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 (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6 21: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了解有关苏轼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能通过诵读理解词句的含义,把握其中体现出的作者的心理和情感。
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心境,正确看待人生的悲欢离合。
1
2
3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集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苏轼与苏辙从小志同道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如乌台诗案后,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削夺官爵为哥哥赎罪。他们的书信往来非常频繁,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一百多首,而苏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达130首。
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被贬到杭州,这时苏辙在济南为官,苏轼为了离弟弟近一些,请求到密州出任。写此词时,作者已是不惑之年,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苏辙已有七年不见。
听范读,感受诗词情境。自由诵读,划分节拍,读出词的特点。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娟。
这首词为比较典型的双调词,语句悠扬婉转、摇曳多姿。
怀念弟弟子由,从“兼”可知词的情感不只是怀念子由。
你从词前小序读出了什么情感?
找一找,议一议,看看作者还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信号呢?
词人问了青天什么问题?
“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美丽的明月呀,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照耀人间的呢?天上也有跟人间一样的纪年吗?天上是不是有不一样的世界?苏轼把青天当作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问天
天上有什么呢?
明月、宫阙、琼楼玉宇。还可想到嫦娥奔月的故事。
词人对天上有什么感情?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天上是一个美丽的世界,作者心向往之,从“归去”可以看出来。天上是一个陌生的世界,作者真要飘然离去的时候又徘徊犹豫了,从“恐”可以看出来。
作者在现实中政治失意、手足分离,所以想要找寻一个完美的世界,最终没去的原因是什么?
对人间的留恋,从“何似”可看出天上虽美,却比不上人间温暖的烟火气息。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为什么有此一问?
作者好像对月有怨怼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问月
作者的“问心”之语是哪几句?怎么理解?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宇宙、人生难有十全十美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释怀,作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同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问心
如何理解结尾两句的含义?
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问候和祝福:尽管人间有离别、有缺憾,但生活在月光照耀下的世界,和天涯相隔的亲人共赏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安慰。词人情感得以升华,熔古铸今,炼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表达出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引起千万人的情感共鸣,流传至今,堪称千古奇绝。
问候
请将词的下阕,改写成抒情的散文片段。
示例:在月色和清风中,我的影子开始起舞,恍惚中似乎天堂就在我的眼前。影子随着月光转过那雕梁画栋,穿过阁楼的阻拦。何人在此处失眠?何人在此处低吟?或许我不该怨恨这让我想起离愁的月色。月色有什么错?错的只是我。
世上不会有永远,有团聚就有分离。人的悲喜合自古以来就难以求全,就像月也有圆缺的苦恼。完美从来都不属于人间。远方的人啊,希望你的生活永远美好,大家虽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皎洁的月光。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遗憾。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坎坷,请读一读苏轼的词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