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论语》十二章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1课时
孔子
新课导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从牙牙学语到经天纬地,我们以古典文化为土壤,不断的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壹
贰
叁
学习目标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文学常识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每章阐述的道理
疏通文意,熟读文章并能背诵全篇
作者介绍
孔子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作者介绍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
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孔子一生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1)30岁前,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作者介绍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作者介绍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作者介绍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品介绍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
语录体:偏重于言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不讲求篇与篇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在世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的散文体式。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写作背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550年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百家争鸣。
道德沦丧,民生凋敝,周朝礼制日渐崩坏,名存实亡。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而已矣。”——(西汉)刘向《战国策》
壹
听名家范读,明确字音,勾画重难点字词,结合课下注释,简要赏析1—6章。
研读文本
研读文本
正音:
自省 x ng
如乐何 yuè
文质彬彬 bīn
譬pì如
未成一篑 kuì
八佾 y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研读文本
饱:饱足
安:安逸,舒适
敏:敏捷,勤快
而:表并列
就:靠近
于:对于(在)
慎:小心,谨慎
焉:语气助词
正:修正
已:通“矣”,了
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说理特点: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
研读文本
思考1:从这段话,理解孔子是怎样阐述“好学”的?
这是对“什么是好学”这一问题的一种回答,包括四个方面。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孔子说能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过分的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沉溺于物质的欲望。通过不断地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拓展延伸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泰伯》)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
《论语》中还有哪些讲学习态度的句子呢?
研读文本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固定句式,译为“怎样…呢?”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仁
礼
乐
核心
是礼乐的基础
说理特点:以回环往复的叠句造势,突出“仁”在礼乐中的重要性。
研读文本
思考2:试简要分析“仁”和“礼”“乐”的关系。
①礼、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的仁德。同时,乐是表达人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因此,礼与乐都是仁的外在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
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礼、乐的问题。
②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的根本。礼讲究谦让敬人,乐需要八音和谐。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就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研读文本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闻道:得知真相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相,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说理特点:言简意赅,突显对了解“仁义之道”的重视。
思考3: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真理”具有怎样的态度?
“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内涵。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拓展延伸
3.毛泽东的故事
从九月七日到八日下午,已在垂危中的毛泽东仍坚持要看文件、看书。七日这天,经过抢救刚苏醒过来的毛泽东示意要看本书。由于声音微弱和吐字不清,工作人员没能明白是要哪一本书。毛泽东显得有些着急,用颤抖的手握笔写下个“三”字,又用手敲敲木制的床头。工作人员猜出他是想看有关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的书。当把书找来时,他点点头,露出满意的神态。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毛泽东只看了几分钟,又昏迷过去。根据医疗组的护理记录,可以看出“八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十一次,共二小时五十分钟。他是在抢救的情况下看文件看书的: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里插着鼻饲管,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
1.夏侯胜黄霸的故事
胜、霸既久系,霸欲从胜受经,胜辞以罪死。霸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胜贤其言,遂授之。系再更冬,讲论不怠。
2.周处的故事
处果杀蛟而反,闻乡里相庆,始知人患己之甚,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事例
研读文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喻:知晓、明白
孔子说: “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知晓的是利。”
说理特点: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强调了“义”对于君子,对于品格的重要性。
思考4: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在“义利观”上应该有什么不同?
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研读文本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齐:形作动,看齐。
内:名作状,在心里。
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说理特点: 通过辩证的分析对待“贤”与“不贤”的态度与做法,点明了人不断前进的方法。
研读文本
思考5:这句话反映出孔子的什么思想?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已,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学习,努力向他靠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已哪些地方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已。
研读文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
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主题分析: 从“文”与“史”在君子成才过程中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出发,点明文质不可以相胜,就是指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够过多。君子就是要做到“文”与“史”的平衡。
说理特点: 明确清晰,言简意赅。
研读文本
思考6:“文”与“质”孰轻孰重?
二者同样重要。文质不可以相胜,它们要均衡,哪个都不能过多。君子要做到“文”与“质”的平衡。
思考7: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
“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显得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浮夸和虚伪,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
贰
熟读并背诵前六章,完成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而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____________
③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
④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
(2)何
①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顺承,就
连词,表假设,如果
连词,表顺承,才
疑问代词,怎样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学而》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雍也》中,指出“质”与“文”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当堂检测
请你运用本文名句,写一段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字。
(示例)“朝闻道,夕死可矣”。闭卷掩思,斯言不谬。吾辈青年当立鸿鹄之志,心怀家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了心中追求的梦想横越江河。
叁
预习后六章,总结各章含义,并列举相应事例。
布置作业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