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篝火、烟花等光源属于( )。
A.自然光源 B.人造光源 C.两者都不是
2.人们利用潜望镜观察时,光经过( )次反射。
A.1 B.2 C.3
3.影子形成的原因,属于光的( )现象。
A.反射 B.直线传播 C.折射
4.关于“人是如何看见物体的”,科学家伊本·海赛姆认为( )。
A.眼睛发出的光碰到物体,人就能看见东西
B.眼睛发出像触须的东西,人通过触须看到物体
C.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看见物体
5.在水边能看到树的倒影,原因是?( )
A.岸边的树被反射在水面上 B.倒影的光被反射到我们眼睛里 C.A和B都是
6.我们看到彩虹最外圈的颜色是( )。
A.红色 B.紫色 C.绿色
7.小孔成像的特点是( )。
A.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 B.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
C.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
8.彩虹形成的科学原理是( )。
A.光的色散和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潜望镜,士兵能够在隐蔽的地方观察敌情
B.只要物体存在,人眼就能看得见物体
C.光照到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
10.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 )形成的。
A.光本身就具有美丽的光斑
B.光可以透过树叶进行传播
C.光沿直线传播
11.蓝色的滤光纸可以让( )光通过。
A.红 B.绿 C.蓝
12.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
A.太阳、霓虹灯、火炬 B.白炽灯、激光、油灯 C.闪电、萤火虫、极光
二、填空题
13.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 ,分为 和 。
14.将红、绿两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重叠光斑的颜色是 ;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重叠光斑的颜色是 。
15.通过透明吸管看光,吸管笔直时 看到光,吸管弯曲后 看到光。(选填“能”或“不能”)
16.贵州山路弯道特别多,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在很多弯道处都安装有交通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
17.白天, 照亮大地;夜晚, 给我们带来光明。 、 、 都是光源,它们能自己发光。
18.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白屏上:我们在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七种不同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 (填“是”或“不是”)简单的光。
三、判断题
19.光源发光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
20.夜晚,萤火虫能发出微弱的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 )
21.故事“猴子捞月亮”中,水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像。( )
22.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边。( )
23.点燃的蜡烛是光源,熄灭的蜡烛也是光源。( )
24.物体的表面越粗糙,反光效果越差。( )
25.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九种颜色的光。( )
26.镜子反射光的本领很强。( )
27.玻璃幕墙和月亮是自然光源。( )
28.用纸板做一个圆盘,在圆盘上涂上七种颜色,圆盘快速旋转时,我们会看到一片白色。( )
四、连线题
29.将光的现象与原理连线。
一叶障目 镜花水月
照镜子 光的直线传播 坐井观天
调整队列 光的反射 立竿见影
射击瞄准 汽车后视镜
五、简答题
30.什么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
31.请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面镜。(至少列举三个)
32.雨后天晴,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33.我们看到的月光从哪里来?
34.下图是一面摔坏的潜望镜:请你在图中用线画出另一面镜子应该固定在什么位置?并用箭头表示光在潜望镜中是怎样传播的?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篝火、烟花等光源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光源。
2.B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人们利用潜望镜观察时,光经过2次反射。
3.B
【详解】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4.C
【详解】古希腊学者认为,眼睛发出的光碰到物体,人就能看见东西。后来,又有人认为,是眼睛发出了像触须那样的东西,人通过触须看到物体。公元11世纪,阿拉伯科学家伊本 海赛姆纠正了上述看法。他认为,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可见C符合题意。
5.C
【详解】当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在水边能看到树的倒影,原因是阳光照到岸边的树产生光的反射,被反射的光落到在水面上,产生树的倒影,树的倒影又被水面反射回到空气中,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眼睛里,我们就看到了树的倒影。故C选项符合题意。
6.A
【详解】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谱。我们看到彩虹最外圈的颜色是红色。
7.C
【详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这个过程中由于纸板遮挡了光线,所以经过三角形上方点的光线通过小孔投射在屏的下方,经过三角形下方的光线投射在小孔的屏的上方,小孔成像不仅仅是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8.A
【详解】光的色散现象指的是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白光分解成七色光叫光的色散,是光的折射现象。彩虹形成的科学原理是光的色散和折射。
9.B
【详解】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物体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利用潜望镜,士兵能够在隐蔽的地方观察敌情;光照到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AC说法正确;说法错误,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才能进入人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物体
10.C
【详解】我们见到的光是以直线传播。阳光透过密密层层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11.C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它的颜色的光,其它光被吸收。把太阳光投射到蓝色的滤光纸上,由于蓝色的滤光纸只能反射蓝光,所以蓝色的滤光纸把蓝光反射回来,把其他的色光都吸收了,故只能看到蓝光。故选C。
12.C
【详解】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分析选项中,太阳、闪电、萤火虫、极光属于自然光源;霓虹灯、火炬、白炽灯、激光、油灯属于人造光源。C符合题意。
13. 光源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阳是天然光源,电灯是人造光源。
14. 黄色 白色
【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红光+绿光得到黄光;红光+蓝光得到紫光;绿光+蓝光得到靛光。红、绿、蓝三色混合可形成白光,所以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斑互相重叠,重叠光斑的颜色是白色。
15. 能 不能
【详解】光在透明吸管中传播时,如果吸管是笔直的,光可以沿直线传播,透过吸管看到光源。但如果吸管弯曲,光在弯曲处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导致光线不能沿直线传播,因此不能看到光源。
16.反射
【详解】凸面镜也叫广角镜、反光镜、转弯镜,由于其形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像,所以可以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可以扩大司机视野,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也用于超市防盗,监视死角。在很多弯道处都安装有交通凸面镜,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7. 阳光 灯光 太阳 电灯 蜡烛
【详解】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白天我们靠太阳这样的自然光源照亮大地,夜晚我们靠灯光和烛火这样的人造光源给我们带来光明。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18. 红、橙、黄、绿、蓝、靛、紫 不是
【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白光是一种复合光,经过三棱镜能够发生色散现象,在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带,七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色散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白光不是简单的光。
19.√
【详解】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光源在发光时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题干正确。
20.√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夜晚,萤火虫能发出微弱的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题干正确。
21.√
【详解】水中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由光的反射造成,是月亮的虚像,不是真实的月亮。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因为彩虹是在背着阳光的方向出现的,所以傍晚的太阳在西边,彩虹就在东边。
23.×
【详解】光源的定义是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光的物体。点燃的蜡烛正在发光,属于光源;熄灭的蜡烛没有发光,不属于光源。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物体反光能力与表面光滑度有关。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越粗糙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差。故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白光是一种混合光,由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牛顿的色散实验揭开了光的神秘面纱,他利用三棱镜把白光分散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种色光,而不是9种。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6.√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物体对光的反射能力是不一样的,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一些。玻璃和镜子是同是表面光滑的物体,但是镜子后边有层渡银,光穿不过去,又折射回来了,所以镜子比普通玻璃反射的光要强。
27.×
【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阳等属于天然光源,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玻璃幕墙和月亮都不是光源。
28.√
【详解】根据对太阳光的分解可知,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所以在圆盘上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快速旋转圆盘,圆盘颜色变成白色。故题目说法正确。
29.
【详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一叶障目、调整队列、射击瞄准、坐井观天、立竿见影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照镜子、镜花水月、汽车后视镜都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30.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详解】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古代墨子发现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31.潜望镜、梳妆镜、穿衣镜、练功房里的镜子
【详解】表面平整光滑且能够成像的物体叫做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里的像与物体是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平面镜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潜望镜、梳妆镜、穿衣镜、练功房里的镜子。
32.用镜子制造“彩虹”的方法: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2.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 彩虹”。
【详解】用镜子制造“彩虹”的方法:1.在一盆水中斜放一面镜子,水盆前放一张白卡纸。2.让镜子朝向太阳,调整镜子的角度,使光反射到白卡纸上,直到看见 彩虹”。用水雾制造“彩虹”的方法: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背对着太阳,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水雾,观察在水雾中出现的彩虹。用三棱镜制造“彩虹”的方法:1.手持三棱镜,让阳光能照射到三棱镜上。2.调整三棱镜的角度,使透过三棱镜的阳光投射到地面。
33.月球反射太阳光。
【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34.
【详解】潜望镜的内部有两块和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镜。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