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发现生长》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 发现生长》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9-18 08:4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发现生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材分析 《2. 发现生长》是教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课围绕 “生长” 这一主题展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事物的变化,发现生长的现象。教材开篇以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照片为例,引出 “生长” 话题,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以及身边动植物的生长情况,使学生认识到生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此外,教材还安排了记录身高、体重变化,观察植物生长过程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长的奥秘。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在日常生活中对生长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知道自己会慢慢长大,见过植物的生长过程等。然而,学生对生长的认识较为片面和零散,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教学中需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生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了解人和动植物都会生长。2.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发现自己和身边事物的生长变化,培养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3. 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对生长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生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和身边事物的生长变化。 2.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探究。
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生长现象。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和身边事物的变化,培养观察能力。 实验法:通过记录身高、体重变化等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长奥秘。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和体会,培养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照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身高体重测量仪等。 2. 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成长记录册、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展示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照片,引起学生兴趣,引出 “生长” 话题。)
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照片。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照片有什么变化呀?
3. 学生观察照片,回答问题。
4.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照片中的小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在不断地长大,这就是生长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 发现生长》。
二、探究活动
(一)观察自己的生长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认识到自己在不断生长。)
1.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的自己进行比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3. 学生观察照片,回答问题。可能的回答有:小时候的自己比较小,现在长高了;小时候的头发比较短,现在变长了;小时候的脸比较圆,现在变瘦了等等。
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如手、脚、牙齿等。
5. 提问:你们的手、脚、牙齿有什么变化呢?
6. 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回答问题。
7.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地生长,从一个小小的婴儿长成了现在的小学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照片、身体的变化等方式,发现自己的生长。
(二)观察身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动植物的生长情况,了解动植物也会生长。)
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植物有什么变化呀?
3. 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回答问题。
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如小鸡、小狗等的生长情况。
5. 提问:你们见过小鸡、小狗小时候的样子吗?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呢?
6. 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动物小时候的样子,回答问题。
7.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也会生长。植物会从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动物会从一个小小的宝宝长成一个强壮的成年动物。
(三)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1. 教师拿出身高体重测量仪,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2.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下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3.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与上一次测量的数据进行比较。
4. 提问:你们的身高和体重有什么变化呢?
5. 学生观察数据,回答问题。
6.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身高和体重,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呢?
7.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可能的回答有:记录自己的衣服尺码变化、鞋子尺码变化、头发长度变化等。
8.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可以通过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衣服尺码、鞋子尺码等方式,观察自己的生长变化。这些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长过程。
三、拓展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了解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1.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环境污染对动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图片或视频中的动植物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3. 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回答问题。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呢?
5.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可能的回答有: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等。
6. 教师总结:同学们,生长与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让它们能够健康地生长。
四、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生长有更深刻的认识。)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呀?
2. 学生回答问题。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2. 发现生长》。我们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事物的变化,发现生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认识到人和动植物都会生长,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照片、身体变化、记录身高体重等方式发现自己的生长变化。我们还了解了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了要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继续观察和发现生长的现象,感受生命的神奇。
板书设计 2. 发现生长
一、观察自己的生长变化
二、观察身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记录自己的生长变化
四、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展示小朋友从小到大的照片、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片和视频等直观教具,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和身边事物的变化,发现生长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在拓展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了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培养了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但也发现一些问题,如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观察和讨论活动中,有些学生容易分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采用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