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2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情境导入:年轻时的列文虎克玩放大镜时,他把两片放大镜组合在一起,其中一片放大镜固定,而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后来由此改进了显微镜。
列文虎克在用显微镜观察水时,
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观察牙齿时,看见里面有一种从
来没有见过的“小居民”。他发
现的“小居民”就是后来人们所
说的细菌。他的这一发现,打开了微观世界的一扇窗口。
相信在学习本课时内容的过程中,你将会在微观的世界里快乐地翱翔!
1.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3.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4.了解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按照生物体的细胞组成
单细胞生物
多细胞生物
身体只有一个细胞
由许多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知识点一〗细胞
1.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C )
A.植物 B.动物 C.病毒 D.细菌
2.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体的功能单位
C.草履虫的身体就是一个细胞
D.绝大多数细胞体积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
C
A
〖合作与探究一〗
①支持部分
镜座
(稳定)
镜柱
(支持)
载物台
(放置玻片)
镜筒
(连接目镜和物镜)
镜臂
(提握镜身)
〖知识点二〗光学显微镜
目镜
放大物像
物镜
放大物像
②光学部分
目镜越长,倍数越小
反目
有螺纹,物镜越长,倍数越大
物正
技巧:反目、物正
目镜、物镜的比较及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镜
目镜
10×
5×
放大倍数
10×
16 ×
40×
50×
100×
200×
400×
160×
640×
含义:
物体长度或宽度放大倍数。
点拨1
显微镜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 X 目镜倍数
物镜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大 少 暗 近 小
低倍镜 小 多 亮 远 大
【常考示意图】下图中甲、乙无螺纹为 镜,丙、丁有螺纹为 镜。
放大倍数的比较:甲 乙;丙 丁。
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和 。
大于
小于
物
目
〖合作与探究二〗
乙 丙
反光镜
光线强选
平面镜
光线弱选
凹面镜(聚光)
②光学部分
使光线射入镜筒
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
光圈
遮光器
光线强选
小光圈
光线弱选
大光圈
③调节部分
转换器
(调换物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调焦距
大幅度转动镜筒
小幅度
找物象
调清晰
④其他部分
压片夹
固定玻片
通光孔
目镜
放大物像
镜筒
物镜
放大物像
固定玻片
遮光器
调节光线强弱
反光镜
使光线射入镜筒
粗准焦螺旋
调焦距
细准焦螺旋
调焦距
转换器
调换物镜
总结
调节光线强弱
的结构
反光镜
遮光器
平面镜
凹面镜
(大小光圈)
光线
强
(平面镜、小光圈)
弱
(凹面镜【聚光】、大光圈)
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更加清晰)
〖知识点三〗双目显微镜
目镜
物镜
遮光器
转换器
〖知识点三〗双目显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横向及纵向手轮
(调节标本位置)
载物台
压片夹
总结
下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B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自信检测
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
A.目镜 B.反光镜
C.转换器 D.光圈
B
A.1和4
B.8和1
C.8和4
D.5和8
同学们已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那么,图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 )
A
以下关于显微镜的结构与作用前后不相符的是( )
A.粗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
B.物镜和目镜——放大物像
C.反光镜——反射光线
D.转换器——转换不同倍数物镜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