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课外阅读重难点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鹅湖
要问我为什么心里美滋滋的,我告诉你啊——因为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湖呈(chéng)圆形,湖水清澈 见底,绿得发亮。湖水四赒有的树木。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树下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蓝的小花,____。湖上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bàn)得更加美丽。
1.照样子,写词语, 美滋滋, 、 、 。
2.读短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地 的身影 的树木
3.文中写水清的词语是 ,
4.第二自然段先写湖水 、 。再写了糊的四周有 ,树下有 的 。最后写湖上有 。
5.文中微风吹拂下的杨柳让我想起了贺子章的《咏柳》,我会默写其中一句 , 。
阅读短文, 完成练习。
孔子精通周礼, 在年轻时就已经家喻户晓了, 可是他仍不断地努力钻研。
有一回, 他去太庙参加祭祀(jì sì) 。他每见到一项礼节、一件祭物, 都虚心地向别人请教。有人嘲笑说: “谁说孔子懂礼呢 他进了太庙, 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却很坦然地说: “不懂就问, 这正是知礼的表现呀!”
6.给短文取一个标题: ____的孔子。横线上填( )最恰当。
A.家喻户晓 B.精通周礼 C.勤学好问 D.坦然自若
7.面对嘲笑, 孔子却很坦然, 这是因为他认为( )
A.嘲笑他人是不对的。
B.做学问应该有“不懂就问”的态度。
C.与其争吵, 不如坦然面对。
D.自己有名气, 就可以不听别人的话。
8.你喜欢文中的孔子吗 结合短文说说理由。
。
阅读。
难忘的小诗
育才学校的老师、同学和工友,都相亲相爱,像一家人,因为陶行知校长总是用“爱满天下”四个字来教育大家。但是,学生们毕竟都是孩子,聚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碰到这样的事,陶校长不训斥,也不责怪,他自有好办法。
一天下午,两个同学为一件小事在走廊里争吵,最后竟互相骂了起来。恰巧陶校长经过这里,他走过去,不动声色地注视着他俩。两个学生在校长面前都感到有些难为情,但又不甘示弱,互相瞪了对方一眼,扭头走开了。
第二天晨会上,陶校长朗诵了一首题为“骂人”的小诗:
你骂我,
我骂你,
骂来骂去,
只是借人的嘴骂自己。
同学们明白了小诗的意思,会意地笑起来。一个既聪明又大胆的同学举手说:“我来和一首《打人》的小诗吧!
你打我,
我打你,
打来打去,
只是借人的手打自己。”
同学们发出了赞赏的笑声,校长也连声称好。
从这以后,同学中偶尔有谁要发火了,旁边立即就会有人朗诵《骂人》和《打人》的诗句,让他们消消气,清醒清醒头脑。
两首小诗,让同学们相亲相爱,令孩子们终生难忘。
9.“摩擦”的意思有:①物体和物体紧密接触,来回移动;②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的冲突。在句子“但是,学生们毕竟都是孩子,聚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中的意思是 。(填序号)
10.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句子中描写两个学生神态的词语有: 、 ;描写他们动作的词语有: 、 、 。
11.陶行知是用什么办法让两个孩子认识到错误的?
。
12.陶校长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
课外阅读。
北人食菱(línɡ)
从前,有一个北方人,从来没见过菱角。有一年他去南方,在酒席上第一次吃菱角,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告诉他:“吃菱角要去掉壳。”那个人为了不让大家知道自己没有吃过菱角,于是说:“我当然知道啦!我吃菱角壳,是为了清热解毒。”有人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哪块地里没有呢!”大家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
菱角生长在水里,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他因为不懂装懂,所以闹了很大的笑话。
13.判断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这个北方人在去南方前见过菱角。(
)
②吃菱角要去掉壳。(
)
③菱角可以在水里和土里生长。(
)
14.这个北方人有两次不懂装懂:第一次是说自己吃菱角壳是为了 ;第二次是说北方也有菱角,菱角生长在 。
15.你想对这个北方人说什么?
。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
课外阅读
勤学好问的伽利略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教授讲天文学。教授讲道:“宇宙中的行星都是在宇宙中进行曲线运动的。”
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记,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
“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们的行星一定是在做曲线运动的吗?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呢?”伽利略没有被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代著名学者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用古代学者的话让伽利略相信自己。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教授被问倒了。
后来,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答问题。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最终才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17.形成解释。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水落石出:
②胡思乱想:
18.整体感知。
题目是“勤学好问的伽利略”,这说明本文想要表现的就是伽利略的 特点。那么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情来表现伽利略这一特点的?
。
19.形成解释。
对于伽利略爱提问这一行为,教授认为这是伽利略 ,而伽利略则是为了
A.显示自己与众不同 B.嘲笑教授没讲清楚知识
C.显示自己很聪明,看不起古代的学者 D.探寻真正的科学
20.“难道古代的学者讲的就一定符合事实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符合事实
B.古代的学者讲的不一定符合事实
C.古代的学者讲的一定不符合事实
D.古代的学者讲的就是事实
21.伽利略认为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
A.古代著名学者提出的观点
B.课本中写的、教授讲解的知识。
C.有理论依据的、经过事实验证的知识。
D.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实。
22.你认同教授的观点还是伽利略的观点?任选一种观点说说你的看法,可以赞同,可以反驳。
。
23.获取信息。
伽利略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
24.创意运用。
你在生活中善于提问吗?提出问题后又是怎样找到问题答案的呢?
。
2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学一路歌
春天上学,走一路,看一路野花。黄的是蒲公英,紫的是二月兰。一边走,一边看,弄得满身香。
夏天上学,走一路,蹚(tāng táng)一路溪水。小溪从山上流下来,我们随着它跳过山石。我们唱着歌,伴随着叮咚叮咚的水声到了学校。结果,教室的地上满是湿鞋印。
秋天上学,走一路,吃一路野果。我们吃落在地上的青皮核桃,砸核桃弄得手指像黑炭条,洗也洗不掉。我们摘酸枣吃,哪棵树上的红,就摘哪棵树上的。今天不红,明天就红了。
冬天上学,走一路,滑一路冰。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我们或者站,或者坐,往冰上一冲,要么让小伙伴帮忙一推(tuī duī),便从自己家门口一直滑到了学校。一路嗒(dā tá)嗒嗒!嗒嗒嗒!睁开眼睛,好像坐汽车;闭上眼睛,好像坐飞机。“到了!到了!”伙伴们互相提醒着,以免坐过“站”。跑进校门,大伙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
(1)给选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蹚 (tāng táng)一路 一推 (tuī duī)
嗒 (dā tá)嗒嗒
(2)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了哪些花?( )(多选)
A.牵牛花 B.蒲公英 C.野菊花 D.二月兰
(3)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春天 来滑冰
夏天 吃野果
秋天 看野花
冬天 蹚溪水
(4)文中写了孩子们秋天上学,吃了哪些野果?
(5)冬天,孩子们把小溪当成了( )
A.溜冰场 B.游泳池 C.滑梯
(6)我们一起感受了孩子们一年四季上学的欢乐。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水淋淋;亮晶晶;湿漉漉
2.嫩绿;姑娘;茂密
3.清澈 见底
4.绿;清;树木;草地;开着花;美丽的桥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答案】6.C
7.B
8.喜欢。因为他勤学好问,被人嘲笑不懂礼之后也很坦然。
【答案】9.②
10.难为情;不甘示弱;瞪;扭头;走开
11.用编写诗歌的办法,让学生知道骂人是借人的嘴骂自己。
12.陶校长的办法好。这样不用责怪学生就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答案】13.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
14.清热解毒;土里
15.我想对这个北方人说:“不懂就要问,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只会闹出笑话。”
16.说明了人要诚实求知,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闹笑话。
【答案】17.潮水退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文中指伽利略必须问清楚问题的答案。;没有根据,不切实际地瞎想。文中指教授认为伽利略提问题是在胡乱猜想。
18.勤学好问;伽利略在学习中向老师提问天体曲线运动的问题,他不轻信古代著名学者的结论,而是亲自去探寻、解答问题。
19.胡思乱想;D
20.B
21.C
22.我认同伽利略的观点。我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应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才算真正明白。
23.伽利略继续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解答问题。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丝毫没有改变。
24.我在生活中善于提问。提出问题后,我先问老师,如果老师也不清楚,我会通过查大量资料来解决。
25.【答案】(1)tāng;tuī;dā
(2)B;D
(3)看野花;蹚溪水;吃野果;来滑冰
(4)核桃、酸枣。
(5)A
(6)我最喜欢冬天了,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太有意思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