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学习目标
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更迭的基本史实,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识读《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对史料进行辨析;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朝代兴衰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
夏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地位:
1.夏朝的建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伯益
戴冠冕的夏禹
把~王位~传~给~贤德~的伯~益……
夏禹
老爸,我可是你亲儿子,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外人?(愤怒)
意义: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2、启继承父位
3.统治措施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乃召六卿(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
——《史记·夏本纪》
制定刑法
建立军队
设置监狱
设置官职
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4、夏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①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
二里头遗址
出土青铜爵
由石器时代发展到青铜器时代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4、夏朝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②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手持戟把女仆当椅凳坐的桀
山东武梁祠汉刻拓片
材料: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史记·夏本纪》
思考夏朝灭亡的原因。
统治者穷奢极欲,残暴无道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5、夏朝的衰亡
1.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bo)
商朝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二、商朝的统治
措施:
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盘庚迁殷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商朝炮烙之刑
修建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
2
对外征伐,耗费国力。
1
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3
统治者的奢靡生活及暴政
二、商朝的统治
2.商朝的灭亡:
1.周朝的建立
西周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三、西周的兴衰
战役:
牧野之战
周公旦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营建洛邑,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
三、西周的兴衰
1.周朝的建立
夏:50多万平方公里
商:100多万平方公里
西周:250多万平方公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三、西周的兴衰
2.周朝的制度:分封制
目的
依据
分封 对象
诸侯义务
诸侯权利
三、西周的兴衰
2.周朝的制度:分封制
①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②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①宗亲
②功臣
③古帝王后裔
①受封的诸侯承担向周王进献贡赋的义务
②诸侯国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
①管理诸侯国内土地和民众的权力
②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①积极:保证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
②消极: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
三、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影响
周厉王
国人暴动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三、西周的兴衰
3.西周的灭亡
朝代 夏 商(殷商) 周(西周)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国之君
灭亡原因 课堂小结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禹
汤
周武王
镐京
阳城
亳(bó)
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家天下”
盘庚迁殷
分封制
周厉王国人暴动
商纣王
夏桀
周幽王
教训/启示:
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1.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在此遗址中发现了前所未见的大型宫殿式建筑基址,此外还有中、小型地面房基,以及更多的陷入地下的半地穴、地穴式房屋,面积最小的勉强可供二三人栖息。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B.西周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疆土
C.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D.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 “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夏朝时,天下一家亲 B.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人以天下为家 D.夏朝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D
B
练习巩固
3.下图为西周时期师寰簋的铭文。该铭文记载了周天子命令师寰率领王室军队和齐、莱等国军队,成功平定淮夷叛乱的史事。该铭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武王伐纣
B.分封制
C.诸侯争霸
D.郡县制
师寰簋铭文(局部)
4. 《左传》记载“昔武庄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A
B
5.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封建统治 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D.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6.商代的方国与商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纽带,有很强的独立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西周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推行( )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中央集权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