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B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A D C C D A D B C A
13 14 15
B D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满分20分)
17.物理变化; B; 先变大,后不变;
18.90; 80;
19.饱和; 24.0%; 冷却热饱和溶液;
20.300g; 1.5g/cm3;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满分20分)
21.重力; F2﹣F3=F4﹣F1; A;
22.C、B、A;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acde; ①②③;
23.钝端; 1号、2号、3号; 质量;
四.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8分)
24.(1)36.8; (2分)
(2)设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的质量为x,
由题意得:500g×19.6%=98%x(2分)
解得:x=100g(1分)
答:需要这种浓硫酸100g。
25.氢气;(2分)
水氢气+氧气; (2分)
过滤; (2分)
B; (2分)
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 (2分)
26.(1)漂浮;(2分)
(2)0.6×103kg/m3; (2分)
(3)由前面分析可知,木块先静止在底部,水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木块缓慢上浮(可认为是漂浮),线拉直后,继续加水直到浸没;
即浮力先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加而均匀增大,其次是浮力的大小保持6N不变,然后浮力又增大,当物体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保持10N不变,故作图如下。
(3分)
27.(1)由题知,小球在甲溢水杯中下沉,则小球的体积就等于排开酒精的体积,
根据ρ=可得小球的体积:
V=V排酒精===50cm3;(2分)
(2)由题意知,小球漂浮在乙溢水杯的液体中,
根据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乙=G=G排液,
所以可得小球的质量:m=m排液=50g;
则小球的密度:
ρ球===1g/cm3;(2分)
小球在乙中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则V排=V,
由漂浮条件可得:F浮乙=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ρ液g×V=ρ球gV,
则液体的密度:ρ液=ρ球=×1g/cm3=1.1g/cm3。(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学期单元测试卷(B卷)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章(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2分)
1.(2分)为解决华北、西北缺水问题,实行“南水北调”工程,这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2.(2分)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 B.牛奶 C.碘酒 D.石灰浆
3.(2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少量液体 B.过滤
C.加热液体 D.加入块状固体
4.(2分)有关水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的
B.这个微观示意图说明了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这个微观示意图可以解释获得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两倍
D.该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5.(2分)将重为6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排开水的重是5牛,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
A.11牛 B.1牛 C.5牛 D.6牛
6.(2分)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下列组合能得到生理盐水的是( )
A.9g氯化钠和100g水
B.9g氯化钠和1000g水
C.4.5g氯化钠和495.5g水
D.9g氯化钠和991g酒精
7.(2分)形状不同的物体都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相等。它们( )
A.质量一定相等 B.密度一定相等
C.一定都是实心物体 D.体积一定相等
8.(2分)如图是汤圆在煮熟时相继浮出水面的情景。若汤圆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m丁,则四个汤圆中体积最大的是( )
A.汤圆甲 B.汤圆乙 C.汤圆丙 D.汤圆丁
9.(2分)将一定量蔗糖倒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蔗糖水。下列能证明该蔗糖水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A.蔗糖溶解得很快
B.杯底无蔗糖固体剩余
C.杯中任一位置蔗糖水甜度一致
D.添加少量蔗糖后,蔗糖溶解
10.(2分)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 )
A.充气—下沉—压强变大 B.充气—上浮—压强变小
C.放气—下沉—压强变小 D.放气—上浮—压强变大
11.(2分)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12.(2分)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13.(2分)下列操作均在室温下进行,且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都发生变化的是( )
A.将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升温10℃
B.将一定量饱和石灰水升温10℃
C.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取一定量蔗糖不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蔗糖
D.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取一定量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水
14.(2分)某温度下NaNO3溶液80g,若保持该温度不变连续三次蒸发溶剂,有下表实验数据记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蒸发溶剂 10g 20g 15g
析出晶体 4.4g 17.6g 13.2g
A.该温度时,80gNaNO3溶液为饱和溶液
B.蒸发过程中NaNO3的溶解度先升高后降低
C.该温度时,100克 NaNO3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0:35
D.蒸发溶剂前,NaNO3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3.75%
15.(2分)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136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136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7.8×103kg/m3
16.(2分)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小球A、B分别放入容器中静止,A球沉底,B球漂浮,如图所示,h1<h2,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则( )
A.两个小球的重力:GA<GB
B.两个小球的浮力:F浮A>F浮B
C.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D.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第Ⅱ卷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满分20分)
17.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蒸发浓缩→……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 。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 (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
18.体积是100cm3,质量是90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 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g.(ρ酒=0.8×103kg/m3)
19.(4.5分)下表是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1)在6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60℃时硝酸钾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20℃时,将20g硝酸钾加入4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如果在大量的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杂质氯化钠,要提纯硝酸钾,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 (选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硝酸钾。
20.为了测量硬塑料制成的锅形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先用一圆柱形容器盛满水,该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壁厚度不计)。将锅形物体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物体漂浮(如图所示),溢出了300cm3的水,然后慢慢翻转使物体浸没沉底,液面下降了1cm。则锅形物体的质量为 ,密度为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2分,满分20分)
21.小科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水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图(c)所示,是小科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 。
(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 原理将得到验证。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 。
A.图(a)中溢水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
22.海水可以“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1)甲图中的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乙图中的 (填序号)。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2)若要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100克12.5%的食盐溶液,则下列仪器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字母)。
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胶头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3)若(2)中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2.5%,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数字)。
①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
②将称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洒落烧杯外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23.在不打破鸡蛋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判断自然状态下保存的未知产出日期的鸡蛋新鲜度?小科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刚产出的鸡蛋密度相近,冷却后里面内容物收缩,会在蛋的一端形成气室。一般的鸡蛋一端大(称为钝端)、一端小(称为尖端)。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表面有很多微小气孔,以便于蛋内外的气体交换,同时蛋内水分可通过气孔排出。
【实验过程】
任选自然状态下保存的、大小相近的同一批适龄健康的母鸡于不同日期产出的鸡蛋20枚,将它们轻放在水中,观察静止后状态。
【实验现象】
(1)4枚鸡蛋漂浮在水面上,其余16枚鸡蛋沉于水底。
(2)沉于水底鸡蛋的钝端与尖端的连线与水平底面之间有一个夹角,记为θ.16枚鸡蛋的大小不一,但尖端基本上比钝端更靠近底面,如图所示是其中3枚鸡蛋在水中静止时的状态。
【思考与分析】
鸡蛋的新鲜度会影响它的气室大小、密度大小和θ大小。
(1)从实验现象可知:鸡蛋的气室位置在鸡蛋的 (填“钝端”或“尖端”)附近。
(2)θ大小与气室占整个鸡蛋的体积比有关,图中3枚鸡蛋气室占整个鸡蛋的体积比从高到低排序为 。由此可以从θ大小初步判断鸡蛋的新鲜度。
(3)自然状态下,随着鸡蛋存放时间变长,鸡蛋的 会变小,从而使鸡蛋的密度变小。可以判断,实验中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存放时间较久。
四.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28分)
24.(5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溶液稀释的实验,试剂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20毫升的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溶液,问:
(1)这20毫升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为 克。
(2)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多少克?
浓硫酸溶液(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 98%
密度 1.84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25.(10分)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同学们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在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反应文字表达式是 。
(2)图B中净化水的方法是 和吸附。
(3)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静置沉淀
(4)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如图C所示,其中为了使水中悬浮杂质沉降,可在净水池中加入适量明矾作凝聚剂,其作用是 。
26.(7分)如图1所示意,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木块,下面用一段细线与木块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2所示意,若细线中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图3描述拉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g=10N/kg)
(1)图3中的A点对应木块在水中的位置是处于 状态?
(2)该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
(3)请在图4中作出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浮力F随水位h变化的大致图像。
27.(6分)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下沉到杯底,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已知ρ酒精=0.8×103kg/m3,试问:
(1)小球的体积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