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说说这所歌曲是哪一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
学习目标
1、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2、八七会议的时间和重要决定,秋收起义的相关情况。
4、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会师部队及意义。
第16课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选择的?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南昌起义
1、背景:
据党的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据1927年11月统计,党员的数量由党的五大召开时的近5.8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
严酷的事实表明:中国革命已经进入低潮,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武装反抗
观看视频,归纳南昌起义的概况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南昌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经过
意义
1927年8月1日
江西南昌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陈毅等
南昌起义——占领南昌——主动撤离,南下广东——途中受挫——
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概况: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南昌起义(绘画)
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南昌起义
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知
识
拓
展
江泽民题词(1997年)
南昌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国民党调集大批军队进逼南昌。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会昌、三河坝等地歼灭大量敌军。由于没有根据地作依托,加上优势敌人的围攻,起义主力在汕头一带遭到失败。剩下的队伍,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入湘南一带,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地区继续斗争。
瑞金
三河坝
湘南
海丰
革命道路的开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八七会议”召开
时间、地点
重要决定:
1927年8月7日,汉口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湘赣边
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革命道路的开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毛泽东
起义受挫,进军农村。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革命道路的开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比一比: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有何相似之处?
起义名称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7.8.1
南昌
周恩来等
占领南昌,南下广东,转战湘南
1927.9
湘赣边界
毛泽东
进攻城市受挫,进军农村。
1、都是中国共产党效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以大城市为目标进行的武装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2、起义最后都遭到失败。
革命道路的开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毛泽东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这种国情就决定了中国革命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 …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而且长期占据城市,所以农村是孕育革命的温床,而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则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材
料
研
读
根据材料思考毛泽东为什么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1、由当时的国情决定的,因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绝大部分,是主力军;
2、由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因为敌人盘踞中国中心城市,农村统治薄弱。
南昌
汉口
八七会议
井冈山
三湾改编
进军井冈山
秋收起义示意图
确立了党对 军队的领导
进攻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
受 挫
城市转向农村
党指挥枪
革命道路的开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时间:
会师队伍:
意义:
井冈山会师
1928年8月
朱德、陈毅与毛泽东队伍(又称朱毛会师)
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观看视频,归纳井冈山会师的概况
《井冈山会师》(油画)
革命道路的开辟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朱德说)所以用这名字,为要保持国民党第四军“铁军”的大名,它在大革命中是我们革命的堡垒。
——摘编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材料一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
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的一种斗争形式。
材料二 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选集》
材
料
研
读
阅读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一是需要革命阵地,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是需要人民群众支持,即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
三是需要进行武装斗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争。
农民分到土地后,烧毁地契
旧社会农民受压迫
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
“工农武装割据”实践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材料二 1928年四月以后,湘赣边界的割据,正值南方统治势力暂时稳定的时候,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反动军队,至少有八九个团,多的时候到过十八个团。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材料三 根据地军民生活十分艰苦,尤其是红军……从军长到伙计,一律吃5分钱的伙食。但就是这每天5分钱的油盐柴菜钱,很快也难以为继了。
——《红流纪事——开创新道路:创建井冈山革命革命据地》
材
料
研
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国民党的
武力威胁
根据地
经济困难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古田会议
时间:
内容:
意义:
古田会议
1929年12月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古田会议会址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到1930年,全国各地创建了
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临时政府的成立
时间:
地点:
决议: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冬
瑞金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摘要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这首红军歌谣说说井冈山精神是什么?
坚定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不怕困难、乐观向上、依靠群众
革命道路的形成
工农武装割据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探索
形成
课堂小结:知识归纳
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会师:创建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形成于建军初期。
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处理内部关系、军民关系和对待俘虏的行为规范。
知
识
拓
展
齐唱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课后活动:
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事件名称 内容或意义
南昌起义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八七会议 从组织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
三湾改编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巩固练习
1.1927年,一声枪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南昌起义
D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多次会议。下列表述属于八七会议的是( )
A.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
B.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
巩固练习
3.金一南将军曾说:这次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哪里还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非组织观念?可以说完全转变了。工农红军是一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理念,成为这支队伍坚定的信念,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这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C
巩固练习
4.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这里的“革命道路”是指(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
巩固练习
5.1927年国共分裂以后,毛泽东在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地方组织农民力量,进行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革命力量得到发展壮大。他的做法是 ( )
A.组织工人罢工
B.走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C.服从共产国际
D.策划城市的武装暴动
B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