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8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8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9-17 21:2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8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研究小明在沿江跑所跑过的路程时,将他看作质点,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理想模型法 B. 微元法 C. 控制变量法 D. 极限法
2.如图所示为杭州亚运会女排决赛的比赛场景,中国女排成功卫冕亚运冠军。以下可将排球视为质点的是( )
A. 研究排球的运动轨迹
B. 研究排球的发飘球技术
C. 判断排球是否擦网
D. 判断排球落地点是否出界
3.年月日时分,长征二号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经过个多小时,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天和核心舱核心舱距离地面近径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时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天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年月日时分”代表时间
B. 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到对接的路程为
C. 神舟十六号飞船在与核心舱对接的过程中,不能视作质点
D. 神舟十六号升空过程中,以景海鹏为参考系,朱杨柱、桂海潮都向上运动
4.据报道,我国神舟十七号飞船于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在酒泉发射成功,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如图由汤洪波中、唐胜杰右、江新林左名航天员组成。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年月日时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踏上回家之旅。一般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是左右,飞行速度约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全长约,总质量达到。对报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指的是时间
B. 飞行速度约为,是指运行的平均速度
C. 在研究神舟十七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时,不可以将神舟十七号飞船视为质点
D. 速度变化量、质量和时间这三个物理量都为标量
5.物理学把速度的改变量与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为加速度,其定义式为。关于与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的方向一定相反 B. 与的方向一定相同
C. 越大,一定越大 D. 越小,一定越小
6.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辨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象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形槽中由点释放,经点与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点等高的点,设点的高度为,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 B. , C. , D. ,
8.利用光敏电阻制作的光传感器,记录了传送带上工件的输送情况.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器记录器,光传感器能接收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每当工件档住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个电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每两个工件间的距离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个工件 B. 该传送带每小时输送个工件
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D.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是
9.甲、乙两个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平面内运动,同时经过点,然后同时到达点,运动过程如图所示,则从到过程中,甲、乙两个质点( )
A. 平均速度相同
B. 平均速率相同
C. 经过点时速度可能相同
D. 经过点时,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
10.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薄等边三角形板重叠放置,其底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若两三角板同时沿底边所在的水平直线分别向左和向右匀速运动,速率均为,则在两三角板完全分开之前腰上交点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1.下列运动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D.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12.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时间内,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运动得总比乙快
B. 甲、乙位移相同
C. 甲、乙经过的路程相同
D. 甲、乙的运动方向始终相同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13.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有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定义式,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B.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采用了比值定义法
D.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
14.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也是矢量,一辆汽车的初速度为,末速度为,下列关于初速度、末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矢量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对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
D.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16.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后速度的大小变为,在这内该物体的( )
A.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 B.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17.某高速公路利用自动测速仪装置测汽车速度,雷达向汽车驶来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百万分之一秒,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指示器荧光屏上呈现出一个尖波形;在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第二个尖形波如图所示。则下面关于测速原理及结果表达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反射电磁波时汽车离雷达的距离为
B. 第二次反射电磁波时汽车离雷达的距离为
C. 汽车速度为
D. 汽车速度为
18.近年来,一些高级轿车的设计师在关注轿车的加速性能的同时,提出了“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用
这一新的概念来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轿车的“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图示是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保持为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物体在时速度为,则末的速度大小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和时间图像,比较前内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______ ______;比较前内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有: ______ ______。均填“”、“”或“”
20.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时间速度由 增加到,则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 ;一足球以的速度飞来,运动员在时间内将足球以的速度反向踢出,足球在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
21.如图所示,一花园景观大道由若干半径为的圆弧组成。因为环境优美,花草沁人心脾,所以黄昏时分许多散步者纷至沓来,一人从点沿圆弧走到点,则他的位移为______,路程为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在斜面上滑行,先后通过光电门和,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从光电门到光电门所经历的总时间,用最小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滑块的长度,示数如图所示。
滑块的长度 ______;
滑块通过光电门和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______、 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滑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由此测得的滑块的瞬时速度和只是一个近似值,它们实质上是滑块通过光电门和的______,要使瞬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可将滑块的宽度______一些选填“增大”或“减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8分。
2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朝同一方向运动.
若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后时间的平均速度为,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若前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后位移的平均速度为,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4.一物体以的速度向东运动了后到达点,在点停了后又以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后到达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的大小。
25.一个篮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经落到水平地面上,速度为,然后以反弹,经达到的最高点。已知篮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为,求:
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篮球从空中开始下落至首次到达水平地面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6.在公路上常使用“超声波测速仪”测定车速,从而判断汽车是否超速行驶。“超声波测速仪”其实就是一种传感器,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射和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的变化,测出被测物体速度。图甲中仪器和通过电缆线连接,为超声波发射与接收一体化装置,仪器能够将仪器发射和接收到的超声波以脉冲波形显示在屏幕上。现将仪器固定在距离公路的点,如图乙所示俯视图,仪器每隔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发射两列短促超声波脉冲、,接收到滞后的反射波、,仪器显示的脉冲波形如图丙所示。已知汽车反射两脉冲信号对应的位置如图乙中的、两点,测定条件下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每一问的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求的长度;
求的长度;
汽车从到的时间;
汽车的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1.,方向从指向
22. 平均速度 减小
23.解:物体做直线运动,设运动总时间为,前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后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则
前时间的位移为:

后时间的位移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设总位移为,前的位移内的时间为:,
余下的位移的时间为:,
故总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答: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4.解:前内的位移为,方向向东,
最后内的位移,方向向西
故总位移,方向向西
平均速度为;其速度的方向向西;
全程中运动的路程为:;
故全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答: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向西。平均速率为。
25.解:设向下为正方向,则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有: ,方向竖直向上;
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全程的位移为: ;
全程的时间为: ;
则平均速度为:。
答:篮球与地面碰撞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
篮球从空中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篮球从开始下落到反弹至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26.解:根据图丙可知,射向位置的超声波,发射的时刻为,接收的时刻为,
所以射向位置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受用的时间间隔为,
所以长度
根据图丙可知,射向位置的超声波,发射的时刻为,接收的时刻为,
所以射向位置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受用的时间间隔为,
所以的长度
根据几何关系有
汽车从到的时间
汽车的速度大小
答:的长度;
的长度;
汽车从到的时间;
汽车的速度大小。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