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含解析)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17:07:12

文档简介

课时过程性评价
一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35分钟 65分)
基础全面练
1.(3分)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B.文明发展的规律性
C.区域文明的独立性
D.不同文明的交融性
【解析】选B。据材料“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它们都经历了”等可知,虽然非洲和美洲的文明是相对独立发展的,但其发展过程与亚洲、欧洲文明产生相似,都经历了相同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故选B;据材料“虽然……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可知,学者强调的是非洲、美洲文明在发展上的相似性,并非多元性,排除A;据材料“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可知,该学者提到了美洲和非洲区域文明的独立性,但学者强调的是后者,即文明的相似性而非独立性,排除C;据材料“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可知,非洲与美洲文明在文明产生时期并没有交融,排除D。
2.(3分)(2024·福州高一检测)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发展起来的。这一现象表明制约早期文明产生的基本因素是(  )
A.文化的发达程度 B.心理认同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自然环境
【解析】选D。据题干“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可知,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故选D;据所学可知,文化是文明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其产生的原因,排除A;心理认同能够影响文化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文明产生的原因无关,排除B;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影响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但是这与题干“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无关,排除C。
【补偿训练】
尼罗河在埃及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奔腾不息的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些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文明呈现出交融特征
B.自然环境决定文明特征
C.人类文明产生具有相似性
D.农耕文明拥有扩张潜能
【解析】选C。由材料“尼罗河”“印度河和恒河”“奔腾不息的黄河”等可知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两河流域以及中华文明同属于大河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故选C;材料体现的是文明的相似性,并未提及文明之间的交融,排除A;自然环境是文明特征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相似性,不能得出农耕文明拥有扩张潜能的结论,排除D。
3.(3分)有学者认为,文明的产生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最早的文明产生于旧大陆的大河流域,这不是偶然现象。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大河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B.文明的发展具有偶然性
C.文明产生需要一定经济条件
D.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
【解析】选C。据材料“文明的产生……才有可能”可知,该学者认为文明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正好为文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最早的文明产生于旧大陆的大河流域,故选C;材料强调大河流域经济的发展促使文明的产生,与大河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排除B;“决定”说法错误,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排除D。
4.(3分)(2024·张家口高一检测)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北非、南亚、东亚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这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特征 B.多元特征
C.包容性 D.传承性
【解析】选B。据材料“西亚……独立发展”可知,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北非等地,且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故选B;“基本独立发展”说明古代文明都是鲜明的个体,不具备统一特征,排除A;包容性指社会个体或某个社会主体能够包容客体的特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传承性指某种精神文化在时间上继承延续的连续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5.(3分)作为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分支,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古印度文明 B.苏美尔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迈锡尼文明
【解析】选B。苏美尔文明位于两河流域下游,故选B;古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恒河流域,排除A;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排除C;迈锡尼文明位于爱琴海地区,排除D。
6.(3分)(2024·承德高一检测)《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没有权利,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杀害奴隶或者损伤奴隶的身体,意味着奴隶主的财产遭受损失,侵害人需要承担的是财产上的责任。这些规定反映了该法典(  )
A.宣扬君权神授 B.维护奴隶制度 
C.重视保护人权 D.主张法律至上
【解析】选B。据材料“奴隶在法律上没有权利,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在法律上仅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主具有对自身财产的随意处置权而奴隶无反抗权,法典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利益而侵害了奴隶,维护了奴隶制度,故选B;古巴比伦具有君权神授的特点,但材料没有明确君主权力的具体来源,排除A;奴隶没有法律权利,没有人权,排除C;材料仅涉及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依照法律处理国家具体事务的示例内容,排除D。
【深化点拨】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7.(3分)(2024·赣州高一检测)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发明,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下列史诗中,使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是(  )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荷马史诗》 D.《伊戈尔远征记》
【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西亚和埃及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西亚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西亚史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故选A;《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史诗,排除B;《荷马史诗》是古希腊史诗,排除C;《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排除D。
【补偿训练】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草纸文书 B.泥板文书
C.龟甲骨片 D.青铜铭文
【解析】选B。据题干“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秆或木棒在泥板上压出一道道笔画,这就是在西亚流行了数千年的楔形文字,与泥板文书相合,故选B;草纸文书是非洲古代埃及人创造的,排除A;龟甲骨片、青铜器等是古代中国人的书写材料,排除C、D。
8.(3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它”位于(  )
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黄河流域
【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故选C;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佛教、发明了“0”、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排除A;两河流域文明的突出文化成就有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60进制等,排除B;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成就包括甲骨文、青铜制造等,排除D。
9.(3分)古埃及的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些记载表明,古埃及(  )
A.已经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B.是政教合一的古老帝国
C.王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重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解析】选C。据材料“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可知古埃及法老地位至高无上,拥有最高权威,故选C;材料只体现法老是法律的来源,但并未体现古埃及是否已经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教合一指政权与教权合二为一的政治制度,材料“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只体现法老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未体现其政治制度上是否为政教合一,排除B;据材料“法老……是法律的来源”“威令在你的口中”可知古埃及法律是法老意志的体现,并非重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排除D。
10.(3分)下图所示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制度。该制度揭示了古代印度(  )
A.职业自由 B.法律地位平等
C.贵贱分明 D.王权专制
【解析】选C。据材料“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该制度为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古代印度贵贱分明,故选C;种姓制度下职业世袭,而非自由,排除A;种姓制度下法律地位不平等,排除B;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主掌宗教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与“王权专制”不符,排除D。
【拓展延伸】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护统治,维持社会安定。
(2)消极影响: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进取心,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11.(3分)(2024·烟台高一检测)古希腊城邦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也是实现人类自我完美的道德共同体。希腊人把城邦视为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致力于社会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该材料(  )
A.批判了直接民主
B.肯定了城邦政治
C.否定了小国寡民
D.宣扬了法律至上
【解析】选B。据材料“把城邦视为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可知,古希腊城邦不仅是生活共同体,更是道德共同体,是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说明该材料对城邦政治持肯定的态度,故选B;直接民主是指雅典城邦公民有参加公民大会和担任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批判了直接民主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A;小国寡民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其特征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若干村落,因此否定了小国寡民与主旨不符,排除C;法律至上是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城邦的特点,题中信息没有提及雅典城邦的法律,排除D。
【补偿训练】
雅典对内虽行民主,对外,特别是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的,毫无民主可言。由于城邦只给自己公民享受权利,公民权本身变成一种特权,公民范围不见扩大反而缩小,非公民获得公民权相当困难。这一现象(  )
A.激发了雅典公民的责任意识
B.适应雅典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雅典城邦内部的团结
D.堵塞了雅典统治基础的扩大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只针对城邦内部,对城邦外实行专横残暴的统治,这种限制公民权的做法,堵塞了雅典统治基础的扩大,故选D;材料体现雅典严格限制公民权的获取,并无激发雅典公民责任意识的信息,排除A;雅典对内民主,对外专制的做法,不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排除B;材料强调雅典对内民主,对外专制做法的消极影响,不利于雅典的长期发展,并不能得出利于雅典城邦内部团结的结论,排除C。
12.(3分)(2024·南昌高一检测)柏拉图认为,世界上有许多种善,而“理念的善”则为最高的善,这种善是真实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善本身就是“绝对的美”。这反映了(  )
A.柏拉图受到孔子的影响
B.城邦民主制弊端暴露
C.雅典哲人注重道德品质
D.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
【解析】选C。材料主旨是柏拉图认为善本身就是真实的、是美的,体现出雅典哲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故选C;柏拉图的观点和孔子有相似之处,都注重道德,但是当时古希腊还没有和中国建立联系,所以不能说柏拉图受到了孔子的影响,排除A;雅典民主制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仅是男性公民的民主、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等,材料未体现弊端,排除B;商品经济发达往往同逐利思想和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有关,与材料倡导的“善”不符,排除D。
综合应用练
13.(3分)(2024·肇庆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因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就需要有一种社会机制,也就是社会组织,因此国家就一定会出现。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农业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B.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出现的前提
C.必须有农业才能产生国家政权
D.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定居提供了条件
【解析】选A。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该学者认为农业最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建立,反映了农业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故选A;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出现的前提与材料不冲突,但社会关系和国家的出现都受到农业的影响,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并不是只有农业才能产生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的出现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排除C;材料讲述的是农业促进了国家的出现,“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定居提供了条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
【补偿训练】
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500万左右,公元前2000年约有6000万,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左右。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近百倍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人类逐渐走向了定居,食物的来源更固定,人口数量得以迅速增长,故选A;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与人口大规模增长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排除B;公元前1万年至公元1年,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不存在大规模的贸易和物种交流,排除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排除D。
14.(3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有人“打了居高位的人嘴巴”,那么执法者只能给予犯罪人“鞭笞六十”的处罚,而不能按照“居高位的人”的意愿或执法者自己的意愿去随心所欲地处罚。这表明该法典(  )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意图规范各阶层的义务
C.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精神     
D.重在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解析】选C。执法者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犯罪人“鞭笞六十”的处罚,而不能按照“居高位的人”的意愿或执法者自己的意愿去随心所欲地处罚,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做到了依法处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正精神,故选C;“有人‘打了居高位的人嘴巴’,那么执法者只能给予犯罪人‘鞭笞六十’的处罚”,这体现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能按照‘居高位的人’的意愿或执法者自己的意愿去随心所欲地处罚”强调的是一定程度上的公正,而不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A的说法以偏概全,排除;题干仅提到了对“打了居高位的人嘴巴”的人处罚的依据,这是规范法律执行的问题,而与“意图规范各阶层的义务”不是同一范畴,排除B;题干所述是依法处罚,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处罚,这是对执法者的约束,而不是“重在保障社会秩序稳定”,排除D。
15.(3分)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逢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要将种子撒播即可静待收获,农业技术长期落后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尼罗河边的沼泽中有莎草、鸟类和鱼类,埃及人常以采集为食。这反映出(  )
A.临近大河是古人类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
B.尼罗河塑造了埃及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
C.埃及文明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
D.埃及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农业的进步
【解析】选B。据材料“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只需要将种子撒播即可静待收获”“有莎草、鸟类和鱼类”可知古代埃及人的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和饮食等处处受尼罗河影响,反映出尼罗河塑造了埃及独具特色的文明,故选B;“必要条件”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埃及文明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只是部分信息,不是材料反映出的本质,排除C;“农民只需要将种子撒播即可静待收获”“有莎草、鸟类和鱼类”可知自然环境孕育农业的发展,并未阻止农业的进步,排除D。
【补偿训练】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神话中有几乎毁灭所有人类的大洪水传说,埃及神话中有“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洪水之神,中国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
B.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C.区域间的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解析】选A。据材料“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神话中……埃及神话中……中国也有……”可知,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中国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这说明不同地区的文明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故选A;材料强调的是不同地区的文明都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这一共性,没有呈现“多元”的特点,另外,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不代表“一体”这一特征,排除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说明各地区都受到洪水的影响,并不代表这是区域文明之间交流的结果,排除C;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游牧文明,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故不同地区都有洪水传说,并不能决定性地说明是农耕文明的表现,排除D。
16.(3分)(2024·新疆适应性测试)苏美尔文明时期,两河流域盛行多神教,王权对宗教信仰不加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地区后,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传统。由此可见两河流域(  )
A.王权衰微 B.文化宽容   
C.经济落后 D.政治孤立
【解析】选B。据材料“两河流域盛行多神教,王权对宗教信仰不加干涉”可知,两河流域信仰自由,据材料可知,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传统,说明两河流域地区,无论是苏美尔文明时期还是巴比伦人统治时期,对不同宗教信仰都较为宽容,故选B;据材料“王权对宗教信仰不加干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王权不干涉宗教信仰,但不代表王权衰微,排除A;据材料“王权对宗教信仰不加干涉;巴比伦人……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传统”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两河流域统治者在宗教信仰上的态度,而没有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排除C;所谓政治孤立,是指一个国家避免与其他国家建立紧密的政治联系,据材料“王权对宗教信仰不加干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两河流域君主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这不能说明两河流域地区没有与其他地区进行政治联系,排除D。
【补偿训练】
有学者指出,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着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  )
A.促进埃及文化繁荣
B.是经营管理的工具
C.以象形文字为主体
D.是世界最古老文字
【解析】选B。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是伴随着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说明私有制的发展促进了对于财产管理的需要,进而产生了文字,故选B;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其对埃及文化的影响,排除A;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排除C;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其是最古老的文字,排除D。
17.(3分)(2024·黑吉辽选择考)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  )
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
B.繁荣城邦经济
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
D.形成多神崇拜
【解析】选C。根据材料“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可知,古姆诺帕里亚节是斯巴达人欢庆胜利、纪念英雄的传统节日,这有利于斯巴达人凝聚公民意志,维护国家统治,C正确;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治,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方面的内容,排除B;古姆诺帕里亚节体现的是对众神和英雄的纪念,并非多神崇拜,排除D。
18.(14分)(2024·淄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认为,土壤的肥沃或贫瘠会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一个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断言,小国适宜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君主政体,大国适宜君主专制政体。
——摘编自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孟德斯鸠、黑格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史观比较》
材料三 地理学家早已摒弃了站不住脚的、理性上有局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本身塑造了人类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理念。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社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社会组织制度和对真实与正义的概念同环境状况并没有明显关系。
——摘编自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答案:关系: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说明:在社会生产力低的状态下,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明形态。古代西亚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河流为文明的诞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些地区逐渐出现国家,形成了地区性大国,进而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古代希腊处于地中海地区,希腊半岛地域狭小,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形成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政治盛行。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除地理因素外,还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社会发展。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不断增强,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
【解析】首先,阐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的关系,如,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并不起决定作用。然后进行说明,可以列举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的多元化特征。最后,进行总结升华。一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基础全面练
1.(3分)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虽然独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古代文明的多元性
B.文明发展的规律性
C.区域文明的独立性
D.不同文明的交融性
2.(3分)(2024·福州高一检测)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大河边的平原或河谷发展起来的。这一现象表明制约早期文明产生的基本因素是(  )
A.文化的发达程度 B.心理认同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自然环境
【补偿训练】
尼罗河在埃及被称为“水的原始颂歌”;印度河和恒河打开了古印度文明之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奔腾不息的黄河,成就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些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文明呈现出交融特征
B.自然环境决定文明特征
C.人类文明产生具有相似性
D.农耕文明拥有扩张潜能
3.(3分)有学者认为,文明的产生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最早的文明产生于旧大陆的大河流域,这不是偶然现象。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大河文明是世界文明的源头
B.文明的发展具有偶然性
C.文明产生需要一定经济条件
D.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类型
4.(3分)(2024·张家口高一检测)人类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北非、南亚、东亚以及巴尔干半岛地区,这些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这体现了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特征 B.多元特征
C.包容性 D.传承性
5.(3分)作为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分支,西亚地区的两河流域曾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是(  )
A.古印度文明 B.苏美尔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迈锡尼文明
6.(3分)(2024·承德高一检测)《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没有权利,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杀害奴隶或者损伤奴隶的身体,意味着奴隶主的财产遭受损失,侵害人需要承担的是财产上的责任。这些规定反映了该法典(  )
A.宣扬君权神授 B.维护奴隶制度 
C.重视保护人权 D.主张法律至上
【深化点拨】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其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7.(3分)(2024·赣州高一检测)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人的发明,在古代西亚地区广泛使用。下列史诗中,使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是(  )
A.《吉尔伽美什》 B.《摩诃婆罗多》
C.《荷马史诗》 D.《伊戈尔远征记》
【补偿训练】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草纸文书 B.泥板文书
C.龟甲骨片 D.青铜铭文
8.(3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它”位于(  )
A.印度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尼罗河流域 D.黄河流域
9.(3分)古埃及的历史铭文记载:法老被视为神,是法律的来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些记载表明,古埃及(  )
A.已经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
B.是政教合一的古老帝国
C.王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D.重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10.(3分)下图所示是古代印度的一种制度。该制度揭示了古代印度(  )
A.职业自由 B.法律地位平等
C.贵贱分明 D.王权专制
【拓展延伸】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使印度人产生安于现状的平和心态,有利于维护统治,维持社会安定。
(2)消极影响:种姓制度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使下层劳动群众备受压迫和歧视,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兴趣,缺乏进取心,缺乏民族凝聚力,延缓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11.(3分)(2024·烟台高一检测)古希腊城邦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也是实现人类自我完美的道德共同体。希腊人把城邦视为唯一适宜的国家组织形式,致力于社会团体与公民生活之间的和谐统一。该材料(  )
A.批判了直接民主
B.肯定了城邦政治
C.否定了小国寡民
D.宣扬了法律至上
【补偿训练】
雅典对内虽行民主,对外,特别是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的,毫无民主可言。由于城邦只给自己公民享受权利,公民权本身变成一种特权,公民范围不见扩大反而缩小,非公民获得公民权相当困难。这一现象(  )
A.激发了雅典公民的责任意识
B.适应雅典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雅典城邦内部的团结
D.堵塞了雅典统治基础的扩大
12.(3分)(2024·南昌高一检测)柏拉图认为,世界上有许多种善,而“理念的善”则为最高的善,这种善是真实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善本身就是“绝对的美”。这反映了(  )
A.柏拉图受到孔子的影响
B.城邦民主制弊端暴露
C.雅典哲人注重道德品质
D.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
综合应用练
13.(3分)(2024·肇庆高一检测)有学者指出,因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就需要有一种社会机制,也就是社会组织,因此国家就一定会出现。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农业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性
B.复杂的社会关系是国家出现的前提
C.必须有农业才能产生国家政权
D.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定居提供了条件
【补偿训练】
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500万左右,公元前2000年约有6000万,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左右。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增长近百倍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4.(3分)《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有人“打了居高位的人嘴巴”,那么执法者只能给予犯罪人“鞭笞六十”的处罚,而不能按照“居高位的人”的意愿或执法者自己的意愿去随心所欲地处罚。这表明该法典(  )
A.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意图规范各阶层的义务
C.一定程度上体现公正精神     
D.重在保障社会秩序稳定
15.(3分)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三个季节: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逢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要将种子撒播即可静待收获,农业技术长期落后于同时期的两河流域。尼罗河边的沼泽中有莎草、鸟类和鱼类,埃及人常以采集为食。这反映出(  )
A.临近大河是古人类文明诞生的必要条件
B.尼罗河塑造了埃及独具特色的人类文明
C.埃及文明长期处于狩猎采集的生产阶段
D.埃及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农业的进步
【补偿训练】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神话中有几乎毁灭所有人类的大洪水传说,埃及神话中有“它的到来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洪水之神,中国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反映了(  )
A.自然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
B.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C.区域间的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D.世界农耕文明区域不断扩大
16.(3分)(2024·新疆适应性测试)苏美尔文明时期,两河流域盛行多神教,王权对宗教信仰不加干涉;巴比伦人主导两河流域地区后,继承了苏美尔人的传统。由此可见两河流域(  )
A.王权衰微 B.文化宽容   
C.经济落后 D.政治孤立
【补偿训练】
有学者指出,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着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该学者意在说明,古代苏美尔人的文字(  )
A.促进埃及文化繁荣
B.是经营管理的工具
C.以象形文字为主体
D.是世界最古老文字
17.(3分)(2024·黑吉辽选择考)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人的体育表演。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巴达(  )
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
B.繁荣城邦经济
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
D.形成多神崇拜
18.(14分)(2024·淄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认为,土壤的肥沃或贫瘠会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一个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断言,小国适宜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君主政体,大国适宜君主专制政体。
——摘编自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孟德斯鸠、黑格尔“地理环境决定论”史观比较》
材料三 地理学家早已摒弃了站不住脚的、理性上有局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本身塑造了人类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理念。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社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社会组织制度和对真实与正义的概念同环境状况并没有明显关系。
——摘编自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