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体变化
4.5 水循环
浩瀚的海洋,奔腾的江河,平静的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还有那飘浮的云朵……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情景引入
01
02
03
04
05
CONTENTS
第4章序言解释
地球上的水循环
珍贵的水资源
PART ONE
第4章序言解释
经过前面物态变化的学习,我们对不同的自然现象成因已经有了一个初识的印象;那么,在我们讲解水循环之前,我们将利用前面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对第四章序言中的自然现象(云、雨、露、雾,冰、霜、雪、雹)进行系统性的解释。
这些自然现象都是随着温度变化,水的三态之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雨: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及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小冰晶遇到暖湿气流熔化成小水滴,即形成雨。
云、雨、雾、露、霜、雪、(冰)雹、雾凇的成因
雾: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露:初秋季节,空气比较潮湿,在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放热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露。
雪: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这就是雪。
霜:夜晚,气温很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
“雾凇”(树挂):在严寒的天气里,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物体表面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或小冰粒。
冰雹 :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凝固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就从云中落下来,就是冰雹。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露)
花草上
(雾)
水蒸气
液化
小水滴
浮尘上
凝华
(霜)
小冰晶
低于0℃,花草上
水蒸气
(云)
(高空)
水蒸气
液化
凝华
小水滴
小冰晶
(雨)
熔化
水
高于00C
(雪)
低于00C
变大下落
冰晶
凝固
小冰块
变大下落
(冰雹)
PART TWO
地球上的水循环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是通过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升入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云。在不同条件下形成雨、露、雪、雾、霜等重回湖泊和大海,经过蒸发重新回到空气中。
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层之间不断地循环。
陆地(包括江河湖泊、土壤、植物 等)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 高山积雪和冰也会升华成为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升到高空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飘浮在空中形成云。而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会变大,当大到不能被上升气流托住时,就会降落到地面,形成雨、雪或雹。在一定条件下, 陆地上的积雪熔化成水,汇入江河湖泊, 或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最后,其中大部分水又流入大海。
观察如图 4-38 所示(下一页) 的“ 水循环示意”,将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图中的空格内。
图4-38 水循环示意
1 .水循环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陆地和海洋中的水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高山积雪和冰也会 成水蒸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升入高空后,遇冷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在一定条件下,又会以大气降水的形式汇入 江河湖海。
升华
液化
凝华
练一练
2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如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咸水等,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液化
凝华
3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过程②中水蒸气有 形成的小冰晶,有的 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放热过程③ 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 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汽化
凝华
液化
熔化
PART THREE
珍贵的水资源
图 4-39 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如图 4-39 所示,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斑马常常为寻找水源而四处奔波;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大创举,作为南北航运的“黄金水道”,对沿线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宏伟的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水利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水还是自然美景的创造者,有了它,才有了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溪水、湛蓝的海洋……
地球表面约 71% 被海水覆盖着,这说明地球拥有大量的水。而且,水即使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它最终还是会回到地球表面。那么,为什么人类还会面临“水荒”呢?
这是因为,地球上的淡水主要来自降雨、降雪、冰川和地下水,它们的总和仅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 2.5%;而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淡水资源的 1% 还不到!这说明,地球上的水虽然很多,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同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正面临危机。
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幸福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对它倍加爱护。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缺水,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受益人口最多、涉 及范围最广的调水工程,也是极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都说水往低处流,而南水北调工程,却要让水往高处走。仅东线一期工程,全线共设立 13 个梯级泵站,共 22 处枢纽、34 座泵 站,总扬程 65 m。这个庞大的泵站群,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 (图 4-40)开始,将长江水逐级提升,一路送至黄河南岸。
国家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
在中线工程中,“南水”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依太行、过黄河,沿线地质条件复杂,需要攻克膨胀土、煤矿采空区等世界级难题。全程建有各种渡槽、倒虹吸、暗渠、隧洞、 泵站、控制建筑物、铁路交叉建筑物和公路交叉建筑物等,将全长1 432 km 的水脉串联贯通,接力把“南水”护送到北方。
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可实现丰水流域与缺水流域连通互补,提高我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还可大大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于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1. 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状态发生变化时会吸热或放热, 请对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热或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并将结果填在图4-41 中相应的方框内。
实践与练习
2. 降雨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然而,现实中人们在收集和利用雨水方面仍有很多不足。查阅有关资料,并调查生活中各种用水的场合,提出收集雨水和合理使用雨水资源的建议。
3. 红河哈尼梯田(图 4-42 )距今已有1300 多年的历史。它是由 森林、村寨、梯田和江河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山地农耕、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抵御干旱等极端天气。查阅资料,从水循环角度说明红河哈尼梯田是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的。
参考:红河哈尼地处低纬,气温高,河坝、峡谷的河水常年蒸发;河水蒸发旺盛,加上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水汽充足;受地形影响,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或遇到高山低温的冷空气)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灌溉梯田。
1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水的状态是 ( )
A .液态 B .固态
C .气态 D .三态混合
C
课堂练习
2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 .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 .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B
3.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冰、霜、露、雪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C .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A
4 .“节约用水、美化环境、防止污染”已成为每个泗阳人的共识.在下面三项中,与我县水环境的改善不相符的是 ( )
①生活污水排入大运河
②将生活垃圾倒入大运河
③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A
A .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云中的小水滴
C .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形成冰雹
D .云中的小冰晶吸热,升华形成雨
5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地球上的水循环,如图,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D
6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 于水在循环中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C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D .积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
B
A .图中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③代表降水
B .水会不断地循环,无需提倡节约用水
C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D .水循环中,水仅在固液两态之间相互转化
7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如图为部分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 .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 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8 .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 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错误的是 ( )
C
课堂小结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