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 细胞的物质基础
一、单选题
1.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其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
A.磷脂 B.脱氧核糖 C.血红蛋白 D.核糖核酸
2.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离不开糖类等能源物质,也离不开水和无机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水仍具有溶解性
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不变
C.幼苗细胞中的无机盐可参与细胞构建,水不参与
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形成NADPH,也可参与形成NADH
3.甜味剂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不能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但能被肠道双歧杆菌利用,具有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抗龋齿等保健功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低聚果糖彻底水解产物包括蔗糖和果糖两种单糖分子
B.糖尿病患者可大量食用以低聚果糖作为甜味剂的桃酥
C.与胆固醇功能类似,低聚果糖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
D.推测造成龋齿的口腔细菌可能不吸收利用低聚果糖
4.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
B.水在常温下维持液体状态与氢键的不断断裂和形成有关
C.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尿糖试纸是用来检测尿糖情况的专用试纸,试纸将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以及显色剂固定在纸条上,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物质的原理,测定尿液中葡萄糖的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相同
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H2O2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
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分解后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D.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
6.传统的节日文化常常伴随着美食的代代传承。“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在苏轼的这句诗中“饴”指的是用麦芽制成的糖;“酥”指的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酥”指的脂肪中含有饱和脂肪酸
B.“饴”指的麦芽糖能直接被小肠吸收
C.糖类和脂肪之间可相互转化且程度相同
D.糖类和脂肪结合形成的糖脂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7.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每一种蛋白质分子都有与它所承担功能相适应的独特结构,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核糖体RNA与蛋白质构成的核糖体能合成、加工蛋白质
B.蛋白质与Mg2+结合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
C.氨基酸序列改变或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D.ATP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通道蛋白参与物质跨膜的主动运输
8.下列有关细胞中“骨架”、“支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
C.核苷酸长链以氢键作为基本支架,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D.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9.下列关于DNA,RNA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和RNA都是由核苷酸相互连接形成的
B.DNA和RNA所含碱基种类和五碳糖都完全不同
C.一般细胞中的DNA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
D.各种生物的遗传信息都只能储存在DNA分子中
10.叶绿素是由谷氨酸分子经过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合成的。叶绿素a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其头部和尾部分别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a分子与催化其合成的酶共有的元素是C、H、O、N、Mg
B. 叶片发黄一定是光照不足导致叶绿素合成减少造成的
C. 头部对于叶绿素a分子在类囊体膜上的固定起重要作用
D. 叶绿素a的元素组成说明无机盐能构成复杂的化合物
11.2023年1月,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取得重大原创发现——找到了可能触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衰退的“机关”,为人类对付阿尔茨海默病带来一线曙光。科学家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APOE4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大的风险基因。APOE基因主要负责编码APOE蛋白。APOE蛋白在人群中有APOE2、APOE3和APOE4等3种亚型。研究发现,APOE2的携带者,不易患阿尔茨海默病;而APOE4的携带者,患病风险成倍增加。因此,找到APOE4的受体,可能是破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施一公团队找到了阿尔茨海默病最强风险因子APOE4受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施一公团队从分子水平找到了可能触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衰退的“机关”
B.APOE4的携带者,患病风险成倍增加,可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有关
C.APOE蛋白存在不同的亚型只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
D.这一发现对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展针对性的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2.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推测,最近的进化关系很可能存在于哪两种物种之间( )
物种 血红蛋白分子相应部分的氨基酸顺序
人类 赖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
蒙古马 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赖氨酸
大猩猩 赖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赖氨酸
黑猩猩 赖氨酸—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
平原斑马 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A.人类和黑猩猩 B.人类和大猩猩
C.黑猩猩和大猩猩 D.蒙古马和平原斑马
13.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构成这些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 )
A. N B. H C. O D. C
14.下面是一组检测生物体主要有机物的实验,表中①~④对应的各项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④
脂肪 ② 橘黄色 常温
① 斐林试剂 砖红色 50~65℃
A.葡萄糖、碘液、紫色、沸水浴
B.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C.还原糖、苏丹Ⅲ染液、蓝紫色、沸水浴
D.果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15.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的形式存在
C.脂肪中C、H比例高,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D.盐析出的蛋白质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16.下图表示蛋白质结构的一部分,图中A、B、C、D标出的是不同的化学键,当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7.酸奶由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为检测市场上销售的不同酸奶的营养价值,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戊5种品牌原味酸奶进行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原味酸奶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
B.可利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不同品牌原味酸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C.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可发现乙种酸奶的砖红色最浅
D.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丁种酸奶的红色较其他种类酸奶深
18.蛋白酶体是一种大分子复合体,其作用是降解细胞内异常的蛋白质。泛素(Ub)是一种多肽,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泛素绑定标记后,最终被送往蛋白酶体中降解,降解需要消耗能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蛋白质被降解前,需要多次泛素化标记
B.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无需折叠加工,因此无泛素存在
C.若靶蛋白含有M个氨基酸、N条肽链,则此蛋白质至少含有氧原子数(N+M)个
D.泛素的合成发生在核糖体,泛素的降解发生在蛋白酶体
19.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用酒精能洗去浮色是因为苏丹Ⅲ染液不溶于酒精
B.用斐林试剂检测苹果匀浆中的还原糖时,需先加入甲液,再加入乙液混匀加热
C.检测某种子中的淀粉时,种子与碘液反应呈现的蓝色较深,说明其含淀粉丰富
D.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糖体的组分时出现紫色,说明核糖体的组分中有蛋白质
20.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的核酸都存在于细胞核
B.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C.DNA与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相同
D.RNA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C、G
21.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蛋白质一定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蛋白质中有些具有防御功能,如抗体;有些具有调节的功能,如胰岛素
D.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而这种改变一定是不可逆的
三、判断题
22.将作物秸秆充分晒干后,其体内剩余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 )
23.脂肪、淀粉、糖原都是大熊猫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
24.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磷脂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P,与蒿甲醚不完全相同,A错误;
B、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包括C、H、O,与蒿甲醚相同,B正确;
C、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Fe,与蒿甲醚不完全相同,C错误;
D、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包括C、H、O、N、P,与蒿甲醚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A、种子吸收的水与多糖等物质结合后,这部分水为结合水,失去了溶解性,A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糖类含量逐渐下降,有机物种类增加,B错误;C、水也参与细胞构成,如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C错误;D、幼苗中的水可参与光合作用形成NADPH,也可通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生成NADH,D正确。故选D。
3.答案:D
解析:A、1分子蔗糖是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与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因此,低聚果糖彻底水解产物包括葡萄糖和果糖两种单糖分子,A错误;B、桃酥富含淀粉,脂肪含量也较高,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以低聚果糖作为甜味剂的桃酥,B错误;C、低聚果糖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有效防止骨质疏松症,胆固醇没有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功能,C错误;D、低聚果糖有可能是不被口腔细菌吸收利用,因此具有抗龋齿功能,D正确。故选D。
4.答案:C
解析: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结合,很多物质都能溶于水,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B、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氢键易断裂和形成,使水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正确;C、自由水能参与化学反应,结合水不能参与生化反应,C错误;D、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不同的环境和代谢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正确。故选C。
5.答案:D
解析:A、该尿糖试纸的检测原理是根据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以及原子氧可以将某种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的原理,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原理不相同,A错误;
B、显色剂变色的原因是原子氧将无色化合物氧化为有色化合物,B错误;
C、尿液中葡萄糖被葡萄糖氧化酶形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不影响测量结果,C错误;
D、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使用尿糖试纸检测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一定会产生显色反应,D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酥”指的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脂肪,大多数动物脂肪中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A正确;麦芽糖是二糖,不能直接被小肠吸收,B错误;糖类和脂肪之间可相互转化,但程度不同,C错误;糖类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核糖体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A错误;蛋白质与Fe2+结合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B错误;氨基酸序列改变或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C正确;ATP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载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不是通道蛋白,D错误。故选C。
8.答案:C
解析: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A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B正确;核苷酸长链以磷酸和五碳糖交替连接作为基本骨架,保证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错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D正确。故选C。
9.答案:A
解析:A、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核苷酸,它们都是由核苷酸相互连接形成的,A正确;B、DNA和RNA所含有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前者含A、T、G、C,后者含A、U、G、C),五碳糖不同(前者含脱氧核糖,后者含核糖),B错误;C、一般细胞中的DNA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C错误;D、细胞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分子中,但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分子中,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其化学元素组成都含有C、H、O、N,如图叶绿素a分子含有C、H、O、N、Mg元素,共有的元素是C、H、O、N,A错误;B、叶片变黄不一定是叶绿素合成减少,也有可能是温度下降,胡萝卜素合成增加导致,还有可能是叶绿素降解加快或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合成增加等原因,B错误;C、叶绿素a的尾部具有亲脂性,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故叶绿素a的尾部有利于固定在类囊体膜上,C错
误;D、如图叶绿素a中含有Mg,Mg属于无机盐,说明无机盐能构成复杂的化合物,D正确。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施一公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最强风险因子APOE4受体,是破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找到了可能触发阿尔茨海默病记忆衰退的“机关”,A正确;B、科学家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发现,APOE4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大的风险基因,施一公团队找到了阿尔茨海默症最强风险因子APOE4受体,APOE4的携带者,患病风险成倍增加,可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POE4受体有关,B正确;C、蛋白质分子的种类与组成它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C错误;D、在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取得重大原创发现对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展针对性的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12.答案:A
解析:分析表格中不同物种的血红蛋白分子相应部分的氨基酸顺序可知,人类和黑猩猩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推知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故选A。
13.答案:D
解析: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有:C、H、O、N,其中C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单体的基本骨架。因此构成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的元素是C,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还原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斐林试剂能和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①表示葡萄糖、麦芽糖和乳糖;脂肪可以在常温下被苏丹皿染液染成橘黄色,②表示苏丹Ⅲ染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产生紫色反应,③④表示紫色、常温; 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组成不同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含量差异很大,A错误;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例如淀粉、糖原等,B错误;C、脂肪中C、H比例高,是细胞的主要储能物质,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D、盐析出的蛋白质空间结构未发生改变,其中的肽键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正确。
16.答案:C
解析:蛋白质水解断开的是肽键。
17.答案:ABC
解析:A、由图可知,不同原味酸奶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A正确;B、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故可利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不同品牌原味酸奶中是否含有蛋白质,B正确;C、5个品种中,乙中的还原糖含量最少,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乙种酸奶的砖红色最浅,C正确;D、丁中脂肪含量最多,脂肪和苏丹Ⅲ染液反应生成橘黄色,加入苏丹Ⅲ染液后,丁种酸奶的橘黄色较其他种类酸奶深,D错误。故选ABC。
18.答案:AC
解析:A、由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被送往蛋白酶体之前,要与多个泛素发生反应,A正确;
B、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也需要折叠加工,也可能会出错,也需要泛素起作用,B错误;
C、蛋白质中最少含有的氧原子数计算方法为: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肽键数的计算方法为: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若靶蛋白含有M个氨基酸、N条肽链,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计算方法为:氨基酸数-肽链数+2×肽链数=M-N+2×N=(M+N)个,C正确;
D、泛素是多肽,其合成发生在核糖体。蛋白酶体降解的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泛素不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不在蛋白酶体降解,D错误。
故选AC。
19.答案:AB
解析:A、苏丹III染液易溶于酒精,所以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用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B、用斐林试剂检测苹果匀浆中的还原糖时,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匀后再加入样液中,B错误;C、碘与淀粉反应呈蓝色,蓝色越深说明淀粉含量越多,C正确;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糖体的组分时出现紫色,说明核糖体的组分中有蛋白质,D正确。故选AB。
20.答案:A
解析:A、在真核细胞内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核酸分布,A错误;B、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B正确;C、DNA与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P,C正确;D、RNA中与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U,C,G,D正确。故选A
21.答案:A
解析:A、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多肽盘曲折叠形成的方式以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B正确;C、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如防御功能——抗体,调节功能——胰岛素,运输功能——载体,催化功能——酶等,C正确;D、.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若因某种因素(如高温、强酸或强碱等极端因素)导致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且使蛋白质分子失去了生物活性,则因为空间结构不可恢复而不能恢复其生物活性,即是不可逆的,D正确。故选A。
22.答案: ×
解析:秸秆充分晒干损失的主要是水分,主要剩余有机化合物,而秸秆充分燃烧剩余的灰烬主要就是无机盐。
故错误。
23.答案: ×
解析:脂肪、糖原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故错误。
24.答案:√
解析:所有细胞都有细胞膜,而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所以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故上述说法是正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