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07: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传说夏禹曾用九州之税贡铸了九鼎,以象征九州。“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洛邑。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传说中的禹铸九鼎——
问题:“九鼎”为什么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传?
“鼎”是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夏分九州,禹铸九鼎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i)氏。”
建立者: 时间: 首都: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今河南登封)
文献里的夏朝——
“及禹崩......启遂即天下位,是为夏后帝启。”
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夏朝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 礼运》
禅让制:公天下,德能兼备,民主选举
世袭制:家天下,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1.建立:
2.世袭制:
0%
50%
100%
文物探源
二里头遗址宫殿复原图
出土地点:
2
文物名称:
1
历史信息:
3
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师二里头村
反映了夏朝时期的
文明发展水平。
遗址上的夏朝——
类别 历史信息
祭祀区
宫城、 墓葬群
作坊区、 铸铜作坊
夏朝注重祭祀,
借助神权巩固统治
夏朝社会出现
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夏朝青铜冶炼技术发达,手工业有所发展
3.考古印证:
【小组合作】结合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二里头古城哪些历史信息?
绿松石龙形器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
青铜爵:我国目前已发现最早的青铜酒器之一
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
遗址上的夏朝——
0%
50%
100%
文物探源
桀驾人车画像石拓片(局部)
拓片里的夏朝——
问题:请描述这位君主的统治情况。并指出夏朝在他统治下命运如何?
夏桀把人当成车来供其娱乐,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的统治陷入全面危机,最终夏朝被商所灭。
史书记载,夏桀以太阳自比,说:“天上有太阳,我就有百姓,如果太阳会灭亡,那么我也会灭亡。”人民恨透了他,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消失呢 我们愿意同你一起灭亡。”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4.灭亡:
文献里的商朝——
《史记﹒殷本纪》书影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汤乃兴师率诸侯......夏师败绩......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建立者: 时间: 首都:

亳(今河南郑州)
约公元前1600年
问题:请结合课本P23,概括汤的治国方略。在他治理下,商朝出现了什么局面?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1.建立:
A
B
1.指出商朝都城A、B
的名称。
商朝形势图
2.为什么商朝前期多次迁都?
3.说说盘庚迁殷对商朝的影响。
A:亳 B:殷
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使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2.盘庚迁都:
0%
50%
100%
文物探源
文物名称: 出土地点: 历史信息:
文物名称:
1
出土地点:
2
历史信息:
3
遗址上的商朝——
殷墟
河南安阳市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3.考古印证:
商朝戴枷奴隶俑
商朝活人殉葬坑
问题:下图说明了商朝奴隶怎样的社会地位?
4.灭亡:
炮烙之刑
文献里的西周——
《史记﹒周本纪》书影
“二月甲子昧爽(在甲子日的黎明时刻),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抵抗)武王。”
建立者: 时间: 首都:
周武王
镐京(今陕西西安)
公元前1046年
问题:观察夏商西周三个王朝建立的时间,你发现什么特点?
1.建立:
0%
50%
100%
文物探源
文物名称: 出土地点: 历史信息:
文物名称:
1
出土地点:
2
历史信息:
3
利簋
陕西临潼县零口镇
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
可互证史实(二重证据法)
《史记﹒周本纪》和青铜器的“利簋”内底铭文都记载了“武王伐纣”。这说明
1.建立:
0%
50%
100%
文物探源
宜侯夨(cè)簋(guǐ)
宜侯夨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是周康王册封夨,将其迁至宜地为诸侯,对他就进行赏赐。为此,夨受赏后称颂周王的美德,特铸此器纪念。
问题:该文物可以印证西周哪一政治制度?
2.分封制:
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
1.为什么西周要实行分封制?
2.分封对象有哪些?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分封对象:宗亲和功臣等。
3.周王朝根据什么标准分封土地?
分封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2.分封制:
功臣吕尚封国齐
武王弟康叔封国卫
成王弟叔虞封国晋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鲁
周王室贵族召公爽封燕
文物里的西周——
问题:夨受赏后,可以获得哪些权利,同时需要为周王履行哪些义务?
周天子
诸侯
授予土地、人民
进献贡赋、服从调兵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问题:观察分封制等级示意图,说说分封制有何特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特点:①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
2.分封制:
文献的西周——
材料 态度 评价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周王室)。” --《左传》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逐渐)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小组合作】两则材料对分封制持什么态度,请简要进行评价。(积极、消极)
肯定
否定
积极: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消极:诸侯具有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春秋诸侯争霸埋下了祸根
2.分封制:
3.灭亡:
看图说史:请你简述西周灭亡的史实,并谈谈感想。
小试牛刀——
( )2.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记载:“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据此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禹最初就想传位 于启
B.启夺取了禹的王位
C.启通过禅让取得王位
D.禹把王位禅让给益
D.禹把王位禅让给益
( )1.该表格主要反映了
朝代 都城 王朝概况
夏 阳城 确定世袭制、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A.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B.原始农耕的生活
C.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D.分封制度的建立
C.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
小试牛刀——
( )4.“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反映出了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促进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D.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 )3.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来自南方的印文硬陶、鸭形壶,有来自西北地区的青铜战斧和环首刀,来自东方的酒器,以及来自江汉地区的玉器等。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当时
A.青铜工艺发展成熟
B.形成图腾崇拜的祭祀文化
C.早期国家开始出现
D.不同地区间存在文化交流
D.不同地区间存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