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移民大量迁入 B.经济得到开发
C.政区进行调整 D.政权发生更迭
2.史料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邀请丞相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士族门阀势力强大 B.民族矛盾尖锐
C.北民南迁 D.政权更迭频繁
3.《魏书》记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下列属于“帝”的事迹的有( )。
A.淝水之战 B.凉州会谈
C.雪夜访普 D.迁都洛阳
4.《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的( )。
A.政权更迭 B.经济发展
C.文化认同 D.疆域辽阔
【拓展提升】
5.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民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取而代之的是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
C.郡县制遭受挫折 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
6.下表所示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经济区域。推动三大经济区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一 以许昌、洛阳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
二 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经济区域
三 以成都为中心的巴蜀经济区域
A.政权鼎立 B.人口迁移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某一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尊崇儒术,主流意识逐步确立
B.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局面加剧
C.民族交融,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佛教传入,对外交流日趋活跃
8.某学者认识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往往选择其统治地区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意在( )。
A.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B.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C.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D.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汉魏都城的基础上对洛阳城进行了改造。《洛阳伽蓝记》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洛阳城中设置220余个里坊区,里坊多以“孝义”“仁义”“昭德”等为名。孝文帝此举意在( )。
A.弘扬儒家文化 B.承续华夏正统
C.减少变革阻力 D.加速民族交融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阻碍了南方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11.下图所示是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祝文,其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由此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这说明( )。
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B.文献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C.文献史料比实物史料更有价值
D.史料相互印证有利于了解事件原貌
12.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服饰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统治秩序 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差距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气候波动、干湿变化与北方
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图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元帝东渡立国于建康,收辑人心,义安江左,南方荆、扬、江、湘、交、广之地,赖以得全。于是中原人民之不堪少数民族统治者,相率避难斯土。初犹侨寄思归,终以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
——据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和影响。(12分)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西晋以前的宁镇地区(今江苏南京、镇江一带)流行的方言是纯粹的吴语;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流方言。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移民大量迁入 B.经济得到开发
C.政区进行调整 D.政权发生更迭
【解析】永嘉之乱后,北民南迁,因此北方官话取代吴语逐渐成为宁镇地区的主流方言,A项正确;经济得到开发、政区进行调整不是宁镇地区主流方言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排除B、C两项;政权更迭不会导致宁镇地区主流方言的变化,排除D项。
2.史料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邀请丞相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士族门阀势力强大 B.民族矛盾尖锐
C.北民南迁 D.政权更迭频繁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政治的典型特征是门阀政治,因此材料“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邀请丞相王导与他并排上坐”体现的是士族门阀势力强大,A项正确;民族矛盾尖锐、北民南迁及政权更迭频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C、D三项。
3.《魏书》记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下列属于“帝”的事迹的有( )。
A.淝水之战 B.凉州会谈
C.雪夜访普 D.迁都洛阳
【解析】根据材料“《魏书》”“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可知,“帝”指的是北魏的孝文帝,孝文帝改革期间迁都洛阳,D项正确。
4.《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材料主要反映了魏晋时期的( )。
A.政权更迭 B.经济发展
C.文化认同 D.疆域辽阔
【解析】材料“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体现的是鲜卑族对以黄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无关,均排除。
【拓展提升】
5.魏晋以来,直至十六国、北朝前期,伴随着北境诸少数民族或主动或被动内徙,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政区从北方边境渐次后撤,取而代之的是部落组织式的或军事统制式的特殊政区。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的深化 B.政区设置的密集化
C.郡县制遭受挫折 D.世家大族力量瓦解
【解析】材料“北朝后期,郡县制全面回归”体现出北方政权同南方汉族政权一样封建化了,故A项符合题意;政区设置密集化是表面现象,不符合“反映”,排除B项;依据材料“郡县制全面回归”可知,C项表述有误,排除;魏晋南北朝正是世家大族活跃的时代,“世家大族力量瓦解”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6.下表所示为3世纪中期中国出现的三大经济区域。推动三大经济区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一 以许昌、洛阳为中心的传统经济区域
二 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的经济区域
三 以成都为中心的巴蜀经济区域
A.政权鼎立 B.人口迁移
C.民族交融 D.江南开发
【解析】根据材料“3世纪中期中国”“以许昌、洛阳为中心”“以建业、扬州等地为中心”“以成都为中心”可知,该时期处于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时期,政权鼎立推动了三大经济区域出现,A项正确;人口迁移、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都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B、C、D三项。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面是某一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
A.尊崇儒术,主流意识逐步确立
B.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局面加剧
C.民族交融,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佛教传入,对外交流日趋活跃
【解析】根据示意图和所学可知,这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示意图。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发,也促进了民族交融,C项说法正确;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A项排除;“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局面加剧”是在东汉和晚唐时期,B项排除;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D项排除。
8.某学者认识到,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之初,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分谨慎,往往选择其统治地区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意在( )。
A.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
B.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
C.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
D.采取中原地区的管理模式
【解析】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政权的国号继承了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说明其意在向中原文化靠拢,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中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举动对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C两项;D项是少数民族政权为获得文化认同而采取的一项措施,而非目的,排除。
9.(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汉魏都城的基础上对洛阳城进行了改造。《洛阳伽蓝记》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洛阳城中设置220余个里坊区,里坊多以“孝义”“仁义”“昭德”等为名。孝文帝此举意在( )。
A.弘扬儒家文化 B.承续华夏正统
C.减少变革阻力 D.加速民族交融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权是鲜卑人建立的,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洛阳城设置里坊,里坊名称的含义多取自儒家传统文化,这一措施旨在宣扬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虽然正确,但并不是孝文帝此举的根本目的,排除。
10.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形。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是( )。
A.阻碍了南方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况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解析】通过阅读李白的诗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动乱,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北民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D项正确;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农业发展,排除A项;题干并未强调南北矛盾的激化与割据分裂,排除B项;魏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尚未完成,排除C项。
11.下图所示是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祝文,其内容与《魏书》相关记载相同,由此证明了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这说明( )。
A.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B.文献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C.文献史料比实物史料更有价值
D.史料相互印证有利于了解事件原貌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嘎仙洞的祝文属于实物史料,与历史文献《魏书》记载相符,由此证实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鲜卑拓跋部“石室”祖庙,这说明了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的相互印证有利于了解事件原貌,D项正确;实物史料与文献史料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都有重要的价值,排除A、C两项;不同类型的史料需要相互印证,但材料强调的是不同类型的史料相互印证对研究北魏历史的意义,排除B项。
12.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的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服饰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统治秩序 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差距
【解析】根据材料“中原汉民族服饰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可知,中原汉族服饰有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所以北魏孝文帝改革要求改穿汉服,主要目的是规范统治秩序,A项正确;“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说明穿胡服才有利于发展游牧经济,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穿汉服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但这不是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只是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没有统一南方,所以他改革服饰的目的不是缩小南北差距,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气候波动、干湿变化与北方
游牧民族政权疆域南界纬度变化图
西晋末年内迁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晋末,五胡崛起中原,晋室倾覆。元帝东渡立国于建康,收辑人心,义安江左,南方荆、扬、江、湘、交、广之地,赖以得全。于是中原人民之不堪少数民族统治者,相率避难斯土。初犹侨寄思归,终以二百余年中原不复,习久而安,乃不复有北风之想,其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
——据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和影响。(12分)
【答案】 原因
时代背景:西晋末年,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气候环境:魏晋时期,北方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南方气候湿润,自然条件优越。
统治政策: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压迫;南方统治者的怀柔政策。
民族心理:儒家学说“华夷之辨”观念的影响;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影响
对北方的影响:少数民族内迁,扩展了封建生产方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农耕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对南方的影响:北民南迁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使江南经济逐步赶上北方,南方经济影响力增强。
对民族关系的影响:促进了南北方民族的交流与交融,为隋唐时期重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12分)
【解析】第①小问,分析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原因,可从时代背景、自然环境、国家政策等角度思考作答。第②小问,分析西晋至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的影响,可从对北方的影响、对南方的影响、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等角度思考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