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审题,从概念开始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审题,从概念开始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9-17 22: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高考作文专项升格
专项资源
审题,从概念开始
学习目标:
(1)审题立意准确。
(2)思考辨证深入。
学习内容:
(1)确定并寻找文题中的核心概念;
(2)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
(3)评价修改,探讨“最佳立意”
文题呈现:
(立)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寻找核心概念
一、寻找并界定概念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寻找核心概念:
立、位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界定核心概念:
立: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
内涵:直立、站立
外延:独立、成人自立、立身处世
一、寻找并界定概念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界定核心概念:
位:“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内涵:人站立的处所位置
外延:根本、基础、立场、原则、
底线、定位等
一、寻找并界定概念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体两面的矛盾对立
两种形式的倾向选择
条件关系的逻辑推出
纵观近年“二元关系”类作文题,概念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分成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体两面的矛盾对立:
概念中往往有着较为朴素的表层对立,如果单单看词项概念的关系属于逻辑概念中的全异关 系: 两个概念在外延上没有任何重合,是互相排斥的 。
但是细究表层逻辑背后,又会发现这些看似矛盾的概念却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形式和命题之中,形成“一体两面”的风格。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体两面的矛盾对立:
能理解到这一特殊的逻辑形式存在,便会被引导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体两面的逻辑困境,我们该怎么解释?
矛盾却又统一存在,是否代表着可以有破解矛盾的说理?
表层形式的对立冲突背后,是否还存在这一个更为和谐的解释存在?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两种形式的倾向选择:
这个作文题目在材料中预设了两种不同的形式(方式、内容、观点) ,而现在作为应题写文的学生要做的是选择其中的一面(或者两面), 通过比较的过程分析二者的优劣。
矛盾对立
倾向选择
2014年上海高考: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2021年浙江省高考: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条件
关系
2022届上海金山一模:有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也有 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如图所示,甲骨文中的“立”字,是一个四肢舒展的人直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立”字原本也兼有“位”的意思,“人”下面的一条横线,标记了所处的位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可以取材生活,叙写人生成长关乎自立自强或自我定位的故事;
可以结合自身体验,夹叙夹议,抒写人生感怀;
可以发表议论,围绕“何为立”“何以立”“位的意义价值”“位与立的关系”等问题交流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倾向选择/条件关系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两种形式的倾向选择:
立/位
该选哪一个?
为什么选甲比选乙更好?
进一步来说,当我在做选择的时候,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两种形式的倾向选择:
立/位
“位”是个体在社会群体中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只关注“位”,难免压抑本性、迷失自我。
“立”不仅仅是社会伦理对一个人生命进程的要求,更是个人实现自己价值标准的途径。“立”能帮助人寻得人生追求,而不是度过虚妄人生。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1.哪个词是侧重点?
2.“位”是不是“立”的充分条件?
如果能,具体过程是怎样的?需要在什么的条件下成立?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又需要什么因素才能推出“立”的结论?
条件关系的逻辑推出:
立/位
二、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
那么,何以立?首先便要寻得适合自己的方位。在自我审视人生道路的过程中寻得个人的自我价值与个体的自由意志,方不会被工业化的极权社会裹挟入人生虚无的飘缈境地。还得于所处之地深耕,以“金石可镂”的意志钻研,哪怕现在我们只是努力扎根的树苗,也终将成为直耸云霄的参天古木,舒展地直立于这片大地。所以,以“立”的价值旨归引领己身,方迎得梨花锦簇的前程。
条件关系的逻辑推出:
立/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