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静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7 16:1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邶风 静女》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疏通诗意,用叙述性语言将原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从不同角度阐释诗歌,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养成思辨阅读的习惯。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男女主人公形象,体会真挚爱情的可贵。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激发学生阅读《诗经》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疏通诗意,用叙述性语言将原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从不同角度阐释诗歌,引导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养成思辨阅读的习惯。
3.审美鉴赏与创造:分析男女主人公形象,体会真挚爱情的可贵。
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激发学生阅读《诗经》的兴趣。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描写爱情的名篇。比如《关雎》写两情相悦的甜蜜;《蒹葭》写爱而不得的忧伤。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另一首写爱情的诗《邶风 静女》。
二、预习检查
1.指名朗诵课文,正音。
2.全班齐读。
3.检查重点字词注释。
课下注释补充:
匪女之为美:美:以……为美。女,通“汝”,指荑草。“匪女之为美”是宾语前置句,即“匪美女”(不是认为荑草美)的倒装。下句“美人之贻”中的“美”也是意动用法,朗读断句应该是“美/人之贻”(认为静女送礼物的情意美)。
4.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一句话概括)
“静女”与我“约会”并送礼物(向“我”表白)。
三、学习活动
1.出示活动任务
在学习《邶风 静女》的过程中,小明通过搜集资料:
资料一
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情诗。开篇先以男子之口,引出一位娴静而美丽的女子。接着叙述她原本与男子约定相会,却“爱而不见”,令男子独自徘徊,这样的场景,表现了爱情萌发时的甜蜜和欢乐。接下来说静女赠送的彤管很美丽、讨人喜爱,后面又退一步说并非彤管好,而是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的。如此反复借彤管“表白”,其实都是抒发对静女的爱,真实且有情趣。诵读这首诗,思考“彤管”这类美好事物在诗中的象征作用,感受反复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必修上教材140页)
课下注释⑧:
〔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一说指出生时呈红色管状的草,即下一章所说的“荑”。(必修上教材140页)
资料二: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
这两章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百度百科《邶风 静女》)
思考:
对诗歌中出现的“彤管”和“荑”,有人认为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有人认为是同一种事物。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任务一:回答“是”的同学作答,回答“否”的同学质疑;
任务二:回答“否”的学生作答,回答“是”的同学质疑。
(学生学生陈述观点和理由后,持不同意见同学开始质疑,教师补充质疑)
2.课堂辩论
任务一
学生答案示例一:“彤管”和“荑”是两种不同的礼物,“静女”先送给我“彤管”,又送给我“荑”。
质疑:一次约会一般不会送两种不同礼物,即使送两种礼物也一般会同时拿出来,而不会分先后。其次,“静女”约我在“城隅”见面,送给我“彤管”应该是在“城隅”,后面又说“自牧归荑”,“牧”指城邑的远郊,显然和“城隅”不是同一地点。“静女”送我“彤管”后离开到郊外去,又回来送给我”荑“,不合情理。
学生答案示例二:两种不同的礼物。在“城隅”送给我的“彤管”,“自牧归荑”则是“我”的回忆,由“静女”送我“彤管”联想到“静女”之前送给我的“彤管”。
质疑:约会、送“彤管”表白之后,照常理应该是我对静女向我表白的感受,而不是陷入回忆。示例二故事情节不够连贯、自然。
学生答案示例三:两种不同的礼物。但都不是在“城隅”送给我的,而是我在“城隅”等候心上人时的回忆。
质疑:照此理解,“静女”约我在“城隅”相见,到底有没有现身呢?诗歌不是小说,没有这样设置悬念的必要。如果“静女”一直没有现身“我”肯定要揣测“静女”不出现的原因,这种情况下,“我”的心情应该是焦急乃至担心,而不应该是回忆甜蜜的往事。
学生答案示例四:两种不同礼物。“静女”送我“彤管”,我送“静女”荑草作为回礼。
质疑:课下注释11已经说明,“自牧归荑”是“从郊外赠送我初生的茅草”,是“静女”送我荑草。还有,“我”在“城隅”等候静女,又如何“自牧归荑”从郊外回来?
任务二:
学生答案示例:“彤管”和“荑”是同一种事物,“静女”送东西为了向我表白心意,送一种东西就已足够。
质疑:(1)既然是同一种事物,为什么有两种不同名称?(2)“彤管有炜”说明彤管是红色的,“手如柔荑”说明荑是白色的,互相矛盾。(3) “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前面说“贻”,后面说“归”(同“馈”),同一事物不可能送两次,并且在“城隅”与“牧”两个地方送。
反质疑:(1)有很多事物都有两种甚至多种称呼。(2)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颜色也可以不同。嫩的部位是白色的,老的部位是红色的。(3)前面送我彤管,后面解释彤管从哪里来。彤管可能是“荑”做成的,需要先采摘荑草,再制成彤管。
四、课堂小结
虽然“诗无达诂”,同一首诗允许有不同的理解,认为“彤管”和“荑”是两种不同事物也是可以的,但从叙事的完整性和文学性来看,认为“彤管”和“荑”是同一种事物,能够读出更多的诗意:
静女约我在城隅见面,送给我彤管,我觉得彤管很美,然后静女向我解释这个彤管她在很远的地方采集荑草才做成,我听了之后觉得彤管更美了——不是彤管本身美,而是她送我彤管的这份心意难得。
这样理解,故事情节更贯通,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更丰富。
四、当堂训练
按照“彤管”和“荑”是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将《邶风 静女》改写成一段叙事性文字。要求:贴合时代背景,想像合理,可适当增加细节描写,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五、课后思考
同为《诗经》中《邶风 静女》与《关雎》《蒹葭》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又什么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