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提升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提升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11:4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提升训练
基础达标
1.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核心素养,请根据提示语“距今约170万年”“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判断描述的人类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2.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省郧阳区。经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00多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迹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新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
3.北京人遗址是中国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历史遗存。其入选的理由是( )
A.已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B.北京人学会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C.北京人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建造房屋,进入农耕社会
D.北京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4.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生活方式的转变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5.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下列选项中能证实这一说法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6.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的出土文物从器物造型和图案设计上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居民( )
A.会农业种植 B.具有朴素审美观念
C.会制作陶器 D.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7.距今5000年前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其中不乏玉器等精美工艺品,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居民还未走向定居 B.原始手工业品种类单一
C.旧石器时代生产水平高 D.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素养提升
8.“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对史前时期的一次推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B.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C.劳动在从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
D.北京人的外貌全是靠我们的想象和猜测
9.为探究我国远古人类的生活,某校举行了“远古祖先的拜访”为主题的研究活动。
【任务一 对号入座】
材料一
①河姆渡人 ②元谋人 ③半坡人 ④北京人 ⑤山顶洞人 ⑥郧县人 ⑦蓝田人
洞穴时代的远古人类 A:
定居时代的远古人类 B:
【任务二 图说历史】
材料二
图1 图2
【任务三 归纳概括】
材料三 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摘编自《中国原始社会史》
【任务四 分析论证】
材料四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中远古人类的序号填入表格A、B两处位置。(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图1、图2分别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什么类型房屋。(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2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4分)
拓展延伸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直立人的化石最早是1891年荷兰解剖学家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附近发现的,是一个具有许多猿的性状的头盖骨及一枚牙齿。1892年又在同一地方发现一根与现代人骨相似的大腿骨。杜布瓦认为头骨和大腿骨属于同一个个体,定名为直立猿人。这一发现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这是畸形人的骨骼,也有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的骨骼。到1929年中国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北京直立人)的第一个头盖骨,这一争论才告结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指出在爪哇发现的直立猿人和北京猿人在人类进化方面的共同之处。(2分)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D 6.B 7.D 8.B
9.(1)A:②④⑤⑥⑦;B:①③。
(2)图1:河姆渡人居住的干栏式建筑;图2:半坡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
(3)分布范围广泛;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或分布不平衡,多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4)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和黍的国家,中国粟的对外传播丰富了世界不同地区的食物多样性;促进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巩固了相关地区的社会稳定。
10.(1)都保留了猿人的某些特征,都直立行走,都与现代人类比较相似。
(2)观点:考古发现探寻人类起源。
论述:人类是由猿人进化而来的最初只是达尔文的一种科学推论。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特里尼尔发现了直立人化石,为人类的进化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但是只有这一处孤证,使得证据的权威性受到怀疑。直到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为现代人类的起源提供了更加坚实可信的证据。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遗址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通过不断的考古发现,塑造历史的真实脉络,探寻人类的起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