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练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练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8 07: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竹节人》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1)跟小伙伴玩打仗的游戏时,我的头被小石头砸起一个gē da( ),膝盖也磕出了血。我低着头蹲在地上,很jǔ sàng( )。
(2) 我duò zhe jiǎo( )向pí juàn( )的妈妈要bīng gùn( ),爸爸生气地把dāi tóu dāi nǎo( )的我拉到院子里,让我反思自己的错误。
(3) 这次艺术大赛中,张明bié chū xīn cái( )地用树根diāo( )了一个wēi fēng lǐn lǐn( )的孙悟空模型,获得了冠军。
2.组词。
靡( ) 沮( ) 蹲( ) 裁( ) 俨( )
糜( ) 咀( ) 尊( ) 载( ) 严( )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威风( )( ) 虎视( )( ) ( )( )有词
( )( )有味 得意( )( ) 怒气( )( )
(1)以上这些成语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 。
A.动作 B.神态 C.语言 D.心理
(2)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到句子里。
①弟弟又觉得我欺负他了,于是扔下象棋, 地找妈妈告状去了。
②阅兵方阵里,士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 。
二、信息匹配
4.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叉腿(chǎ chā)    卡住(qiǎ kǎ)
金箍棒(kū gū) 风靡(mí mǐ)
笨拙(zhuó zhuō) 偃月刀(yán yǎn)
叱咤风云(chà zhà) 咋咋呼呼(zhā zǎ)
5.选词填空。
鲜艳 新鲜
(1).这里的空气很( )。
(2).( )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
只有……才 要么……要么 之所以……是因为 与其…… 不如
(3).星期天,我( )看书,( )听广播。
(4).( )在雨过天晴后,我们( )能看到彩虹。
(5).他( )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 )他刻苦努力。
(6).( )坐在这里说空话,( )踏踏实实地去做。
6.选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引号的作用有:A.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B.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①.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
②.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作“有物有序”。( )
③.他紧张地说:“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
三、选择题
7.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木棍(ɡùn)   醒悟(wù)
B.筹备(chóu)橡树(xiànɡ)
C.疙瘩(da)威风凛凛(lǐn)
D.跺脚(duò)沮丧(zǔ)
8.下列加点词与“他俩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中的“疙瘩”意思相同的是( )
A.竹节人就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B.我家养的小猫很淘气,经常把妈妈缠好的毛线给弄成一个疙瘩。
C.经过一番开导,她心上的疙瘩终于化解了。
D.奶奶告诉我桌上有一疙瘩蛋糕,让我赶紧吃掉它。
9.对《竹节人》的写作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A.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真童趣,令人回味。
B.侧面烘托,突出主旨。
C.夸张而幽默的语言风格,读来妙趣横生。
D.以上说法都正确。
四、句子训练
10.根据要求写句子。
(1)有一段时间,全迷上了斗竹节人。(修改病句)
(2)破课桌,俨然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仿写比喻句)
(3)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上长大的。(改为反问句)
(4)只见教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缩写句子)
(5)我们在窗外没找到竹节人。我们一点儿都不沮丧。(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合成一句话。)
五、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①“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体现了 ;桌面上的裂缝“像黄河长江”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 。
②以教室里某一个设施为描写对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
(2)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又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①句子中“ ”表现了竹节人威风凛凛的气势;“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表现了竹节人的威风凛凛。
②用“……跟……差不多”仿写一句话。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完成练习。
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那一段时间,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而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 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12.仿写词语。
例:威风凛凛(ABCC式)
1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是说“我”不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拿毛笔做了竹节人。( )
②“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说明老人卖的毛笔质量好,同学们愿意买。( )
③“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一句中的“家伙”一词含有贬义。( )
14.选文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5.“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这句话应如何理解呢?
延伸阅读
跳绳和踢毽子
①这两项游戏虽是至今存在,不分地方和季节的,但是玩具就有不同。跳绳,当然基本是麻绳,后来有童子军绳和橡皮筋。
②我最喜欢的,却是小时候用竹笔管穿的跳绳。放了学到琉璃厂西门一家制笔作坊,去买做笔切下的约寸把长的竹管,其粗细同我们用来写中楷字的笔。很便宜地买一大包回来,用白线绳一个个穿成一条一丈长的绳子。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③跳双绳颇不易,有韵律,快速。但是在跳绳中捡铜子儿,也不简单。把一叠铜子儿放在地上(绳子落地碰不到的地方),每跳一下,低头弯腰下去捡起一个铜子儿,看你赶不赶得上又要跳第二下,又跳,又弯腰,又伸手捡铜子儿,虽不是激烈运动,却是全身都动的运动呢!
④踢毽子是自古以来的中国游戏,这玩具羽毛是基础,但是底下的托子却因时代而不同了。在我幼年时,虽然币制已经用硬币了,但是遗留下来的制钱,还有很多用处,它用来做毽子的底托,就是最好的。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
⑤自己做毽子,也是有趣的事。用色纸剪了当羽毛,秋天的大朵菊花当羽毛,都是毽子。而记忆中有一种为儿童初步学踢毽子的,叫“踢制钱”,两枚制钱用红头绳穿起来,刚好是小孩子的手持到脚的长度即可。小孩子提着它,一踢一踢的,制钱打着布鞋帮子,倒也很顺利。
⑥踢毽子到学习花样儿的时候,有一首儿歌可以念:“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果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有改动)
16.如果你想知道跳绳有哪些玩法, 可以阅读第 自然段;如果你想知道怎么做毽子,可以阅读第 自然段。
17.写跳绳的玩法时,作者介绍了哪些玩法?重点写的是什么?
18.把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句子画上横线。(画一处即可)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疙瘩 沮丧 跺着脚 疲倦 冰棍 呆头呆脑 别出心裁 雕 威风凛凛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疙、瘩、跺、倦、棍、裁、雕、凛”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风靡 沮丧 蹲下 裁剪 俨然 糜烂 咀嚼 尊敬 载重 严肃
【解析】略
3. 凜 凛 眈 眈 念 念 津 津 洋 洋 冲 冲 B 怒气冲冲 威风凛凛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再根据句子语境填上恰当的词语。
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恐惧。
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
念念有词:旧指迷信的人祈祷时不停地念着口语,以通神灵,现多用来形容人嘟嘟囔囔说个不停。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特别浓厚。
得意洋洋: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怒气冲冲:形容人盛怒的样。
(1)根据词义可知,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神态,选B。
(2)①根据词义,结合句子“告状”语境,应选“怒气冲冲”词语;
②根据词义,结合句子“士兵们一个个全副武装”语境,应选“威风凛凛”词语。
4.chǎ qiǎ
gū mǐ
zhuō yǎn
zhà zhā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此题注意多音字“卡”,字音:
[qiǎ] 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子。 夹东西的器具:发(fà)~。领带~。 夹在中间,堵塞:~壳。鱼刺~在嗓子里。
[kǎ]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脖子。
5. 1.新鲜 2.鲜艳 3.要么 要么 4.只有 才 5.之所以 是因为 6.与其 不如
【详解】略
6. C B A
【详解】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
(1)“斗士”表示特殊含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2)“有物有序”是写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文章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3)直接引用“他”说的话。
7.D
【详解】D.沮丧(jǔ)
8.C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
疙瘩: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
A 不同。疙瘩,指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小硬块。
B 不同。疙瘩,(名)球形或块状的东西。
C 相同。疙瘩,人思想上的矛盾、疑虑、问题等。
D 不同。疙瘩,(量)用于球形或块状的东西。
9.D
【详解】《竹节人》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文章围绕主角颜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
10.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 弯弯的月亮好像一条小船。
那个发明竹节人的家伙,难道不是坐这种课桌上长大的吗? 教师玩竹节人。 虽然我们在窗外没找到竹节人,但是一点儿都不沮丧。
【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练习。
(1)考查了病句的辨析。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在“全迷上了斗竹节人”前添加人物,如“我们”或“同学们”。
(2)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仿写一个比喻句即可。比喻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示例:树上结满了柿子,像挂满了红灯笼。
(3)考查了陈述句改反问句。
需要化肯定为否定,或否定为肯定,句中加反问词,句末加疑问词,句号改成问号。如本题中“准也是”改为“难道不是”,句末加疑问词“吗”,句号改为问号。
(4)考查了句子的缩写。
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主语是“教师”,缩为:教师玩竹节人。
(5)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
我们在窗外没找到竹节人,反而并不觉得沮丧。所以,这两句话之间是转折的关系,可用“虽然……但是……”来连接。
11. 拟人 课桌年代久远 比喻 夸张 桌面裂缝纵横交错以及宽大的特点 黑板这个黑小伙儿,被忙碌的工作弄得一身玉屑似的白灰,一擦洗又尽显帅气的本色。 叉腿张胳膊 比喻 老家门前有一方宽阔的禾场,跟学校的篮球场差不多大小。
【详解】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夸张等。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有本体、喻体、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拟人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让被描述的事物具有人的某些性格、情感,把它人格化了。拟人的手法运用是和作品中的人物遭遇相同的,绝不可以相悖。排比句的特点是结构相同、字数相似、语气相同的三个以上句子连接在一起,叫做排比。排比的作用是增强气势。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答案为:拟人 课桌年代久远 比喻 夸张 桌面裂缝纵横交错以及宽大的特点 黑板这个黑小伙儿,被忙碌的工作弄得一身玉屑似的白灰,一擦洗又尽显帅气的本色。 叉腿张胳膊 比喻 老家门前有一方宽阔的禾场,跟学校的篮球场差不多大小。
12. 文质彬彬 小心翼翼 13. √ × × 14.主要写了如何制作竹节人。 15.选文最后的这句话,说明了孩子们贪玩的天性,表现出童年生活的欢乐。
【解析】12.考查学生仿写词语能力。
根据例词,写出ABCC式的词语。如:人才济济、喜气洋洋、大腹便便、得意洋洋、神采奕奕、怒气冲冲、金光闪闪、白发苍苍、风尘仆仆等。
13.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时在理解文句,分析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完成作答。
①选文第一自然段讲述了如何用毛笔制作竹节人,故结合句子“妈妈怪我总是把毛笔弄丢”可知,这句话是说“我”不爱护自己的学习用品,拿毛笔做了竹节人。本小题理解正确。
②根据第一自然段内容可知,竹节人是用毛笔杆制成的, 故“校门口卖毛笔的老头则生意特别好”的原因是同学们都去买毛笔制作成竹节人,不是“说明老人卖的毛笔质量好,同学们愿意买”。本小题理解错误。
③结合句子“仔细想来,那个发明这竹节人的家伙,准也是坐这种课桌长大的”可知,句中的“家伙”用来表示戏谑(开玩笑)的意味,这时虽然用的是贬义词,但作者的意思却并无贬意,是一种轻松、幽默的意味。本小题理解错误。
14.考查学生概括段落主要内容的能力。
解答时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用简洁地语言概括即可。
通过阅读第一自然段,从“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可知,这段主要写了如何制作竹节人。
15.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选文可知,文中围绕“竹节人”,通过写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的情形,表现了“竹节人”这一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切留念。故“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这句话说明了孩子们贪玩的天性,表现出童年生活的欢乐。
16. ③ ④、⑤ 17.作者介绍了跳双绳和跳绳中捡铜子儿。重点写的是跳绳中捡铜子儿。 18.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分析】16.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这篇文章讲了孩童时的两项游戏:跳绳和踢毽子;短文第③自然段写了跳绳有哪些玩法,第④⑤自然段写了怎样做毽子。第四然段最后一句“方孔洞,穿过一根皮带,把羽毛捆起来,就是毽子了。”和第五自然段前半部分都是讲如何做毽子。
17.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仔细读文章第三自然段可知,作者写跳绳的玩法时,介绍了跳双绳和跳绳中捡铜子儿。重点写的是跳绳中捡铜子儿。
18.本文作者介绍了童年时跳绳和踢毽子的玩法,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文章中能反映玩游戏时的乐趣的句子如:这种绳子,无论打在硬土地上、砖地上,都会发出清脆的竹管声,于是,我们在游戏中也兼听悦耳的声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