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24)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7 19: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用“伏地听声”的方法能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并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这是因为( )。
A.马蹄声非常响 B.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大地传播声音效果好
2.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探究( )。
A.声音的高低与敲击力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豆子跳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3.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 )。
A.耳道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大脑
B.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大脑
C.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人在河边听到哗哗流水声 B.雨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
C.要上钩的鱼儿被岸上喊话声吓跑
5.我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是由( )的振动而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
6.华华用力弯曲钢尺,发现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
A.受到力 B.振动 C.断裂
7.一位同学喝完汽水后对着瓶口吹气,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空气 C.瓶身
8.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必须要( )才能顺利聊天。
A.大声说话 B.电子通信 C.小声说话
9.往开水瓶里倒水,随着水位的升高,听到的声音( )。
A.越来越高 B.没有变化 C.越来越低
10.医生经常会借助一些仪器听取人体内的声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简易肺活量测量袋 B.听诊器 C.额镜
11.利用( )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
A.金属丝 B.棉线 C.尼龙绳
12.下列三种物质中,传播声音最强的是( )。
A.空气 B.水 C.木头
二、填空题
13.弦发出声音的高低与弦的 , , 有关。
14.当我们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时,会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那么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15.我们听到的鸟叫声很 ,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16.声音的高低用 来描述,它是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的。物体振动 ,声音高;物体振动 ,声音低。
17.橡皮筋拉得越紧发出的声音 。橡皮筋拉得越松发出的声音 。
18.小提琴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如果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那么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就会越来越 ;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拨动,拨动的琴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 。(均填“高”或“低”)
三、判断题
19.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的快慢没有变化。( )
20.当我们用力敲鼓时,鼓面振动加快,发出的声音越大。( )
21.各种乐器的发声方法和发声部位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
22.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
23.制作橡皮筋小乐器时,橡皮筋松紧跟它发出的声音没有关系。( )
24.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开嘴巴能保护耳朵。( )
25.四年级学生长时间戴耳塞听音乐有助于听觉发育。( )
26.宇航员在太空能够交流,说明真空也能传递声音。( )
四、连线题
27.连线题。
物体振动得越快 声音越低
物体振动得越慢 声音越高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 声音越弱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 声音越强
五、简答题
28.月球上能直接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29.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0.请你举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31.我们做的“土电话”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如果将其中的棉线改为铁丝,效果会怎么样?为什么?
32.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信设备落后,士兵们通常利用伏地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六、实验题
33.如图,用一个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探究声音远近和“鼓膜”振动的关系。具体做法是:把气球皮包在口杯的杯口处并用橡皮筋扎紧,再把碎纸屑放在气球皮上,用音叉在“鼓膜”上方制造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比较气球皮和碎纸屑发声时的特点。
(1)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音叉发声的位置 碎纸屑跳动(是否明显) 气球皮振动(幅度大小)
近处 ( ) ( )
远处 ( ) ( )
(2)这是一个探究声音远近和“鼓膜”振动关系的 实验,在实验中, 相当于耳朵中的 。
(3)我的发现;音叉在近处发声时,“鼓膜”振动 (选填“幅度大” 或“幅度小”),听到的声音 (选填“强”或“弱”)。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耳朵里面的鼓膜很薄、有弹性,在声音的作用下,它会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大地传播声音属于固体传声,因而比空气传播快,且效果好。所以士兵能通过“伏地听声”听远处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
2.C
【详解】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越强;鼓面振动幅度小,声音越弱,所以C符合题意。
3.C
【详解】人体是主要靠耳朵来接收声音的。声音传到大脑的路径是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觉神经一大脑。
4.C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要上钩的鱼儿被岸上喊话声吓跑,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所以C符合题意。
5.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所以我们读书时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6.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用力弯曲钢尺,钢尺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故选B。
7.B
【详解】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声音是物质振动产生的波动,需要靠介质传播才能听到。一位同学喝完汽水后对着瓶口吹气,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8.B
【详解】如果你想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聊天必须要怎样才能顺利进行但首先你应该。往他的耳朵里面装一个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借助无线电通讯,才能听到声音;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传声。
9.A
【详解】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频率越来越快,音调逐渐升高。
10.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医生经常会借助一些仪器听取人体内的声音,比如听诊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是测量人体肺活量的;额镜的作用是看人体体内的现象。
11.A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可以传声,但是不同固体的传声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金属的传声效果最好。所以利用金属丝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
12.C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三种物质中,木头是固体传播声音最强。
13. 长短 粗细 松紧程度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的音高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程度有关。弦越细越紧,拨动是发出的声音越高。
14.幅度
【详解】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强弱,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幅度不同,所以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
15.动听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16. 音高 快慢 快 慢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7. 高 低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橡皮筋拉得越紧,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18. 高 高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小提琴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如果手指在一根弦上移动,使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则琴弦振动变快,声音会越来越高。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拨动,拨动的琴弦越细,则琴弦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高。
19.×
【详解】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由短变长时,声音的高低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规律是由高到低。题目说法错误,
20.×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当我们用力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加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21.√
【详解】各种乐器在演奏时都是通过振动而发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各种乐器的发声方法和发声部位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乐器的发声方法和发声部位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22.√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弦振动的部分越短,振动越快,弦发出的声音越高。
23.×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制作橡皮筋小乐器时,橡皮筋越紧,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橡皮筋越松,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题意错误。
24.√
【详解】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能够传播能量,打雷时,空气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可能损伤我们的鼓膜,我们可以用捂住耳朵或张开嘴巴的方法阻挡声波强度,来保护听力。故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25.×
【详解】耳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因为它是负责听觉和平衡身体的重要器官,因此保持耳朵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耳朵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戴耳机随声听听音乐不影响他人,但是长时间戴耳机随声听听音乐会影响自己的听力。
26.×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太空中没有大气,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交流是通过无线电。题目观点错误。
27.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8.不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的,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作为声音的介质。
【详解】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够传播。因此,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任何工具,不能听到声音。
29.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解析】略
30.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
【详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例如:轻轻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振动幅度大,声音强。于是可知: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幅越小,声音越弱。
31.利用棉线传播声音;效果会更好,因为铁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土电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棉线—空气传播到另一个人的耳朵的。将其中的棉线改为铁丝,用同样大小的声音说话,效果会更好,因为铁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2.骑兵骑马奔跑时,马蹄声同时通过大地和空气传播。而大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伏地听声,可以先听到从大地传来的声音,且骑兵越多,声音越响,骑兵越近,声音越清晰。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大地传播声音属于固体传声,因而比空气传播快,且效果好,能根据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
33.(1) 明显 幅度大 不明显 幅度小
(2) 对比 气球皮 鼓膜
(3) 幅度大 强
(4)振动
【分析】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小题1】根据实验现象,音叉在近处发声时,碎纸屑跳动明显,气球皮振动幅度大;在远处发声时,碎纸屑跳动不明显,气球皮振动幅度小。
【小题2】这是一个探究声音远近和“鼓膜”振动关系的对比实验,在实验中,气球皮相当于耳朵中的鼓膜。
【小题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叉在近处发声时,气球皮振动幅度大,听到的声音强。
【小题4】耳朵里面的鼓膜很薄、有弹性,在声音的作用下会振动,这与实验中气球皮的表现一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