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2.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五口通商使外国商品输入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传统商路逐渐没落
3.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1860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使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4.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5.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国际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等内容,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B.知识界充分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
C.“天朝上国”的旧观念被完全颠覆
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萌发
【拓展提升】
6.有学者认为,“比鸦片问题更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材料重在( )。
A.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模糊东西方对抗的时空背景
C.全面贬抑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D.掩盖英国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
7.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该现象表明( )。
A.民众民族意识淡薄 B.清政府统治的腐朽
C.英军善于分化抗英力量 D.沿海民众的商业观念较强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首相格莱斯顿说:“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目的不正义、永远玷污英国名声的战争。英国国旗被高高举起保护可耻的走私。如果它除此之外从未在中国的沿海升起过,我们应该因其丑恶而自惭形秽。”据此可知,当时( )。
A.鸦片贸易合法化目的已经实现
B.英国政府对战争态度出现分歧
C.战争主要目的是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首相的行政权已形同虚设
9.19世纪50年代,东西方之间久远的贸易失衡再度出现。1854年,英商怡和洋行不得不请客户提防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给英国人带来的问题:“如果进口业务继续同近期一样……我们的贸易逆差将达三四百万英镑。”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业经济的衰落 B.列强对华的贸易竞争
C.洋务运动的迅速展开 D.中国传统经济的韧性
10.咸丰皇帝对《天津条约》最不能容忍的是“公使驻京”这一条款,他只要一想到一群外国人长期进驻北京、朝政受到洋人控制就如坐针毡。据此判断,清政府( )。
A.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C.放弃了“天朝上国”思想 D.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
11.1844年,徐继畬在《瀛寰志略》手稿中,在“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个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在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个字,且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变化最能反映出当时( )。
A.国人由鄙视西方转向崇洋
B.中国由朝贡体制转型为近代外交
C.中国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
D.统治者对西方的态度从对抗到和解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为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中的蒸汽船图解。它可以说明魏源( )。
A.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B.重视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C.注重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
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即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有学者认为,“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根据材料“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项正确。
2.道光后期以来,长江流域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传统的由“京广大水道”构成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开始转向以上海为中心、以长江流域为主体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B.五口通商使外国商品输入
C.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D.传统商路逐渐没落
【解析】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各省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外国商品由此进入中国市场,促使长江流域的贸易地位提升,传统的南北纵向贸易路线的地位被削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贸易路线改变无关,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未涉及传统商路逐渐没落,排除。
3.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1859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1860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 )。
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
B.使中国开始“开眼看世界”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中国丧失了领事裁判权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换约”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列强获得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运权等大量权益,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故A项正确。
4.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提出修订《南京条约》,要他向中方提出: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英国人走遍全中国不受任何限制。1854年,美国、法国也都积极活动以求修约。这反映出当时( )。
A.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
D.中国的宗藩关系面临解体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美国、法国也都……求修约”可知,列强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A项正确。
5.林则徐的《四洲志》搜集了西洋各国的情报与国际知识,魏源的《海国图志》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等内容,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重点考察了欧美各国的国情状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
A.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实践
B.知识界充分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
C.“天朝上国”的旧观念被完全颠覆
D.“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思想萌发
【解析】林则徐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都介绍西方国家的情况,使中国人初步意识到中西方在科技方面的差距,萌发了向西方学习以抵御外侮的思想,故选D项;向西方学习的实践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而不是从林则徐和魏源等人介绍西方开始的,排除A项;上述著作对西方的介绍仅停留在表面,所以知识界在当时还未充分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排除B项;上述著作让中国人初步意识到中西方差距,使得“天朝上国”的观念受到冲击,但这一观念在当时并未被完全颠覆,排除C项。
【拓展提升】
6.有学者认为,“比鸦片问题更为深刻的是几个概念冲突: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与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之间的不兼容;中国的朝贡关系体制与西方外交往来体制之间的冲突;中国农业的自给自足与英国工业的扩张之间的对抗”。材料重在( )。
A.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模糊东西方对抗的时空背景
C.全面贬抑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D.掩盖英国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
【解析】根据材料“不兼容”“体制之间的冲突”“对抗”等信息可以看出,该学者从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存在冲突,表明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冲突是对当时具体历史背景的描述,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国政治经济制度的评价,排除C项;材料中的“英国工业的扩张”体现了英国对外扩张的侵略性,排除D项。7.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该现象表明( )。
A.民众民族意识淡薄 B.清政府统治的腐朽
C.英军善于分化抗英力量 D.沿海民众的商业观念较强
【解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可知,当时中国民众民族国家意识淡薄,许多人还看不到民族国家利益受损,没有看到英国军队的侵略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统治的腐朽,排除B项;民众主动为英军服务不能体现英军善于分化抗英力量,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民众和英军的关系,不能反映沿海民众的商业观念较强,排除D项。
8.(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首相格莱斯顿说:“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目的不正义、永远玷污英国名声的战争。英国国旗被高高举起保护可耻的走私。如果它除此之外从未在中国的沿海升起过,我们应该因其丑恶而自惭形秽。”据此可知,当时( )。
A.鸦片贸易合法化目的已经实现
B.英国政府对战争态度出现分歧
C.战争主要目的是保护鸦片走私
D.英国首相的行政权已形同虚设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英国首相谴责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保护鸦片走私的活动,反映了当时英国政府内部出现反对战争的声音,表明英国政府对华战争态度出现分歧,故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被以“洋药”的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故A项错误;英国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故C项错误;英国首相掌握国家行政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故D项错误。
9.19世纪50年代,东西方之间久远的贸易失衡再度出现。1854年,英商怡和洋行不得不请客户提防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给英国人带来的问题:“如果进口业务继续同近期一样……我们的贸易逆差将达三四百万英镑。”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工业经济的衰落 B.列强对华的贸易竞争
C.洋务运动的迅速展开 D.中国传统经济的韧性
【解析】据“1854年,英商怡和洋行不得不请客户提防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给英国人带来的问题”可知,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口通商并未改变英国对华贸易的逆差情况,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故选D项;据“19世纪50年代”“1854年”可知,当时的英国工业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排除A项;据“19世纪50年代”“1854年”可知,当时中国主要面临的是英、法等国的侵略,列强对华贸易竞争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10.咸丰皇帝对《天津条约》最不能容忍的是“公使驻京”这一条款,他只要一想到一群外国人长期进驻北京、朝政受到洋人控制就如坐针毡。据此判断,清政府( )。
A.缺乏近代外交意识 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
C.放弃了“天朝上国”思想 D.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互派公使是近代国际外交的内容,而清政府认为,“公使驻京”极大地伤害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自尊,这反映出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A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清政府极力维护国家主权,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主义无关,排除D项。
11.1844年,徐继畬在《瀛寰志略》手稿中,在“英吉利”一节写了2429个字,使用了21个“夷”字;而在1849年最后辑著成的书稿中,这一节长达7620个字,且没有使用一个“夷”字。这种变化最能反映出当时( )。
A.国人由鄙视西方转向崇洋
B.中国由朝贡体制转型为近代外交
C.中国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
D.统治者对西方的态度从对抗到和解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44年到1849年,《瀛寰志略》中“夷”字的使用量从21个变为一个也没有,这体现了当时中国人对“夷”有了一定的认识,反映出中国传统华夷观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变化只能说明国人鄙视西方的态度有所转变,但不能反映出国人崇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徐继畬的看法,与清政府的外交体系无关,也不能代表统治者的态度,故B、D两项错误。
12.(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下图所示为魏源所著《海国图志》中的蒸汽船图解。它可以说明魏源( )。
A.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
B.重视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C.注重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
D.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解析】据材料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描绘了蒸汽船的工作原理,这说明他注重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故选C项;魏源属于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且材料只反映了蒸汽船的工作原理,没有涉及发展资本主义,排除A项;仅由一幅蒸汽船工作原理图解无法得知魏源重视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源介绍蒸汽船工作原理,并没有涉及其对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即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 示例一
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大变局。(2分)
阐述:经过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19世纪中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司法、关税、领土等大量主权;经济上,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从沿海深入内地,使大量商品涌入中国,中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思想文化上,西方的宗教与文化在坚船利炮的掩护下涌入中国,中西文化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引发了19世纪中期中国的大变局。(10分)
示例二
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2分)
阐述: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与中国形势均发生巨大变化。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在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逐渐走上近代工业化道路,近代化成为世界潮流;经过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位丧失。由此,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追随世界近代化潮流这个时代的两大历史新课题,非常紧迫地摆在中国人面前。
综上所述,19世纪中期,争取国家独立自主和发展近代化成为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10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根据材料“在晚清道光、咸丰年间,即19世纪中期,出现了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可拟定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大变局;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别予以阐述。或根据材料“这种变局向中国人提出了两个十分严峻而紧迫的历史新课题,即抵抗外来侵略,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可拟定论题:19世纪中期中国人的两大历史新课题;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等方面予以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呼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