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共59张PPT)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课件(共59张PPT)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9-16 22: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四节
OIL RESOURC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课程标准
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学习目标
运用地图,说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地,生产地与消费地。
理解石油资源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
能够多层次多角度阐述保障国家石油资源安全的对策。
理解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01
石油资源分布
02
石油生产与消费
03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学习目录
探究
1973年10月,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宣布实行石油减产和石油禁运,造成全球油价上涨,原油价格从1973年10月的每桶不到3美元上涨到1974年3月的近12美元,引发了世界性的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对当时依赖廉价石油作为能源的西方国家产生了巨大冲击,并导致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探究
1.伊朗、伊拉克等国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为什么会对西方乃至全球的经济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成为西方乃至全球的主要能源,国民经济高度依赖石油产品,但石油资源却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石油输出主要依赖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石油供应关系到世界经济的安危。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当年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这些国家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马上造成世界市场上石油短缺和油价上涨。大量石油进口国国家贸易赤字加大;工业、交通、农业能源不足;居民生活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被迫裁员或停工;导致经济增长滞缓;失业率上升,从而引发社会恐慌。这就是经济萧条的现象,这是第一次石油危机。
探究
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8年和1986年。这三次石油危机主要是政治原因造成的。
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5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1.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2.查阅资料,议一议,在20世纪还发生过几次“石油危机” 分别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
第二次危机(1978年一1980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从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输出石油60天,使石油市场每天短缺石油500万桶,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致使油价动荡和供应紧张。世界石油市场的原油供应的突然减少,引起了抢购原油的风潮,油价急剧上升。这一潮头刚要过去,1980年9月20日伊拉克空军轰炸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世界石油产量完全受到影响,产量剧减,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560万桶的缺口,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再度紧张,再度引起油价上扬。各主要石油出口国轮番提高官价,火上浇油。这一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并加重了又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底的4美元。
2.查阅资料,议一议,在20世纪还发生过几次“石油危机” 分别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
第三次危机(1986年一199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团结力量的瓦解以及新兴产油国的出现,石油权力开始分散。石油价格持续下降,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势力逢渐衰退,权力再度回到美国、日本和欧洲。1986年,石油价格降到10美元/桶以下,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混乱,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猛烈冲击,第三次石油危机爆发。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权力几乎完全丧失,西方国家在国际权力争夺战中重新获得主动权。油价暴跌也导致苏联财政状况恶化,间接导致苏联解体。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乐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 拖累全球GDP增长率在1991年跌破2%。在这次石油危机中,仅三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上涨到40美元。不过,由于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应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使原油价格在一天之内就暴跌10多美元。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国家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不长,与前两次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
2.查阅资料,议一议,在20世纪还发生过几次“石油危机” 分别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
2.查阅资料,议一议,在20世纪还发生过几次“石油危机” 分别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990年爆发的海湾战争也被专家形容为一场石油战争。当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表示,如果世界上最大石油储备的控制权落人萨达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会、生活方式都将被避受灾难,对美国而言,海湾石油是其“国家利益”。控制海湾地区石油,不惜以战争方式打击试图抗争的国家,成为美国维持世界霸权的必要手段。
石油是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液态可燃矿产。石油不仅是宝贵的燃料资源,而且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当代社会和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01
石油资源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截至2017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2393亿吨,折合约1.7万亿桶。各国石油探明储量差异甚大,前10位的国家,合占世界石油总探明储量的85%以上,而中东占全世界的近一半。
2017年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 国家 储量/亿桶 全球占比/%
委内瑞拉 3032 17.87
沙特阿拉伯 2662 15.69
加拿大 1689 9.95
伊朗 1572 9.27
伊拉克 1488 8.77
俄罗斯 1062 6.26
科威特 1015 5.98
阿联酋 978 5.76
美国 500 2.95
利比亚 484 2.85
我国石油资源比较丰富,2017年探明石油储量为35亿吨,居世界第13位,但石油资源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湾、珠江口以及近海大陆架等地。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绝大多数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而在砂岩、页岩等伴随石油和天然气出现的沉积岩中都含有古生物化石。据此,绝大部分地质学家推断,石油和天然气都来源于古老的生物有机体。石油和天然气只有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才能形成,而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移动,直至遇到不可渗透的岩石屏障才被有效地密封起来,形成油气田。在油气田里,天然气一般在石油层上部,但在高压作用下,天然气也可能出现在石油层底部。
石油的形成
  原先,“海相生油理论”一直是油气资源勘探的指导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形成石油的原始物质是低等海洋生物。由于我国缺乏形成石油的海相沉积,因此被国外学术界扣上“贫油国”的帽子,石油工业发展迟缓。1941年,我国石油地质学家潘钟祥提出“中国陆相生油理论”。以李四光为代表的我国石油地质科考队伍,经过数十年的探索,突破传统理论的束缚,大胆提出陆相沉积也可以形成大型油田的理论。在陆相生油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相继发现了大庆、胜利、辽河、长庆、大港、任丘等大型油田。
石油的形成
天然气
石油

断层
油田的典型构造
研究表明,咸水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海相生油与陆相生油两者形成的沉积环境都是半咸水一咸水。内陆咸化湖盆、海洋、海陆过渡带或湖陆过渡带都是石油生成的理想沉积环境。
石油的形成
1.20世纪70年代,石油枯竭论十分流行。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新发现的石油资源量远大于所消耗的石油量。世界已探明的石油资源量,从1996年的1.1万亿桶增长到2017年的1.7万亿桶。世界石油开采量不断增长,石油剩余储量的可供开采年限呈上升趋势,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读图2-49,想一想,为什么世界石油会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储采比/年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
2014
年份
图2-49 世界石油储采比趋势示意
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想一想,为什么世界石油会出现“越采越多”的情形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
增石油勘探的范围扩大,深度加大,石油可采储量增多。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不断加,主要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包括石油理论研究、石油勘探技术、石油可采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鼓励,资金的投人。
储采比/年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981
1984
1987
1990
1993
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
2014
年份
图2-49 世界石油储采比趋势示意
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科技的进步可以让我们开采更多的石油,但石油资源终将会被用尽!我们应更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
石油枯竭论是一个伪命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能够利用的石油资源将会越来越多!
下面是经纬和丹霞对石油枯竭论的看法,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02
石油生产与消费
石油生产与消费
石油生产过程:勘探与开采
石油开采方式的决定因素:
油田位置、地质条件等
陆地及浅海开采方式:
钻井开采
海底油田开采方式:
石油钻井平台开采
游梁式抽油机是陆上油井抽取原油时常使用的设备。因其在作业时,泵以及游梁会上下往复摆动,类似作揖磕头,故被称为“磕头机”。
石油生产与消费
  19世纪末,随着石油消费的迅速增长,人们开始在海上开发石油。1896年,世界第一座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正式启用。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进行海洋石油开发。著名的海上采油区有波斯湾、欧洲北海和北美洲墨西哥湾。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始于195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海上石油资源开采已有较大规模,技术设备持续改进,产量和利润不断上升。
海上石油开采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油储量与石油产量通常呈正比关系,但受资金、技术、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石油开发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世界石油生产集中度相对较高。20世纪60年代,一部分石油生产国为了协调和统一石油政策,维护共同的利益,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图2-51 2017年世界部分国家石油日产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石油的勘探、开采和销售几乎全部控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公司手中。这些公司掠取高额利润,损害了主要产油国的经济利益。为了抗衡西方石油公司,提高产油国的地位,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5个石油生产大国于1960年9月14日在巴格达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OPEC) 。截至2018年8月, 该组织有15个成员国, 即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刚果、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赤道几内亚和加蓬。该组织成员国出口的石油,占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0%左右;所制定的一些石油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具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消耗量受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石油储量等多种因素影响。
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石油消费量非常高,美国更是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费国。
俄罗斯和中东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燃油价格较低,政府补贴较大。
沙特阿拉伯世界产油大国,也是石油消费大国,其人均石油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口大国的石油消耗量也越来越大。
2017年,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耗量分别居世界第二和第三位。
1.从2009年起,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多的国家,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有所不同。读图2-53,完成下列任务。
图2-53 世界与我国能源结构对比(2016年)
图2-53 世界与我国能源结构对比(2016年)
(1)比较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都以矿物能源为主,原油与煤炭、天然气是全球最主要三大能源,能源消费都呈多元化。不同点:我国煤炭比重最大,约占三分之二,煤炭的优势地位明显,水电比重比世界大、核能所占比重小。我国的石油天然气所占的比重比世界小,分别只有19%、6.2%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所占的比重较大,分别有33.3%、24%,煤、油、气三驾齐驱。
图2-53 世界与我国能源结构对比(2016年)
(2)分析造成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原因。
这与我国能源储藏结构有关。我国水能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位,且煤炭开采利用的技术成熟,配套产业齐全,利用历史较悠久,有工业生产惯性的影响,我国石油储量相对少,石油工业起步晚,政策上石油能源化不被鼓励,石油常作为化工原料。
2.国务院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强调,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天然气比重要达到10%以上。我国为什么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试说出你的理由。
充分利用我国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利用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节省化石能源、减轻对石油依赖。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削弱碳排放,履行国际义务。鼓励新能源技术进步,扶持相关企业、力争我国在新一代能源利用上走在世界前列、在能源利用领域争取话语权。
03
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尽管我国石油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石油储量较低。
2016年,我国石油储采比只有17.5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现有油田大都已过高峰生产阶段,继续增产的压力较大。
在油气资源丰富海域,我国面临国际纠纷,严重制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迅速攀升。
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供需矛盾逐渐突出,进口量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如何保证我国石油稳定供应,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呢?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1
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2
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3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4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俄罗斯、拉丁美洲等地区和国家。其中,中东石油占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需要经过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等地。其中,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属于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
为了减少对海路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促使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我国一直在积极寻求陆上石油进口的新通道。如今,我国已相继建成了中俄东北石油运输管道、中哈西北石油运输管道和中缅西南石油运输管道。这些陆上油气管道的建成,显著增强了我国石油的供应和保障能力。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1
图2-56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
  中缅油气管道西起缅甸西部港口马德和皎漂,横穿缅甸,从云南瑞丽进入我国。2013年9月和2015年1月,中缅天然气管道和石油管道分别全线贯通。中缅油气管道的建成,既开辟了我国从中东、非洲输入油气的新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又使缅甸的经济、工业和电气化水平得到提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就业和生活水平,成为“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经典范例。
  另外,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以有效减少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实现能源供应多来源、多通道、多方式,既降低了运输成本,又加强了我国能源运输的安全性。
中缅油气管道
如何保证我国石油稳定供应,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呢?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1
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2
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3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4
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2
除了开拓新的石油进口通道,扩大石油战略储备也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石油战略储备,现已建成8个石油储备基地,储备石油3000多万吨。但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我国石油战略储备数量偏少,应对风险能力还需加强。
目前,我国已建成舟山、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石油储备基地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其中,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占地1328亩,总投资达23.78亿元,自2011年起投入使用,承担着我国30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任务。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普遍扩大了石油战略储备,以维系本国能源安全,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油中断、石油禁运等紧急情况。美国能源部在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两州确定了多个石油储备库,将当地数以百计的巨大盐洞改造成战略油库。这些天然“储油罐”直径达数百米,最深可达上千米,能够有效防范军事打击。这种储油设施造价很低,每桶石油储存成本仅1.5美元,是地面储油成本的1/10。目前,美国共储备了约7亿桶原油,以保障其国内原油的不间断供给,并防止油价的异常波动。
美国石油储备
如何保证我国石油稳定供应,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呢?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1
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2
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3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4
近年来受油价低迷的影响,我国石油勘查速度减缓,石油产量持续走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应加强石油基础地质调查,提高石油勘查技术水平,促进石油储量和产量较快增长。石油企业应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投资国外油气领域,推进资源开发,谋取合作共赢。
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3
如何保证我国石油稳定供应,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呢?
开拓国际石油运输通道
1
提高石油战略储备
2
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推动石油企业“走出去”
3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4
为了减少因能源消耗所造成的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我国应注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尽量多使用洁净能源。同时,我国还应大力开发新能源,以确保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
4
图2-58 2017年11月我国石油进口10个主要来源地
1.图2-58显示了我国2017年11月石油进口10个主要来源地。查阅资料,总结我国近20年来石油进口来源地的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探究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0年来石油进口来源地稳中有变。稳的是中东依然是主要来源地,非洲份额较稳定,东南亚份额下降,欧洲的俄罗斯,拉美的巴西、委内瑞拉进口比重迅速上升。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虽然仍有集中的特点,但有分散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各国石油产量、质量与出口量有关,也与国际关系外交政策有关,也有我国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依赖的主观意图。俄罗斯、巴西与我国同属金砖国家,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能源合作。中东石油量大质优,与我国地理距离较近,长期以来是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2018年从美国石油进口增多,与两国经济贸易协商有关。总之,这样的变化与经济、政治、外交都有关系。这种变化的影响使我国向石油进口多元化迈进,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风险,促进了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提升了我国作为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市场的地位。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0年 阿曼 安哥拉 伊朗 沙特 印尼 也门 苏丹 伊拉克 越南 卡塔尔
2008年 沙特 安哥拉 伊朗 阿曼 俄罗斯 苏丹 委内瑞拉 科威特 哈萨克 阿联首
2018年 俄罗斯 沙特 安哥拉 伊拉克 阿曼 巴西 伊朗 科威特 委内瑞拉 美国
下表为2000年、2008年、2018年我国石油进口10个主要来源国。
资料阅读
2.现代经济和国防建设均高度依赖石油产品,但石油资源却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这就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贸易和运输。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从全球来看,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国和石油进口国分别有哪些
世界十大石油出口国:沙特、俄罗斯、伊拉克、加拿大、阿联酋、科威特、伊朗、尼日利亚、安哥拉、挪威。世界十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法国、韩国、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
2.现代经济和国防建设均高度依赖石油产品,但石油资源却主要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和地区,这就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石油贸易和运输。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2)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一致,会给世界地缘政治安全带来哪些问题与挑战
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石油生产地和消费地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多数石油消费国对进口石油的严重依赖,同时也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争夺,一是对世界石油生产地资源的争夺;二是对国家间埋藏着丰富油气资源的海岸线大陆架的争夺;三是对石油运输要道的争夺,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的矛盾和争端。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瓜达尔港为深水良港,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西南部,邻近霍尔木兹海峡,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在建设的中巴经济走廊,连接新疆喀什与瓜达尔港,有利于加强中巴两国的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
(1)我国投资建设瓜达尔港,对保障我国石油安全有哪些作用
拓展石油进口渠道,石油进口线路多元化;将中东石油以最近距离运输到中国境内,也是最安全的路线;节约运输成木和运输时间;有利于保阵运输通道的安全。
(2)分析我国开发瓜达尔港、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战略意义。
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运输线路安全性;缩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西部商品输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促进中国与中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变中国西部闭塞格局,就近打开印度洋海上出口。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1~3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
A.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B.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C.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D.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消费地
需求地
消费地
消费地





发电
洗净
气化
B
B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1~3题。
3.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A.② B.③
C.④ D.煤变油
消费地
需求地
消费地
消费地





发电
洗净
气化
C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一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千米。据此回答4~5题。
4.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C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一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千米。据此回答4~5题。
5.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3④
B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据此回答6~7题。
38°N
112°E
33°N
117°E
c
b
a
2005
1978
2005
1978
1978
2005
6.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B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
据此回答6~7题。
38°N
112°E
33°N
117°E
c
b
a
2005
1978
2005
1978
1978
2005
7.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