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建康
(南京)
大兴
(西安)
长
江
河
黄
渤
海
东
海
海
南
北
周
陈
隋
隋灭陈路线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589年,隋文帝灭陈朝,统一全国。
一、隋的统一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1、隋朝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4)方式: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
杨坚 (隋文帝)
大兴
外戚夺取北周政权
3.意义:
4. 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材料说明什么?从中你感受到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
隋文帝带头厉行节俭;减轻徭役赋税;粮食充足;法令得以实施
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使隋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经济)
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政治)
作用/影响:
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繁盛的
材料一:(隋文帝)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安然自乐的样子)。
一、开通大运河
二、确立科举制
三、耗费民力营建系列重大工程,三征辽东,多次巡游,导致农民起义,隋亡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604年7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走近隋炀帝和他的时代——
2.人物:
3.地位: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目的:
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段运河,
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hán
zhuō
4、大运河的概况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个中心:洛阳
二个端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运河:从北至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通济渠
江南河
五大水系:从北至南分别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邗hán沟
zhuō
永济渠
2、大运河的概况
隋朝末年,一位书生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以下运河航段他不必经过的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 江南河 D. 邗沟
A
积极: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消极:但也加重的人民负担,为隋的灭亡埋下隐患。
阅读材料,分析大运河开通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人人都说修造汴河导致隋朝灭亡,可是至今南北通行还要依赖此河。如果没有打造龙舟纵情享乐之事,炀帝赫赫功绩几乎可比治水的大禹。)
全面客观,一分为二,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尽道隋亡为此河”
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大运河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文化长廊、博物馆和百科全书。
影响深远
三、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九品中正制)
隋文帝——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拨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局限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实行科举制的根本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3、作用: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能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形成过程:
1、背景:
四、隋朝的灭亡
暴政的表现: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1、原因:
根本原因:
每年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
多次巡游,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三次征辽东
隋炀帝
有哪些史实可以证明?
直接原因:
2、灭亡: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短暂的隋朝
隋炀帝的暴政
农民起义的爆发
隋朝和秦朝相比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结束了分裂,实现统一。
②兴建大工程——秦:长城;
隋:大运河
④统治时间短,因为暴政而亡。
③制定影响深远的制度——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隋朝:确立了科举制。
拓展
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体恤百姓。
制度和改革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③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1.宋朝李纲曾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2.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 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梁朝
3.“它”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它”指的是( )
A.都江堰 B.万里长城 C.隋朝大运河 D.赵州桥
B
C
C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 D、为了对高丽战争
2.隋朝末年,走水路由余杭到长安,依次要经过的人工河是(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白渠 ⑤江南河 ⑥邗沟
A.②③⑤⑥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⑤⑥③①
课后小练
A
D
3、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才能 B、财产 C、门第 D、民族
4、最早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是在( )
A、唐玄宗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
5.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C
C
A
思考1:我们学过的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有哪些?
秦朝、西晋、隋朝
思考2:隋朝为什么能统一全国?
隋文帝——杨坚
1.隋文帝励精图治、军事强大。
2.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3.南方陈朝统治腐败。
开通大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正式建立科举制
初步建立考试选才制度
隋的统一
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时间:605年起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隋朝的灭亡
时间:618年
结果:唐朝建立
课堂小结
目的:
路线:
意义:
隋文帝:
隋炀帝:
1.背默:5:50——6:10
①练习精编的思维导图
②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的时间和事件
③大运河开通的目的、中心点、南北端、四段运河、五大水系、地位、意义
④科举制度的创立(隋文帝和隋炀帝)、影响
⑤隋朝灭亡的原因和表现、启示
2.做: 练习精编新课作业
作业本填空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