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共98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共98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6 21: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8张PPT)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无处不在。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表现
课时一
大尺度范围
(全球性)
大范围地区自然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地区内部差异较小。
例如:非洲从赤道往北为雨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雨林
草原
荒漠
小范围地区自然环境也会存在差异。
例如:某些山地由于坡向差异存在植被“阴阳脸”的现象。
小尺度范围
(区域性)
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景观地区差异多呈带状分布,形成自然带。
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占有一定的宽度,在地球上呈长条状分布。
1、概念
2、表现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气候
类型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决定
影响
形成
特点
明晰概念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在不同气候带,水热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而植被是最显而易见的景观特征,所以自然带常以植被类型命名,自然带之间无固定界线。
复习回顾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世界自然带类型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1.根据图中合成卫星影像,说出在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地理环境景观类型。
2.图中箭头所指示的自然景观,各自反映了哪一种典型的自然带。
3.想一想,在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差异?试举例说明。
自然带内依然存在差异,差异无处不在。
陆地表层的自然景观主要有森林景观、草原景观、荒漠景观
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如热带草原带靠近热带雨林带一侧相对降水较多而草木葱茏,靠近荒漠带一侧降水少而草木稀疏。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
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
明晰概念
旅行者ing
1.从赤道出发,沿120°E向北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变化的因素: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延伸方向: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更替方向:
热量
沿纬线延伸
(东西延伸)
随纬度变化方向而变化(南北更替)
热带森林
亚热带森林
温带森林
亚寒带森林
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旅行者ing
2.(3)近赤道地区有一个高温带,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高于24°C,称为热赤道。热赤道平均位于5 °-10 °,就北半球季节而言,冬季在赤道附近或南半球大陆上,夏季则北移到北纬20 °左右。议一议,热赤道的存在,对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有何影响?
由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的差异,导致热赤道位置偏北,从而增加了纬度地带性分布的复杂性,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可能发生变形、扭曲,不完全以赤道为轴对称。
热赤道的平均位置示意
热赤道
旅行者ing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3.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50°N纬线向东行进,自然景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造成水分条件的差异。
干湿度(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影响变化的因素: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延伸方向: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更替方向:
水分
沿经线方向延伸
(南北延伸)
沿经度变化方向而变化
(东西更替)
森林
草原
荒漠
表现最明显地区:
中纬度
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环境要素和整体特征的差异,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也称为经度地带性分异
小结: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示意图 变化规律 形成因素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方向:
从赤道到两极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
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方向:
从沿海到内陆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随堂练习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2、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
A.热带草原 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 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 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 亚热带硬叶林
D
A
垂直分异规律
课时二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你知道诗意吗?
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谱景观图
高山灌丛草原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寒漠带
高山冰川带
随海拔升高,气温______,
降水一般是先____________。
降低
增多后减少
追问:从山麓到山顶,
只有热量因素发生了改变吗?
垂直分异规律成因
某高山气温和降水随高度的变化
背风坡
迎风坡
2000米
最大降水量带
(一定高度)
降水不断减少
降水先增多后减少
气温降低(大约 0.6℃/100米)
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水热条件变化
自然景观变化
垂直分异规律

影响变化的因素: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延伸方向:
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更替方向:
水热变化
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从山麓到山顶发生变化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就是垂直分异规律。




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当地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一般由当地所在纬度决定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
例如: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天山的基带为温带荒漠、灌丛带
1、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下列自然带名称的代号按垂直自然带的变化规律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A .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高山草甸带
D.常绿阔叶林带
E.针叶林带
(2)根据图中垂直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判断该山地应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_______带.


A
C
E
D
B
亚热
小试牛刀
图1 乞力马扎罗山(3 S)
图2 秦岭(34 N)
下图哪座山哪个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更为复杂?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发育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思考探究
常绿阔叶林带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针阔混交林带
针叶林带
山地灌丛草甸带
海拔越高、纬度越低,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越丰富
迎风坡、阳坡的水热条件更好,自然带谱更丰富
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相对高度大,是迎风坡也是阳坡,水热条件好,且纬度低
思考探究
南坡
北坡
比较类型 影响因素 影响方式
不同山体 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同一山体不同坡向  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坡向 迎风坡、向阳坡的水热条件好,
自然带谱更复杂。
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发育程度的因素
总结归纳
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数目最多的是( )
A、勃朗峰 (46°N 海拔4810M)
B、文森峰 (78°S 海拔5140M)
C、麦金利峰 (63°N 海拔6193M)
D、乞力马扎罗峰 (3°S 海拔5895M)
D
小试牛刀
下列三地中,针叶林带的分布高度不同,原因是什么
思考探究
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同一自然带的分布海拔越高
下图中,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不同,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秦岭
太行山
思考探究
阳坡,热量条件好,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更高
背风坡,热量条件好,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更高
比较类型 影响 因素 影响方式 不同山体 纬度 纬度越低,热量条件越好,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高 同一山体 东西走向 坡向 阳坡,热量条件好,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 可用于判读坡向,并进一步判读南北半球
南北走向 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同一海拔气温要高于迎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高 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的影响因素
总结归纳
注:由于南半球60°S附近大陆缺失,故苔原带与针叶林带缺失。
23.5°N
23.5°S






阳坡
阳坡
阳坡
拓展延伸
对于北半球山地来说
南坡为阳坡
对于南半球山地来说
北坡为阳坡
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右图)研究是地域分异规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垂直自然带谱受土壤、气候和生物条件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题。
1.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B.阴山 C.南岭 D.昆仑山
2.该山地两侧自然带数目差异明显,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热量 C.海拔 D.坡度
A
B
随堂练习
常年积雪的下界(最低海拔线)
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
雪线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
正相关
气温高雪线高,气温低雪线低;
雪线阳坡高于阴坡
北半球山体阳坡与阴坡雪线示意图
储雪少
雪线高
N
冰川
阳坡 阴坡
N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降水:
负相关
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雪线
影响雪线因素的分析
①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叠加时
降水因素
热量因素
+

2
雪线低
②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冲突时
降水因素

热量因素
雪线高
阳坡
阴坡
迎风坡
珠穆朗玛峰
雪线低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纬度低,气温高,雪线高
纬度:
降水:
降水多,雪线低
坡度:
坡度陡,雪线高;坡度缓,雪线低
坡向:
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背风坡雪线高;迎风坡雪线低。

线
降水一般是决定性因素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S
N
阴坡
阳坡
雪线
迎风坡
背风坡
A
B
C
D
N
S
雪线
阴坡
阳坡
迎风坡
背风坡
自然带分布高的是阳坡;雪线低的是迎风坡。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南半球
北半球
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气温、降水、坡度分析)
气温(热量或纬度)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降水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因而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地貌 坡度越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
季节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使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分析方法:从山麓的温度差异、高山地区的降水(雪)多少,从山坡的蓄雪状况、气候变化分析。
雪线
世界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的大致规律
由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中国各地雪线高程等值线图(单位:米)
雪线
我国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规律
①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
②由沿海向内陆雪线逐渐升高
森林的最高界限(上限)
林线

线
森林上限称为林线
影响林线高低的主要因素:
降水:
风力:
降水多,林线高
风力弱,林线高
温度:
温度高,林线高
  林线高度
  
  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
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
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
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
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
林线
林线高
林线低
当热量与水分冲突时
热量因素﹥降水因素
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
影响林线因素的分析
影响高山林线分布的因素
纬度 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山地林线分布则越低。
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沿海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则较少
大气环流 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降水多,林线高;
坡向 一般同一山体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一般同一山体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分析方法:
从能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所需水热状况分析
温度:纬度低,林线高;
降水:降水多,林线高;
风力:风力弱,林线高
林线

线


热 量
水 分
坡向:阳坡(高)、阴坡(低)
纬度:信风或副高控制(低)
坡向:迎风坡(高)
海陆位置:沿海(高)
非地带因素
逆温
干旱地区降水
地下水、冻土
焚风效应
纬度:纬度高,气温低,海拔低
影响林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下图是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其中位于南半球亚热带的是( )
A.A B.B C.C D.D
C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下面5-7题。
5. 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林线与雪线更高 B. 林线与雪线更低
C. 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 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6. 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为
A. 暖湿 B. 暖干 C. 冷湿 D. 冷干
7. 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A. 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 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 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 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气温高
气温升高
降水增多
比火山喷发前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若干年内植被和冰雪将逐渐恢复,故相比火山喷发时,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2020·新课标Ⅲ)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
案例:华北平原地方性分异
滨海平原
冲积平原
洪积-冲积平原
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依次为:滨海平原、冲积平原、洪积-冲积平原,其间还有两个过渡性洼地地区。
各部分的地表组成物质、地表水系、地下水位和矿化度、排水条件、土壤肥力、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等,都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影响因素
意义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岩性、土质等
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形成原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
表 现: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典型地区:较小尺度的地域
有序性指在地方地形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沿着一定梯度有规律地更迭。
例如:在沿海地区,海岸气候随着离海洋的距离加大,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小,温差逐渐增大,湿度逐渐下降。



重复性则表现为相同发育历史的自然单元,在相邻的小区域内重复出现。
例如:在黄土高原的多个小流域内,都能看到川地、冲沟等地形呈树枝状镶嵌在塬、墚、峁、土石山等之间同一类地形单元里。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为何不是热带雨林带而是热带草原带?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缺少形成热带雨林带的条件而发育了热带草原带。
(2)为什么离赤道较远的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也有热带雨林带分布?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降水丰沛,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因此发育了热带雨林带
(3)南半球为何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海陆分布。南纬60°附近大部分是海洋,因而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归纳
缺失
由于海陆分布差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改变
由于地形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约束
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
块状
我国新疆温带荒漠中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该有的没有,不该有的有了!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还发生在更小的尺度上。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
例如:丹霞地貌中坡麓、坡面、坡顶由于坡度的差异,导致植被生长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
岩性和土质的差别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
例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多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地方性分异规律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1.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
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巴西暖流
马达加斯加暖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1
2
3
4
墨西哥湾暖流
理想状态分布:热带草原带
实际状态分布:热带雨林带
地区分布: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
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2.赤道地区东非高原热带草原
非洲气候的分布
理想状态分布:热带雨林带
实际状态分布:热带草原带
形成原因: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4.美洲西海岸自然带狭长条状分布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5.撒哈拉沙漠横贯非洲东西两岸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从陆地上来的东北信风性质热干,无法带来水汽,使得撒哈拉沙漠深入内陆,三面环海
6.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冰川景观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理想状态分布:南极:苔原带、针叶林带; 北极:冰原带
实际状态分布:缺失
形成原因:南半球该纬度范围无陆地,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7.欧洲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北大西洋暖流
理想状态分布:针叶阔叶混交林带
实际状态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范围特别广
形成原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8.绿洲
热带沙漠中“绿色走廊”
昆仑山山麓的沙漠与绿洲
典型地区分布:昆仑山山麓、尼罗河谷地
理想状态分布:温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
实际状态分布:绿洲
形成原因: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河水灌溉
尼罗河谷地
拓展:认识常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主要陆地自然带
森林
草原
荒漠
森林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
年降水量>450mm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苔原带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森林
草原
荒漠
草原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半湿润、半干旱的
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年降水量250mm-450mm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森林
草原
荒漠
荒漠自然带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干旱地区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
生态系统脆弱
年降水量小于250mm
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渐少
荒漠自然带
由于食物不足,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很少,常见如蝗虫、蜥蜴、老鼠和一些鸟类。对于干旱环境,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如夏眠、夜行、耐旱等。荒漠属于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
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小于250毫米/年)
热带荒漠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海
洋性气

温带
大陆
性气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
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赤道
北回归线
北极圈
全球自然带的分布
描述景观特征
热带雨林景观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热带雨林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的季相(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变化。
与热带雨林相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林内没有板状根植物,也没有茎花现象的植物
描述景观特征
热带荒漠带景观
温带荒漠带景观
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实践意义:
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和地方分异状况,因地制宜部署农业生产;
明确土地利用方式;
确定农作物种类;
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避免土地退化和环境恶化。
自然环境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比如:
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
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青藏高原,是以放牧业为主的地区,牲畜、农作物和林木都带有高寒地区的特点
1.(1)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水分。
1.(2)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由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过渡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到热带季雨林、雨林带;反映了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为热量。
1.(3)以海南岛热带季雨林为例,说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含义﹔从海南岛地形、气候等因素考虑,图中AB线上植被景观是否一致 倘若不一致,说出沿线自然景观的差异。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气候特点为热带季雨林提供充足的水热条件,土地土壤为季雨林提供生长空间和养分,同时季雨林也为大气提供水汽,为土壤提供有机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不一致。两侧平原为热带季雨林,中部为山地雨林,会出现垂直自然带变化。
读某区域和该区域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丙地的气候类型及其对应的自然带为(  )
A.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带
A
2.左图中甲、乙两地相同的是( )
A.气候类型
B.大气环流
C.自然带
D.盛行风
C
垂直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人类活动因地制宜
课堂小结
(2021·菏泽一模)
张教授在我国辽东半岛野外考查,下图是其绘制的某地东西剖面上的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反映此区域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植被是
A.落叶阔叶林 B.草甸
C.针叶林 D.灌丛
2.洼地处生长着草甸而不是乔木,主要是因为洼地处
A.气温较低 B.土壤较薄
C.土壤水分较多 D.光照较少


大尺度
小尺度
局部地势起伏
水分迁移
植被分异
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
(2022年山东卷)
3.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岩性
4.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大尺度
小尺度
局部地势起伏
土壤分异



( 2021年山东卷)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6.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大尺度
小尺度

地貌部位—小气候
水分改变
植被分异
(2022年全国甲卷)
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杭盖草原附近山地对古时游牧民族越冬的重要性在于
A.提供水源 B.挡风保暖 C.食物丰富 D.围猎场所大
8.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 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
9.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 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



坡度
水分迁移
植被分异
地形部位
水分迁移
植被分异
(2021年全国甲卷)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题。
10.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 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2017年全国Ⅰ卷)

地貌部位
水量平衡
大尺度
小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