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3.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4.使学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5.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理;并能画出晨昏线。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理课件的演示,说出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说出晨昏线的特点并学会判断晨线、昏线。(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际分析昼夜交替现象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3.联系现实生产和生活,计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和区时。(地理实践力)
4.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的规律,并解释相关地理现象。(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2.昼半球、夜半球、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
2.晨昏线的画法;
3.时间的计算;
【自主预习】
一、地球自转
1.方向:①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②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③ 方向旋转。
2.速度
(1)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约为④ ,极点无角速度。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⑤ ,极点无线速度。
3.周期
(1)自转一周需23小时56分4秒,为一个⑥ 。
(2)一昼夜为24小时,为一个⑦ 。
二、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1)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分界线
⑧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
⑨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
2.昼夜交替
(1)原因:地球自转。
(2)周期:24小时,即一个太阳日。
(3)意义:各地温度发生⑩ 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即 现象。
【素养培育】
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94秒后,天和核心舱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2时36分,天和核心舱的太阳能帆板两翼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
作为低纬度滨海发射基地,文昌航天发射场不仅可以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新需要,还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等优势,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同型号火箭运载能力可增加10%),亦可通过海运解决巨型火箭的运输难题,并提升残骸坠落的安全性。文昌所在发射中心完全对外开放,现已具备发射能力。
任务1 我国目前有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别是山西太原、甘肃酒泉、四川西昌、海南文昌,与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文昌发射基地选址建设的最突出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任务2 从地球自转的速度看,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角速度有何特点
【知识梳理】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方向:自西向东。(在下面图中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小时,极点为零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
[特别提示] (1)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其它各纬度(φ)的线速度(νφ)与赤道线速度ν0的关系为:νφ=v0cos φ。
(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①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半球
(2)昼夜界线:AB线为晨昏线。
(3)交替周期:1个太阳日。
[特别提示] 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如上图,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
(2)地方时
①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②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若丁地地方时为6时,则甲地为2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4)日界线
[特别提示] (1)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是指116°E的地方时。(2)国际标准时间,又叫世界时,是指0°经线的地方时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转(图中C处向南运动的物体向西偏)。
沿赤道:不偏转。
南半球:向左偏转(图中D处向北运动的物体向西偏)。
[特别提示]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时间计算是高考中的常考点,需要熟练地掌握其基本的计算方法。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图为例:
①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②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③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④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2)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2.区时的计算
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一定时区,二定区时,三定向,四定差,五定值。
(1)定时区:若已知某地经度,确定该地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15°,若余数小于7.5°,所得商即为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所得商加1后即为时区数。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东经7.5°~西经7.5°为零时区;东经172.5°~西经172.5°为十二时区)。
(2)定区时,(3)定向,(4)定差,(5)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方法指导] 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
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和B,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1.明确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
日期分界线 两侧日期差异 特征
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 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 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
0时所在的经线 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 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
联系 ①全球早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②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合,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如何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
方法一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方法二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从已知点向东西两侧找日界线,两条日期线之间属于同一日期。
如图,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
晨昏线图的判读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是以地球球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如图中C、D两点此时刻太阳均位于地平线上)。
(3)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5)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即图中的θ);晨昏线与赤道的夹角等于与其相切的纬线的纬度(如图中C、D两点的纬度值为α和β)。
(6)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是晨线
[疑误提醒] 晨昏线被分为昼弧和夜弧两段圆弧,尽管太阳高度均为0°,但对应的时刻不同,昼弧上对应的是日出时刻,而夜弧上对应的是日落时刻
3.晨昏线的应用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用现总结如下: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2)确定地方时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北半球)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上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F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上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度数。
(5)确定昼夜长短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再如侧视图上七个时间点的“挖掘”:
【典型例题】
2024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3/4
例题3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经线MO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1)~(2)题。
(1)此时,下列四个城市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海口 B.拉萨 C.合肥 D.北京
(2)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3时20分 B.15时20分
C.2时 D.14时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答案】 ①自西向东 ②逆时针 ③顺时针 ④15°/h ⑤递减 ⑥恒星日 ⑦太阳日 ⑧晨线 ⑨昏线 ⑩昼夜 生物钟
素养培育:【答案】 人类的航天发射需要借助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此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越有利于发射,四大基地中,文昌的纬度最低,是其突出优势。
任务2【答案】 四大航天发射基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均为15°/h。
典型例题:
春分日 全球各地日出时间均为当地地方时6:00
北京时间 120°E的地方时
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 当地日出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分别为40分钟、20分钟、1小时20分钟、2小时20分钟
根据当地日出地方时与120°E地方时的时间差,可计算出四地与120°E的经度差,进而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四地的具体经度。
[尝试解答] C
依照题意知,北京和芝加哥相差14个时区,飞机起飞时为芝加哥当地时间6月21日22时,飞行14小时后到达芝加哥,为芝加哥当地时间6月22日12时,此时,东十二区为6月23日6时,地球上属于6月23日的范围为6个时区,属于6月22日的范围为18个时区,约占地球的3/4。
[尝试解答] (1)C
例题3
答案: (1)D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