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中国的农业
湘教版 八年级第四章第二节
课标考点
【学习目标】
联系身边实际了解农业的基本概念,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区域认知)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综合思维)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关注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课程标准】
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同学们,我们每天喝的牛奶,吃的米饭、蔬菜、瓜果、鱼肉,做衣被的棉花,都是由哪个产业生产的?
农业
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什么是农业?玲玲和贝贝都有自己的看法,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农业就是种植农作物。
不仅如此,农业还包括……
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些都是农业。
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狭义
广义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种棉花、种花生
养牛羊、养鸡猪
养虾、养蟹
种茶、种毛竹
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一种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种植业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林业
对森林的种植、养育、保护、采伐以及对林木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农业生产部门。
渔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农业生产部门。
畜牧业
在牧区:牧民靠放牲畜取得产品;在农耕区:农民靠饲养牲畜来获得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你能举例说明农业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贡献呢?
①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②农业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在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建设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
在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培育了新的___________。
——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发展农业
高产稳产农田
农业基地
1
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A
B
C
D
请给图中字母选择相应的农业类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
林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
河湖较多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的国家。我国培育了品种繁多的农作物,是小麦、大豆、大白菜、葱、芥菜、萝卜、韭菜、茭白、荔枝、梨、桃、橘、枇杷、麻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我国最早种桑养蚕,古代商人经“丝绸之路”将我国所产的丝绸运往西亚和欧洲。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茶叶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农产品。
2
中国农业的发展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
最早种桑养蚕
最早栽培茶树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呈现的稻谷、炭化米粒
2
中国农业的发展
用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近世界1/5的人口。
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谷物人均占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用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
2
中国农业的发展
新型农业
新型农业
创汇农业
观光农业
绿色农业
以外向型为主,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引导游客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
侧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城郊农业:为满足城市居民对粮、蔬菜、水果、肉、禽、蛋、乳等农副产品需要而发展的农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使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①农业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不但增加了农产品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②储存、保鲜技术的运用,延长了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改变了农产品的消费格局。
2
中国农业的发展
超级杂交稻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2011年试验田亩产已达到926.6千克。而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仅200千克左右。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为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创造了条件,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主席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
2
中国农业的发展
荔枝生产于中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栽培较多。读图,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影响的角度,议一议发生下列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
是啊!即使是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老百姓,现在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
交通条件改善,可迅速运到北方
荔枝品种的不断改良
保鲜、冷藏技术提高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中国主要的农作物分类
①农作物分类: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②粮食作物: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研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
③粮食作物种类:主要分为谷类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如红薯、马铃薯;豆类作物:如豌豆、蚕豆。
④粮食作物的地位: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中国主要的农作物
定义解析:农作物是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主要作物:水稻、玉米、豆类、薯类、青稞、蚕豆、小麦等
纤维作物;油料作物;饮料作物;糖料作物等
小麦
水稻
玉米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中国主要的农作物
【活动】你认识下列农作物吗?
大豆
高粱
小麦
水稻
玉米
红薯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小麦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平原、河谷和高原地区。
水稻主要集中分布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
“南稻北麦”
粮食作物的分布
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喜高温、需水量大。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粮食作物的分布
东北平原
春小麦
(春种秋收)
华北平原
冬小麦
(秋种夏收)
根据不同的播种期,小麦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在秋季播种,次年的夏季收获,对越冬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1)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图反映的是南方人的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
(2)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想一想,北方与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北方;主食:面食
南方;主食:米饭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请把①三江平原、②松嫩平原、③洞庭湖平原、④鄱阳湖平原、⑤成都平原、⑥ 江汉平原、⑦江淮地区这7个商品粮基地的序号标注在图中。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成都平原
江汉平原
江淮地区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思考: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为何不是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粮食商品率不高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纤维作物——棉花、麻类植物
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
糖料作物——甘蔗、甜菜等
饮料作物——茶叶、可可、咖啡等
药用作物——人参、天麻、黄连等
我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有的经济作物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地区,有的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后者被称为热带作物。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经济作物的分布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经济作物的分布
①种类: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有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饮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②分布:有的经济作物生长在温带、亚热带地区,有的经济作物只能生长在热带地区,后者被称为热带作物。
③特点:经济作物通常具有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性强等特点。
④地位:有些经济作物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有些经济作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纤维作物
油料作物
饮料作物
糖料作物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中,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产量要占到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油菜的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油
菜
花
生
花生分布较为普遍,山东、河南两省为主要产区。
1、油料作物
甜菜喜凉爽气候,耐寒性较强。在高温和潮湿地区生长的甜菜含糖量低。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菜
甘蔗为喜热、喜光作物,无霜期需330天以上,,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广西为最大产区。
甘
蔗
甜
菜
2、糖料作物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经济作物的分布
【活动】中国北方有一家制糖厂,拟在附近开辟一个甘蔗生产基地,以满足制糖原料的需求。这种想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不可行,因为甘蔗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南部地区,不适合在北方种植。
咖啡树最适合生长在平均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土壤透水性强,日照适宜的环境里。
咖
啡
一般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秦岭--淮河线以南的丘陵、山地为主要产茶区。
茶
树
饮料作物
纤维作物
棉花喜热、好光、耐旱忌渍,收获时不宜过于潮湿,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棉
花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疆;新疆是主要的长绒棉产区。
3、纤维作物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纺织作物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南方地区
小麦、玉米
小麦、玉米
水稻
大豆
花生
油菜
甜菜
甘蔗
棉花
棉花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农业东西差异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东部以种植业为主
西部以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空间分布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牧区畜牧业(放养为主)
农耕区畜牧业(圈养为主)
中国是世界上畜牧业资源最丰富和畜牧业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畜牧业主要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三河马
三河牛
新疆细毛羊
牦牛
牧区畜牧业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中国东部、南部农耕区的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农耕区饲料资源丰富,饲养的牲畜占全国总数的80%,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除养鸡外,大规模放养鸭、鹅等水禽,也是家禽饲养的一大特色。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目前,中国农耕区的畜禽饲养方式发生显著变化,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农耕区畜牧业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耕区畜牧业
(1)读图4-11,说出中国的四大牧区是指哪些地区?主要畜种有哪些?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牧区 畜种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三河牛、三河马
伊犁马、新疆细毛羊
青海牦牛
西藏牦牛、藏南绵羊
三河:根河、得耳布尔河、哈布尔河
三河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
3
主要农作物分布
农耕区畜牧业
(3)读图,说说中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主要饲养的禽畜有哪些?
(4)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哪里?
东部、南部农耕区
(5)农耕区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有哪些?
饲料丰富、市场广阔
(6)农耕区畜牧业的重要性是什么?
饲养的牲畜占全国总数的80%
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蛋、禽的主要来源
除鸡、生猪以外,大规模放养鸭、鹅等水禽
4
我国农业的发展
【活动】谈一谈你从无土栽培中获得的启示。
从图文资料可以看出,无土栽培可以充分利用物质资源和空间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大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得许多不适应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或改造,使农业生产的空间大大拓展,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推动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4
我国农业的发展
新营销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农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力。通过直播带货、直播销售等方式,农产品得到了更好的销售渠道,农民也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互联网+农业
课堂检测
1.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蔬菜和粮食来自于哪个农业部门?( )
A.种植业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2.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 )
A.工业 B.农业 C.畜牧业 D.交通运输业
3.下列农业生产方式中,比较合理的是( )
A.西部半干旱地区退林种粮 B.新疆地区河流沿岸种植棉花
C.华北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 D.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
课堂检测
4.下列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
①在田地里种植庄稼; ②在牧场饲养牲畜;③在海上撒网捕鱼; ④在山上开山采矿; ⑤在山野里植树造林;⑥把树木加工成家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5.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
A.种庄稼 B.草场放牧 C.食品加工 D. 出海捕渔
中考练兵
从“无冬之地”的国境之南到“极寒之地”的东北漠河,春天如同进行一场长途奔跑,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春风的滋润下开始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甲地春耕春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2月下旬,种植水稻
B.3月中上旬,种植玉米
C.3月下旬,种植小麦
D.4月中下旬,种植大豆
4.农业科技可保障粮食丰收,提高粮食产量。
下列属于农业科技服务的是( )
①开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②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③利用大型机械,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 ④科学育种,提供优质粮食作物种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冬至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北方地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习俗,南方则是“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习俗的差异反映出南、北方农业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南北方粮食作物的差异,判断饺子、汤圆的主要原料分别是( )
A.大豆、高粱 B.玉米、小麦
C.水稻、油菜 D.小麦、水稻
2.我国南、北方农业差异的大致界线是( )
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考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