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9张PPT)
苏科版2024 八年级物理上册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时间:2024.09.01
演讲:**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到:“根据《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
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意见》精神,教育部组织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
修订教材的必要性和依据,强调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信息技术应用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修订,教材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前,教育部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
》,通知表示,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为更好地帮助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
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前 言
目 录
第一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苏科版)》目录结构比对
第二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苏科版)》整体重要变化
第三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苏科版)》变化要点解读
第四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苏科版)》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五部分
《物理新教材(2024苏科版)》各章节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2012年版教材目录 2024年版教材目录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删除
调整
调整
新增
新增
新增
调整
新增
调整
新增
删除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整体结构的设计
由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获得感性认识,符合认知规律
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主题构成相互联系的结构体系,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 镶嵌其中,既考虑大单元结构性,也考虑小单元灵活性
实现从生活到物理、社会的课程理念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凸显认知发生与建构
优化教材结构体系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
理念更新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内容调整
立德树人,增加国家工程和中华传统文化
对齐新课标,增加跨学科实践和素养进阶
增加或优化课题引入环节,调整版面风格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
一、颂扬家国情怀 充满时代气息
引言第二节增加了“物理学与科技强国”
全书增设了“国家工程”栏目,介绍我国重大科技成果
通过“生活·物理·社会”,介绍我国著名科学家,展示我国传统科技文明底蕴
一、颂扬家国情怀 充满时代气息
几乎所有插图都进行了更新调整,素材和实验都尽可能使用实景照片,漫画插图人物也由丑陋的男孩女孩形象和外国老人改为阳光健康的中国少男少女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
一、颂扬家国情怀 充满时代气息
优化实验方案,采用数字化设备采集信息,通过电脑实时处理数据、生成图像
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了不少有趣的创新实验素材,寓教于乐,激发探究欲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
二、突出科学观念与科学责任
引言部分通过“信息快递”明确了科学探究的四个要素:问题、证据、解释、交流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落实“立德树人 培根铸魂”的根本要求,如爱国爱家、环保意识、节水意识、低碳排放,保护地球家园等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科学思维,如科学推理、模型建构、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
苏科版八上新教材与原版比,正文部分由125页增加到149页,通过充实更细致详实的教学内容和更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强化立德树人根本
一、单元结构优化调整
将原版教材第二章“物态变化”,调整到第四章,既适应学生认知,又便于教师教学
第二章“光现象”的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调整到第三章“光的折射 透镜”的第五节
二、注重联系 促进认知结构化
单元结构优化调整,是从学科逻辑与学生认知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既有从特殊到一般,又有从一般到特殊,以期实现观念进阶和观念迁移。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优化教材结构体系
三、注重跨学科实践
将原版教材“综合实践活动”删去,增加了“跨学科实践”,以问题解决为线索,活动具有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具体如第一章末的“乐器的调查与制作”,第三章末的”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和第四章末的“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
另外在教材内容中突出了学科实践性与综合性。如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摄影艺术中的光学知识、哈尼红河梯田与水循环,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与实践价值等等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优化教材结构体系
一、坚持问题导向
一是全方位,将问题融入教学内容(过程)各环节
二是情境化,由情境和问题引发思维冲突
三是多角度,呈现方式多样、灵活
四是问题链,问题具有层次性、推进性和回应性等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凸显认知发生与建构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凸显认知发生与建构
二、注重活动引领
一是“热身”性体验,通过观察、体验、发现并提
出问题,既为猜想或假设提供经验背景,也为进一步探究明确方向
二是问题贯穿活动,通过问题引发思考、促进领悟、推进认识
三是结构化、系列化,通过有层次的
系列活动,促进认知建构、核心素养发展
三、体现学习方式多样性
从先零后整、碎片积累的组装式学习,走向应用驱动、且做且学的整体性学习
活动既有实践与体验层面的“做”,也有思维与方法层面的 “想”。“想”的认知发生与建构,表现为迁移与推理(归纳与演绎),属于高阶认知水平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凸显认知发生与建构
四、注重评价方式多样性
新教材每节后面的“实践与练习”取代了原版教材的“WWW?”
例题、练习和“问题解决”,重新确定习题总量,选题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既有基础题,又有拓展性习题
每章末的“小结与评价”改为“素养进阶”,将原版的“知识梳理”
和“反思与评价”改为“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反思提升”和
“问题解决”,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凸显认知发生与建构
每章末的“小结与评价”改为“素养进阶”,将原版的“知识梳理”和“反思与评价”改为“内容梳理(思维导图)“、“反思提升”和“问题解决”,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三部分 变化要点解读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一章 声现象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活动1.1 探究声音的产生”改为“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增加了“用乒乓球反映音叉的振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声能”由“生活·物理·社会”改为“读一读:声波具有能量”。插图也与时俱进,改为更生动直观的创新实验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生活 物理 社会”中的内容,更具时代气息和家国情怀,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容易接受,彰显立德树人价值。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实践与练习”中的习题,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探究性,增加了创新实验“看得见的声音”和“自制土电话”趣味实验。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删去“综合实践活动”改为“跨学科实践”,切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物理与生活、与工程实践、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与应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二章 光现象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删去了“滤色镜”内容,和“物体的颜色”,在“实践与练习”中,增加了创新实验“光的色散”。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增加了“光线”这一物理模型,并且介绍了点光源的光线和平行光线。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原“信息库”中的日食月食与夏商周断代工程,调整到“生活·物理·社会”,并且将“日食和月食”调整到正文。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增加了活动“观察平面镜中的像”。调整了“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设计方案。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平面镜成像作图由“方法”调整为“例题”,更具有可操作性。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活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调整增加了活动“初识光的反射”,增加了玻璃罩中的反射,让学生从三维立体的视角真实体验反射现象。增加了“光路可逆”的具体介绍。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活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调整增加了光的折射实验器图片,展示实验场景。增加了“例题”,结合光路图分析,解释了碗底硬币重现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原理。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活动“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调整为活动“观察平行光通过透镜后的现象”和活动“用凸透镜观察物体”。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正文“透镜会聚和发散的奥秘”,调整为“问题解决”画出三棱镜光路和棱镜的组合光路。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了较大的调整。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四节“照相机和眼球 视力的矫正”和第五节“望远镜和显微镜”整合成一节“透镜的应用”,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调整。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原第三章“光现象”的第二节“人眼看不见的光”调整为第三章“光的折射 透镜”的第五节“人眼看不见的光”。此处改动较大,增加了数字化实验展示红外线的热效应。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增加了“跨学科实践——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培养了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原“WWW”记录水温度变化的图像,调整为正文“温度-时间图像”,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原正文“读一读”介绍体温计的内容,调整为课后“实践与练习”,作为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与拓展,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增加了导入新课的对话,从生活现象引入课题,贴近生活又有启发性,激发了学生的物理思维。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原版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调整为“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这一改动,完全契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验装置上,大胆启用透明电热水壶,极大增强了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器材来源于生活,操作更简便易行。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液化实验,改烧瓶为电水壶,同样器材源于生活,组装方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删去乙醚液化的实验。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信息库”中举世瞩目的“天路”删去,改为“生活·物理·社会”给“天路”降温的“空调器”——热棒。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活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改为“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在实验装置上,采用温度传感器代替实验用温度计,连接电脑实时记录和处理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体现了科技与教学的有机融合。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增加了“生活·物理·社会”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弘扬了中国优良传统文化。落实育人要求。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活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调整为电吹风,实验现象更明显,又杜绝了固态碘颗粒熔化的发生。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增加了“雾凇”这一北方冬季奇景的照片。在“实践与练习”中,增加了航天员专用食品——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介绍。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改写了“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这部分内容,增加了“国家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的介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删除“综合实践活动”,增加了“跨学科实践”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真正把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实践的二级主题“物理与日常生活”落到了实处。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原版中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调整到“实践与练习”中,节约了课堂时间,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测量教科书的长度和宽度活动中,增加了自制一把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并用它测量教科书的长度,体现了能力的迁移。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删除“生活·物理·社会”有趣的人体尺度,增加了“生活·物理·社会”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的介绍。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体现了我国工程建设的辉煌成就,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时间的单位及测量”调整为“时间的测量”将秒表图片调整更新为现在常用的数字秒表和手机秒表功能界面,学生更熟悉。增加了“学生实验”用秒表测量时间,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将测量脉搏时间优化为摆球摆动时间,更方便测量。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将美国“铯原子钟”调整为我国自行研发的铯原子钟。并且增加了“国家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与授时。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在有关速度的计算的“例题”中,增加了m/s和km/h单位换算的问题。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对“直线运动”这节内容结构加以优化调整。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在有关“火车过桥”的问题计算的“例题”中,增加了南京长江大桥这一实际情境。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删去“生活·物理·社会”动能这部分内容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优化“小结与评价”,变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为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这也是每章后面都有的)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序 节次 实验和活动 课时安排
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活动0.1 观察有趣的实验现象 1课时
二、物理学与科技强国 活动0.2 讨论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课时
三、体验科学探究 活动0.3 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 1课时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序 节次 实验和活动 课时安排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是什么 活动1.1 感受发声物体的振动 活动1.2 探究声音的传播 1课时
二、声音的特性 活动1.3 探究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活动1.4 探究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关系 活动1.5 辨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课时
三、噪声及其控制 1课时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课时
跨学科实践 ——乐器的调查与制作 1.对一种中国传统乐器进行调查 2.了解一种乐器相关从业人员的感受和要求 3.利用生活物品自制简易乐器 1课时
素养进阶(复习与总结) 1课时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序 节次 实验和活动 课时安排
第二章 光现象 一、光的色彩 活动2.1 分解太阳光 活动2.2 观察色光混合的现象 1课时
二、光的直线传播 活动2.3 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1课时
三、平面镜 活动2.4 观察平面镜中的像 学生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课时
四、光的反射 活动2.5 初识光的反射 学生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课时
素养进阶(复习与总结) 1课时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序 节次 实验和活动 课时安排
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活动3.1 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活动3.2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1课时
二、透镜 活动3.3 初识凸透镜和凹透镜 活动3.4 观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 活动3.5 用凸透镜观察物体 1课时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学生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课时
四、透镜的应用 活动3.6 模拟探究近视眼的缺陷 2课时
五、人眼看不见的光 活动3.7 观测红外线的热效应 1课时
跨学科实践 ——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 1.自制天文望远镜 2.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 1课时
素养进阶(复习与总结) 1课时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序 节次 实验和活动 课时安排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活动4.1 观察水的三态及其特征 学生实验 练习使用温度计 1课时
二、汽化和液化 活动4.2 观察蒸发现象 学生实验 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活动4.3 观察水蒸气的液化 2课时
三、熔化和凝固 活动4.4 探究冰和石蜡的熔化特点 1课时
四、升华和凝华 活动4.5 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 1课时
五、水循环 活动4.6 认识水循环 1课时
跨学科实践 ——对冰箱中热现象的探究 1.制作冻豆腐和冰淇淋 2.探究冰箱内外的“热环境” 1课时
素养进阶(复习与总结) 1课时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章序 节次 实验和活动 课时安排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活动5.1 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学生实验 练习使用刻度尺 学生实验 用秒表测量时间 2课时
二、速度 活动5.2 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活动5.3 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 1课时
三、直线运动 学生实验 研究气泡的运动速度 1课时
四、运动的相对性 1课时
素养进阶(复习与总结) 1课时
感谢观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