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6 18:21:58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北宋规定,枢密院和“三衙”分别掌握调兵权和统兵权,地方上的将领要受到枢密院和“三衙”的双重领导。战时,军队由枢密院调发,朝廷通过“三衙”临时调派将领统率,给以都部署、招讨使等头衔;战毕,兵回原属地,将领回原来岗位。这些规定(  )。
A.开创了分权制衡的先例
B.适应了皇权专制的要求
C.实现了兵农合一的目的
D.落实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宋规定枢密院和“三衙”分别掌握调兵权和统兵权,地方将领要受到枢密院、“三衙”的双重领导。战时,枢密院调发军队,朝廷临时委派将臣统领;战毕,兵回属地,将领回原来岗位,这些规定旨在通过构建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防止武将专权,适应了皇权专制的要求,B项正确;“开创”一词表述错误,秦代的三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分权制衡的作用,排除A项;兵回原属地不能说明兵农合一,且将领回原岗位与兵农合一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崇文”的信息,排除D项。
2.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校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权力分割过细 B.崇文抑武政策
C.行政效率低下 D.承袭前朝传统
【解析】材料中“枢密院”“将帅”“三司”等机构对与本机构职责相关的问题“不敢论列”,体现了宋朝“分化事权”带来的弊端,故选A项;材料没有对文臣武将的地位进行比较,排除B项;行政效率低下是材料反映现象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C项;宋代“分化事权”是汲取前朝的教训,不是“承袭”传统,排除D项。
3.宋仁宗统治时期(1022—1063年),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反映出当时(  )。
A.藩镇割据局面威胁朝廷统治
B.对外扩张战争频繁
C.“冗兵”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
D.国家军事实力强大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冗兵”带来的财政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源于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一系列举措,C项正确;宋朝藩镇割据隐患基本消除,排除A项;“对外扩张战争频繁”说法错误,通过议和,边境较为稳定,排除B项;宋代军事实力较弱,排除D项。
4.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救济广大流民 B.增加政府收入
C.消弭战争威胁 D.恢复募兵制度
【解析】根据材料“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苗法借贷给有能力偿还的农民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选B项;根据材料“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可知,青苗法实施的主要对象是有偿还能力的农民,使其免受高利贷盘剥而沦为流民,排除A项;青苗法是经济措施,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不能消弭战争威胁,排除C项;青苗法与募兵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
5.1008年,北宋派往辽国的使者路振记载,幽州城中“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这反映了当时(  )。
A.辽国境内不同民族的杂处
B.宋朝民族交融的发展
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D.猛安谋克制影响深远
【解析】据材料可知,辽朝时期的幽州城内,有汉人,也有契丹人、渤海人,反映了当时辽国境内不同民族的杂处,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辽国境内而非宋朝的情况,排除B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排除C项;猛安谋克制是金朝采取的制度,排除D项。
6.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猛安、谋克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则成为地主。上述现象(  )。
A.导致猛安谋克制的瓦解
B.增强了金国的军事力量
C.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
D.阻碍了北方农业的发展
【解析】材料中的剥削方式实际上是租佃制,女真人逐渐成为封建地主,这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C项正确。
7.有学者指出,史书所记载的元代行省“分镇方面”,具有“方面之权”,不是指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当然,世祖(忽必烈)以后,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  )。
A.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
B.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C.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
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解析】根据题干“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可知,行省体现中央政府意志;根据题干“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可知,行省是地方行政单位,故C项正确。元代行省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但材料信息未体现开创先例,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地方权力的扩大,排除B项;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下表所示是元朝在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反映出元朝(  )。
地区 措施
漠北 设置岭北行省,延续蒙古传统的千户、百户、十户制度,并分属诸王、贵戚、勋臣统辖;部署了大量军队戍守、屯田,并设有“狗站”(驿站)
西北 通过册封、联姻等政策笼络畏兀儿首领,使之成为维护西北边疆地区安定的重要力量
西南 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大量任用土司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
A.地方治理的因地制宜
B.坚持蕃汉分治的政治理念
C.中央集权出现了弱化
D.各民族相互交融日益加深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治理边疆时,根据各地的风俗传统及地理条件实行了不同的统治政策,这体现了其因地制宜的特点,A项正确;“蕃汉分治”是辽代采用的民族治理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元朝的边疆治理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元朝在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
9.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都平原和福建沿海地区涌现了大批专业茶农、果农、蔗农、菜农,他们开始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业领域商品化程度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C.南方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日趋严密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都平原和福建沿海地区涌现了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商品性种植农户,这说明当时农业领域商品化程度提高,A项正确;“农业衰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了太湖流域、成都平原等南方地区,没有涉及北方,不能就此说明南方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排除C项;宋代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日趋放松,而非严密,排除D项。
10.有关史料记载,北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最高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最高32万贯。北宋货币发行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
B.纸币在全国范围发行
C.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D.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最高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最高32万贯”及所学可知,宋神宗时期的国家铸币数量明显多于唐朝鼎盛时期的铸币数量,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更多的货币满足市场交易的需求,A项正确;北宋时期,纸币并未在全国范围发行,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与货币发行量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材料未比较唐宋的铸币技术,排除D项。
11.宋代科考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不讲门第身份。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只要有“奇才异行”,亦可应试。宋代的这些变化(  )。
A.使官僚素质下降 B.有利于增强政治活力
C.降低了行政效率 D.阻碍了学校教育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改革科举制,加快了社会阶层流动,许多出身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跻身仕途,有利于增强政治活力,B项正确;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拔标准,“使官僚素质下降”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仅由材料无法看出行政效率下降,排除C项;宋代改革科举制后,学校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
12.宋代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现象,下表所示为部分地方改名情况。这反映出宋代(  )。
原地名 太平乡 安亭乡 春申乡 光宅乡 醋塘乡
改后地名 孝感乡 服礼乡 守信乡 宅仁乡 乐智乡
A.基层治理明显加强 B.儒学主流开始形成
C.伦理道德受到推崇 D.地方势力渐趋膨胀
【解析】材料中宋代修改后的乡名含有孝、礼、仁、信、智等字,这体现了地方改名受到了宋代理学的影响,故C项正确;地方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基层治理的加强,A项错误;儒学的主流地位在汉武帝时就已经形成了,B项错误;地方名称的变化无法体现地方势力的膨胀,排除D项。
13.《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中,主人公白娘子的形象是个貌美但害人的妖怪。明代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却是一名勇于追求爱情,甘愿放弃千年修为的女性。白娘子的形象演变,折射出(  )。
A.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减弱
B.审美标准的根本转型
C.市民阶层力量削弱
D.文学发展的人文倾向
【解析】据材料可知,文学作品中白娘子的形象,由害人的妖怪逐渐演变为勇于追求爱情、甘愿放弃修为的女性,这一转变反映了文学发展的人文主义色彩,D项正确;当时程朱理学仍然控制人的思想,社会影响力并未减弱,排除A项;“根本转型”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市民阶层力量削弱”不符合史实,当时市民阶层力量增强,排除C项。14.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
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
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
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
【解析】根据材料“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可知,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书籍便于购买和租借,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的传播渠道,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印刷术推动了文化传播,“书籍商业化”“文化的大众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
15.元代“天文学家到过中亚和西亚,著名的《乌鲁伯格天文表》和《伊儿汉表》中都载有中国天文历法就是明证”。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等为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仪器,其传进的《万年历》曾被忽必烈“命令颁行”。据此可知,元朝(  )。
A.天文历法得到发展 B.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C.思想管控体系松弛 D.与西方有文化交流
【解析】中亚、西亚的天文学著作中收录了元朝的天文历法,阿拉伯的天文仪器和《万年历》传入元朝,说明元朝与西方有文化交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元朝天文历法的发展,排除A项;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与星表、历法和天文仪器的中外交流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元朝思想管控体系有所松弛,排除C项。
16.辽宋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见下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解析】这些文字各不相同,体现了民族多样性,但它们又都是模仿汉字创造出来的,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故选D项;民族交融促进了民族文字的发展,排除A项;这些文字的创造,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政策,排除B项;这些文字只能体现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的借鉴吸收,体现不了“相互”,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以“圣王同祖于黄帝”的思想作指导,描述了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五帝三王” 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统绪的渊源;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它不但重视对黄帝、夏禹和秦朝的国家疆域沿革考察,而且对汉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作出了全面反映,体现了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
——摘编自汪高鑫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材料二 辽、西夏政权都是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耶律德光将“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辽”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夏”者义训为“大”,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同时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
——摘编自刘开军《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评瞿林东教授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史记》历史叙事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西夏政权修改国号的原因及其意义。(10分)
【答案】 (1)特点:政治统绪性;民族一体(同源)性;疆域认同性。(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原因:汉族士大夫的作用;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政权正统性的需要;统治者的推动。
意义: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交融;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再次形成的进程。(10分)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描述了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得出政治统绪性;依据材料“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得出民族一体(同源)性;依据材料“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得出疆域认同性。第(2)问第①小问,依据材料“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得出汉族士大夫的作用;依据材料“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得出中原政治制度的影响;依据材料“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得出政权正统性的需要;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得出统治者的推动。第②小问,从国家治理角度分析,得出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依据材料“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得出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从民族交融的角度分析,得出促进了民族交融;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分析,得出加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再次形成的进程。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明人批注曰:“元末各省专恣不相救援,以底于亡。大明革省立布政司,与公言相合云。”
——摘编自[元]程钜夫《雪楼集》
材料二 程钜夫所言行省官“骄倨纵横,无敢谁何”“伸缩由己”的情形,仅适合于某段时期。若以此概言元代的行省,未免有失偏颇。从“今江南平定已十五余年”可以窥知,该文撰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左右。此前,忙古台、阿里海牙分别专权于江浙、湖广二行省,程钜夫所言大抵符实。但此后,行省官不复“无敢谁何”“伸缩由己”了。至于明人批注,只能反映元末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廷制定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代行省权力的演变,并说明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实行行省制的意义。(6分)
【答案】 (1)演变:元朝初期,行省权力过重,弊端丛生;1291年前后,行省权力受到削弱,形成“大而不专”的特点;元末,行省权力有所提升。
原因:行省制度的完善;社会治理的需要;中央集权的发展。(10分)
(2)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为后世的国家治理与边疆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6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一“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与材料二“此前,忙古台、阿里海牙分别专权于江浙、湖广二行省,程钜夫所言大抵符实”可知,元朝初期,行省权力过重,弊端丛生;根据材料二“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廷制定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91年前后,行省权力受到削弱,形成“大而不专”的特点;根据材料二“至于明人批注,只能反映元末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可知,元末,行省的权力有所提升。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廷制定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的完善;根据材料二“至于明人批注,只能反映元末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治理的需要;根据材料二“但此后,行省官不复‘无敢谁何’‘伸缩由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的发展。第(2)问,根据材料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廷制定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并且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二“至于明人批注,只能反映元末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后世的国家治理与边疆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行省制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19.(10分)下表所示为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举措出处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马端临《文献通考》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租赁)于民以充用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诏诸道当辇送上供钱帛等舟车,并从官给,勿以扰民
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有支费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宋太祖上述举措作出合理的解释。(10分)
【答案】 唐后期以来,藩镇割据,武将跋扈,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政局动荡。五代先后历五十三年,换了八个姓十三个皇帝,这主要是军事将领发起兵变造成的。宋太祖赵匡胤也是靠掌握军权而夺取皇位,建立北宋的。他即位后迫切需要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北宋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提供了可能。北宋设置转运使,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去留下少量应付日常开支外,全部运送至开封,削弱地方经济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10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举措是出于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可从必要性、可能性、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解释。必要性方面,从北宋建立背景及建立方式的角度阐明北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可能性方面,北宋建立后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可能;历史影响方面,设转运使削弱了地方经济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统一。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放眼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从唐中叶到宋代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变化。……朱瑞熙认为从唐代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它经历五代十国、两宋、元代直到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前,共约800年时间。由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发展变化,到宋代几乎完全定型,从而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社会新面貌。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唐宋相关史实,围绕“唐宋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多角度展开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
论题:唐宋之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革。(2分)
论述:从唐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一些重大而显著的变化。
经济上,随着唐中期两税法的推行,政府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宋代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与地主通过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人身束缚。商业上,坊市的时间限制被打破,纸币出现,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上,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步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了活力。社会上,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社会风尚。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这些活动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文化上,程朱理学形成,儒学得到复兴,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唐宋社会变革,是封建经济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活跃引起的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系列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0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放眼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从唐中叶到宋代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变化”可提出论题:唐宋之际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革。其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结合具体史实,论证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北宋规定,枢密院和“三衙”分别掌握调兵权和统兵权,地方上的将领要受到枢密院和“三衙”的双重领导。战时,军队由枢密院调发,朝廷通过“三衙”临时调派将领统率,给以都部署、招讨使等头衔;战毕,兵回原属地,将领回原来岗位。这些规定(  )。
A.开创了分权制衡的先例
B.适应了皇权专制的要求
C.实现了兵农合一的目的
D.落实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2.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校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三司但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权力分割过细 B.崇文抑武政策
C.行政效率低下 D.承袭前朝传统
3.宋仁宗统治时期(1022—1063年),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这反映出当时(  )。
A.藩镇割据局面威胁朝廷统治
B.对外扩张战争频繁
C.“冗兵”给国家财政造成沉重负担
D.国家军事实力强大
4.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苗法规定:愿请领青苗钱者,十户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其愿请者必须有偿还能力,不得亏损官本。由此可见,青苗法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救济广大流民 B.增加政府收入
C.消弭战争威胁 D.恢复募兵制度
5.1008年,北宋派往辽国的使者路振记载,幽州城中“居民棋布,巷端直,列肆者百室,俗皆汉服,中有胡服者,盖杂契丹、渤海妇女耳”。这反映了当时(  )。
A.辽国境内不同民族的杂处
B.宋朝民族交融的发展
C.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D.猛安谋克制影响深远
6.猛安谋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组织,随着军事扩张,金统治者将夺取的大量田地分给他们耕种。不久以后,猛安、谋克自己不再耕种田地,而是役使汉人种地,他们则成为地主。上述现象(  )。
A.导致猛安谋克制的瓦解
B.增强了金国的军事力量
C.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
D.阻碍了北方农业的发展
7.有学者指出,史书所记载的元代行省“分镇方面”,具有“方面之权”,不是指一般地方官府在某地域范围内“画地统民”,而是蕴含着行省官员代表中央统辖“方面”的意思。当然,世祖(忽必烈)以后,行省往往演化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该学者意在说明元代行省(  )。
A.开近现代省级行政区划之先河
B.使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C.具有中央和地方机构双重性质
D.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8.下表所示是元朝在部分边疆地区采取的治理措施。这反映出元朝(  )。
地区 措施
漠北 设置岭北行省,延续蒙古传统的千户、百户、十户制度,并分属诸王、贵戚、勋臣统辖;部署了大量军队戍守、屯田,并设有“狗站”(驿站)
西北 通过册封、联姻等政策笼络畏兀儿首领,使之成为维护西北边疆地区安定的重要力量
西南 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安抚司等机构;大量任用土司首领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即土官制度
A.地方治理的因地制宜
B.坚持蕃汉分治的政治理念
C.中央集权出现了弱化
D.各民族相互交融日益加深
9.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都平原和福建沿海地区涌现了大批专业茶农、果农、蔗农、菜农,他们开始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业领域商品化程度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C.南方经济实力超过了北方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日趋严密
10.有关史料记载,北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最高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最高32万贯。北宋货币发行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
B.纸币在全国范围发行
C.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D.金属冶炼技术的提高
11.宋代科考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不讲门第身份。一直被排斥在仕途之外的“工商”“杂类”出身的士人,只要有“奇才异行”,亦可应试。宋代的这些变化(  )。
A.使官僚素质下降 B.有利于增强政治活力
C.降低了行政效率 D.阻碍了学校教育发展
12.宋代存在大量改易乡名的现象,下表所示为部分地方改名情况。这反映出宋代(  )。
原地名 太平乡 安亭乡 春申乡 光宅乡 醋塘乡
改后地名 孝感乡 服礼乡 守信乡 宅仁乡 乐智乡
A.基层治理明显加强 B.儒学主流开始形成
C.伦理道德受到推崇 D.地方势力渐趋膨胀
13.《白蛇传》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中,主人公白娘子的形象是个貌美但害人的妖怪。明代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娘子却是一名勇于追求爱情,甘愿放弃千年修为的女性。白娘子的形象演变,折射出(  )。
A.理学的社会影响力减弱
B.审美标准的根本转型
C.市民阶层力量削弱
D.文学发展的人文倾向
14.汉代,“书皆竹简,得之甚难”,以致“若不从师,无从写录”。五代以后,“学者无笔札之劳,(即可)获睹古人全书”,不仅“购买极易”,且可通过租借方式获得,“无汉以前耳受之艰,无唐以前手抄之勤”。这反映出(  )。
A.印刷术拓展了知识流传方式
B.儒家思想传播渠道得以扩大
C.书籍商业化推动了文化发展
D.文化的大众化倾向不断增强
15.元代“天文学家到过中亚和西亚,著名的《乌鲁伯格天文表》和《伊儿汉表》中都载有中国天文历法就是明证”。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等为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仪器,其传进的《万年历》曾被忽必烈“命令颁行”。据此可知,元朝(  )。
A.天文历法得到发展 B.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C.思想管控体系松弛 D.与西方有文化交流
16.辽宋夏金时期,各少数民族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见下图)。这些文字体现了(  )。
A.民族文字的发展促进了民族交融
B.宋朝实施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借鉴吸收
D.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以“圣王同祖于黄帝”的思想作指导,描述了一个从五帝、三王到秦、项(羽)、刘汉的政治统绪(即政权的连续性)轨迹,“五帝三王” 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统绪的渊源;它宣扬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视各民族为中国历史的共同创造者;它不但重视对黄帝、夏禹和秦朝的国家疆域沿革考察,而且对汉王朝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作出了全面反映,体现了司马迁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的一种认同。
——摘编自汪高鑫 《<史记>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材料二 辽、西夏政权都是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但在权力的运作中,汉族士大夫扮演着重要角色。辽、西夏重用汉人,吸纳中原王朝的官制建立本朝制度。耶律德光将“大契丹国”改国号为“大辽”,“大辽”有包容广大之意。党项族的元昊称帝时,国号为“大夏”,“夏”者义训为“大”,亦有继承夏朝之意。这些国号更名也是对历史文化认同的表现,同时显示出它们是“大汉”“大唐”“大宋”的延续者。
——摘编自刘开军《再现民族间心灵沟通的历史长卷——评瞿林东教授主编<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史记》历史叙事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西夏政权修改国号的原因及其意义。(10分)
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天下疏远去处亦列置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所以容易生诸奸弊。钱粮羡溢,则百端欺隐,如同己物;盗贼生发,则各保界分,不相接应;甚而把握兵权,伸缩由己。”明人批注曰:“元末各省专恣不相救援,以底于亡。大明革省立布政司,与公言相合云。”
——摘编自[元]程钜夫《雪楼集》
材料二 程钜夫所言行省官“骄倨纵横,无敢谁何”“伸缩由己”的情形,仅适合于某段时期。若以此概言元代的行省,未免有失偏颇。从“今江南平定已十五余年”可以窥知,该文撰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左右。此前,忙古台、阿里海牙分别专权于江浙、湖广二行省,程钜夫所言大抵符实。但此后,行省官不复“无敢谁何”“伸缩由己”了。至于明人批注,只能反映元末行省被允许便宜行事以后的情况,并非元代通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前后,元廷制定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代行省权力的演变,并说明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实行行省制的意义。(6分)
19.(10分)下表所示为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举措出处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马端临《文献通考》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筦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租赁)于民以充用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诏诸道当辇送上供钱帛等舟车,并从官给,勿以扰民
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有支费 马端临《文献通考》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宋太祖上述举措作出合理的解释。(10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放眼中国封建社会史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从唐中叶到宋代确实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显著的变化。……朱瑞熙认为从唐代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我们称之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它经历五代十国、两宋、元代直到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前,共约800年时间。由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发展变化,到宋代几乎完全定型,从而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社会新面貌。
——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唐宋相关史实,围绕“唐宋社会变革”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多角度展开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