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7 15: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夯实基础·默写检测】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
(1)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
(2)杨花落尽子规啼, 。
(3) ,风正一帆悬。
(4)《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 , 。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借大雁捎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6)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明月寄托愁思的句子是: , 。
(7)《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 。
(8)阅读古诗词,我们可以通过直抒胸臆的词语把握情感。如“不知何处吹芦管,① ”(《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望”流露出“征人”对故乡的不尽思念;“②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愁”道出了李白对友人的同情与担忧。
(9)面是同学们研学时所说的诗句,请你补充完整。
看到东钱湖,同学们不禁说出许多与水有关的诗句:“① ,风正一帆悬。”“峨眉山月半轮秋,② 。”……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开启了研学之旅。
【综合素养·语文文字运用】
二、基础知识综合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带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沉默/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功夫),有的是希望。
2.文段中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liàng) 繁花嫩叶 B.窠(kē)巢 呼朋引伴
C.黄晕(yùn) 带着笠 D.撑(zhǎng)起伞 抖擞(sǒu)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沉默 工夫 B.静默 功夫
C.静默 工夫 D.沉默 功夫
4.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感彩看,“卖弄”是褒义词 B.“宛转”的意思是温和而曲折
C.“应和”与“呼应”是同义词 D.“嘹亮”的反义词是“低沉”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6.古诗上下两句往往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语意相关。文中“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诗句,请你根据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这句诗的上一句( )
A.夜来吹折数枝花 B.古木阴中系短篷
C.沾衣欲湿杏花雨 D.杖藜徐步立芳洲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______着一髻(jì)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xiāng)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pín)上______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中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______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______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tǎn)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7.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髻(jì) B.镶(xiāng) C.绿萍(pín) D.地毯(tǎn)
8.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水纹 B.中年 C.贮蓄 D.清亮
9.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顶 冒 澄清 空灵 B.戴 冒 澄清 空零
C.顶 飘 沉清 空灵 D.戴 飘 沉清 空零
10.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叫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B.看着看着,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C.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D.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综合实践】
三、综合性学习
11.一声春雷,唤醒了万物:草儿绿了,杏花开了,燕子来了……同学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吧!
(1)【春之诗词】写出下列诗句展现的春日活动。
①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春行。
②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 ②
(2)【春之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呼吸,诗意地总结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
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和示例,从春天的节气中任选其一,完成书签内容的填写。
立夏含义:夏之伊始,预示着万物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诗意描绘:立夏时节,满塘含苞待放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1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14.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5.“落花”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极易引发人们感慨的一种意象。请简要分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在全诗作用。
16.诗中“愁心”二字意蕴丰富,值得细细品味。结合全诗,体会“愁心”二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现代文阅读
春(节选)
朱自清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③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选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7月版)
17.下面哪两句诗贴合本文内容?请简述理由。
A南朝四百八十寺, B忽如一夜春风来,
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杜牧 ——岑参
选 (填选项),理由:
18.以下句子能体现“童趣”的是(多选)(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C.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
D.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19.鲁迅称赞朱自清的《春》“缜密”,小萌和你就此展开了讨论。
小萌:这种“缜密”体现在不同段落的相互照应中。如写野花“还眨呀眨的”,就与下文春风相照应。只有在春风吹拂下,野花才会时而低下,时而抬起,就像“眼睛”在“眨呀眨的”。
你:我也发现一处,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②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不动,水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秋天》)
【乙】
①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②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20.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中都有喜爱,作者对济南秋、冬的水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情景交融。
B.景中都有读者,用祈使句“再看水”“看吧”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C.甲文中的第二段,作者通过运用视觉、嗅觉、触觉感受济南的秋色秋声。
D.乙文中的“绿”表现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冬天里孕育的朦胧春意。
21.甲文画线句子中的“香甜的烦恼”,你是怎样理解其中的含义?
22.参考朗读小贴士,简要说明下面句子中加点词重读的效果。
小贴士 朗读时有的地方要读重音,目的或是为突出事物的某个特点,或是为强调某种意思,或是为表达某种感情。
朗读实践 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照亮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
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
要求:①以《______________的心声》为题,先补全题目,再完成作文;②字数不少于500;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水何澹澹 百草丰茂 闻道龙标过五溪 潮平两岸阔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夜征人尽望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 潮平两岸阔 影入平羌江水流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澹”“茂”“溪”“潮”“雁”“望”“阔”“羌”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2.B 3.C 4.B 5.D 6.C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酝酿(liàng) ——niàng;
C.带着笠——戴着笠;
D.撑(zhǎng)——chēng;
故选B。
3.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
第一空,“静默”和“沉默”都有“不出声”的意思,但“静默”侧重在宁静,没有声音;“沉默”侧重在“不发表意见,不表态”。语境形容“草屋”,是表达“不出声”“很宁静”,故应选用“静默”;
第二空,“工夫”指占用的时间或空闲的时间,多指时间;“功夫”指本领、造诣,也指武术,还指做事所费的人力和时间。语境指有的是时间,故应选用“工夫”;
故选C。
4.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B.有误,“宛转”在这里的意思是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故选B。
5.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A.“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是比喻的修辞;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既是比喻,又是排比;
C.“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将鸟儿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
D.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故选D。
6.本题考查对仗。
“吹面”是“动词+名词”的结构,观察待选项,只有C项“沾衣”符合要求。“不寒”与“欲湿”相对,“杨柳风”与“杏花雨”都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
故选C。
7.C 8.B 9.A 10.D
【解析】7.本题考查字音。
C.绿萍(pín)——píng;
故选C。
8.本题考查字形。
B.中年——终年,全年、整年;
故选B。
9.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顶:1.最上部。2.最高限度。3.以头支承。4.承担;支持。戴:1.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2.把东西放在面、颈、胸、颈等处。句中用于描述树尖儿上的白花,应使用“顶”,生动地表现出白花仿佛被树顶住或支撑住的形态;
第二空,冒:1.往外透;往上升。2.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飘:1.随风摆动或飞舞。2.轻浮;不踏实。句中形象地描绘了热气从绿萍上缓缓升起的样子,应使用“冒”;
第三空,澄清:清亮;清澈。“沉清”字形有误。“澄清”一词准确地表达了河水清澈透亮的特质;
第四空,空灵:形容灵活而无法捉摸。“空零”字形有误。“空灵”很好地形容了蓝天的清澈高远,给人以悠远深邃之感;
故选A。
10.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划线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主语不明确,“风儿吹动这件花衣”应改为被动句,“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你渴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中缺少介词,词语搭配不当,改为“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故选D。
11.(1) 踏青 放风筝
(2)示例:节气:惊蛰
含义: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动物。
诗意描绘:远方传来轰隆隆的雷鸣,万千沉睡的生灵被唤醒了,他们睁开惺忪睡眼,敞开胸怀迎接崭新的季节。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春行”是苏辙《踏青》里的一句诗,意思是:江上水还有结冰现象,岸上却已经开始有青草发芽了,人们三五结伴出行去踏青。根据“草青”“踏春行”可以知道,这句诗展现的春日活动是“踏青”。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是高鼎《村居》里的一句诗,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纸鸢”指风筝。根据“放纸鸢”可以知道,这句诗展现的春日活动是“放风筝”。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二十四节气中春天的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立春,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谷雨,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从这六个节气中任意选择一个,先说含义,再诗意描绘。诗意描绘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绘。
示例:节气:清明
含义:天气晴朗,开始暖和,草木繁茂,处处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
诗意描绘: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花朵扭动婀娜的身姿翩翩起舞,小草攒足了精神,争先恐后的拔节、生长,到处都是生机勃勃。
12.“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13.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D
【解析】12.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意思是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船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13.本题考查诗人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其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诗人漂泊他乡,放眼望去,眼前景物虽美,但自己却归期难卜,心中不免产生淡淡的乡愁。他想寄一封信给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不知该寄到何处,于是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归雁上,希望归雁能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带回洛阳。这两句诗既写景又点题,既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又呼应了诗题“次北固山下”。
1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辨析。
D.“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错误,作者并没有看到家乡美景,而是漂泊于孤舟之上,表现一种羁旅之思;
故选D。
15.渲染了无限悲凉伤感的离别气氛,烘托诗人悲伤的心绪,暗含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同情、担忧和牵挂。 16.有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对当时现实的愤懑不平,也有对朋友的恳切思念和对友人行程的关切与忧虑。
【解析】15.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
“杨花落尽子规啼”意为: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诗人选取“杨花落”“子规啼”两种意象,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何况是“杨花落尽”,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烘托惜别氛围。
全诗通过描写杨花飘落和子规啼叫,烘托出诗人悲伤的心绪。诗人对友人被贬深感同情、担忧和牵挂,这种复杂的情感在悲凉的景物描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一句的悲凉氛围为后文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的抒情做了铺垫。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能陪伴友人到达遥远的夜郎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无尽牵挂。
16.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结合“闻道龙标过五溪”可知,这里写友人王昌龄被贬到非常遥远、荒僻的地方,“愁心”里藏着对友人的同情。结合背景,李白此时被赐金放还,理想受挫,而王昌龄因为一些小的问题,被贬谪到如此荒凉地方,李白对于这样的腐朽的社会和朝廷是非常愤怒的,愁心里有他对现实的愤慨不平。“随君直到夜郎西”则把自己对老友的关心和牵挂,寄托到明月身上,让它去陪伴老友,故愁心里有对老友的关心、思念、忧虑。
17. A 杜牧诗中“烟雨”一词指像烟雾那样的细雨,这与本文“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春雨吻合,而岑参诗句中的“梨花开”是用来形容雪来得快、下得大,这是冬天的景象,与本文不符。 18.ABC 19.示例:写春雨“密密地斜织着”,就与上文春风相呼应。有了春风的吹拂,雨丝才会倾斜。
【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及文章内容。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把江南风光写得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意思是: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此句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
A贴合本文内容。朦胧的烟雨与本文第③段“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的春雨图一致;而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梨花”指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描写的是冬季的雪景,与本文《春》不符。
18.本题考查理解语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中的“赶趟儿”是形容花争先恐后开得灿烂,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园内一派热闹的景象。体现出“童趣”;
B.这一描述体现了童趣。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还通过牧童悠然自得地坐在牛背上吹奏短笛的情景,展现了牧童的天真、活泼和淳朴。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同时也体现了牧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享受。
C.“恼”是用来描述人类情感的词语,表示生气或烦躁的情绪。“可别恼”就像劝慰想要出去玩耍的孩子,不要生气。儿化的语言体现出“童趣”;
D.这句话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宁静的夜景图,黄晕的光与夜的静谧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没有体现出“童趣”;
故选ABC。
19.本题考查分析写作手法。
结合提示“‘缜密’体现在不同段落的相互照应中”分析,找出文段中照应的语句并分析作用。
如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密密地斜织着”与上文春风相呼应,展现了春雨在春风的吹拂下形成的细腻景象。 对春雨的描写,通过“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细密、轻盈和温柔。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春雨的物理特征,还通过“密密地斜织着”这一表述,形象地传达了春雨在春风的作用下,以一种柔和、细腻的方式覆盖大地的情景。这种描绘与上文中对春风的描写形成了呼应,暗示了春风的轻柔和春雨的细腻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春天特有的温馨和生机。
示例:第①段“花里带着甜味儿”与下文第②段“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照应;都是味觉描写,春花香甜,青草味鲜,“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酿出春天里独一无二的味道,让人舒适、愉悦。
20.C 21.“香甜的烦恼”指的是水藻的宁静被鸭子的脚掌和浣女的影儿偶尔打扰也是美好的。作者借水藻,表达对济南秋天的喜爱之情。 22.两个“全”字重读,强调了济南秋天的泉、河、湖水无一例外是清甜的。“清”和“甜”重读,突出济南秋天水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2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选项中“作者通过运用视觉、嗅觉、触觉感受济南的秋色秋声”表述有误。甲文中的第②段“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作者运用了视觉,“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作者运用了嗅觉,文段中没有运用触觉。
故选C。
21.本题考查词句鉴赏。鉴赏此句时,要理解其语境义、比喻义、反义(语)、言外之意等,将这个词所要表示的本来意思在句中表达出来;再查看是否借助修辞鉴赏,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最后可根据语境,结合文章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结合材料一第①段中“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可知,“香甜的烦恼”指的是水藻的宁静被鸭子的脚掌和浣女的影儿偶尔打扰,但即便如此也是美好的。作者绿藻、水波、垂柳、浣女、鸭子等构成的一幅温馨、优雅、恬静的图画,表现了其对秋天的喜爱。
22.本题考查加点字的重读效果。
“朗读小贴士”中明确重音在朗读中的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强调某种意思或表达某种感情。这是解答此题的基础。结合句子“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分析,这句话描述了济南的水,无论是泉水、河水还是湖水,都具有“清”和“甜”的特点。在句子中,“全”被加点,意味着在朗读时需要重读这个字。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境可知,通过重读“全”,可以更加鲜明地突出济南的水无论是哪种形式(泉、河、湖),都无一例外地具有“清”和“甜”的特点,强调了济南水的普遍性和一致性。此外,重读“全”可以间接地传达出作者对济南水的喜爱和赞赏之情。因为只有在作者深深感受到济南水的美好之后,才会用如此肯定且强烈的语气来描述它。
23.例文:
地球的心声
曾今,我无比的美丽,而如今却奄奄一息,我是谁?我就是你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存在了几亿年了,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可自从你们发现我的身上的资源时,我被你们折磨得千疮百孔了。
就好比我的头发——树木!你们知道它可以造新房,可以当柴烧,就一味地砍伐。你们不懂得一手砍一手栽就算了,还把我连根拔起,你们顾及到我的感受了吗?你们可知道我当时是何等痛苦。可是我又能怎么样呢?只能无奈地摇头。
我的心脏,也就是你们说的矿产资源,以前还很健全。后来,我的心脏被你们——挖去。你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就欣喜若狂,可是当时我就要窒息了。你们想想看,缺少心脏的人能活吗?你们怎么如此狠心?
还有就是我的血液,就是你们所谓的“江河湖海”。原来这些地方都是很清澈的,五颜六色的小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它们生活得是多么快乐啊!可是你们把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水源源不断地倒进我的血液里,生活垃圾也往里倒,使水里的鱼虾得不到生存的好环境,大量死亡了,这让我很伤心。你们不是建立了回收站吗?为什么不把垃圾回收起来再利用,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人类朋友,请你们保护我吧,同时也是在保护你们自己啊!
听见了吗?这是地球发自内心的呐喊,我们人类不能再执迷不悟了,是时候苏醒了吧!让大地重新铺满绿色。
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也需要绿色,我们需要绿色。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美好的世界,美好的未来,美好的21世纪。朋友们,让我们从这一刻开始,共同来关注环境保护,共同来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让地球变成一个美丽的星球吧!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半命题作文,一定要注意文题所填写的内容。因为题干中的要求是:请你以自然界中某个你熟识的“朋友”的身份,化身为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因此填写诸如:“我的心声”“爸爸的心声”“一个孩子的心声”……都不合适,应该填写成某种景物,如“长城的心声”“西湖的心声”……这样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本文要求写成拟人式的文章,要以景物为文章的“我”来写作本文。
第二,思路。先在自然界中选择某一个对象,补全题目,例如:地球的心声,沙漠的心声,大海的心声等。然后考虑要写出这个对象的怎样的心声,虽然是写某个自然界对象的心声,但实际上写的应该是人类社会的主题,只不过借自然界对象的口说出来,比较常见的思路是环保问题,例如水污染、沙漠化、乱砍乱伐、空气污染、化学污染、动物生存空间缩小等问题,当然也可以写其他问题,例如人类社会的道德问题,诈骗、战争、欺凌等等。在写作时要明确主题,不能空喊口号,要有具体的事例、情节、细节,给读者具体的内容,不要空洞地议论或抒情。
第三,语言。本文是拟人式的文章,写作的视角是自然界某物的角度,要考虑其形象问题,在语言上要体现其特点,是老人口吻,孩子口吻,妈妈口吻等等,赋予其鲜明的形象能够让文章的可读性增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要有议论和抒情性的语言,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点明主题或者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