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青岛版数学 四年级上
平均数说课
平均数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资源开发
单元内容
复式统计表和复式
分段统计表
求平均数
单元目标
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平
均数的意义,学会求“平
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
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
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提高
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通
过整理数据、数据分析,体
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
分段整理的方法,认识分段统计表
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
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技能,还要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
平均数是一个虚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但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生经历移多补少的过程
学会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增强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1、一至三年级所学数据统计的初步知识,
2、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里平均分的知识。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调查、统计的意识;并在理解平均分的基础上,初步具有“移多补少”使两数相等的能力。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引入-建模-拓展-应用模式。
情境引入
数学建模思想
拓展思维
应用知识
创设情境
(抢桃子)
数学建模
(掌握求平均数的公式)
知识拓展
(探究平均数的意义)
学以致用
(用平均数解决问题)
根据构建主义理论,从学生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
基本理念: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出发引入教学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生探究教学内容,对得出的方法进行数学建模,并通过拓展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基本原则:
平均数
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5分钟)
探究新知
数学建模
(15分钟)
拓展新知
巩固练习
(18分钟)
课堂小结
(2分钟)
小猴抢桃
教
学
过
程
一
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
生动活泼的游戏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平均分桃子
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运用平均分
揭露出平均数的概念
(使一些不相等的数变成的相等的数)
本环节预计 分钟
5
首先出示捡矿泉水瓶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得出平均数。
第一环节
为了分散本课重难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我设计了下面几个环节。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这一环节预计需要3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计算出平均数。
达到帮助学生数学建模,掌握求平均数的公式的目的。
这一环节预计需要6分钟。
第三环节
小组讨论13个是谁收集的个数,发现平均数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这一环节预计需要6分钟。
是不是第二小组的劳动成果更好?
为了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作用,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人数不同的第二组学生捡水瓶统计数据表。
小组讨论
通过探究,学生思维得到碰撞,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作用。
平均数能更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本环节预计8分钟。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学会使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由浅入深的设计练习题。
本环节预计12分钟。
1.哪个小组成绩好些?
我们一组3人,共做了18个。
我们二组4人,共做了20个。
18÷3 = 6(个)
20÷4 = 5(个)
答:二组的成绩好些。
6﹥5
设计目的:巩固简单的平均数的计算
(64+62+61+65+63)÷5
= 315÷5
= 63(克)
60×50
2. 一箱鸡蛋50个,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质量 (克) 64 62 61 65 63
(1)取出的这5个鸡蛋,平均每个重多少克?
(2)估一估,这箱鸡蛋大约重多少克?
答:平均每个重63克。
≈3000(克)
答:这箱鸡蛋大约重3000克。
63≈60
设计目的:熟练地进行平均数的计算,并练习估算的使用
3.李楠同学在人民商场调查了两种洗衣粉的销量情况。
(2)预测一下4月份两种洗衣粉的销售情况,并说说说你的理由。
(260+300+430)÷3
= 990 ÷3
= 330(箱)
(1)哪种洗衣粉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60+320+280)÷3
= 960 ÷3
= 320(箱)
330 - 320 = 10(箱)
答:乙种洗衣粉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10箱。
4月份销量预测:甲种洗衣粉250箱左右,乙种洗衣粉450箱左右。因为甲种洗衣粉销量每月递减40箱,乙种洗衣粉销量每月递增,3月份比2月份增加130箱。
设计意图:练习平均数的求法,会应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35+41+38)÷3
4.
(1)你能从这个价格表中发现哪些信息?
(2)王大爷花24元买了500克牛肉,花2元钱买了500克大葱。这是怎么回事?
一共有14种商品,每500克商品的平均价格是多少钱。
牛肉的均价是每500克22.50元,实际价格有的比均价高,有的则低。王大爷买的是高于均价的牛肉,所以花了24元;同理,大葱的均价是2.1元,王大爷买的是低于均价的大葱,所以只花了2元钱。
设计意图:练习平均数的求法,会应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三、自主练习
妞妞成长记录表
(1)从上面的记录表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2)妞妞的身高和体重平均每年增加多少?
年 龄 出生 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身高 (厘米) 51 75 86 94 102 109 117
体重 (千克) 3.5 10 13 15 17 19 21.5
5.
能够知道妞妞从出生到6岁每年的身高和体重情况。
身高平均每年增加:
(117-51)÷6 =
11(厘米)
体重平均每年增加:
(21.5-3.5)÷6 =
3(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练习平均数的求法
平均数
不相等的数
相等的数
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
(14 + 12 + 11 + 15)÷4
=52 ÷4
=13(个)
总数量 ÷ 总份数 = 平均数
平均数可以更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课标指出,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
在课堂上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即时评价,例如学生在分桃子情境中,如何才能使每只猴子得到的桃子都一样多,提炼出移多补少法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
肯定每一位学生的回答,生生互评,结合小组评价的形式,归纳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基本性质,并对与答案一致的小组进行全班互评。
课堂表现
知识掌握
应用能力
平均数
教材资源
生活资源
多媒体资源
本节课的巩固练习源于教材
分桃子
手绘画
多媒体的使用
总之,数学课堂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注意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