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3第2课时(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3第2课时(西师大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0-12 19: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解决问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6页例2,练习二十二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较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具体问题情境来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分析分率句。
  ①八月比七月节约了1/11。 ② 现在的产量比原来增加了1/8。
  在弄清单位“1”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全班评价。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主题图,教师提问:你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指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三个信息:①黑山镇计划退耕还林1/840公顷;②第一年完成计划的1/2;③第二年完成计划的3/8。
  教师提问: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直接列式解决。教师板书其中的第一个问题: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
  教师: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画图帮助我们分析。
  教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题中的信息画出来。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线段图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图形来表示。
  全班交流画图情况,教师结合长方形图进行分析。
  教师:这道题的两个分率句都是谁为单位“1”,要求两年共退耕还林多少公顷必须先求出什么?
  学生交流后,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并板书在黑板上。
  全班交流两种解法:
  (1)1/840×12+1/840×38
  (2)1/840×(12+38)
  请板书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教师重点分析第2种解法。
  提问:12+38是求什么?1/840×(12+38)又是求什么?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根据回答,教师小结:要求问题既可以先分别求出每年的退耕还林公顷数,也可以先求出两年退耕还林面积共占计划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同桌互相交流两种解法。
  教师:按照刚才我们分析方法,这道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
  学生在练习本上提出问题,并解决,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全班交流所提问题。重点分析:第二年比第一年少退耕还林多少公顷,还剩多少公顷两个问题的不同解法。
  2.即时练习,应用提高。
  练习二十二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全班讨论:用去了13和用去了13千克有什么不同?
  根据交流,明晰分数作为分率与数量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
  教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解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略。
四、综合练习
  练习二十二第8~10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