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9-17 16:4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下列关于南京的历史事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②太平天国定都于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宣告成立④辛亥革命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图是民国时期湖南学生李鸿樾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24 年 B.1925 年 C.1926 年 D.1927 年
3.“革命派认真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摒弃了农民阶级的‘皇权主义’,批判了维新派的‘君民共主’……搬来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方案。1912年,他们制定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是维新派和革命派共同制定的宪法
B.是近代中国不断实践探索的结果
C.确保了共和体制在中国的成功实践
D.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
4.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两大事件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
A.从专制走向民主 B.从锁国走向开放
C.从屈辱走向独立 D.从落后走向富强
5.1913年的春节有一点和往年不同,这已是这一年里的第二个“新年”了。一个多月前,中华民国刚刚庆祝了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在老百姓的口中,元旦被称为“新新年”,以区别于传统春节的“旧新年”。这反映了( )
A.辛变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B.普通民众对西学的全盘接受
C.传统习俗受到猛烈冲击 D.社会转型期间新旧思想并存
6.如图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节选,材料反映( )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等。 第七条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 第八条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 第九条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
A.法律上宣告封建制度走向终结 B.《临时约法》强调主权在民原则
C.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D.《临时约法》得到社会各界支持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这些规定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宣传自由平等 C.倡导三权分立 D.维护民主共和
8.从1912年开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尊孔复古的法令,1914年又颁布法令规定商会对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这些法令一经颁布就遭到学界和商界的强烈反对。这说明当时( )
A.北洋政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北洋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 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9.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C.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D.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0.为开展专题复习,九年级某班学生整理了以下学习卡片,据此判断复习的主题是( )
事件 领导阶级/阶层 主张/口号
洋务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 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先进知识分子 民主科学
A.实业救国 B.民主共和 C.救亡图存 D.维新改良
11.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唤醒民众 B.反封建不彻底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黎元洪所窃取
1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复兴之路》解说词
(1)图一事件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哪一政府的成立?它的成立实现了哪一革命目标?图二反映的事件,结果如何?图三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为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一个里程碑”。
14.中国近代史上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以下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某些方面。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中国近代批一个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材料二 中央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在近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方面的什么显著变化?
(2)根据材料二,简析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A D B D D A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C
1.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②太平天国时期,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④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与南京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依据图片可知,他毕业的时间是民国十五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十五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即:1911+15=1926年,C项正确;1924是民国十三年,排除A项;1925是民国十四年,排除B项;1927年是民国十六年,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认真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后,不断实践探索的结果,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批判了维新派”可知,维新派没有和革命派共同制定宪法,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难有实际的约束效力,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不断实践探索的结果,未体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政治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根据题干“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结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因此,反映了中国近代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我国已被迫开放,排除B项;1912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排除C项;1912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走向富强,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3年的春节有一点和往年不同”“元旦被称为‘新新年’,以区别于传统春节的‘旧新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以这一天为元旦,也就是后面老百姓俗称的“新新年”,这体现了社会转型期间新旧思想并存,D项正确;辛变革命缺乏群众基础是其局限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春节和元旦都属于中国文化,与西学无关,排除B项;传统习俗受到猛烈冲击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节日的传入和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权”“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权”可知,反映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人民的各项权力,因此体现的是主权在民原则,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不仅在经济基础层面上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在法律层面上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人民的权力,与参议院无关,排除C项;题干并未提及各界对《临时约法》的态度,因此无法得出其是否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排除D项。故选B项。
7.D
【详解】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旨在实现多个政治目标,但其中最核心的是维护民主共和,D项正确;虽然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扩大政治参与和影响力,但其主要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统治基础的扩大通常涉及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改革,而不仅仅是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排除A项;自由和平等是民主共和制度的重要原则,但这些规定本身并不直接宣传自由平等。它们更多地是在制度设计上体现了这些原则,如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大总统和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等,都是民主制度的具体体现。然而,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并非宣传自由平等,而是确保政治权力的民主分配和行使,排除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如行政权由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司法权由法院行使。然而,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并非仅仅为了倡导三权分立,而是为了确保政治权力的平衡与制约,从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陆续颁布一系列尊孔复古的法令,1914年又颁布法令规定商会对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会与地方官厅的行文方式的用词存在等级上的差异,这反映了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专制思想,没有体现北洋政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没有体现北洋政府重视工商业发展,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根据题干“‘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不论君主贤能与否此时都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说明帝制遭到反对,民主共和深入人心,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不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是此时任何人称帝都会失败的原因,排除B项;封建制度彻底瓦解不符合史实,封建制度包括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材料仅涉及封建帝制受到反对,排除C项;材料论述的是民众不支持帝制的原因而不是政权的更迭,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展开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体现出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C项正确;实业救国是甲午中日战后兴起的一股思潮,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A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B项;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张改良,不足以概括整个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分析可知辛亥革命后仍出现封建残余势力,说明反封建不彻底,B项正确;没有唤醒民众是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排除C项;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项正确;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改变,排除A项;1840-1949年,中国的革命统称为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的是五四运动,排除B项;辛亥革命有利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不是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3.(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目标:建立民国。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图三说明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革命失败。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详解】(1)政府:根据材料一图一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大会议员合影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实现了三民主义的“民权”,即建立民国。
结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武昌起义浮雕反映了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说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说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为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因此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14.(1)洋务派;采用机器生产。
(2)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体现了法律意识的增强。
【详解】(1)派别:依据材料一“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清政府中开明的官员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派别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开展了洋务运动。
显著变化: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采用机器生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2)作用:依据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的信息,依据所学可知,这是戊戌变法中颁布的法令,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3)进步:根据材料“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可知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性质,体现了法律意识的增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