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项指导之精准审题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作文专项指导之精准审题 课件(共25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6 20:42:36

文档简介

精准审题
对接中考
题型一:命题作文
(2023江苏泰州)请以“越来越甜”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3山东烟台)题目:这一路,风光真好
(2023上海)会心,意思是从学习、生活中领会道理,或是对别人没有明说的意思心领神会,也可以指彼此之间的情意相合。
请以“会心之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23北京)在课文中,我们读过高大的皂荚树,顽强生长的小桃树,力争上游的白杨树。树,见证岁月,寄托情感,象征精神。倘若发挥想象,在鸟儿、小草、泥土、风雨等的眼中,树也会有不同的故事,呈现不同的风采。
以“我生活中的一棵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题型二:半命题作文
(2023广东广州)请以《一样的 ,不一样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3湖南湘潭)请以《带上 去远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3江苏南通)请以“行走间,我发现 ”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3湖北黄冈)“喝彩”是动词,在字典里被解释为“大声叫好”。在生活中,“喝彩”可以表现为一句话、一阵掌声……总有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瞬间、一个地方让你忍不住为之喝彩,在你生命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请以“这一次,我为 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
(2023青海省卷)生活中,榜样给予我力量;阅读中,书籍给予我力量;成长中,亲情给予我力量;困境中,微笑给予我力量……
请以“ 给予我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型三:材料作文
(2023 山东日照)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如何继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滔滔黄河,纵横五千里,沿途融汇大小河流,融聚各地优秀文化,融合成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融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也将继续奔涌向前,续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华彩乐章。
黄河文化中“融”的精神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或思考。
(2023 辽宁沈阳)(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型四:话题作文
(2023 四川遂宁)世间万物,皆有价值。戈壁滩騰空升起的蘑菇云,是邓稼先为国铸重器的价值;阳光下“子背母、母背子”的温馨画面,是中年人承担责任的价值;墙角边傲立风雨的花芭,是小桃树顽强生长的价值 你就是你,自有光芒。请以“价值”为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23 辽宁盘锦)《现代汉语词典》对“初”字有“开始的”“第一次”“原来的”等释义。
“初”是走向未来的起点,是挑战自我的尝试,是心怀梦想的坚守……
请以“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23 青海西宁)一个人,一件事,一处景,一种精神……宛如一束光,照亮我们的生命。
请你以“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型五:情景化作文
(2023江苏南京)给初一新生介绍中学的课程活动,班主任给出三个选项:
1.所有中学都有学农或者其他劳动实践活动,是否一定要参加?
2.学校的文艺活动可以展现特长,会耽误学习吗?
3.有的学科需要做实验,会不会很麻烦,看看书不行吗?
任选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23江苏连云港)下图是《永玉六记 汗珠里的沙漠》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共鸣?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共25张PPT)
精准审题
作文专项指导之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能否取得高分的关键。
所谓审题,是指在写作之前先阅读和理解写作材料,对其进行仔细地分析和思考,了解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弄清文章的写作范围、要求、含义,进而明确文章详略、确立写作中心的过程。
题型一:命题作文
题型二:半命题作文
题型三:材料作文
题型四:话题作文
题型五:情景化作文
题型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已经确定题目的命题形式。
(一)抓住“题眼”
找到题目的题眼,便把握了写作的重点。根据题目的不同结构,主要分以下三种情况:
1.题目为一个字或词语。这个字或词语就是题眼。如《根》,再如2023江西中考作文《合影》。
2.题目为一个短语。首先,应判断短语的结构类型:偏正、动宾、主谓、并列。
其次,应找准短语的侧重点。
结构类型 题眼 示例
偏正短语 一般是修饰词,它直接规定了写作的角度。
动宾短语 一般是动词,宾语是文章论述的对象,但动词是文章的重心。
如:2022齐齐哈尔中考作文《最动听的声音》,题眼是“最动听”,说明这个“声音”并非一般的声音,那么在写作中就要表明“最动听”的原因,叙述清楚相关的事件,体现出它给“我”带来的体验、感悟和成长。
如:2020福建中考作文《学习与性格》,学习会影响、改变、塑造性格。因此,题目的指向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学习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结构类型 题眼 示例
主谓短语 往往为谓语或谓语中心词。
并列短语 需把握两个并列词语的内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2019江苏淮安中考作文《我当铭记》,“我”是叙事主体,“铭记”是题眼,写作中要体现出为什么“铭记”,“铭记”什么以及“铭记”的意义等。
如2023湖南怀化中考作文题二《翻过那座山》,其中的动词“翻过”便是题眼,要发散思维,思考如何“翻过”,“翻过”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翻过”后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3.题目为一个句子。其中的题眼一般为动词。
如:2023广东省卷中考作文《这一次我全力以赴》,
题眼是“全力以赴”,“全力以赴”意味着“我”做出了选择和行动,写作时可围绕“全力以赴”的具体过程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语意双关,在审题时要考虑它的引申、比喻或象征意义。
如:2023湖北十堰中考作文题目(2)《在路上》,可以发散思维,扩展“路”的内涵,写人生之路、青春之路、成长之路、奋斗之路等等
(二)把握文题限制
在找到题眼的基础上,审题还要注重把握题目的相关限制。限制的内容一般为文体,人称、对象、时间、地点、数量、方位,范围等。
此外,题目中的“最”“也”“还”“更”等修饰词也要格外注意,它们也体现着一定的要求。
如:2023四川南充中考作文题目(1)《我的互联网体验》
再如:2023湖北随州中考作文题目(1)《温暖我的瞬间》
(三)审提示语
提示语大多有引出题目、阐释主题、提示写作重心的作用,认真阅读提示语,可以打开写作思路。
如: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有家可回,有人在等,有盏灯会为你守候,看似平淡的每一天,都是不可复制的幸福。父母是家,祖国是家,学校是家,班级是家…因为有了这些家,我们每个人才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才有牵挂,才有永恒的爱。
请以“家”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题型二:半命题作文
(一)审清题意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具有不完整性和限制性。审清题意是第一步。
首先,半命题作文题目可以分为开放部分和限制部分。
如:《回到 》,“ ”为开放部分,“回到”为限制部分。
其次,要分解题目的各个部分。
其中“回到”为谓语,“ ”为宾语,补充的内容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地方,也可以是某个时期或某种状态。
最后,分析其含义。
“回到”是动词,代表了回归、重返、重拾等概念,意味着学生要写自己已经见过或者经历过的事情。
(二)补全题目
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扬长避短,熟悉为先。补题时要优先考虑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才能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的好文章。如《回到 》这个题目,可以选取学校、家庭、故乡等熟悉的身边事物,进行写作
2.切入点宜小不宜大。所补充的内容要选择较小的、贴近生活的事物。如:《 里的文化》,这里补充的内容可以是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等抽象化的品行,也可以是春联灯谜、月饼棕子等具体的事物。
3.具有创新性。所补充的题目内容不能过于大众化,要适度创新。如:2023云南中考作文《留住 的味道》,可补题为《留住阳光的味道》《留住时间的味道》《留住水的味道》等。
题型三: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写作形式,要求写作者在分析和理解材料后自拟题目,最终提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
材料作文的主要构成要素为:材料+提示语+要求。
材料来源包括新闻报道、社会事件;文学作品、历史事实;统计数据、图片图表……
(一)紧扣材料,多维审视
1.抓关键词(句),即找出材料中有代表性的、具有特殊含义的词、短语或句子,分析材料的表层和深层含义,明确材料主题。
2.多角度审视材料,从材料中选择合适的观点,联系生活,进行高度概括和整合,之后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2023四川南充中考作文题目(2):歌德曾说过:“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很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勇敢”是历来为人赞赏和推崇的品质。对于“勇敢”,你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
(二)围绕材料,巧妙拟题
1.提炼关键词汇: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观点和论述的核心,可以通过筛选词汇,归纳总结,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主题。
如:上述2023南充中考作文题目(2),材料中提炼出的关键词是“勇敢”,就可以围绕关键词拟题,如《勇敢的力量》《勇敢,我的座右铭》《带着勇敢前行》等。
2.使用材料观点:有的材料会直接提出观点,我们可以将它作为文章标题。
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3年3月月考作文,材料中说:纵使可能短暂失意,也要放手一搏,裹足不前只会令人失去自我。可将材料中的观点提炼出来,拟题为《学会放手一搏》。
3.结合自身理解:可以将材料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发挥联想和想象,拓宽思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提出主题。
如:2023浙江丽水中考作文,材料是一则84岁老人坚持阅读的报道,任务要求写自己和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可联系生活实际,拟题为《班级阅读角的故事》《书店的故事》《乡村图书室的故事》等。
★拟题注意事项:紧扣材料,新颖生动,简洁凝练,准确醒目。
题型四:话题作文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主要构成要素为: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
(一)审视材料,把握话题
1.审材料和提示语。审查材料具体内容时要采用关键词法,找出其中的关健词并结台提示语进行分析,可以迅速把握材料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审话题。对于话题的审查要着重分析其中有限制性,启发性的文字,并解读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具体情感。
(二)深入挖掘,理解话题
1.化大为小。
有的话题是一个词,如“价值”(2023四川遂宁中考作文题一)“照亮”(2023四川绵阳中考作文)、“微光”[2023四川广安中考作文题目(1)]、“守常”(2023河北中考作文)等,
有的话题是一个句子,如“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最需要的品质是什么?”(2023浙江省嘉兴、舟山中考作文任务一)
标题的字越少,外延也就越大。因此,写作时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化大为小。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便很难深入挖掘主旨。
2.设问构思。面对话题,运用设问、反问,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此打开思路,缩小写作半径,并引出对话题内容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内容更饱满,主题更深刻。
如:2023四川凉山州中考作文题目一“吃苦”,可以思考“为什么要吃苦”,还可以思考“不吃苦会怎样”,通过反向探究,助力多角度审题。
3.化虚为实。有些话题是抽象的、虚拟的,甚至具有科幻色彩,如:话题“假若记忆可以移植”。面对这样的话题,若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便可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把话题引向现实生活,立足于现实,思考现实、表现现实,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
题型五:情境化作文
情境化作文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完成某些任务的作文。一般来说,题目中会给出具体的材料情境和写作任务情境,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情境,任意选择一个任务情境去完成作文,借此来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这类题型,审题思路可归纳为:厘清情境——明确任务。
(一)厘清情境
情境一般会以文本或者图画的形式呈现。
1.文本情境:文本一般会创设一个现实中的具体情境,有一定的交流、交际、学习背景。
在审题时,要先厘清情境中的人,事,物,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或者什么事情表明了某种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或者是围绕某物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等。
如:2023浙江杭州中考作文:在班会课上,给学弟学妹们做一次主题分享。可以讲述你努力实现心愿的过程和体会;可以就如何实现心愿谈谈看法,给出建议。请拟写发言稿。
2.图画情境:要看懂图画寓意。要仔细看图画构成,注意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图画以人物为主体,那么就要关注人物的行为、动作、神态、语言等;如果图画中有文字,就要把文字和画面内容结合起来理解。
如:2023浙江金华中考作文,图片正上方有一个太阳,左边骑着播摇马的小男孩说“天上的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右边双手叉腰的女士说“天上的太阳怎么会有两个!”。
这幅图,唤起了你怎样的回忆?或引发了你怎样
的思考?或激发了你怎样的创意想象?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经历,
可以发表见解,还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二)明确任务
1.写作内容,这是审题的关键,要认真、仔细审读材料,找出核心问题。
2.写作主体,该类型题对写作主体的要求不仅是学生的实际身份,而且是置身于真实具体的写作情境中的交际主体,因而对写作主体就有时代背景、身份、年龄、职业、经历等方面的显性或隐性规定。
3.写作对象,即读者对象是谁。
4.文体指令,即指令使用哪种文体。如任务中规定的想象文、演讲稿、书信等。
★审题点拨
1.有的作文题目中会运用不同的标点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审题时应注意。如2023浙江嘉兴、舟山中考作文任务二:请以“别想了,其实……”或“别想了?其实……”为题,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
2.所有类型的题目都应注意审写作要求。这一部分主要限定文体、字数等基本要求,规定并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写作时必须多加注意。如果没有按要求来写,文章再好,也很难达到一类文的标准。
总之,作文审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问题核心,理清写作思路,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在考场上不要因为时间紧张就忽略审题,或是匆匆一审就急忙下笔,这样写出的文章很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的重大失误,从而影响整体得分。
一定要在原先审题的基础上再看一遍,思考3分钟,一切也许会有所不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