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生物学实验综合
——2025届高考生物学核心考点小题限时练
考试时间:25分钟
满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洋葱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材料,下列有关洋葱及其相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的位置
C.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应提前一天用解离液充分浸泡洋葱根尖
D.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
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探究方法及理论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制作了DNA结构的数学模型,揭示了DNA呈反向平行的双螺旋结构
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组为实验组,无氧组为对照组
C.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扩散快慢反映了色素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的大小
D.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3.关于DNA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测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C.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
D.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
4.为研究吸烟对生殖的损害,科研人员连续5天对雄性小鼠注射香烟烟雾提取物,结果如下:
检测项目 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mg/kg)
0 25 50 100
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0.2 2.6 3.4 4.8
精子畸形率(%) 1.4 6.8 8.7 10.2
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相对值 182.9 440.5 528.8 677.5
睾丸组织中MDA含量相对值 33.4 106.5 138.4 187.7
注: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
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会造成精子畸形
B.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酶活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
C.MDA含量的增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
D.吸烟对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不会遗传给后代
5.下列关于生物学中常用的科学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归纳法是指从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B.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用进一步的观察与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
C.差速离心法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度离心,然后改为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分离
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科学家利用这一方法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6.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选择时,要符合实验要求(科学性)、取材容易(简便性)、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性)等特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选材 选材理由
A 观察细胞质流动 黑藻 黑藻叶小而薄且细胞质呈黑色便于观察
B 比较H2O2酶与Fe3+催化效率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富含H2O2酶且能保持其活性
C 验证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 蝌蚪 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属于变态发育,便于观察
D 唯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DNA和蛋白质分开
A.A B.B C.C D.D
7.实验设计应注重科学性,遵循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为催化剂,因变量为O2生成量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唾液淀粉酶,并且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组
C.“探究pH彩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选用胃蛋白酶,在pH为6~8范周设置不同实验组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鉴定产物中有无还原糖
8.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在中学教材中也有很多探究实验。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细胞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的胞质流动方向相反
B.在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以选择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底物
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时可到交换过程
D.探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土壤需要经高温灭菌处理
9.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关系,而定量分析是为了研究观察对象的性质、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
A.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视野中,不易看到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该实验是定性分析
B.3H有放射性,3H标记半胱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定量实验
C.以黑藻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能看到液泡体积变小、颜色不变,能定性地观察到原生质层颜色加深
D.“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只需要定量分析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
10.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的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待测组织样液中的葡萄糖
B.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鉴定待测组织样液中的氨基酸含量
C.验证酶的专一性可选用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和碘液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酒精的浓度和作用均不相同
11.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有多个实验用到酒精。下列有关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B.检测细胞呼吸的产物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C.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酒精的作用是作为有机溶剂
D.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时,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可以用于解离
12.下列有关实验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有( )
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
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不能用根毛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根毛细胞无大液泡
③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高倍镜并调节粗准焦螺旋
④红瓢西瓜的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
⑤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宜选用黑藻的成熟叶片
⑦本尼迪特试剂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蔗糖
⑧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用碱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3.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操作不能够达成其目的的是( )
A.花生子叶薄片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用酒精漂洗,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滴
B.猪成熟红细胞吸水涨破后用差速离心法处理,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
C.菠菜叶片中加入无水乙醇,可提取并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D.研磨肝脏以破碎细胞获取粗提取液,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14.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材料选择、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器时,最先分离出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B.将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葡萄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C.用韭黄代替新鲜绿叶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条上观察不到色素带
D.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可设置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来提供CO2
15.数据统计和分析是许多实验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中获取数据的方法合理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获取数据的方法
① 调查某自然保护区灰喜鹊的种群密度 使用标志重捕法,尽量不影响标记动物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
②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色,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③ 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在数量足够大的人群中随机调查
④ 探究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设置0℃、37℃、100℃三个温度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16.某科学家将实验室中的两类肥胖小鼠(称为A鼠和B鼠)分别与正常鼠进行了连体实验,将A、B鼠分别与正常鼠从肩膀到盆腔之间的皮肤连在一起,让两者的血液循环相通,连体小鼠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A鼠和正常鼠连体 A鼠摄食量变化不大,正常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B鼠和正常鼠连体 B鼠摄食量明显减少,正常鼠摄食量变化不大
A.肥胖小鼠的种类是实验的自变量,实验中只有实验组,不涉及对照
B.小鼠摄食量的变化可能受到体液调节,且连体小鼠之间存在信息交流
C.由实验结果可知,在A鼠的血液中可能缺乏某种能抑制食欲的物质
D.若将A、B两类小鼠连体,则连体后两类小鼠的摄食量均会明显减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时,可观察到原生质层的位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用解离液处理3~5 min即可,不可解离过度;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可用按压方式使细胞分散开来。
2.答案:D
解析:沃森和克里克制作了D NA结构的物理模型,A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有氧组和无氧组均为实验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照,B错误;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色素带扩散快慢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C错误;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的是抽样检测法,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对照,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对照实验,D正确。
3.答案:A
解析:A、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首次推测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 B、双螺旋结构中嘌呤和嘧啶配对,使得碱基对的长度基本一致,B正确;C、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是基因,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二者化学本质相同,C正确; D、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都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它们的作用,D正确。
故选A。
4.答案:D
解析:由表格可知,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越高,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率越高,精子畸形率越高,推测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可能会造成精子畸形,A正确;由表格可知,香烟烟雾提取物注射量越高,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越高,推测机体可能通过提高SOD酸适力对香烟烟雾提取物产生防御,B正确;由题中信息可知,MDA可引起染色体畸变,SOD酶可减少MDA合成,睾丸组织中SOD酶活力越高,睾丸组织中MDA含量也越高,说明SOD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有限,C正确;吸烟造成的亲代细胞染色体的损伤如果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遗传给后代,D错误。
5.答案:D
解析:A、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A正确;
B、假说是指按照预先设定,对某种现象进行的解释,即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推测和说明,而且数据经过详细的分类、归纳与分析,得到一个暂时性但是可以被接受的解释,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也反映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的作用,B正确;
C、由于细胞器大小、质量不同,差速离心法一般先选用较低的离心速度离心,然后改为较高的离心速度离心分离,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C正确;
D、同位素标记法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特征射线的性质,探测标记物质的运行和变化,但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采用的是荧光标记法,D错误。
故选:D。
6.答案:A
解析:黑藻属于绿色植物,其叶小而薄,且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可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物,A错误;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富含H2O2酶,经研磨后细胞内的H2O2酶可释放出来,且新鲜的肝脏研磨液中H2O2酶保持了正常的活性,B正确;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物生长发育的功能,蝌蚪发育成青蛙的过程属于变态发育,便于观察激素引起的生长发育的变化,利于实验观察,C正确;利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是由于噬菌体的化学成分主要为DNA和蛋白质,且DNA和蛋白质易分开,可以单独标记进行实验,D正确。
7.答案:D
解析:A错,“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自变量为有无高温处理、有无催化剂及催化剂种类,因变量为H2O2的分解速率或单位时间内O2生成量。
B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唾液淀粉酶,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处理的组别进行相互对照,无需设计空白对照组。
C错,胃蛋白酶的最适pH约为1.5,在pH为6~8时其会失活,因此“探究pH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选用胃蛋白酶,在pH为1~3范围设置不同实验组。
D对,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属于非还原糖)分解为还原糖,不能催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均为还原糖),可通过用斐林试剂检测有无还原糖来证明酶的专一性。
8.答案:D
解析:高倍镜下观察黑藻细胞胞质流动时,观察到的胞质流动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A错误。过氧化氢在加热条件下会加快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作为反应底物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错误。光镜下无法观察到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交换过程,C错误。探究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土壤经高温灭菊,从而去除实验组中的微生物,D正确。
9.答案:A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果
A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为定性实验,因该实验过程中使用了解离液,导致细胞已经死亡,且处于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占比较多,故不易在一个视野里看到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图像 正确
B 用3H标记半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会测量相关物质的放射性,属于定性实验 错误
C 黑藻液泡无色,质壁分离时,液泡体积变小,原性质层无颜色变深的现象 错误
D 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故此实验应是定量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 错误
10.答案:D
解析:斐林试剂可以用来鉴定待测组织样液中的还原糖,但不能鉴定还原糖的种类,A错误。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的有无,而不是氨基酸的含量,B错误。验证酶的专一性时,不能选用碘液进行检测,因为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发生分解,C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需要无水乙醇,其作用是提取色素;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酒精的体积分数是95%,其作用是解离细胞,使细胞分散开来,D正确。
11.答案:B
解析: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A正确;检测细胞呼吸的产物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由蓝变灰绿色,B错误;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酒精(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作为有机溶剂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正确;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使用的解离液成分是盐酸和95%的酒精,D正确。
12.答案:D
解析: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最靠上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①正确;根毛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②错误;转换高倍镜后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③错误;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是红瓤西瓜汁本身的颜色会干扰实验现象,所以不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④错误;科学家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的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该方法为荧光标记法,⑤错误;黑藻成熟叶片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⑥正确;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⑦错误;可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⑧错误。综上所述,错误的选项有②③④⑤⑦⑧,共6项,D符合题意。
13.答案:BC
解析:花生子叶薄片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漂洗,漂洗的作用是洗去未结合脂肪滴的苏丹Ⅲ染液,避免染液颜色对实验现象产生干扰,A不符合题意;猪是哺乳动物,其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器,B符合题意;无水乙醇可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但不能分离光合色素,应用层析液分离光合色素,C符合题意;肝脏研磨液中含有大量的过氧化氢酶,故可以通过研磨肝脏获取粗提取液,用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不符合题意。
14.答案:AC
解析: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细胞器时,由于核糖体颗粒较小,最后才能分离出来,A错误;0.3g/mL葡萄糖溶液比0.3g/m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将新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葡萄糖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韭黄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用韭黄代替新鲜绿叶做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滤纸条上能够观察到两条色素带,C错误;不同浓度NaHCO3溶液提供的CO2浓度不同,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时,可设置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来提供CO2,D正确。
15.答案:ABC
解析:灰喜鹊属于活动范围广、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可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标记物不能影响标记动物的正常活动,个体标记后即释放,A正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摇匀后抽取少量培养物,适当稀释,用台盼蓝染液染色,血球计数板计数,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在观察计数时只计不被染成蓝色的酵母菌,B正确;调查高度近视(600度以上)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在数量足够大的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大,且要随机取样,C正确;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应利用梯度温度且需要设置多组不同温度进行实验,仅设置三组实验不足以证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错误。
16.答案:ACD
解析:两组实验处理的不同点是肥胖小鼠的种类(A鼠和B鼠),这也是本实验的自变量,本实验中涉及了相互对照,A错误。连体小鼠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连通的,而连体后,与A鼠连体的正常鼠以及与正常鼠连体的B鼠的摄食量均发生了变化,推测其调节方式可能是体液调节,而且在连体小鼠之间存在信息交流,B正确。A鼠与正常鼠连体后,正常鼠的摄食量明显减少,说明在A鼠的血液中存在较多能抑制小鼠食欲的物质,其经血液循环进入正常鼠体内,抑制了正常鼠的食欲,而A鼠食欲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A鼠细胞中缺乏相应的受体,C错误。分析可知,B鼠血液中可能缺乏能抑制食欲的物质,当B鼠与正常鼠连体后,正常鼠血液中能抑制食欲的物质经血液循环进入B鼠体内,从而使B鼠的食欲下降。若A、B鼠连体,A鼠可为B鼠提供能抑制食欲的物质,从而使B鼠的摄食量减少,但A鼠由于缺乏相应受体,其摄食量基本不变,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