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含解析)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含解析)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17:05:46

文档简介

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基础全面练
1.(3分)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这表明该时期(  )
A.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3分)(2024·台州高一检测)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列宁主义
3.(3分)“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新型”主要是指其(  )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C.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4.(3分)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报告中,着重阐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该报告(  )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表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
C.宣告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D.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5.(3分)(2024·兰州高一检测)1917年8月,列宁指出,三年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危机。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
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B.无产阶级政党已经走向成熟
C.社会主义革命出现有利形势
D.专制政府极力压制政治革命
【补偿训练】
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说:“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俄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列宁所说的“幸运的时机”是指(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西方帝国主义陷于一战泥潭
C.俄国国内相对和平
D.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执政党
6.(3分)(2024·武汉高一检测)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参加其执行委员会的11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只有3名代表;而在11月7日晚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625人中有布尔什维克390名。这一变化(  )
A.说明二月革命的功绩被抹杀
B.表明革命方向发生根本转变
C.源于欧洲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D.基于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
7.(3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同时选举产生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  )
A.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B.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
C.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初步建立“苏联模式”
8.(3分)(2024·贵阳高一检测)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据此可知,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B.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次成功实践
D.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9.(3分)(2023·湖北合格考)下面方框中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经济政策(模式)是(  )
●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
●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
●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3分)下图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图一和图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特点分别是(  )
A.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单一的公有制
B.国家收集一切余粮、单一的公有制
C.国家收集一切余粮、轻重工业比例均衡
D.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公私合营
【拓展延伸】列宁和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不同
(1)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
【补偿训练】
十月革命后,苏俄颁布了国家垄断广告业务的法令;1918—1920年,商业广告在苏俄近乎消失;1921年,列宁承认“国家垄断广告”的设想是错误的;1922年,列宁促使党代表大会取消了已经通过的禁止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上述转变(  )
A.表明国家政策的盲目性
B.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进程
D.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11.(3分)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造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三大钢铁厂。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
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大量国际资本的引进
综合应用练
12.(3分)俄国革命早期,面对强大的沙皇专制政权,列宁采用传单和小册子等秘密的宣传方式;后来,列宁将公开发行类型多样的报刊视为党内宣传的重要武器。这一变化(  )
A.推动俄国革命性质转变
B.增加了报刊的经济效益
C.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D.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13.(3分)(2024·濮阳高一检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上流社会生活迅速欧化,但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因改革而欧化,相反加强了东方化的趋势即君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继续发展和强化。这反映了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当时沙皇统治的不得人心
B.沙俄欧化使阶级矛盾激化
C.俄国现代化进程结构失衡
D.沙俄资本主义经济的落后
【补偿训练】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1991》里写道:“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  )
A.都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B.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14.(3分)(2024·广西适应性测试)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仍然强调“流转就是自由贸易,就是资本主义”。5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却说“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这一转变旨在(  )
A.推动粮食商品化的发展
B.推进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C.保障苏俄前线粮食供应
D.促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补偿训练】
十月革命胜利时,列宁提出“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1918年,他提出“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是社会主义,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1922年,他又提出被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这体现了列宁(  )
A.重视农业生产与粮食的供给
B.关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
C.注重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
D.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观
【深化点拨】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建立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2)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15.(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以突破现行生产计划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在苏联各行各业中开展起来。在运动中,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对先进分子实行重奖,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社会主义竞赛运动(  )
A.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
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增强苏联的市场活力
D.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16.(15分)(2024·商丘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月革命时,苏维埃这种组织形式很快重新出现并蔓延开来。在1917年3月,全俄国已经有600多个苏维埃,其中多数为工人代表苏维埃,还有大批的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并且有不少联合形式的苏维埃。因为苏维埃是广大劳动者自己选举出的组织.他们深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是在和专制政权斗争中产生的组织,苏维埃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器,尤其是士兵代表苏维埃直接就是革命的武装力量。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俄国实际上存在着苏维埃政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
——摘编自郭春生《列宁时期苏俄政治体制的创建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选择了苏维埃作为唯一可能的政权形式,并通过苏维埃把政权全部交给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广大劳动者。1918年1月,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把苏维埃政府改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政府”。列宁认为,这次代表大会巩固了十月革命建立起来的新国家政权组织,为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画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路标。
——摘编自张小芳《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选择苏维埃政权形式的原因。(9分)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30分钟 60分)
基础全面练
1.(3分)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这表明该时期(  )
A.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解析】选C。第一国际、巴黎公社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立都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表明该时期工人运动进入无产阶级国际团结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新阶段,故选C;题干中提到的是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与资产阶级政党是否成熟无关,排除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排除B;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于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而不是题干所述时间和事件,排除D。
2.(3分)(2024·台州高一检测)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是(  )
A.空想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列宁主义
【解析】选D。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故选D;空想社会主义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没有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正确途径,排除A;启蒙思想反对蒙昧主义、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排除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排除C。
3.(3分)“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新型”主要是指其(  )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C.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解析】选A。“新型”主要是指其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而西欧社会民主党主张议会斗争,故选A;“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是布尔什维克党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相同之处,排除B;“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是布尔什维克党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相同之处,排除C;“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但不是根本区别,排除D。
4.(3分)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报告中,着重阐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该报告(  )
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表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
C.宣告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
D.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
【解析】选D。列宁认为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应逐步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故选D;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掌握革命领导权,建立的应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此时无产阶级专政尚未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掌握政权,排除B;二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排除C。
5.(3分)(2024·兰州高一检测)1917年8月,列宁指出,三年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危机。据此可知,当时俄国(  )
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B.无产阶级政党已经走向成熟
C.社会主义革命出现有利形势
D.专制政府极力压制政治革命
【解析】选C。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及各国间的矛盾,为革命造就了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说明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即社会主义革命出现有利形势,故选C;材料强调一战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无关,排除A;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建立,说明无产阶级政党逐渐走向成熟,排除B;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专制政府”说法错误,排除D。
【补偿训练】
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说:“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俄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列宁所说的“幸运的时机”是指(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西方帝国主义陷于一战泥潭
C.俄国国内相对和平
D.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执政党
【解析】选B。“幸运的时机”是十月革命发生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西方列强正陷于一战的泥潭,无暇他顾,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激化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有利的时机,故选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列宁所述的十月革命在时间上距离遥远,不会成为列宁所说的“幸运的时机”,排除A;俄国国内相对和平是不符合史实的,当时因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民众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战争政策强烈不满,阶级矛盾尖锐,排除C;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执政党是十月革命的结果,而题干所述为十月革命的背景,二者在逻辑上不符,排除D。
6.(3分)(2024·武汉高一检测)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参加其执行委员会的11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只有3名代表;而在11月7日晚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625人中有布尔什维克390名。这一变化(  )
A.说明二月革命的功绩被抹杀
B.表明革命方向发生根本转变
C.源于欧洲革命形势迅速发展
D.基于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
【解析】选B。二月革命中,俄国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共同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属于资产阶级革命,而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材料中代表人数的变化,体现的正是革命方向的转变,B正确;二月革命的功绩没有被抹杀,仍是俄国革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排除A;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时期,欧洲正处于一战期间,而非欧洲革命,排除C;材料中的变化,是基于革命形势和革命方向的变化,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是基础条件,排除D。
7.(3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同时选举产生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  )
A.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B.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
C.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D.初步建立“苏联模式”
【解析】选A。这次大会是在十月革命即将胜利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了准备,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A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排除B;在俄国,列宁主义的诞生,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排除C;苏联模式是在斯大林时期逐渐形成的,排除D。
8.(3分)(2024·贵阳高一检测)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据此可知,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
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B.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次成功实践
D.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了亚非拉国家先后成立共产党,建成反帝民族统一战线,以进行反帝运动,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有利于促进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十月革命对亚非拉的影响,而非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排除C;材料描述的是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而非单单对俄国的影响,排除D。
9.(3分)(2023·湖北合格考)下面方框中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经济政策(模式)是(  )
●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
●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
●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选A。根据材料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尤其是强制劳动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正确;新经济政策是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与材料不符,排除B;苏联模式下没有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排除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材料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不符,排除D。
10.(3分)下图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图一和图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特点分别是(  )
A.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单一的公有制
B.国家收集一切余粮、单一的公有制
C.国家收集一切余粮、轻重工业比例均衡
D.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公私合营
【解析】选A。从图一的列宁以及“面向未来”可得出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之下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强调商品货币关系。而工业化之路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是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A正确;国家收集一切余粮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面向未来”不符合,排除B、C;苏联模式不是公私合营,排除D。
【拓展延伸】列宁和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不同
(1)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
【补偿训练】
十月革命后,苏俄颁布了国家垄断广告业务的法令;1918—1920年,商业广告在苏俄近乎消失;1921年,列宁承认“国家垄断广告”的设想是错误的;1922年,列宁促使党代表大会取消了已经通过的禁止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上述转变(  )
A.表明国家政策的盲目性
B.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进程
D.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对商业广告的态度由禁止到允许。结合所学可知,1922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因此商业广告属于市场经济的内容,表明了苏俄政府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B正确;材料反映了苏俄政府正确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A;材料是商业广告方面,不属于工业化建设,排除C;列宁的探索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排除D。
11.(3分)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造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三大钢铁厂。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
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大量国际资本的引进
【解析】选A。国家大型工程的竣工离不开国家的动员、组织能力。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修建大型工程与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分不开,A正确,当时苏联是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苏联模式强调高积累、低消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限,排除C;材料没有反映国际资本与苏联五年计划取得成就的关系,排除D。
综合应用练
12.(3分)俄国革命早期,面对强大的沙皇专制政权,列宁采用传单和小册子等秘密的宣传方式;后来,列宁将公开发行类型多样的报刊视为党内宣传的重要武器。这一变化(  )
A.推动俄国革命性质转变
B.增加了报刊的经济效益
C.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D.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
【解析】选D。列宁由秘密宣传到公开发行报刊宣传革命思想,从侧面说明了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列宁行为的变化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D正确;推动俄国革命性质转变的是十月革命,排除A;材料描述的是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而非报刊的经济效益,排除B;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排除C。
13.(3分)(2024·濮阳高一检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上流社会生活迅速欧化,但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因改革而欧化,相反加强了东方化的趋势即君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继续发展和强化。这反映了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
A.当时沙皇统治的不得人心
B.沙俄欧化使阶级矛盾激化
C.俄国现代化进程结构失衡
D.沙俄资本主义经济的落后
【解析】选C。近代俄国,在农奴制改革后开启了近代化之路,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政治制度没有民主化,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俄国现代化进程结构失衡,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现代化进程结构的失衡,A只涉及政治方面,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矛盾,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经济的落后,D只涉及经济方面,排除。
【补偿训练】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1991》里写道:“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  )
A.都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
B.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C.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选A。材料强调十月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推动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高涨,A正确;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排除B、D;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排除C。
14.(3分)(2024·广西适应性测试)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仍然强调“流转就是自由贸易,就是资本主义”。5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却说“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这一转变旨在(  )
A.推动粮食商品化的发展
B.推进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C.保障苏俄前线粮食供应
D.促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
【解析】选A。据材料“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给……资本主义一点自由”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推行之初对自由贸易持相对否定的态度,但之后对市场、贸易、资本主义手段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认识到可以利用粮食的商品化来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材料中列宁态度转变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粮食的商品化,故选A;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的举措,排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障苏俄前线粮食供应,排除C;苏联模式促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排除D。
【补偿训练】
十月革命胜利时,列宁提出“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1918年,他提出“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是社会主义,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1922年,他又提出被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这体现了列宁(  )
A.重视农业生产与粮食的供给
B.关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
C.注重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
D.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观
【解析】选D。列宁从“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到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再到被人民肯定“这比旧制度好”是社会主义,体现了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加深,说明列宁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观,D正确;重视农业生产与粮食的供给,与“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的说法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的关注,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注重“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排除C。
【深化点拨】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建立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2)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15.(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以突破现行生产计划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在苏联各行各业中开展起来。在运动中,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对先进分子实行重奖,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社会主义竞赛运动(  )
A.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
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增强苏联的市场活力
D.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竞赛中实行计件工资制,对先进分子实行重奖,这会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A正确;材料是一五计划时期,说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排除B;社会主义竞赛运动与增强苏联的市场活力无关,排除C;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实行计件工资制,对先进分子实行重奖,这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是尊重经济规律的体现,排除D。
16.(15分)(2024·商丘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月革命时,苏维埃这种组织形式很快重新出现并蔓延开来。在1917年3月,全俄国已经有600多个苏维埃,其中多数为工人代表苏维埃,还有大批的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并且有不少联合形式的苏维埃。因为苏维埃是广大劳动者自己选举出的组织.他们深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是在和专制政权斗争中产生的组织,苏维埃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器,尤其是士兵代表苏维埃直接就是革命的武装力量。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俄国实际上存在着苏维埃政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
——摘编自郭春生《列宁时期苏俄政治体制的创建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选择了苏维埃作为唯一可能的政权形式,并通过苏维埃把政权全部交给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广大劳动者。1918年1月,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把苏维埃政府改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工农政府”。列宁认为,这次代表大会巩固了十月革命建立起来的新国家政权组织,为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画出了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路标。
——摘编自张小芳《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特点。(6分)
答案:(1)特点: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农兵革命力量发展迅速;苏维埃拥有大量武装力量。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实际上存在着苏维埃政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二月革命时,苏维埃这种组织形式很快重新出现并蔓延开来……有大批的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并且有不少联合形式的苏维埃”“因为是在和专制政权斗争中产生的组织,苏维埃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器,尤其是士兵代表苏维埃直接就是革命的武装力量”概括作答。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后俄国选择苏维埃政权形式的原因。(9分)
答案: (2)原因:二月革命中苏维埃政权形式广泛建立;苏维埃是十月革命中的领导机构;苏维埃政权形式体现了人民主权,深受群众的支持。
【解析】第(2)题根据材料“二月革命时,苏维埃这种组织形式很快重新出现并蔓延开来”“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选择了苏维埃作为唯一可能的政权形式,并通过苏维埃把政权全部交给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广大劳动者”概括作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