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北票丰下遗址中,墓葬或有葬具,或无葬具,陪葬的猪狗陶器也是有多有少,某些墓主人无珍贵饰品,个别墓主人却佩有非常贵重的大小玛瑙块,颈上还有成串的石珠。这说明当时( )。
A.国家机器初具雏形
B.社会阶级已然分化
C.手工生产较为发达
D.处于母系氏族时期
2.关于夏朝建立后的王位传承,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则写道:“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据此能够认定的史实是( )。
A.益将王位让于启
B.启用武力夺取王位
C.禹将王位传给启
D.启最终继承了王位
3.江苏苏州辉映遗址发掘区北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水井和多个灰坑,出土器物中有石镞、V字形石刀、砺石、陶壶、陶罐等。由此可知该遗存( )。
A.是黄河下游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D.聚居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4.“王”字的甲骨文有、、等多种写法。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说文解字》解释为:“王,天下所归往也。”有学者解释为:“象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这反映了夏、商和西周( )。
A.盛行君权神授的观念
B.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王权
5.《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两则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周( )。
A.分封对象的主体
B.诸侯国的政治权力
C.分封的主要区域
D.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6.《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其《务大》篇指出:“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其《执一》篇更明确提出:“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可见该书强调( )。
A.治国必先齐其家
B.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C.恢复周天子权威
D.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
7.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华夏认同观念正逐步增强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他们在城里开设作坊,生产的产品或是由自家销售,或是交给专门从事贩运的商人去销售。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稳定的社会秩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变法运动的开展
9.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提出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10.下表所示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 )。
君主权力 官吏任免 统治集团 官僚品阶
商周 有限君主 诸侯世袭 贵族集团 爵本位
秦朝 君主专制 郡县任免 官僚集团 官本位
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
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
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
11.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公元前212年,又命蒙恬开筑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些举措( )。
A.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B.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C.实现了秦的长治久安
D.有利于促进边疆与内地的交往
12.公元前211年,天降陨石于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随后百姓互相传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农民起义爆发的偶然性
B.君主专制体制的崩溃
C.民间组织成为反秦主力
D.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13.西汉时期,吴地“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C.官府加强经济控制
D.南方商品贸易繁荣
14.西汉时期,蓟、涿因地处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上,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两大都会。岭南的番禺是西汉时期中国海路对外贸易中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是西汉王朝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上的名城。这可以用来研究西汉( )。
A.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B.中外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C.城市与交通路线的关系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5.东汉初年,诸将上书请击匈奴。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
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
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
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16.下表列举了关于造纸术发明于何时的几种观点。据此判断( )。
来源 观点
东汉班固《汉书》 武(籍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薄小纸也)书
南朝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放马滩纸化验报告》 断定其为麻类植物纤维纸……地图纸上有山川等墨迹
现代学者《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 地图残片很大可能不是纸地图,而是片织物残片,也可能是帛地图
A.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的观点较为可行
B.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无从查考
C.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信度比较大
D.查找文献是探究真相的主要途径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摘编自《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汉书》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的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兼天下”思想的特点。(4分)
1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由于是以周王朝为核心的部族联盟灭掉了商朝,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形成了以“封邦建国,屏藩周室”为核心的分封思想。全国各地被成百上千个邦国所分割,他们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周天子,但在邦国之内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而秦末汉初之时形成的新型分封思想,则是主张分封制、郡县制并存的一种政权构建方式。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此外,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几十年后,“七国之乱”爆发,分封的诸侯国由此经历了大的转变。
——摘编自刘文超《试论秦末汉初的新型分封思想》
材料二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
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这改变了原来商人在野外(效外)谋取利润的现象。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风气逐渐向整个社会渗透,大量的人不避“关梁之难,盗贼之危”交流四方物产,其中一部分人还参加政治活动,从而产生了由大中小商人组成的独立商人阶层。
——摘编自熊林《浅谈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滥。为此,中央政府颁行了五铢钱,由于这种钱币制作精美,工艺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远非私铸者能及,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锻冶、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营。此外,中央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打击囤积居奇的现象,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使其丧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曾昭英《汉武帝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规范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及主要目的。(6分)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 内容 出处
战国 时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秦汉及以后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班固《汉书》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在北票丰下遗址中,墓葬或有葬具,或无葬具,陪葬的猪狗陶器也是有多有少,某些墓主人无珍贵饰品,个别墓主人却佩有非常贵重的大小玛瑙块,颈上还有成串的石珠。这说明当时( )。
A.国家机器初具雏形
B.社会阶级已然分化
C.手工生产较为发达
D.处于母系氏族时期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丰下遗址的墓葬中陪葬品数量不等,有的墓主人没有饰品,而个别墓主人却有贵重的玛瑙块或石珠,这说明当时已产生私有制,出现阶级分化,B项正确。
2.关于夏朝建立后的王位传承,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则写道:“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据此能够认定的史实是( )。
A.益将王位让于启
B.启用武力夺取王位
C.禹将王位传给启
D.启最终继承了王位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史记·夏本纪》还是《战国策》的记载,最终都显示是启获得了王位,D项正确。3.江苏苏州辉映遗址发掘区北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水井和多个灰坑,出土器物中有石镞、V字形石刀、砺石、陶壶、陶罐等。由此可知该遗存( )。
A.是黄河下游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B.具备了早期国家的形态
C.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D.聚居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辉映遗址中发现的水井、灰坑等遗迹反映出当时人们聚居的生活生产情景;石镞、V字形石刀、陶壶、陶罐等器物反映出当时人们在工具制作、手工业等方面的进步;据此可知该遗存的聚居生活推动社会发展,D项正确。辉映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排除A项;夏朝建立国家机器,表明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排除B项;材料中的水井、灰坑等遗迹以及石镞、陶罐等器物并不能说明辉映遗址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
4.“王”字的甲骨文有、、等多种写法。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说文解字》解释为:“王,天下所归往也。”有学者解释为:“象刃部下向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这反映了夏、商和西周( )。
A.盛行君权神授的观念
B.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C.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王权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说文解字》中“王”的意思是天下百姓都(愿意)去归附的人被称为王,对“王”的解释,表现了“王”作为核心使集体或国家统一凝聚的作用,这说明王权有利于国家统一,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权神授,排除A项;西周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夏商并不是,排除B项;此时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排除D项。
5.《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两则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周( )。
A.分封对象的主体
B.诸侯国的政治权力
C.分封的主要区域
D.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中,分封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同姓宗族,因此材料中的两则史料可以用来研究分封对象的主体,A项正确。
6.《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其《务大》篇指出:“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其《执一》篇更明确提出:“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可见该书强调( )。
A.治国必先齐其家
B.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C.恢复周天子权威
D.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
【解析】根据材料“一国尽乱,无有安家”“国必有君,所以一之也;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一则治,两则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吕氏春秋》强调“统一”的作用,B项正确;材料主旨为“统一”,“治国必先齐其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恢复周天子权威”“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
7.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
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B.统一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
D.华夏认同观念正逐步增强
【解析】根据材料“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可知,战国时期,在各民族不断交往的过程中,“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这说明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增强,D项正确;“开始”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并没有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增强,而不是兼并战争十分频繁,排除C项。
8.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他们在城里开设作坊,生产的产品或是由自家销售,或是交给专门从事贩运的商人去销售。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稳定的社会秩序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变法运动的开展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私营手工业者,他们开设作坊,从事商业活动,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C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稳定的社会秩序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不符,排除B项;变法运动的开展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
9.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
B.迎合封建贵族的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
D.提出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解析】据材料可知,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是对周礼的反思,体现了周礼对于维护统治的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老子和孔子都认为周礼对于维护统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们所述周礼是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这并不能满足封建贵族在春秋时期富国强民、成就霸业理想的政治诉求,排除B项;二人的主张是对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现实的积极回应,并不是说两人主张维护夏商周的制度,排除C项;老子和孔子的主张都反映了对周礼不同程度的认可,而当时的统治者恰恰是僭越礼乐制度的,无法体现他们的主张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排除D项。
10.下表所示为商周到秦朝在制度创设方面的变化。由此可知秦朝制度( )。
君主权力 官吏任免 统治集团 官僚品阶
商周 有限君主 诸侯世袭 贵族集团 爵本位
秦朝 君主专制 郡县任免 官僚集团 官本位
A.加重了百姓的社会负担
B.避免了统治集团的纷争
C.杜绝了地方官员的腐败
D.开创了治国理政新模式
【解析】从材料中的官吏任免、统治集团及官僚品阶来看,秦朝时期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开创了治国理政的新模式,D项正确;材料主旨与加重百姓的社会负担无关,排除A项;“避免了”“杜绝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B、C两项。
11.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公元前212年,又命蒙恬开筑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些举措( )。
A.加速了国家统一进程
B.彻底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C.实现了秦的长治久安
D.有利于促进边疆与内地的交往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下令修建驰道和直道,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通往来,有利于促进边疆与内地的交往,D项正确;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已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朝边疆的威胁,排除B项;秦二世而亡,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C项。
12.公元前211年,天降陨石于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随后百姓互相传播,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农民起义爆发的偶然性
B.君主专制体制的崩溃
C.民间组织成为反秦主力
D.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解析】根据材料“始皇帝死而地分”“百姓互相传播……尽人皆知”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希望推翻秦朝的暴政,反映出当时存在着严重的统治危机,D项正确;这种寓言大多是有预谋的,不是偶然的,不能说明农民起义爆发的偶然性,排除A项;当时君主专制体制并没有崩溃,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不能得出“民间组织成为反秦主力”的结论,排除C项。
13.西汉时期,吴地“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即官府按照“平贾”(官府评定的市场价格)付给服更役者工钱,以吸引中央辖区农民流入此地。这表明当时( )。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B.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C.官府加强经济控制
D.南方商品贸易繁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前期,吴地诸侯王通过经营铸铜业和煮盐业,增强经济、军事实力,抢夺中央辖区人口等,表明当时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项正确;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与吴地“吸引中央辖区农民”不符,排除A项;官府加强经济控制与吴地发展经济、军事力量,以及中央争夺农民等不符,排除C项;南方商品贸易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14.西汉时期,蓟、涿因地处太行山东麓南北交通大道上,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两大都会。岭南的番禺是西汉时期中国海路对外贸易中心。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是西汉王朝通往西域的交通道路上的名城。这可以用来研究西汉( )。
A.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B.中外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C.城市与交通路线的关系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解析】材料“交通大道”“海路”“交通道路”强调的是交通线路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这可以用来研究西汉城市与交通路线的关系,C项正确;材料并未对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展开论述,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城市与交通的关系,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的历史结论,排除D项。
15.东汉初年,诸将上书请击匈奴。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
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
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
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刘秀认为出击匈奴会“劳政多乱人”,即导致权臣当道,这表明刘秀吸取了西汉的教训,故选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修复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整顿边防,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关系,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
16.下表列举了关于造纸术发明于何时的几种观点。据此判断( )。
来源 观点
东汉班固《汉书》 武(籍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薄小纸也)书
南朝范晔《后汉书·蔡伦传》 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放马滩纸化验报告》 断定其为麻类植物纤维纸……地图纸上有山川等墨迹
现代学者《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 地图残片很大可能不是纸地图,而是片织物残片,也可能是帛地图
A.造纸术发明于西汉的观点较为可行
B.历史真相因为年代久远无从查考
C.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信度比较大
D.查找文献是探究真相的主要途径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出土于甘肃放马滩的“古纸”为实物史料,证明了西汉时期“纸”的存在。《放马滩纸化验报告》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化验,得出甘肃放马滩“古纸”为植物纤维纸的结论,较为可靠,故A项正确;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资料,历史真相是可以查考的,排除B项;《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是现代学者的研究,以主观推断为主,反驳西汉有纸的结论缺乏有力证据,排除C项;文献史料应该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孤证不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摘编自《论语》《孟子》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汉书》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的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兼天下”思想的特点。(4分)
【答案】 (1)相同:都主张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2分)
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4分)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4分)
(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4分)
【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第(1)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中“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可知,二者的相同点是都主张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二者的不同点可据材料一中“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得知,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第②小问,一方面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来作答,即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另一方面要结合孔子和孟子所生活的不同时代来分析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可知,其特点是强调法、术、势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可知,其特点是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根据材料二中“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可知其特点是宣扬君权至上。
18.(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期,由于是以周王朝为核心的部族联盟灭掉了商朝,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由此形成了以“封邦建国,屏藩周室”为核心的分封思想。全国各地被成百上千个邦国所分割,他们虽然名义上有一个共主——周天子,但在邦国之内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而秦末汉初之时形成的新型分封思想,则是主张分封制、郡县制并存的一种政权构建方式。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像西周的邦国那样保持行政上的独立完整性,总是或多或少地要受中央政权的干预与制约。此外,新型分封思想主张下的诸侯分封仅限于同姓子弟,而西周时期旧的分封思想则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几十年后,“七国之乱”爆发,分封的诸侯国由此经历了大的转变。
——摘编自刘文超《试论秦末汉初的新型分封思想》
材料二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其国家的形态结构与夏商西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这是一种中央—郡县、一元化的行政体制。全国境内的多民族,被纳入郡县这样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由行政管理所带来的政治上的统合可打散乃至融化族群上的差异。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
——摘编自王震中《“大一统”思想的由来与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的分封制与汉初的封国制有何异同。(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郡县制的特点及其影响。(6分)
【答案】 (1)同:目的都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王朝统治;都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一定冲击。
异: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行政上具有独立性,而汉初的诸侯国受到了一定制约;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而汉初分封的异姓王逐渐被刘姓子弟取代;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而汉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10分)
(2)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实行官僚政治。
影响: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
【解析】第(1)问,相同点:根据材料一“封邦建国,屏藩周室”可分析出目的都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王朝统治;结合所学可分析出都以分封同姓子弟为主,都对中央政府统治造成一定冲击。不同点:根据材料一“在邦国之内独立行使统治权,兵役、劳役等事项周天子无权过问”可分析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行政上具有独立性,而汉初的诸侯国受到了一定制约;根据材料一“许多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可分析出西周分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而汉初分封的异姓王逐渐被刘姓子弟取代;再结合所学可得出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力量增强,周王室权威下降,而汉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削弱封国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诸侯,建立起单一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地方行政体制”可分析出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结合郡县制可分析出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实行官僚政治。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二“郡县控制了地方,有利于集权和统一”并结合所学得出。
19.(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发展,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这改变了原来商人在野外(效外)谋取利润的现象。由于商人的频繁往来和商业运输的发达,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风气逐渐向整个社会渗透,大量的人不避“关梁之难,盗贼之危”交流四方物产,其中一部分人还参加政治活动,从而产生了由大中小商人组成的独立商人阶层。
——摘编自熊林《浅谈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滥。为此,中央政府颁行了五铢钱,由于这种钱币制作精美,工艺精良,且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远非私铸者能及,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对盐的生产,全国设37个盐官分别管理。铁的做法也一样,自开矿、锻冶、加工到发售,一概归国家经营。此外,中央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打击囤积居奇的现象,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使其丧失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曾昭英《汉武帝的经济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规范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及主要目的。(6分)
【答案】 (1)表现:市场的发展(或固定贸易场所的发展);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逐利的社会风气的发展;商人阶层实力的壮大。(4分)
(2)措施: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打击富商大贾。
主要目的:巩固与发展大一统国家(或者加强中央集权)。(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固定的贸易场所逐渐出现”“一批作为手工业中心和农副产品集散地的工商业城市勃然兴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产生由大中小商人组成的独立商人阶层”等信息,从货币、市场、城市、商人、社会风气等角度概括。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二“货币的混乱状态被彻底刹住”“一概归国家经营”“中央政府还加强对全国物价的掌控”“把富商大贾迁到都城附近或者边远地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②小问,根据材料“汉武帝即位时,富商大贾势力恶性膨胀,地方王国铸币泛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出。
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历史观、民族观与天下观,也是历代国家治理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
时期 内容 出处
战国 时期 何言乎王正月 大一统也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秦汉及以后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班固《汉书》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
秦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大一统国家治理的四个特点:家统一;“要在中央”;郡县体制;“因俗而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 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大一统”是儒家提倡的政治观念,尤其是在汉代,董仲舒系统提出了“大一统”理论,提倡国家统一,加强中央权威。自秦汉以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秦汉以来,郡县制一直沿用至今,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因俗而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由此可知,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2分)
【解析】根据材料可提出论题:儒家提倡的“大一统”观念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论述:可从“大一统”观念形成的过程、内容和影响分析阐述,说明汉代董仲舒“大一统”理论促进了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权威。秦汉以来,郡县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最后,说明“大一统”观念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