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戊戌变法》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第6课。近代化是指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戊戌变法上接洋务运动,下启辛亥革命,是近代化探索中重要的一步。戊戌变法是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威胁之际,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为首的维新派掀起的一场变法图强的运动。变法时间虽短,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但却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从爱国救亡方面来讲,谭嗣同等人以实际行动激励了国人的民族和爱国意识;维新志士通过学会、报刊、学堂等传播西方变革思想,启发了当时很多的知识分子,同时,维新派提倡断发、易服、改元等,都使之后中国面貌大不同前。戊戌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反映了历史变革的趋势。这些都大大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目标】
☆ 通过阅读教材、小组合作项目化探究,完成项目戊戌变法“自我介绍”,了解戊戌变法中的重要史事。
☆ 通过戊戌变法的内容,推导出变法所起作用,认识变法失败的原因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戊戌变法中的重要史事。
难点: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课型】小组合作、项目化探究
【教具准备】PPT、学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自我介绍” 1、自我介绍:同学们,初次见面,首先做下自我介绍。姓名谭琦慧,性别,都看出来了女,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学习经历2009年毕业于萧山中学2013年毕业于宁波大学,爱好是跑步。曾参加过2023年湘湖半程马拉松(21千米)。提问:同学们都觉得我挺厉害的,其实历史上我们姓谭的还有更厉害的人物,与他相比我是小巫见大巫,同学们猜到了吗?2、谭嗣同厉害在哪里呢?3.对,谭嗣同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戊戌变法(板书戊戌变法) 1、畅所欲言戊戌变法3.学生听讲 利用教师本身的姓名特征、爱好特征,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引出课题《戊戌变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化活动:戊戌变法“自我介绍” 1、同学们,刚才老师选取了几个方面做了自我介绍,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给戊戌变法设计“自我介绍”,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教师板书:背景、时间、代表人物、经过、结果、性质、意义)2、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一个小项目——设计戊戌变法“自我介绍”:8分钟左右时间,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内容、地图册等设计“戊戌变法”自我介绍。完成后请幸运小组来向大家汇报你们的成果。(教师边听同学们讲,边进行板书)3.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汇报都非常精彩,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四位小组的发言内容,接下来请投票选出最佳小组。4.既然选出了最佳小组,请最佳组同学来说说看你们组获得成功的原因! 1、学生思考后回答:背景、时间、代表人物、经过、结局、性质、意义等。2、学生讨论回答。3.学生评价,学生投票,教师计数结果。4.获得最佳学生发表感想。 该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完成设计戊戌变法“自我介绍”的项目,了解戊戌变法中的主要史事,提升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能力,突出历史解释能力。
了解戊戌变法的重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结合课标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同学们,请看黑板,根据同学们刚才的汇报,我在黑板上进行罗列了一些内容。在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了解到了戊戌变法的发生的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急空前严重。这是戊戌变法的背景,紧接着,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在公车上书失败以后,维新派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当光绪黄帝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毅然颁布“明定国是”,颁布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措施,将维新变法推向了高潮,又遭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发动政变,囚禁戊戌六君子,变法又以失败告终。同学们,学习了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意义这么多方面的内容,你认为聚焦点在哪里?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百日维新高潮部分。(板书圈重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说说看,这则材料体现了戊戌变法中的哪一项内容。接下来再请同学们阅读一则材料,请分析材料并说说看这体现了什么。同学们,以上是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也是他良好的一面,那么戊戌变法运动有局限性吗?6.戊戌变法的局限性其实不局限于此,下课时间到了,请同学们课后查阅材料来找找你的答案, 1.学生听讲。2、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3.新政内容。4、学生回答:说明了变法的意义,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开端。5.有 该环节中,通过突出阅读史料,认识戊戌变法的重要史事,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历史梳理、史料分析能力。
疑问“自我介绍” 1.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呢?请对你的疑问进行“自我介绍”! 1.学生回答