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07: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部编版2024年新教材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大禹治水的成功,保障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同时也使他在人们心中树立起崇高的威望,为其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创造了条件。
目录
西周的兴衰

商朝的统治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都城:阳城
君主:禹建立夏王朝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3)
(2)
(1)
(4)
1.夏朝建立
大禹治水
戴冠冕的大禹
形成:禹的儿子启不接受传统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
(1)
影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2)
2.“家天下”
禹:夏王朝的建立者
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史记》
启:世袭制的开创者者
“公天下”变“家天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禅让制:
将首领位置传给贤德之人
世袭制:
按照血缘关系世代传承下去

“家”指最高统治者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把国家当做一家的私产,世代传承。
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1)
统治区城: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
3.夏朝的统治
考古发现: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朝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殷墟商代宫殿基址(河南安阳)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距今5000多年的我国最早宫城遗迹
二里头1号宫殿地基图
廊院式建筑夏朝后期都城遗址“中华第一王都”
二里头遗址内的排水沟
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反映出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
铜鼎
镶嵌十字纹方钺
铜爵
陶鼎
玉器
铜铃
青铜盉
玉璋
4.衰亡:
衰落: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
(1)
灭亡: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2)
夏桀把人当坐骑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夏桀)作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 ——《竹书纪年》
(桀)残贼海内,赋敛无度,万民甚苦。
——《韩诗外传》
商朝的统治

1.背景:
夏王桀的暴政引起民众反抗;
1
夏朝后期,商人逐渐强大;
2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
夏桀把人当坐骑
商汤像
伊尹像
2.商朝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君主:汤
都城:亳
(1)
(2)
(3)
商汤像
伊尹像
前期统治: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1)
商朝迁都: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2)
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
后期统治: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4)
3.商朝的统治
辽河
大海
渭河上游
长江流域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
(商代·山东益都出土)
铁刃铜钺
青铜戈
司母戊鼎
商朝玉人
商朝玉象
青铜角
材料:已经出土了大量商代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说明商代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已经很发达。
商朝的贝币
商代的商业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时使用海贝、骨贝、玉贝、铜贝等作为货币。
4.商朝灭亡
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酷刑法,致民不聊生。
酒池肉林
炮烙之刑
西周的兴衰

商纣王暴政,民不聊生;
周部族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周文王在吕尚等人的辅佐下,积极作灭商准备。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牧野决战,商朝灭亡。
1.背景:
2.西周建立:
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君主:周武王
都城:镐京
(1)
(2)
(3)
周武王
西周


周武王面对如\此大的疆域,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巩固呢?
3.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内容:
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向周王承担进献贡赋的义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1)
(2)
(3)
(4)
结果: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
5.西周的灭亡
衰落:
(1)
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②到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
灭亡:城的背面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
(2)
思考探究:夏、商、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①相似之处:天子无道,昏庸残暴;诸侯强大,得到民心拥护。
②启示:统治者要勤于政事,广用贤才,勇于纳谏,爱护百姓。
当堂练习
1.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答案】A
当堂练习
2.“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年。”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答案】B
当堂练习
3.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克盂”记载:(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驭族、微族。克进驻度(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答案】A
当堂练习
4.排序题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题目,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杂乱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国人暴动②周平王迁都③牧野之战 ④盘庚迁殷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答案】B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