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时训练(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12:34:30

文档简介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西番菊”(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明代传入我国,初期只是零星种植。20世纪初,“西番菊”因其籽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所以被广泛种植。“西番菊”的广泛种植(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促进明清时期人口增长
C.丰富了民众的食物种类 D.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空间
2.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   )。
A.引起欧洲所谓的“价格革命”
B.推动了饮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
C.提高了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
D.改善了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
3.1500年,亚欧大陆从鼠疫的折磨中复苏,世界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到1700年,人口达到6.1亿;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交换
C.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D.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4.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出现了食物物种的大交流。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还大量用于出口。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生产的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求外,还投入市场销售。由此可见,食物物种的大交流(   )。
A.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B.促进了当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C.改变了人们的风俗习惯
D.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孤立局面
【拓展提升】
5.明嘉靖时期的《平凉府志》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这一记载(   )。
A.反映玉米种植恶化了生态环境
B.体现了玉米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C.说明玉米已成为平凉人的主食
D.提供了玉米从西北陆路传入的例证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观察下图,它可以说明新航路开辟给大西洋两岸带来的影响是(   )。
A.使物种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B.加强了大西洋两岸间的联系
C.促使美洲近代海洋意识萌生
D.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7.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罗来纳变成充满生机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   )。
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D.水稻种植超越非洲地区
8.观察下面两幅玉米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呼包谷。这两幅图差异巨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李时珍和吴其濬观察角度不同
B.两幅图中的玉米传入途径不同
C.两幅图中的玉米使用价值不同
D.所处时代玉米引种推广度不同
9.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
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
10.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据此可知,(   )。
A.人类应该消灭紫茎泽兰等物种
B.外来物种引进适应了生态环境
C.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
D.引进物种应先了解其生物特征
11.(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通过贸易和掠夺把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番茄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材料中的事件导致(   )。
A.欧洲市场货币快速贬值
B.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缓解
C.美洲主要粮食作物发生变化
D.美洲地区奴隶劳动普及
12.16世纪初,身处墨西哥的殖民者制造骚乱,他们要求当地殖民政府供应小麦面包。于是,当地殖民政府鼓励种植小麦,“确保新西班牙能够生产足够的小麦与其他粮食,以喂饱自己这些人口”。殖民政府的举措在客观上(   )。
A.有利于缓解美洲的粮食短缺
B.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原料条件
C.开启了欧洲饮食文化的传播进程
D.丰富了墨西哥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和饮食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趋于成熟。宋代皇室南渡使北宋时期的京菜(河南菜)与六朝以来发展的江浙菜交融汇合,各地大量难民与皇家贵族的集中促使高、中、低档饮食都有了广大的市场……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丰富的食物种类,加之各地域、各阶层、东西南北、上下尊卑的饮食“亚文化”的综合,最终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艺术。
——摘编自秦晖《思无涯,行有制》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但到18世纪60年代,小麦已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同时,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社会下层主要以面包作为主食,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主食则包括了蔬菜骨头汤、烤羔羊肉、烤牛排、冷牛肉沙拉等。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变化,烤面包长期以来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到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却只有一半居民自己烤面包。如果说法国人是吃得多而喝得少,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便相反,他们把喝看成是餐桌上主要的事。
——摘编自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中国菜”烹饪艺术趋于成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后英国“饮食”变化的原因。(6分)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西番菊”(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明代传入我国,初期只是零星种植。20世纪初,“西番菊”因其籽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所以被广泛种植。“西番菊”的广泛种植(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B.促进明清时期人口增长
C.丰富了民众的食物种类 D.挤占了本土物种的空间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番菊”因其籽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所以被广泛种植,它有利于丰富民众的食物种类,C项正确;“西番菊”的广泛种植有利于丰富民众的食物种类,未体现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排除A项;“西番菊”的广泛种植是因为其籽可榨油,且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未体现其促进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2.洲际物种交流约在1500年开始掀起新的高潮,它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直接表现之一是(   )。
A.引起欧洲所谓的“价格革命”
B.推动了饮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
C.提高了人类战胜疾病的能力
D.改善了食物供应的品种和数量
【解析】物种交流更加频繁,用于食用的农产品的供应数量越来越多,品种越来越丰富,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而不是欧洲的“价格革命”,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地物种交流出现了高潮,这主要会改变各地人们的食物供给,但并不一定会推动饮食文化的全球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这一变化对战胜疾病的影响,故C项错误。
3.1500年,亚欧大陆从鼠疫的折磨中复苏,世界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到1700年,人口达到6.1亿;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粮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交换
C.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D.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解析】由材料时间可以看出,1500—1750年正值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形成时期,美洲的高产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基础,故选B项;殖民扩张并不能直接推动人口增长,相反更多的是造成人口锐减,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时期,医疗条件并未得到太大的改善,排除C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4.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出现了食物物种的大交流。在北美,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还大量用于出口。在中国,玉米等外来农作物因其高产而增加了粮食供应总量,生产的粮食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求外,还投入市场销售。由此可见,食物物种的大交流(   )。
A.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B.促进了当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C.改变了人们的风俗习惯
D.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孤立局面
【解析】根据材料“水稻除供应本地消费外,还大量用于出口”“除满足生产者自身需求外,还投入市场销售”可知,不同物种的交流推动了当地经济与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食物物种大交流与生态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食物物种的交流可以改变饮食习惯,但不一定改变风俗习惯,排除C项;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孤立局面,排除D项。
【拓展提升】
5.明嘉靖时期的《平凉府志》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薥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这一记载(   )。
A.反映玉米种植恶化了生态环境
B.体现了玉米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C.说明玉米已成为平凉人的主食
D.提供了玉米从西北陆路传入的例证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平凉府志》记载了玉米的早期别名“番麦”“西天麦”,这提供了玉米从西北陆路传入的例证,D项正确;材料只介绍了玉米的形态,未说明玉米种植的后果,不能得出玉米种植恶化了生态环境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其他地区的玉米种植情况,不能得出玉米的种植已经遍布全国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当时平凉人的饮食情况,不能说明玉米已成为平凉人的主食,排除C项。
6.(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观察下图,它可以说明新航路开辟给大西洋两岸带来的影响是(   )。
A.使物种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B.加强了大西洋两岸间的联系
C.促使美洲近代海洋意识萌生
D.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解析】材料反映出各地物种通过新航路相互传播,说明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大西洋两岸间的联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两岸间的物种传播,“使物种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说法夸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近代海洋意识的萌生,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排除D项。
7.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罗来纳变成充满生机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   )。
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
D.水稻种植超越非洲地区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得北美地区的水稻广泛种植,促使当时北美地区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排除A项;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高超与“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美地区水稻种植与非洲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北美地区“水稻种植超越非洲地区”的结论,排除D项。
8.观察下面两幅玉米图,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米气味甘、平、无毒,主治调中开胃。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俗呼包谷。这两幅图差异巨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李时珍和吴其濬观察角度不同
B.两幅图中的玉米传入途径不同
C.两幅图中的玉米使用价值不同
D.所处时代玉米引种推广度不同
【解析】据材料可知,明朝李时珍与清朝吴其濬对玉米的描述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且明清时期玉米在全国的推广情况不同,D项正确;玉米插图的差异,是认识的问题,与观察角度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玉米的传入途径,排除B项;C项所述不是这两幅图差异巨大的原因,排除。
9.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资本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C.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
D.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
【解析】“地理大发现”和“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早期的全球化,而材料认为上述现象出现的部分原因是“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故选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A项错误;B项中的“资本”不是材料主旨,且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次地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中的“新航路开辟”不是材料主旨,且“经济结构”的相关内容在材料中也没有直接涉及,排除。
10.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据此可知,(   )。
A.人类应该消灭紫茎泽兰等物种
B.外来物种引进适应了生态环境
C.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
D.引进物种应先了解其生物特征
【解析】“19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说明引进物种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危害,故选D项;“消灭紫茎泽兰”说法过于夸张,排除A项;“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可见该外来物种破坏了生态环境,排除B项;“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可见西方自身也深受其害,材料无法直接说明物种传播是西方侵略其他国家的手段,排除C项。
11.(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通过贸易和掠夺把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花生、番茄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材料中的事件导致(   )。
A.欧洲市场货币快速贬值
B.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缓解
C.美洲主要粮食作物发生变化
D.美洲地区奴隶劳动普及
【解析】材料表明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与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在中国的推广种植,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粮食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缓解了人地矛盾,从而进一步缓解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B项正确;欧洲市场货币快速贬值是大量金银涌入欧洲所导致的,并非物种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洲农作物的外传,排除C项;奴隶劳动普及是由于殖民扩张,并非物种的传播,排除D项。
12.16世纪初,身处墨西哥的殖民者制造骚乱,他们要求当地殖民政府供应小麦面包。于是,当地殖民政府鼓励种植小麦,“确保新西班牙能够生产足够的小麦与其他粮食,以喂饱自己这些人口”。殖民政府的举措在客观上(   )。
A.有利于缓解美洲的粮食短缺
B.为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准备了原料条件
C.开启了欧洲饮食文化的传播进程
D.丰富了墨西哥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和饮食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小麦起源于西亚,后来从西亚、中东一带传入欧洲与非洲,并向东传入东南亚、中国等地,15—17世纪,小麦由欧洲传入美洲,殖民政府在墨西哥推广种植小麦,客观上丰富了墨西哥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和饮食,D项正确;材料“小麦面包”“鼓励种植小麦”等信息说明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后不是因为当地粮食短缺而要求供应小麦面包,而是因为不适应当地的饮食,排除A项;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棉纺织部门,而16世纪的墨西哥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与工业革命没有什么关联,排除B项;欧洲饮食文化早在新航路开辟前就已在亚洲、非洲等地传播,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12分)
1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品系繁多、工序复杂著称的“中国菜”烹饪艺术在南宋时期趋于成熟。宋代皇室南渡使北宋时期的京菜(河南菜)与六朝以来发展的江浙菜交融汇合,各地大量难民与皇家贵族的集中促使高、中、低档饮食都有了广大的市场……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丰富的食物种类,加之各地域、各阶层、东西南北、上下尊卑的饮食“亚文化”的综合,最终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艺术。
——摘编自秦晖《思无涯,行有制》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但到18世纪60年代,小麦已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同时,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社会下层主要以面包作为主食,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主食则包括了蔬菜骨头汤、烤羔羊肉、烤牛排、冷牛肉沙拉等。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变化,烤面包长期以来是家务劳动的主要内容,到19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却只有一半居民自己烤面包。如果说法国人是吃得多而喝得少,那么19世纪中期的英国人便相反,他们把喝看成是餐桌上主要的事。
——摘编自舒小昀《谁在养活英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食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时“中国菜”烹饪艺术趋于成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后英国“饮食”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1)影响: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推动了南宋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南宋市井文化的发展。(6分)
(2)原因: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小麦产量提高;工业革命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新型消费观念的形成。(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最终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烹饪艺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还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经济、市井文化等角度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小麦在英国的食谱中还属于奢侈品,但到18世纪60年代,小麦已成为大部分劳工家庭的主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小麦产量提高;根据材料“食物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阶层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根据材料“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发生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新的消费习惯、消费观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