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中物理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1.3 跨学科实践:降落伞
交流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评估和反思
回顾:科学探究基本环节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作出解释
提出问题: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
1.可能与降落伞的伞绳长有关
2.可能与降落伞的形状有关
3.可能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
4.可能与降落伞开始下落高度有关
5.可能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
猜想与假设: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 有关
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
(1)选择研究方法
当一个问题受多个因素(变量)影响时,为了探究其中一个因素(变量)对某个问题的影响,通常保持其他因素(变量)不变,只改变这一个因素(变量),观察结果的如何变化,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研究谁,谁就变”
科学探究
(1)选择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测量工具:
秒表
刻度尺
a
R
间接测量
托盘天天平
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
(方格法)
量程合适,调零
(1)选择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2)测量工具:
秒表
刻度尺
托盘天天平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设计实验、制定方案 :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1)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调零
(2)正确的记录、填写各自数据:
分析论证:
在降落伞的绳子长、形状、面积和高度相同时,降落伞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总重量有关,总重量越大,滞留时间越短。
分析论证: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降落伞滞留的时间与降落伞的面积有关,面积越小,滞留时间越短。
分析论证:
若要研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伞的形状有关,应选择实验 和实验 进行分析。
2
4
分析论证:
若要研究降落伞滞留时间与高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实验 和实验 进行分析。
5
6
得出结论:
降落伞在空中滞留的时间与伞的面积、伞的总重量、伞的高度有关,面积越大,总重量越小、下落高度越高、在空中滞留时间越长;而与伞的形状和伞绳的长度无关
评估:
(1)滞留时间较短,使滞留时间差异不明显
交流与合作:
“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某同学在一台拉力机上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这台拉力机可以逐渐增大固定在该机器上金属丝的拉力,且可以读出金属丝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实验室能提供的金属丝有下表所列的9个品种( 每个品种有许多根),请根据有关猜想选择实验用的金属丝。
(1)猜想一: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填字母序号)
(2)猜想二: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单位横截面面积所受拉力相同。在猜想一已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 。
C、E
或D、F
A、B、C
如图甲所示,杨阳、刘娟和张丽在操场上荡秋千。杨阳把刘娟、张丽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杨阳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
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
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质量大小不同的两个钢球,依照物
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按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
中的结果。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 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分析上表的各种数据可得: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 有关。
(3)要想使钟表摆动更快一些,正确的做法是 。
A.增加摆锤的质量
B.减小摆锤的质量
C.减小摆动杆的长度
D.减小摆锤离开中心线
的最大距离
2、4
绳长
下 课 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