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件)(共19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7 07:4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2课 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共同走进声音的世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声音
声音的分类
情境导入
我们不时地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通常是怎样产生的?
声 音 是 怎 样 产 生 的
活动:让它们发出声音
橡皮筋
钢尺

音叉
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
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研 讨
1、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敲击鼓面时,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碎纸屑会跳动;用手按压鼓面,振动停止,声音也随之停止。
我们的发声器官
生活中常见的发声物体
钢琴
架子鼓
电铃
汽笛
除了以上,生活中还有生么物体能发声?
生活中会叫的动物




除了以上动物,还有那些会叫的动物?
有声音的交通工具
汽车
飞机
火车
自行车铃
什么是噪声
噪声是让人感到厌烦甚至会导致耳聋的声音,比如说工业噪声、道路噪声、航空噪声、娱乐噪声……这些噪声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导致听力系统的损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耳机噪声和某些工业设备的噪声。
之所以耳机能损害我们的听力,是因为耳机的噪声已经达到了危险的程度,首先耳机的结构和电视扬声器和电脑扬声器的结构有明显的不同,因为耳机扬声器的结构比较特殊,所以发出的噪声比较大,这样我们的听力就会受到影响了,为了消除耳机所带来的噪声危害,一些早教设备厂商推出了儿童专用耳机,这些耳机在电路结构上限制了耳机发出的噪音,从而保护儿童听力。
声音的大小
我们觉得很吵闹是因为这个地方的声音很大,我们觉得很安静是因为这里的声音很小,衡量声音的大小在国际上有通用的单位,那就是分贝。
分贝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主要应用于计量声音的大小,比如说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在80~90分贝,飞机起飞的声音能达到120~150分贝,闹钟的闹铃声音能达到90~100分贝……如果分贝数越大,那么声音就越大,我们就感觉到越吵。
噪声的大小参考
噪声和耳聋
许多次研究的以证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损害的关键,因为噪声属于物理刺激,并且强度一定的时候,会损伤听力细胞,人类的听力细胞是不可以再生的,所以损害掉的听力细胞是不能修复的。
不正确使用耳机、燃气爆炸事故、武器的发射……这些都有可能会损伤人类的听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因为不正确使用耳机而引发的听力损失屡见不鲜。
我们人类耳朵最大能承受的瞬间噪声为160分贝,长期承受的噪声为110~120分贝,而耳机的最大噪声就在110~120分贝之间。
声音和振动
只要有振动,就会有声音,因为物体的震动会导致空气的分子振动,分子的振动会产生能量,最终被人耳接收,从而我们就听到声音,
声音和振动就像汽车和燃料,如果没有了燃料,汽车是寸步难行的,如果没有了振动,就有了声音的诞生。
当然,声音也能引发振动的,比如说我们听声音离不开鼓膜,如果声音使鼓膜振动,那么我们就能听见声音了。
人耳朵能听见的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有的快,有的慢,声音震动的快慢就是频率,国际上通用的单位为赫兹。
一般来讲,人耳朵能听见的声音为20~20000赫兹,大于20000的声音称为超声波,小于20赫兹的声音称为次声波。次声波的振动频率和人体的器官非常相近,所以次声波的杀伤力非常巨大,如果强度达到一定的级别就会导致死亡。超声波的频率高,波长短,通常应用于传播声纳和工业测量等领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