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高考作文专项升格
精“细”审题,精“准”立意
学习目标:
(1)掌握审题立意“四步法”。
(2)运用“四步法”,进行审题立意,升格考场作文。
学习内容:
(1)方法指引,寻“路径”
(2)材料解读,定“立意”
(3)作文升格,磨“范文”
审题:就是通过审读和推敲材料,深入理解其含义,从而正确判断文题所要求的体裁、选材范围、中心思想、表现手法及文章格调等内容。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
审:要我写什么
立:我要写什么
审题——很重要!!!只有审题准确才能立意准确。
一、方法指引,寻“路径”
思想
材料类型:叙事类、论述类、哲理类、漫画类等
材料形式:单则材料、多则材料
材料关系:一元关系、二元关系、三元关系
新材料作文“独领风骚”,强调其思辨性。
一、方法指引,寻“路径”
思想
立意要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健康的情感态度。
立意要集中:提出一个观点,解决一个问题。
立意要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生活的底蕴。
立意要新颖:独到的见解、鲜活的思想。
高考作文评价等级中对“立意”的要求:
一、方法指引,寻“路径”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四步法”
找关键词
读懂意图
梳理关系
提炼观点
找出材料中的核心关键词
(比喻、类比、象征、概念术语、名言警句等)。
找出引语中揭示命题意图的关键句,或理解隐藏着的命题意图,紧扣写作指令。
梳理材料各种关系,还原关键词的本义。关系可以明确论述的内容边界。
抓住话题、梳理关系、读懂命题者的意图后,用一句话写出你的主张或观点。
一、方法指引,寻“路径”
考题再现
【广州高三阶段训练】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以上这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材料作文
材料
引导语
写作要求
二、材料解读,定“立意”
背景分析
2013年2月28日,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钉钉子”的比喻,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二、材料解读,定“立意”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前一个“钉”是动词,读“[dìng]”,意为“把钉子捶打进别的东西里”;后一个“钉”是名词,读“[dīng]”,构成“钉子”一词,即“金属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
第一步:找关键词
这是一道隐喻式作文材料,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有:“钉钉子”“一锤一锤敲”“钉实钉牢” “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
二、材料解读,定“立意”
第二步:梳理关系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
逻辑词 句间逻辑关系 启示(理性思考)
不是…… 而是…… 并列关系【对照】:前后分句意思相反,分句有主次关系。【主】(钉钉子的正确做法):一锤一锤接着敲
直到…… 钉钉子完成的标准:钉实钉牢
再……, 不断…… 完成一个钉子之后再重新开始
必然…… 肯定语气,符合上述条件,就能成功。
强调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要一步步持之以恒的努力(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务实肯干)
强调要打好根基
不能浅尝辄止,强调连续性
谋定而后动,笃行以致远。利于长远发展。
钉钉子精神总结:找准目标,坚持不懈,筑牢根基,以利长远发展。
二、材料解读,定“立意”
以上这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第三步:读懂意图
针对性:指向材料中习总书记关于“如何钉钉子”的相关论述。
延伸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具体事实概括出抽象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道理。
关联性:不可置材料于不顾,不可抛开材料写作;要依据材料的内容,也要依据材料的含意。 (照着写,接着写)
时代性:以新时代青年的身份,表达你的认识,站在时代、国家的高度,给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回答。
二、材料解读,定“立意”
第四步:提炼观点
参考立意:
坚持不懈,保持专注
确立目标,持续发力
以钉子精神抓落实
脚踏实地把事情做好
发扬钉子精神,恪守自身职责
二、材料解读,定“立意”
考场作文审题、立意误区:
1.完全脱离材料,整篇文章没有扣住材料中关键词句。
2.错误解读材料,立意有偏差:
“积极乐观面对每一个钉子,脚踏实地钉牢、解决每一个钉子。”——将材料中的钉子理解成是困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注重积累,才能量变达到质变。”——将材料立意偏于积累、量变与质变。
三、作文升格,磨“范文”
考场作文审题、立意误区:
3.偷换材料中的关键词:
不断“敲打”,方能成就个人。
不断“敲打”,需要工匠精神。
不断“敲打”,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4.分论点不当,没有把握材料主旨:
钉好理想的钉子,实现美好的人生。
钉实创新的钉子,促进社会的进步。
钉牢爱国的钉子,不忘自己的初心。
三、作文升格,磨“范文”
考场作文审题、立意误区:
5.写作重点不当
坚持,不只是一朝一夕,更需要不断的沉淀、积累。
坚持,需要有吃苦耐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
坚持,是一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服输的精神。
三、作文升格,磨“范文”
学生习作1 作文升格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年前老子的哲思历经岁月仍光辉不减,警醒吾辈积累与过程之重要性。然府察当世急功近利,不求甚解思想仍甚嚣尘上,被不少青年奉为圭臬。此情此景,试问没有扎实的基础,坚实的过程,何来后世的成功?故曰,吾侪青年,应重视过程的积累。
(开头引用的话蕴含的道理是“积累”,而习总书记的说话蕴含的道路是“持续、坚持、实现目标”,不能等同。 其次, “钉钉子”材料是提炼观点的依据,不能舍弃。)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年前荀子的哲思历经岁月仍光辉不减,警醒吾辈持之以恒之重要性。诚然,我们做每一件事都需要学习并发扬习总书记所提倡的“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地敲,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把人生的每一根“钉子”都钉牢钉实,方能书写人生华章。故曰,成功若不至,奋斗将不息。
升格1:紧扣材料入题,立意不偏离
开头段
三、作文升格,磨“范文”
学生习作2 作文升格
成功非一蹴而就。看蝶后张雨霏三岁学游泳,二十年努力让她驰骋赛场,成为“奖牌收割机”;看“金花”郑钦文,寒风下苦练网球十六年努力让她一路狂飙澳网女单亚军。看00后姑娘江雨荷每日苦练技能14,000小时努力让他打破记录,逆袭成为世界冠军,此三者乃近星海中的点点,但足以证明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如同钉钉子般,一般人不可能一锤子就能钉好。
成功不能半途而废,当一锤无法钉好钉子,两锤也不行,三锤也不行,请坚定地挥出第四锤,直到成功为止。“钢铁侠”陈坤面对难以完成的焊接挑战,不惧艰险,坚持十余年如一日,终大有所成。女兽医白婳毕业后坚持与牛打交道,面对农户的非议发难她不惧不怕,坚持用行动取得了瞩目成功。钟福洪面对精细的雕刻技巧,几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终成就一件件非凡之艺术。如是,吾辈应当学习先人之榜样,持之以恒。(两个主体段内容论证角度单一)
升格2:符合材料逻辑,立意不重复
主体段
②没有目标的灵魂是迷茫的,成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同在漆黑广阔的海域上,航海的船只需要一座灯塔来明确前行的方向。且看最美巾帼奋斗者苏琴┅┅。目标是成功的前提,给于彷徨不安之人勇气与信心。
③“行百里者半九十”,成功光有目标还不够,还要有努力与坚持。不披荆斩棘,咬牙切齿到最后一刻,永远都无法看见前方最美的风景。试看蝶后张雨霏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只有一点一滴的坚持努力才可以接近乃至获得成功。
三、作文升格,磨“范文”
学生习作3 作文升格
在钉入钉子之后,不能就此置之不理、不可放弃,要一锤接一锤地将钉牢牢钉入。君可见,圈粉无数的李子染,其日复一日地拍摄剪辑,对待自己的热爱不放弃,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对热爱的坚持不懈;君可见,从小失聪,却依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的湖南女孩江梦南,她的辉煌人生来自于她的脚踏实地与日复一日的练习唇语的坚持不懈;君可见,生活中无无数的普通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一步一步地靠近自己的目标。可见,唯有坚持不懈才能让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与前边的脚踏实地不白废。
(论证浅表化,缺少深度和思辨性)
萧伯纳曾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时代的火炬,我们要把火炬烧得更加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锤好每一颗钉子,钉好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伟大的事业也是如此,仅有一代人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奋斗。正因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团体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三十而立”;正因为有塞罕坝林场人一代代的接续努力,才有了这绿浪翻滚的“美丽高岭”;正因为有了以常书鸿、樊锦诗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的坚守,才有了神秘莫测的高窟壁画的惊艳世人。正是有了这一个个先进集体的初心不改,才能为祖国事业的发展注入永不衰竭的动力。
但是,“钉钉子”不是孤寂的“躲进小楼自成一统”,不是固守藩篱,执拗于一件不可能的事。我们固然可从唐尚君身上汲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可也要反思这种“固执”的坚守是否有被采纳的必要。
升格3:挖掘材料内涵,立意有深度
升华段
三、作文升格,磨“范文”
(1)方法指引,寻“路径”
(2)材料解读,定“立意”
(3)作文升格,磨“范文”
课堂小结
课后训练
【T8联盟压轴卷二】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欣赏风景,有人认为,大道直行,自有无数风景展现;也有人认为,曲径通幽,美好风景需要不断去探求。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