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17:03:36

文档简介

十九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基础全面练
1.(3分)(2024·济南高一检测)1959—1973年,法国政府从巴黎迁出汽车、飞机和机械制造、化工、电子技术、水泥、玻璃等工业部门的3 000多家工厂,仅此举措就在落后地区创造了4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  )
A.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B.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C.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D.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扩展
【补偿训练】
1929年和1973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出现两次大的经济危机,各国都积极应对,缓解危机冲击。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或减少国家经济干预     
B.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
C.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矛盾     
D.实行贸易保护,减少进口
2.(3分)(2024·邯郸高一检测)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建立“福利国家”等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出现了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公民民主权利也不断得到扩大。这些变化(  )
A.适应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战后资本主义持续繁荣
C.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根源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3.(3分)(2024·佛山高一检测)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持续低迷,增长缓慢。为治疗这一“英国病”,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出的有效处方包括(  )
A.广泛建立国有企业
B.降低国家养老金的门槛
C.加大社会服务开支
D.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深化点拨】“滞胀”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是: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及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这两个方面状况同时并存。
4.(3分)20世纪下半叶,美国学者兰开斯特提出“图书馆消亡论”,预言“无纸社会”即将到来,电子介质的信息将取代纸介质信息。这一观点(  )
A.指出经济快速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B.反映思想观念变化导致传统文化衰落
C.认为科技革命引发信息传播方式变化
D.说明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
5.(3分)(2024·太原高一检测)1955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钱学森将当时前沿的系统科学理论带回国内,并成为现代中国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除上述理论外,二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理论支柱还包括(  )
A.万有引力理论 B.“日心说”   
C.信息论 D.电磁感应定律
6.(3分)(2024·天津高一检测)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资料、玩游戏、收发邮件、购物等已成为民众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
A.推动了各国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7.(3分)(2022·甘肃合格考)下面表格内容是1950—1990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中就业人口分布所占比重情况。(单位:%)
时间 1950年 1990年
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12.2 34.7 48.9 2.8 25.8 71.4
日本 50.7 22.2 26.6 7.2 33.6 59.2
联邦德国 23.2 42.2 32.4 5.1 40.5 54.4
表中数据反映了(  )
A.农业发展的速度缓慢
B.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
C.工业比重持续增加
D.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8.(3分)根据下图所示研究梳理出的发展主线,最合理的是(  )
A.西方福利制度演变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D.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9.(3分)(2024·北京高一检测)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陆续为“普通民众提供一块可以安生的基石”。1951—1986年间,英国有32年出现赤字,累计上千亿英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  )
A.废除社会保障制度
B.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找平衡
C.加大政府财政支出
D.扩大“中间阶层”的人数
10.(3分)据下图可知,当时西方国家(  )
A.阶级矛盾尖锐 B.社会运动频发 
C.贫富分化加剧 D.民权意识产生
【补偿训练】
1954年,针对美国最高法院“永远结束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判决,佐治亚州州长公开抨击美国最高法院公然无视法律和先例把自己降级到庸俗政治的水平。材料表明美国(  )
A.人民民主斗争漫长复杂
B.权力制衡体制优势明显
C.学生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资本主义固有弊端暴露
综合应用练
11.(3分)(2024·淄博高一检测)《漫长的20世纪》第四章“市场和计划的辩证关系”中,提到了“经济自由”和“经济调节”两个阶段反复轮回的“惊人的规律性”。下图为据此绘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示意图,这种“反复轮回”表明(  )
A.自由主义始终占主导
B.政府逐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经济政策应适时调整       
D.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12.(3分)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仍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B.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补偿训练】
(2024·滁州高一检测)下图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其中对前两波发生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工场手工业不断发展和完善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力推广    
D.科技成果涌现改变人类生活
13.(3分)二战以来,在资产阶级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集团,如垄断资本集团、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集团等,由于资产阶级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在资产阶级中产生了所谓“政治精英”“技术官僚”阶层;由于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管理权的分离,在资产阶级中产生新的经理阶层等。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  )
A.资产阶级结构多层次化
B.阶级对立的缓和
C.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弱化
D.政党政治的完善
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 20 世纪30 年代至7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预算支出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时间 财政预算支出 财政预算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1939年 89亿美元 9.7%
1947年 369.31亿美元 18.9%
1979年 5 090亿美元 30%
——摘编自常凤昆
《论当代美国经济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兼论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表2 1955年(下半年)日本部分垄断企业纳税情况
公司名称 企业纳税部分占企业总收入比重
东京电力公司 26.4%
富士钢铁公司 43.5%
钟渊纺织公司 66.5%
——摘编自茗柯《日本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二 表3 20世纪法国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
时间 改革表现
1936—1945年 掀起第一、第二次国有化运动
1981—1982年 掀起了第三次国有化高潮
1986—1993年 掀起两次私有化浪潮
——摘编自黄文杰
《论法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美、日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手段。(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法国所有制改革的原因。(9分)十九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30分钟 50分)
基础全面练
1.(3分)(2024·济南高一检测)1959—1973年,法国政府从巴黎迁出汽车、飞机和机械制造、化工、电子技术、水泥、玻璃等工业部门的3 000多家工厂,仅此举措就在落后地区创造了45万个新的就业岗位。这(  )
A.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B.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C.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D.体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扩展
【解析】选C。法国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将若干工业部门的工厂迁出巴黎,在落后地区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此举反映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C正确;此举只是工业布局的部分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趋于平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法国政府此举的着眼点是推动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排除B;汽车、飞机和机械制造、化工、水泥、玻璃等部门并非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典型代表,无法体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扩展,排除D。
【补偿训练】
1929年和1973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出现两次大的经济危机,各国都积极应对,缓解危机冲击。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加强或减少国家经济干预     
B.实行货币贬值,刺激出口
C.推行福利政策,缓和矛盾     
D.实行贸易保护,减少进口
【解析】选A。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加强国家经济干预和197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主要是适度减少国家经济干预,故选A;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的方式在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但实质上容易加剧国际关系紧张,不是缓解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排除B;1973年爆发“滞胀”危机后,欧美各国纷纷削减福利,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排除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容易加剧过剩危机,导致贸易战和国际经济秩序混乱,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最有效手段,排除D。
2.(3分)(2024·邯郸高一检测)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建立“福利国家”等方式缩小贫富差距;出现了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公民民主权利也不断得到扩大。这些变化(  )
A.适应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战后资本主义持续繁荣
C.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根源于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解析】选A。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的弊病,所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对经济进行国家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制定经济计划、建立“福利国家”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适应了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A;虽然国家干预政策取得一定效果,但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经济上的“滞胀”,所以这些措施不能推动战后资本主义持续繁荣,排除B;这些措施只能从局部进行调整,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排除C;资本主义国家调整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的教训、二战的生死存亡以及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无关,排除D。
3.(3分)(2024·佛山高一检测)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持续低迷,增长缓慢。为治疗这一“英国病”,首相撒切尔夫人开出的有效处方包括(  )
A.广泛建立国有企业
B.降低国家养老金的门槛
C.加大社会服务开支
D.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选D。“英国病”指“滞胀”现象,包括英国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D;“广泛建立”不合时空,应为“适当减少”,排除A;“降低”不合史实,应为“提高”,排除B;“加大”不合史实,应为“削减”,排除C。
【深化点拨】“滞胀”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是: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及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这两个方面状况同时并存。
4.(3分)20世纪下半叶,美国学者兰开斯特提出“图书馆消亡论”,预言“无纸社会”即将到来,电子介质的信息将取代纸介质信息。这一观点(  )
A.指出经济快速发展冲击传统社会秩序
B.反映思想观念变化导致传统文化衰落
C.认为科技革命引发信息传播方式变化
D.说明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社会格格不入
【解析】选C。作者旨在强调信息化时代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引发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故选C;材料并没有体现经济快速发展对于传统社会秩序的冲击,只体现出对传统信息获知途径的改变,排除A;材料仅体现出社会发展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这不是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不代表传统文化的衰落,时代发展更应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排除B;材料体现信息传播介质的改变,并没有涉及现代科技与传统社会的冲突,现代科技将更好地服务社会、改造社会,排除D。
5.(3分)(2024·太原高一检测)1955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钱学森将当时前沿的系统科学理论带回国内,并成为现代中国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之一。除上述理论外,二战后技术革命的主要理论支柱还包括(  )
A.万有引力理论 B.“日心说”   
C.信息论 D.电磁感应定律
【解析】选C。据材料“钱学森将当时前沿的系统科学理论带回国内……”可知,钱学森带回来的是系统论,结合所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是支撑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故选C;万有引力定律是英国科学家牛顿1687年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理论成果,排除A;“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提出的,排除B;电磁感应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首先提出的,排除D。
6.(3分)(2024·天津高一检测)目前,聊天、看新闻、查询资料、玩游戏、收发邮件、购物等已成为民众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这反映了现代信息技术(  )
A.推动了各国生产方式的转变    
B.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C.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
【解析】选C。由材料“已成为民众主要的网络活动,离开网络的日子已不可想象了”可知互联网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故选C;“各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材料并未提及传统产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材料内容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D。
7.(3分)(2022·甘肃合格考)下面表格内容是1950—1990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中就业人口分布所占比重情况。(单位:%)
时间 1950年 1990年
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12.2 34.7 48.9 2.8 25.8 71.4
日本 50.7 22.2 26.6 7.2 33.6 59.2
联邦德国 23.2 42.2 32.4 5.1 40.5 54.4
表中数据反映了(  )
A.农业发展的速度缓慢
B.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
C.工业比重持续增加
D.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解析】选B。1990年,美国、日本和联邦德国三国的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超过农业和工业,体现了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B正确;农业人口占比下降,但不代表农业发展缓慢,A排除;美国、联邦德国的工业就业人口比重在下降,排除C;服务业就业人口虽占据较大比例,但不代表产业结构失衡,排除D。
8.(3分)根据下图所示研究梳理出的发展主线,最合理的是(  )
A.西方福利制度演变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D.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解析】选A。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反映的是经济领域里的变化,特别是由“缩小规模”可知,应该是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故选A;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在二战后期就已经出现,而不是战后逐渐兴起,且其发展速度是不断加快的,与“陷入困境”和“缩小规模”不符合,排除B;由图示可以看出,应该与经济相关,虽然雅尔塔体系是战后形成的,但是它并不属于经济领域,排除C;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战后才逐渐兴起的,且并未缩小规模,排除D。
9.(3分)(2024·北京高一检测)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陆续为“普通民众提供一块可以安生的基石”。1951—1986年间,英国有32年出现赤字,累计上千亿英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  )
A.废除社会保障制度
B.在效率和公平间寻找平衡
C.加大政府财政支出
D.扩大“中间阶层”的人数
【解析】选B。社会福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英美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找平衡,故选B;“废除”说法错误,排除A;加大政府财政支出会加剧赤字,排除C;“中间阶层”人数的增加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无关,排除D。
10.(3分)据下图可知,当时西方国家(  )
A.阶级矛盾尖锐 B.社会运动频发 
C.贫富分化加剧 D.民权意识产生
【解析】选B。据材料“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巴黎学生运动”“法国妇女运动”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的黑人、学生、妇女为争取自身权益和反对战争发起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表明战后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各种社会矛盾突出,社会运动频发,故选B;妇女运动要求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不属于阶级矛盾,排除A;贫富分化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C;民权意识在近代就已产生,排除D。
【补偿训练】
1954年,针对美国最高法院“永远结束美国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判决,佐治亚州州长公开抨击美国最高法院公然无视法律和先例把自己降级到庸俗政治的水平。材料表明美国(  )
A.人民民主斗争漫长复杂
B.权力制衡体制优势明显
C.学生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D.资本主义固有弊端暴露
【解析】选A。当时对于黑人争取权利斗争存在反对的声音,反映了黑人争取人权过程的漫长和复杂,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制衡,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并非学生运动,排除C;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材料反映的是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与D无关,排除。
综合应用练
11.(3分)(2024·淄博高一检测)《漫长的20世纪》第四章“市场和计划的辩证关系”中,提到了“经济自由”和“经济调节”两个阶段反复轮回的“惊人的规律性”。下图为据此绘制的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示意图,这种“反复轮回”表明(  )
A.自由主义始终占主导
B.政府逐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经济政策应适时调整       
D.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
【解析】选C。经济自由与经济调节呈现反复轮回的特征,这体现出经济政策应当与国情相适应,即适时调整,故选C;“始终”一词过于绝对,排除A;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干预的程度不同,“减少”一词有误,排除B;材料体现经济政策遵循国情而适时调整,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D。
12.(3分)有学者认为,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已经形成,但全球化仍属于自发阶段。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
B.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解析】选B。根据材料“二战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出现,全球化进入自觉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出现,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故经济合作的体系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B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并未体现大国之间关系由战时对抗走向战后合作,排除A;随着二战结束,美苏之间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C表述错误,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排除D。
【补偿训练】
(2024·滁州高一检测)下图反映了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其中对前两波发生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工场手工业不断发展和完善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力推广    
D.科技成果涌现改变人类生活
【解析】选D。据材料“1830—201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波动情况”可知前两波的经济发展情况是在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两次工业革命期间涌现出了大量科技成果,改变了人类生活,故选D;工场手工业在这段时期并没有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被机器生产取代,排除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第一波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但不能解释图片中第二波经济的发展,排除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是在第二波经济发展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
13.(3分)二战以来,在资产阶级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集团,如垄断资本集团、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集团等,由于资产阶级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在资产阶级中产生了所谓“政治精英”“技术官僚”阶层;由于资本所有权和资本管理权的分离,在资产阶级中产生新的经理阶层等。这表明资本主义国家(  )
A.资产阶级结构多层次化
B.阶级对立的缓和
C.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弱化
D.政党政治的完善
【解析】选A。据材料“如垄断资本集团、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集团等,由于资产阶级与国家政权的结合,在资产阶级中产生了所谓……”可知,材料中的社会集团和阶层都属于资产阶级,这体现了资产阶级结构多层次化,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情况,排除B;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有强化的过程,也有弱化的过程,排除C;材料与政党政治关系不大,排除D。
14.(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1 20 世纪30 年代至7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预算支出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时间 财政预算支出 财政预算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
1939年 89亿美元 9.7%
1947年 369.31亿美元 18.9%
1979年 5 090亿美元 30%
——摘编自常凤昆
《论当代美国经济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兼论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
表2 1955年(下半年)日本部分垄断企业纳税情况
公司名称 企业纳税部分占企业总收入比重
东京电力公司 26.4%
富士钢铁公司 43.5%
钟渊纺织公司 66.5%
——摘编自茗柯《日本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材料二 表3 20世纪法国的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
时间 改革表现
1936—1945年 掀起第一、第二次国有化运动
1981—1982年 掀起了第三次国有化高潮
1986—1993年 掀起两次私有化浪潮
——摘编自黄文杰
《论法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美、日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手段。(2分)
答案:(1)手段:美国政府扩大财政开支;日本政府利用税收实施宏观调控。
【解析】第(1)题结合表1数据中1979年美国的财政预算支出总额及占比分析得出美国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根据表2“1955年(下半年)日本部分垄断企业纳税情况”中的数据及所学知识可得出日本政府对垄断企业实行税收调控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法国所有制改革的原因。(9分)
答案: (2)原因:国有化改革: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缓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垄断资本的发展需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以及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影响;法国的特殊国情。
私有化改革:缓解“滞胀”危机;传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影响;美英等国调整经济政策的影响。
【解析】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改革表现和所学知识综合作答,在20世纪内有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凯恩斯主义、第三次科技革命、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等历史事件,要注意思考这些史实对法国政策改革的影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