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件)-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06: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它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引发了后来的瓜分中国狂潮。这场战争是怎么爆发的?进程如何?《马关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有什么影响 外国侵略者是如何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的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
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了解左宝贵、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
2.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掌握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4.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点精讲
01
02
《马关条约》的签订
03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要点一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材料一: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材料三: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材料四: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根本原因:日本出台大陆政策
(2)客观原因:中国此时国防军事外强中干
(3)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派兵
2.过程
观看视频,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
人物扫描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战役打响后,负责防守城北玄武门一线,带病登城指挥。当部将劝他摘下红缨帽,脱掉黃马褂,以免引起敌人注意时,他却坚定地说: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们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
人物扫描
邓世昌,广东番禺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后调赴北洋舰队,任致远舰管带。平时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1894年,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邓世昌语录: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
“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为邓世昌所写的挽联
材料研读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要点二 《马关条约》的签订
1.概况
1.时间:1895年
2.双方:中日
3.主要人物:李鸿章、伊藤博文
4.内容:割地、赔款、开商埠、设厂
《马关条约》签署场景
2.主要内容
项目 内容 危害和影响
割地
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完整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款 加剧人民负担 清政府举债赔款,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开埠 使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设厂 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4.失败原因
材料一: 1874年,明治天皇开始裁减内官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做造舰。
材料二: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根本原因:清政府腐朽统治
军事原因:中国军事武器落后
要点三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更加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相吞噬的目标。实际上,当1895年初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时,帝国主义者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随后,“欧洲各国政府一个接一个拚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在行动上“开始瓜分中国了”。
2.表现
(1)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材料:德国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于1897年派舰队强占胶州湾。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继德国之后,19世纪末,俄、法、英、日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2)美国便于1899年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这个照会得到各国的同意。这样,列强不但划分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
2.表现
门户开放政策漫画
课堂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的签订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等
2.过程:威海卫战役等
3.英雄人物:邓世昌等
4.结果:失败
1.内容:割地、赔款等
2.影响: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1.背景:三国涉辽等
2.表现:势力范围划分等
课堂训练
1.吴玉章老人在自己时候的回忆文章中写道: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四川容县)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曾经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厚啊!文中“苛刻”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C
D
课堂训练
1.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八年级某班准备制作一期题为“近代中国民族英雄”的板报,并设置了相关栏目。邓世昌可归入的栏目是()
A.革命先烈B.禁烟英雄C、变法志士D.甲午英烈
2.小明在整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学习笔记时,看到某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该条约的影响是()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