 5 相似三角形--动点问题】
【典例 5】在Rt △ 中,∠ = 90°, = 20cm, = 15cm,现有动点 从点 出发,沿线段 向点
运动,动点 从点 出发,沿线段 向点 运动,连接 .如果点 的速度是4cm/s,点 的速度是2cm/
s,它们同时出发,当有一点到达所在线段的端点时,就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s.
(1)求出 的取值范围;
(2)当 = 3时, ,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当 为多少时,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答案】(1)0 ≤ ≤ 5
(2)10cm
(3) 为3s 40或11s
【分析】本题是动点问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是关键.注意相
似有两种情况,考虑要周到.
(1)分别求出点 P、Q 在各自边上运动的时间范围,即可确定 t 的范围;
(2)当 = 3时,可分别求得 、 的长度,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P,Q 两点之间的距离;
(3)分两种情况: △ ∽ △ ; △ ∽ △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得 t 的值.
【详解】(1)解:由运动知, = 4 cm, = 2 cm.
∵ = 20cm,点 P 在线段 上运动,
∴0 ≤ 4 ≤ 20,
∴0 ≤ ≤ 5.
∵ = 15cm,点 Q 在线段 上运动,
∴0 ≤ 2 ≤ 15,
∴0 ≤ ≤ 7.5,
∴0 ≤ ≤ 5.
(2)当 = 3时, = = 8cm, = 6cm,
在Rt △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 2 + 2 = 10cm.
(3)∵以点 C,P,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且∠ = ∠ = 90°,
∴①当 △ ∽ △ 时,
∴ = ,
∴20 4 2 20 = 15,
∴ = 3.
②当 △ ∽ △ 时,
∴ = ,
∴20 4 = 2 15 20,
∴ = 4011.
40
综上,当 t 为3s或11s时,以点 C,P,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变式5-1】如图, = 4,射线 和线段 互相垂直, 为线段 上一点,点 在射线 上,且2 = ,
作 ⊥ ,并截取 = 1 2 ,连接 并延长交射线 于点 ,设 = , = ,则(  )
= 16 = 2 = 8 = 12 A. 8 B. 1 C. 1 D. 14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过点 作 ⊥ 于点 ,证明 △ ∽△ ,根据相
1 1
似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已知得出 = 2 = 2 , = 2 = ,证明 △ ∽△ ,得出 = ,即可
求解.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 作 ⊥ 于点 ,
∵ ⊥ , ⊥
∴∠ = ∠ = 90°,
∵ ⊥
∴∠ = 90°
∴∠ = 90° ∠ = ∠
∴ △ ∽△
∴ = =
∵ = 1 2 ,2 =
∴ =

=
1
2, = = 2
∴ = 12 =
1
2 , = 2 =
∵ ⊥ , ⊥
∴ ∥
∴ △ ∽△
∴ =
1
即2 =
4
= 16 整理得: 8 .
故选:A.
【变式 5-2】如图所示,在Rt △ 中,∠ = 90°, = 4cm, = 3cm.动点 从点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 向终点 移动,同时动点 从点 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 向终点 移动,连接 ,设移动
时间为 s(0 < < 2.5).求当 为何值时,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3
【答案】当 = 2时,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分析】在Rt △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的值,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出 、 ,当 △ ∽△
= 时, ,当 △ ∽△

时, = ,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分情况讨论.
【详解】解:在Rt △ 中,∠ = 90°, = 4cm, = 3cm,
根据勾股定理,得: = 2 + 2 = 32 + 42 = 5(cm),
∴ = 4 , = 5 2 ,
①当 △ ∽△ = 5 2 4 3时, ,即: 4 = 5 ,解得: = 2,
②当 △ ∽△ = 4 5 2 时, ,即: 4 = 5 ,解得: = 0(不合题意,舍去),
故答案为:当 = 32时,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变式 5-3】如图,在 △ 中,∠ = 90°, = 6cm, = 8cm,动点 从点 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
点 移动,动点 从点 从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 移动,如果 、 同时出发,当他们移动多少秒时,
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12 32
【答案】 5 秒或11秒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问题,若两三角形相似,则由相似三
角形性质可知,其对应边成比例,据此可解出两三角形相似时所需时间,本题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解题时应注意解答后的验证.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详解】解:设当移动 秒时,两三角形相似,
∵动点 从点 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 移动,动点 从点 从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 移动, = 6
cm, = 8cm,∠ = 90°,
∴ 的取值范围为0 < < 4, = 2 cm, = cm,
∴ = (8 2 )cm,
(1)当 △ ∽△ = 时,则 ,
∴8 2

8 = 6,
12
解得: = 5 ;
(2)当 △ ∽△ 时,则 = ,
∴8 2

6 = 8,
32
解得: = 11,
验证可知(1)(2)两种情况下所求的 的值均满足条件0 < < 4,
12 32
综上所述,当运动时间为 5 秒或11秒时,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考点 6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典例 6】如图,在 △ 中, = , ⊥ 于 ,作 ⊥ 于 , 是 中点,连 交 于点

(1)求证: 2 = ;
(2)若 = 5, = 4,求 的值.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 10 5
13
DAE CAD = 【分析】(1)只要证明△ ∽△ ,可得 ,推出 AD
2=AC AE 即可解决问题;
DF DF AC
5 5
(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求出 ,再根据 ∥ ,可得 2 = = = 8,由此可得 =
5
4 13

再利用第一问的结论,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证明:∵AD⊥BC 于 D,作 DE⊥AC 于 E,
∴∠ADC=∠AED=90°,
∵ = , ⊥ 于 ,
∴∠DAE=∠DAC,
∴△DAE∽△CAD,

∴ = ,
∴AD2=AC AE,
∵AC=AB,
∴AD2=AB AE.
(2)解:如图,连接 DF.
∵AB=5,∠ADB=90°,BF=AF,
DF = 1AB = 5∴ 2 2,
∵AB=AC,AD⊥BC,
∴BD=DC,
∴DF∥AC,
=
5
∴ = 2 =
5
4 8

5
∴ = 13
∵AD2=AB AE.
∴ = · = 5 × 4 = 2 5
∴ = 5 × 2 5 = 10 513 .13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寻找
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变式 6-1】如图,△ABC 中,点 D,E 分别是 BC,AB 上的点,CE,AD 交于点 F,BD=AD,BE=
EC.
(1)求证:△ABD∽△CBE;
(2)若 CD=CF,试求∠ABC 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
(2)36°
【分析】(1)由已知可得∠BAD=∠BCE,结合∠B=∠B,可以得到 △ ∽△ ;
(2)设∠B=x ,则由(1)和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关于 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问题解答.
【详解】(1)证明:∵BD=AD,BE=EC
∴∠B=∠BAD,∠B=∠BCE
∴∠BAD=∠BCE
而∠B=∠B,
∴△ABD∽△CBE
(2)解:设∠B= ,由(1)可知∠B=∠BAD=∠BCE= ,
∴∠ADC=2
又∵CD=CF
∴∠ADC=∠DFC=2
∴2 + 2 + = 180°
∴ = 36°
即∠ = = 36°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及方程思想方法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法的应用是解题关键.
【变式 6-2】如图,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点 E,点 F 分别在线段 AB,AD 上,且∠EFD=
∠BDF.
(1)求证:△AFE∽△ADC.
4
(2)若 = 5, = 2,且∠AFE=∠C,探索 BE 和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1)证明见解析;(2)EB=2FD.
【分析】(1)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AD=∠DAC,再根据∠EFD=∠BDF 得出∠AFE=∠ADC,进而根据两
角分别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可证;
∠AFE ∠C ∠AEF ∠AFE AE AF = 4(2)由(1)中的相似及 = 得出 = ,进而根据等角对等边得出 = ,再根据 5
及△AFE∽△ADC 得出 = 4,再由 = 2, = ,得出 = = 2,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解:(1)∵AD 为∠BAC 的平分线,
∴∠BAD=∠DAC,
∵∠EFD=∠BDF,
∴180°-∠EFD=180°-∠BDF,
∴∠AFE=∠ADC,
又∵∠BAD=∠DAC,
∴△AFE∽△ADC;
(2)由(1)得,△AFE∽△ADC,
∴∠AEF=∠C,
∵∠AFE=∠C,
∴∠AEF=∠AFE,
∴AE=AF,
∵ = 4 5, ∽ ,
∴ 4 = = 5,
∴ = 4,
∵ = 2, = ,
∴ =

= 2,
∴EB=2FD.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第(1)问能根据角的等量代换得出角相等及熟练掌握相
似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第(2)问根据相似得出比例式及根据比例式得出线段的关系是解的关键.
【变式 6-3】如图,矩形 ABCD 中 AB=2,AD=4,动点 F 在线段 CD 上运动(不与端点重合),过点 D 作
AF 的垂线,交线段 BC 于点 E.
(1)证明:△ADF∽△DCE;
(2)当 CF=1 时,求 EC 的长.
1
【答案】(1)见解析;(2)2.
【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 即可;
(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证明:(1) ∵ 四边形 是矩形,
∴ = = 2,∠ = ∠ = 90°.
又 ∵ ⊥ ,
∴ ∠ = ∠ = 90°,∠ = ∠ = 90° ∠ ,
∴ ∽ ;
(2) ∵ ∽ ,
∴ = ,
∵ = 1, = = 2,
∴ = = 1,
∵ = 4, = 2,
∴ 4 = 1 2 ,
∴ = 12.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两
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之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
A.2:3 B. 2: 3 C.3:2 D.4:9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性质.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是相似比的平方
求解即可.
【详解】解: ∵ 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为2:3,
∴ 它们的相似比为2:3,
2
∴ 2面积比 = 3 = 4:9.
故选:D.
2.如图,在 △ 中, = 2 , 是∠ 的平分线,在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使得 = ,连接
.则 = ( )
1 1 1 2
A.4 B.3 C.2 D.3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过点 作
∥ 交 于点 ,证明出 △ ∽△ ,得到 是 △ 的中位线,根据已知条件及全等三角形的
判定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如解图,过点 作 ∥ 交 于点 ,
∴ △ ∽△
∴ =
∵ = ,
∴ =
1
= 2
∴ =
∴ 是 △ 的中位线,
∴ = 12 , = 2 ,
∵ = 2 ,
∴ = ,
∵ 是∠ 的平分线,
∴ ∠ = ∠ ,
∵ = ,
∴△ ≌ △ (SAS),
∴ = ,
∴ =

=
1
2.
故答案选:C.
△ ∥ 3.如图,在 中, ,且 = 1, = 1,则 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1
【分析】根据题意证明出 △ ∽△ ,然后得到 = = 2,然后代数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详解】∵ = 1, + =
∴ = 1 2
∵ ∥
∴ △ ∽△
∴ 1 1 1 = = 2,即 = = 2
∴ = 2.
故选:B.
4.如图,已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点 是 的中点,连接 , 相交于点 ,过 作 的平行线
交 于点 ,若 = 2,则 的值是( )
A.6 B.5 C.8 D.4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形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即可得解,由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得 = = 2 , ∥ ,在证明 △ ∽△ ,
△ ∽△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
【详解】解:∵ 是 的中点,
∴ = 2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 = + 12
= 1,
解得 = 6,
故选:A.
5.如图,在 △ 中, 、 1分别是边 , 的中点.若 △ 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 的面积为
( )
2 3
A.3 B.1 C.2 D.2
【答案】C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
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ABC 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 ∥ ,则
△ ∽△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 △ 的面积,即可由
= 四边形 Δ Δ 求出四边形 的面积.
【详解】解:∵D、E 分别为 、 的中点,
∴ ∥ 1, = = 2 , = =
1
2 ,
∴ = 1 = 2,
∴ △ ∽△ ,
2 2
∴ Δ =

=
1 = 1,
Δ 2 4
∴ = 4 = 4 × 1 Δ Δ 2 = 2,
∴ 1 3 四边形 = Δ Δ = 2 2 = 2,
故选:C.
6.如图,点 是 △ 边 上一点,连接 ,使∠ =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 B. 2 =
C. : = : D. 2 =
【答案】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够发现隐含条件公共角∠ 是解答此题的关
键.由已知条件:∠ = ∠ ,∠ = ∠ ,可判定 △ ∽△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
即可.
【详解】解:∵∠ = ∠ ,∠ = ∠ ,
∴ △ ∽△ ,
∴ = ,即:
2 = ,
故选:D.
7.如图,在Rt △ 中,∠ = 90°,点 是 △ 的重心,连接 ,若 = 2,则线段 长度为( )
A.4 B.5 C.6 D.9
【答案】C
2
【分析】本题考査三角形的重心,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关键是由重心的性质得到 = 3 ,D 是
中点.
2
延长 交 于 D,由重心的性质得到 = 3 ,D 是 中点,求出 = 3,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
性质得到 = 2 = 6.
【详解】解:延长 交 于 D,
∵ 点 G 是 △ 的重心,
∴ = 23 ,D 是 中点,
∵ = 2,
∴ = 3,
∵ ∠ = 90°,D 是 中点,
∴ = 2 = 6.
故选:C.

8.如图,矩形 的面积为24,它的对角线 与双曲线 = 相交于点 ,且 : = 2:1,则 的值为 .
【答案】 12
【分析】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
2

1
△ = 27,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出 = = 2,进而求出 △ △ ,再由反比例函
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求出 k 的值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 D 作 ⊥ 于点 E,
∵四边形 是矩形,
∴ ∠ = 90° = ∠ = 1, △ 2 × 24 = 12,
∵ ∠ = ∠ ,
∴△ ∽△ ,
2
∴ △ = △ ,
∵ : = 2:1,
2
∴ △ 1 112 = = 2,2
∴ 1 △ = 6 = 2| |,
∴ =± 12,
又∵反比例函数图像在第二象限,
∴ < 0,
∴ = 12,
故答案为: 12.
9.如图,在菱形 中,点 E 1 在边 上,射线 交 的延长线于点 F,若 = 2, = 3,则 的长
为( )
2 3
A.1 B.3 C.2 D.2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证明 △ ∽ △ 是解题的关
键.由菱形的性质得 ∥ , = = 3 △ ∽ △ ,可证明 ,则 = =
1
2,求得 =
1
2 =
3
2,于是得到问题的答案.
【详解】解:∵四边形 是菱形, = 3,
∴ ∥ , = = 3,
∵点 F 在直线 上,
∴ ∥ ,
∴ △ ∽ △ ,
∴ = 1 = 2,
∴ = 1 32 = 2.
故选:C.
10.如图,正方形 的边长为2,以点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与 轴交于点 .若点 恰好
是 的中点,则点 的坐标为( )
A. 6 5 , 2 5 B. 4 55 5 5 ,
2 5 C. 4 5 5 D. 6 5 5
5 5 , 5 5 , 5
【答案】A
【分析】如图,过点 作 ⊥ 轴于点 ,根据 是 的中点,可得 = = 1,在Rt △ 中,运用
勾股定理可得 = 2 + 2 = 5,根据题意可得 △ ∽△ ,由此可算出 = 2 5, = 5,5 5
因为点 在第四象限,由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过点 作 ⊥ 轴于点 ,
∵ 是 的中点, = = 2,
∴ = = 1,
在Rt △ 中,
∴ = 2 + 2 = 5,
∵∠ = ∠ = 90°,∠ = ∠ ,
∴ △ ∽△ ,
∴ 2 1 5 = = ,即 = = ,1
∴ = 2 5, = 5,
5 5
∴ = + = 6 5,
5
∵ 点 在第四象限,
∴ 点 的坐标为 6 5 , 2 5 .5 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坐标与图形的综合,掌
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
11.如图, 中, 为 边上的点,且 = 2 ,已知 △ 的面积为 4,则 △ 的面积为( )
A.6 B.8 C.9 D.12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
2
= ∥ △ 2 2, ,再证明 △ ∽△ 得到 = ,接着根据已知条件得到 = 3 = 3 ,△
2△
则 = =
9
,据此可得答案.
△ 4
【详解】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
2
,△
∵ = 12 ,
∴ = 2 23 = 3 ,
2
∴ △ =
9

= 4,
∵ △ 的面积为 4,
∴ △ 的面积为 9,
故选:C.
12.如图, 、 分别在 △ 边 、 上,若 ∥ , = 2 , = 4,则 的长为 .
【答案】6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先根据 ∥ ,得出 △ ∽△ ,即 =

,再根据 = 2 , = +

,得出 =
2
3,
即可得出 的长.
【详解】解:∵ ∥ ,
∴ △ ∽△ ,
∴ =


∵ = 2 , = + ,
∴ = 2 1 + = ,2 3
∴ =
2
= 3,
∵ = 4,
∴ 4 = 2 3,
解得: = 6.
故答案为:6.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 平分∠ , 交 于点 ,若 : = 3:2,则 : = .
【答案】5:3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

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证 △ ∽△ , = = ,从而可得 = ,再由 : = 3:2,
= + 5 5,可得 = 3,从而可得 = 3,即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则∠ = ∠
∴ △ ∽△ ,
∴ =


∵ 平分∠ ,
∴∠ = ∠ ,则∠ = ∠ ,
∴ = = ,
∵ = + , : = 3:2,即 : = 3:2,
∴ = 5 3,
∴ 5 = 3,
∴ : = 5:3,
故答案为:5:3.
14.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 中, = = 20cm, = 30cm,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以4cm/s的速度向
点 A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C 出发沿 以3cm/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 △ 与 △
相似时, = cm.
40
【答案】 9 或 20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
键.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和∠ 对应相等,那么就要分成 和 为对应
边以及 和 为对应边两种情况.
【详解】解:设运动时间为 s,

当 △ ∽ △ = 时,有 ,
4 30 3
即3 = 20 ,
解得: = 109 ,
∴ = 4 = 409 cm,

当 △ ∽ △ 时,有 = ,
4 = 30 3 即20 3 ,
解得: = 5或 = 10(舍去),
∴ = 4 = 20cm,
综上所述,当 = 409 cm或20cm时, △ 与 △ 相似,
40
故答案为: 9 或 20.
15.如图,E 为 上一点,若∠ = ∠ , = ,求证:
(1) △ ∽ △ ;
(2) = .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
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 = ∠ ,∠ = ∠ 证明出 △ ∽△ ;
(2)由 △ ∽△ ,得到 = ,进而可证明出 = .
【详解】(1)证明:∵ = ,
∴∠ = ∠ ,
∴180° ∠ = 180° ∠ ,
∴∠ = ∠ ,
又∵∠ = ∠ ,
∴ △ ∽△ ;
(2)证明:∵ △ ∽△ ,
∴ = ,
∵ = ,
∴ = ,
∴ = .
16.在Rt △ 中,∠ = 90°, = 20cm, = 15cm.现有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向点 C 方向运动,动
点 Q 从点 C 出发,沿线段 也向点 B 方向运动.如果点 P 的速度是4cm/秒,点 Q 的速度是2cm/秒,
它们同时出发,当有一点到达所在线段的端点时,就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
(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Rt △ 的面积 S;
(2)当 = 3秒时,这时,P,Q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当 t 为多少秒时,以点 C,P,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答案】(1) = 20 4 2(0 ≤ ≤ 5)
(2) = 10cm
(3) = 3秒或 = 4011秒
【分析】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解本题的关键时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程思想解决问题.
(1)由点 ,点 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又知 , 的长,可将 、 用含 的表达式求出,代入直
1
角三角形面积公式 △ = 2 × 求解;
(2)在Rt △ 中,当 = 3秒,可知 、 的长,运用勾股定理可将 的长求出;

(3)应分两种情况:当Rt △ ∽ Rt △ 时,根据 = ,可将时间 求出;当Rt △ ∽ Rt △

时,根据 = ,可求出时间 .
【详解】(1)解:由题意得 = 4 , = 2 ,
则 = 20 4 ,
∴Rt △ = 1的面积为 2 × =
1
2 × (20 4 ) × 2 = 20 4
2(0 ≤ ≤ 5);
(2)解:由题意得 = 4 , = 2 ,
则 = 20 4 ,
当 = 3秒时, = 20 4 = 8cm, = 2 = 6cm,
在Rt △ 中,由勾股定理得 = 2 + 2 = 82 + 62 = 10cm;
(3)解:由题意得 = 4 , = 2 ,
则 = 20 4 ,
∵ = 20cm, = 15cm.
∴①当Rt △ ∽ Rt △ 时, =


20 4 2
即 20 = 15,
解得 = 3秒;
Rt △ ∽ Rt △ ②当 时, = ,
20 4
即 15 =
2
20,
解得 = 4011秒.
∴ = 3秒或 = 4011秒时,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17.如图,在 △ 中, = , ⊥ 于 D,作 ⊥ 于 E,F 是 中点,连 交 于点 G.
(1)求证: 2 = ;
(2)若 = 5, = 4,求 的值.
【答案】(1)证明见详解
(2) = 10 5
13
【分析】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
关键是准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
型.

(1)只要证明 △ ∽△ ,可得 = ,推出 2 = 即可解决问题;
5 5 5
(2)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求出 ,题根据 ∥ ,可得 = = 2 = 8,由此可得4 = 13,
题利用第一问的结论,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1)证明:∵ ⊥ 于 ,作 ⊥ 于 ,
∴ ∠ = ∠ = 90°,
∵ ∠ = ∠ ,
∴△ ∽△ ,
∴ = ,
∴ 2 = ,
∵ = ,
∴ 2 = ;
(2)解:如图,连接 .
∵ = 5,∠ = 90°, = ,
∴ = 12 =
5
2,
∵ = , ⊥ ,
∴ = ,
∴ ∥ ,
∴△ ∽△ ,

5
=
= 52 =4 8,
∴ 5 = 13,
∵ 2 = ,
∴ = = 5 × 4 = 2 5,
∴ = 513 × 2 5 =
10 5.
13
18.如图,点 , , , 均在 ⊙ 上,且 = . 与 相交于点 ,∠ = 50°, = .
(1)求∠ 的度数;
(2)若 = 8, = 6,求 的长.
【答案】(1)∠ = 50°
(2) = 698
【分析】(1)求出∠ 、∠ 的度数,由圆周角定义求出∠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结果;
(2)由 = = 4, = 3,证明 △ ∽△ 9,求出 = 4,进而得到 ,证明
△ ∽△ = ,得 ,求出 ,进而即可得解.
【详解】(1)解: ∵ ∠ = 50°, = ,
∴ ∠ = ∠ = 65°,
∴ ∠ = ∠ = 65°,
∵ = ,
∴ ∠ = ∠ = 65°,
∴ ∠ = 180° ∠ ∠ = 50°;
(2)解:由(1)知,∠ = ∠ = 65°,∠ = ∠ = 65°,
故∠ = ∠
∴ = = 6,
∵ ∠ = ∠ = 50°,∠ = ∠ = 50°,∠ = ∠ = 65°,
∴△ ∽△ ,
∴ = ,
∵ = = 8, = 6
∴ 6 =
3
4,
9
∴ = 2
∴ = = 72,
∵ ∠ = ∠ ,∠ = ∠ ,
∴△ ∽△ ,
∴ = ,
7∴ = 26 ,8
∴ = 218 ,
∴ = + = 6 + 21 = 698 8 .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
知识点,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寻找线段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如图,在 △ 中,D 为 上一点,∠ = ∠ .
(1)求证: △ ∽ △ ;
(2)若 = 6, = 3,求 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 = 9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推出比
例线段是解题关键.
(1)根据两角对应相等证明 △ ∽ △ ;

(2)根据(1)的结论推 = ,把有关线段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1)证明: ∵ ∠ = ∠ ,∠ = ∠ ,
∴△ ∽ △ ;
(2)解: ∵△ ∽ △ ,
∴ = .
∵ = 6, = 3,
∴ 6 3 = 6,
∴ = 12,
∴ = = 12 3 = 9.
20.如图,已知矩形 中, 是 上的一点,过点 作 ⊥ 交边 于点 ,交 的延长线于点 ,且
= .
(1)求证: = ;
(2)若 = 4cm,矩形 的周长为 32cm,求 的长.
【答案】(1)见解析
(2)13cm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
证明 △ ≌ △ 以及 △ ∽△ 是解题关键.
(1)证明 △ ≌ △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结论;
(2)设 = = cm,结合矩形的周长解得 的值,易得 = 6cm, = = 10cm,再证明
△ ∽△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获得答案.
【详解】(1)证明:∵四边形 为矩形,
∴∠ = ∠ = ∠ = 90°, = , = ,
∵ ⊥ ,
∴∠ + ∠ = ∠ + ∠ = 90°,
∴∠ = ∠ ,
在 △ 和 △ 中,
∠ = ∠
∠ = ∠ ,
=
∴ △ ≌ △ (AAS),
∴ = ;
(2)解:设 = = cm,
由(1)可知, = = cm,
∴ = + = ( + 4)cm,
∵矩形 的周长为 32cm,
∴2( + ) = 2( + 4 + ) = 32cm,
解得 = 6cm,
∴ = 6cm, = = 6 + 4 = 10(cm),
∵ △ ≌ △ ,
∴ = = 4cm,
∴ = = 2cm,
∵∠ = ∠ ,∠ = ∠ = 90°,
∴ △ ∽△ ,
∴ = 6 ,即 =
4
2,
解得 = 3cm,
∴ = + = 10 + 3 = 13cm.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
【考点 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考点 2 利用相似求坐标】
【考点 3 在网格中画与已知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
【考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考点 5 相似三角形--动点问题】
【考点 6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知识点 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
性质 2: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注意: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
性质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如图一: ∽ ,则
由比例性质可得:
图一
性质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如图二, ∽ ,则 分别作出 与 的高 和 ,
1
S BC AD
1
× k × B C ×k × A D
则 △ABC = 2 = 21 1 =k
2
S △A B C B C × A D B C × A D
2 2
图二
注意: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
知识点 3 射影定理
射影定理:如图,Rt△ABC,∠C=90 ,CD⊥AB
则,1.CD2=AD·BD C
2.BC2=BD·AB
b
h a
AC2=AD·AB
A
BC 2 BD q D p
B
很容易推出: 2 = .
c
AC AD
AC·BC=AB·CD.
BC2+AC2=AB2.
1 1 1
2 = .BC AC 2 CD2
AC+BC<AB+CD.
用图中小写字母 a、b、c、p、q、h(常称为勾股六线段)表达以上关系:
a2 p
① h2=pq ;② a2=pc ;③ b2=qc ;④ 2 = ;⑤ ab=ch ;b q
1 1 1
⑥ a2+b2=c2 ;⑦ 2 2 = 2 ;⑧ a+b<c+h;⑨ c=p+q.a b h
利用上述关系式, “知二可求四” ,即在 a、b、c、p、q、h 这六个量中,已知两个量就可求
出其余四个量来。同学们自己可任意设出两个量,练习求另外四个量(在设的时候,要注意构成直角
三角形的基本条件:斜边大于直角边
【考点 1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典例 1】如图, △ ∽△ , = 2, = 3, = 4,那么 的值等于( )
A.5 B.6 C.7 D.4
【变式 1-1】如图, △ ∽△ ′ ′ ′, 和 ′ ′分别是 △ 和 △ ′ ′ ′的高,若 = 2, ′ ′ = 3,
则 △ 与 △ ′ ′ ′的面积的比为( )
A.4:9 B.9:4 C.2:3 D.3:2
2
【变式 1-2】若 △ ∽△ 1 1 1,且 =3.若 △ 的面积为 8,则 △ 1 1 1的面积是( )1 1
8
A.3 B.6 C.9 D.18
【变式 1-3】如图, △ 和 △ 1 1 1是以点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点 在线段 1上,若 : 1
= 1:2,则 △ 和 △ 1 1 1的周长之比为( )
A.1:2 B.2:3 C.1:3 D.3:1
【考点 2 利用相似求坐标】
【典例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0,6)、(8,0),连接 .动点 P 从点 A 开
始在折线段 上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O 移动,同时动点 Q 从点 B 开始在线段 上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 A 移动.设点 P、Q 移动的时间为 t 秒,当 △ 与 △ 相似时,点 P 的坐标
是 .
【变式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 ,点 A 的坐标为( , ),点 B 的坐标为( ,0).若
a,b 的值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5 + 6 = 0的两个根,且 > .
(1)直接写出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若点 P 在 y 轴上,且 △ ∽△ ,求点 P 的坐标.
【变式 2-2】如图,点 (0,3), (1,0),将线段 平移得到线段 .若∠ = 90°, = 2 ,则点
的坐标为(  )
A.(7,2) B.(7,5) C.(5,6) D.(6,5)
【变式 2-3】如图,点 、 、 、 的坐标分别是(1,0)、(5,0)、(3,2)、(4,1),如果以点 、 、 为顶点
的直角三角形与 △ 相似,则 点的坐标可能是下列的( )
①(2,1) ②(3,1) ③(4,2) ④(5,2)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 3 在网格中画与已知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
【典例 3】已知图 1 和图 2 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 个单位,请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格点三角形:
(1)在图 1 中画 △ 1 1 1,使得 △ 1 1 1 ∽△ ,且相似比为2:1;
(2)在图 2 中画 △ ,使得 △ ∽△ ,且面积比为2:1.
【变式 3-1】如图在4 × 1的方格中,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以其中三个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
称为格点三角形,△ABC 就是一个格点三角形,现从 △ 的三个顶点中选取两个格点,再从余下的格
点中选取一个格点联结成格点三角形,其中与 △ 相似的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变式 3-2】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
(1)将图①中的格点三角形 平移,使点 平移至点 ′,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在图②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 ,使 △ ∽ △ ,且相似比为 2:1.
【变式 3-3】如图,在7 × 4方格纸中,点 , , 都在格点上,用无刻度直尺作图.
(1)在图 1 中作一个 △ ,使 △ 与 △ 相似(相似比不为 1,只需作一个即可);
1
(2)在图 2 中的线段 上找一个点 ,使 = 2.
【考点 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
【典例 4】已知:如图在 △ 中, = 16cm,高 = 12cm,它的内接矩形 (点 E 在边 上,
点 H、G 在边 上,点 F 在边 上), 与 边之比为1:2,求 的长.
【变式 4-1】如图, △ 中,点 D 在 上,∠ = ∠ ,若 = 2, = 6,求 的长.
【变式 4-2】如图,在 △ 中, 平分∠ 交 于点 D, = .
(1)求证: △ ∽△
(2)若 = 2, = 1,求 的长.
【变式 4-3】如图,四边形 为菱形,点 E 在 的延长线上,∠ = ∠ .
(1)求证: △ ∽ △ ;
(2)当 = 18, = 8时,求 的长.
【考点 5 相似三角形--动点问题】
【典例 5】在Rt △ 中,∠ = 90°, = 20cm, = 15cm,现有动点 从点 出发,沿线段 向点
运动,动点 从点 出发,沿线段 向点 运动,连接 .如果点 的速度是4cm/s,点 的速度是2cm/
s,它们同时出发,当有一点到达所在线段的端点时,就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s.
(1)求出 的取值范围;
(2)当 = 3时, ,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当 为多少时,以点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变式5-1】如图, = 4,射线 和线段 互相垂直, 为线段 上一点,点 在射线 上,且2 = ,
1
作 ⊥ ,并截取 = 2 ,连接 并延长交射线 于点 ,设 = , = ,则(  )
A. = 16 2 8 12 8 B. = 1 C. = 1 D. = 14
【变式 5-2】如图所示,在Rt △ 中,∠ = 90°, = 4cm, = 3cm.动点 从点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 向终点 移动,同时动点 从点 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 向终点 移动,连接 ,设移动
时间为 s(0 < < 2.5).求当 为何值时,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变式 5-3】如图,在 △ 中,∠ = 90°, = 6cm, = 8cm,动点 从点 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
点 移动,动点 从点 从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 移动,如果 、 同时出发,当他们移动多少秒时,
以 、 、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考点 6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典例 6】如图,在 △ 中, = , ⊥ 于 ,作 ⊥ 于 , 是 中点,连 交 于点

(1)求证: 2 = ;
(2)若 = 5, = 4,求 的值.
【变式 6-1】如图,△ABC 中,点 D,E 分别是 BC,AB 上的点,CE,AD 交于点 F,BD=AD,BE=
EC.
(1)求证:△ABD∽△CBE;
(2)若 CD=CF,试求∠ABC 的度数.
【变式 6-2】如图,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点 E,点 F 分别在线段 AB,AD 上,且∠EFD=
∠BDF.
(1)求证:△AFE∽△ADC.
4
(2)若 = 5, = 2,且∠AFE=∠C,探索 BE 和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变式 6-3】如图,矩形 ABCD 中 AB=2,AD=4,动点 F 在线段 CD 上运动(不与端点重合),过点 D 作
AF 的垂线,交线段 BC 于点 E.
(1)证明:△ADF∽△DCE;
(2)当 CF=1 时,求 EC 的长.
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之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
A.2:3 B. 2: 3 C.3:2 D.4:9
2.如图,在 △ 中, = 2 , 是∠ 的平分线,在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 ,使得 = ,连接
.则 = ( )
1 1 1 2
A.4 B.3 C.2 D.3

3.如图,在 △ 中, ∥ ,且 = 1, = 1,则 为( )
A.1 B.2 C.3 D.4
4.如图,已知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点 是 的中点,连接 , 相交于点 ,过 作 的平行线
交 于点 ,若 = 2,则 的值是( )
A.6 B.5 C.8 D.4
5.如图,在 △ 中, 、 分别是边 , 的中点.若 △ 1的面积为2,则四边形 的面积为
( )
2 3
A.3 B.1 C.2 D.2
6.如图,点 是 △ 边 上一点,连接 ,使∠ =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 : B. 2 =
C. : = : D. 2 =
7.如图,在Rt △ 中,∠ = 90°,点 是 △ 的重心,连接 ,若 = 2,则线段 长度为( )
A.4 B.5 C.6 D.9

8.如图,矩形 的面积为24,它的对角线 与双曲线 = 相交于点 ,且 : = 2:1,则 的值为 .
9.如图,在菱形 中,点 E 在边 上,射线 交 1的延长线于点 F,若 = 2, = 3,则 的长
为( )
2 3
A.1 B.3 C.2 D.2
10.如图,正方形 的边长为2,以点 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与 轴交于点 .若点 恰好
是 的中点,则点 的坐标为( )
A. 6 5 , 2 5 B. 4 5 , 2 5 C. 4 55 5 5 5 5 ,
5 D. 6 5 5
5 5 , 5
11.如图, 1中, 为 边上的点,且 = 2 ,已知 △ 的面积为 4,则 △ 的面积为( )
A.6 B.8 C.9 D.12
12.如图, 、 分别在 △ 边 、 上,若 ∥ , = 2 , = 4,则 的长为 .
1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中, 平分∠ , 交 于点 ,若 : = 3:2,则 : = .
14.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 中, = = 20cm, = 30cm,点 P 从点 B 出发沿 以4cm/s的速度向
点 A 运动;同时点 Q 从点 C 出发沿 以3cm/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当 △ 与 △
相似时, = cm.
15.如图,E 为 上一点,若∠ = ∠ , = ,求证:
(1) △ ∽ △ ;
(2) = .
16.在Rt △ 中,∠ = 90°, = 20cm, = 15cm.现有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向点 C 方向运动,动
点 Q 从点 C 出发,沿线段 也向点 B 方向运动.如果点 P 的速度是4cm/秒,点 Q 的速度是2cm/秒,
它们同时出发,当有一点到达所在线段的端点时,就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
(1)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Rt △ 的面积 S;
(2)当 = 3秒时,这时,P,Q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当 t 为多少秒时,以点 C,P,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相似?
17.如图,在 △ 中, = , ⊥ 于 D,作 ⊥ 于 E,F 是 中点,连 交 于点 G.
(1)求证: 2 = ;
(2)若 = 5, = 4,求 的值.
18.如图,点 , , , 均在 ⊙ 上,且 = . 与 相交于点 ,∠ = 50°, = .
(1)求∠ 的度数;
(2)若 = 8, = 6,求 的长.
19.如图,在 △ 中,D 为 上一点,∠ = ∠ .
(1)求证: △ ∽ △ ;
(2)若 = 6, = 3,求 的长.
20.如图,已知矩形 中, 是 上的一点,过点 作 ⊥ 交边 于点 ,交 的延长线于点 ,且
= .
(1)求证: = ;
(2)若 = 4cm,矩形 的周长为 32cm,求 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